|
康龙化成(300759)经营总结 | 截止日期 | 2025-06-30 | 信息来源 | 2025年中期报告 | 经营情况 | 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三、主营业务分析 概述 参见“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相关内容。 营业收入 6,440,950,789.99 5,604,463,354.87 14.93% 无重大变动。 营业成本 4,253,063,021.06 3,733,284,838.30 13.92% 无重大变动。 销售费用 142,944,048.25 122,949,469.45 16.26% 无重大变动。 管理费用 805,429,943.08 804,051,070.76 0.17% 无重大变动。 财务费用 112,367,886.30 66,344,217.43 69.37% 主要系本期汇兑损失增加所致。所得税费用 160,125,735.92 143,904,669.16 11.27% 无重大变动。研发投入 250,460,341.29 207,797,841.87 20.53% 无重大变动。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408,277,139.23 1,099,735,310.22 28.06% 无重大变动。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737,326,116.83 -10,647,442.93 -16,216.84% 主要系本报告期中低风险理财产品净投资增加,同时,上年同期处置参股公司PROTEOLOGIX,INC.股权收回投资人民币61,227.05万元,本报告期无此事项综合所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01,031,536.10 -4,653,026,429.44 97.83% 主要系上年同期赎回可转换债券,本报告期无此事项所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414,888,627.13 -3,506,304,159.12 88.17% 主要系上述筹资活动净现金流出减少导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较上年同期增加88.17%。公司报告期利润构成或利润来源发生重大变动□适用不适用公司报告期利润构成或利润来源没有发生重大变动。 四、非主营业务分析 适用□不适用 财产品投资收益。 否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8,441,394.37 2.27% 本报告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主要来源于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否资产减值 -37,406,576.00 -4.60% 由应收款项信用减值损失、合同资产减值损失及存货减值损失组成。 否营业外收入 508,903.12 0.06% 金额较小,系与日常营业活动没有直接关系的利得。 否营业外支出 9,722,276.79 1.20% 主要系生物资产处置损失。 否其他收益 37,973,393.56 4.67% 系与日常活动相关的政府补助。 否 五、资产及负债状况分析 1、资产构成重大变动情况 民币23,735.96万元,增幅31.03%,主要系本报告期新增短期借款所致。少人民币394.79万,降幅77.98%,系衍生金融工具到期交割及公允价值波动所致。民币334.05万元,增幅72.57%,系报告期内应收银行承兑汇票增加所致。民币829.64万元,增幅61.26%,主要系报告期内预付的存货采购款项增加所致。人民币5,114.73万元,降幅32.23%,主要系报告期内应收退税款减少所致。加人民币37,406.98万元,增幅58.67%,主要系报告期内于其他流动资产列报的固定收益率理财产品增加所致。其他非流动金余额增加人民币23,282.83万元,增幅99.47%,主要系报告期内对非上市基金投资增加所致。其他非流动资增加人民币15,355.45万元,增幅71.19%,主要系报告期内预付设备款增加所致。少人民币4,680.02万元,降幅99.23%,主要系报告期内衍生金融工具到期交割及公允价值波动所致。民币7,815.09万元,降幅35.68%,主要系报告期内应交企业所得税减少所致。人民币35,223.26万元,增幅49.64%,主要系报告期内确认应付股利增加所致。 2、主要境外资产情况 适用□不适用 资产的具 体内容 形成原因 资产规模 所在地 运营模式 保障资产安全性的控制措施 收益状况 境外资产占公司净资产的比重 是否存在重大减值风险康龙(英国)100%股权 收购形成 本年末归母净资产186,248.81万元 英国 包括实验室服务及CMC(小分子CDMO)服务及临床研究服务 对子公司的控制 本报告期实现净利润-6,398.97万元 13.06% 否 3、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 适用□不适用 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其他变动主要系外币折算所致; 生物资产其他变动主要系被领用实验、相关饲养成本及处置的影响;报告期内公司主要资产计量属性是否发生重大变化 □是否 4、截至报告期末的资产权利受限情况 六、投资状况分析 1、总体情况 适用□不适用 2、报告期内获取的重大的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不适用 3、报告期内正在进行的重大的非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不适用 4、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 适用□不适用 5、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适用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无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6、委托理财、衍生品投资和委托贷款情况 (1)委托理财情况 适用□不适用 报告期内委托理财概况 (2)衍生品投资情况 适用□不适用 1)报告期内以套期保值为目的的衍生品投资 适用□不适用则,以及与上一报告期相比是否发生重大变化的说明 未发生重大变化报告期实际损益情况的说明 报告期内,远期合约交割及相关外币交易盈亏相抵后实际损益金额为人民币957.99万元。套期保值效果的说 公司适度开展外汇套期保值业务有效规避和防范汇率大幅波动对经营造成的不利影响,降低外汇风险,增强公司财务的稳健性。明衍生品投资资金来源 自有资金报告期衍生品持仓的风险分析及控制措施说明(包括但不限于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等) 公司遵循审慎原则,所有套期保值业务均以正常生产经营为基础,以具体经营业务为依托,以规避和防范汇率风险为目的,但进行套期保值业务也存在一定风险,主要包括: (1)市场风险:在外汇汇率走势与公司判断发生偏离的情况下,公司开展外汇套期保值业务支出的成 本可能超过预期,从而造成公司损失。 (2)流动性风险:一方面由于外汇套期保值业务市场信息不完善和不对称,以及缺乏有深度的二级交 易市场,使得该市场上产品的流动性不足;另一方面外汇套期保值业务市场是一对一个性化合约,到期清算,本身也孕育着流动性差的风险。 (3)信用风险:外汇套期保值交易对手出现违约,不能按照约定支付公司套期保值盈利从而无法对冲 公司实际的汇兑损失,将造成公司损失。 (4)操作风险:外汇套期保值业务专业性较强,复杂程度较高,可能会由于员工操作失误、系统故障等原因导致在办理外汇套期保值业务过程中造成损失。 (5)法律风险:在外汇套期保值业务过程中,公司因签订合约而带来的法律风险。 风险控制措施: (1)公司配备专业人员进行套期保值产品交易管理、财务管理及风控建设,同时公司已制定《期货和 衍生品交易业务管理制度》,对外汇套期保值业务操作规范、审批权限、决策程序、操作流程、后续管理、信息隔离措施、内部风险控制措施、信息披露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 (2)为控制市场风险,公司将加强对汇率的研究分析,实时关注国际国内市场环境变化,适时调整经营、业务操作策略,最大限度地避免汇兑损失。 (3)为了降低流动性风险,公司尽量缩短合约期限,短期多次的开展外汇套期保值业务。 (4)为控制信用风险,公司仅与具有相关业务经营资质的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展外汇套期保值业务,保证公司金融衍生品交易管理工作开展的合法性。 (5)为控制公司的外币融资及境外投资外币敞口等风险,拟与境外具有相关业务经营资质的大型国际 商业银行开展衍生品及相关套期保值业务,主要目的为防范境外汇率及利率市场波动对公司造成的不利影响。相关交易禁止投机和套利行为,仅以保护及规避公司或有外汇及浮动利率敞口为目标。公司已充分了解境外开展相关衍生品及套期保值业务的风险以及交易对手的信用风险,将严格按照业务制度规范操作,遵循风险中性的审慎原则,以具体业务和风险敞口为依托展开业务。拟开展业务的境外国家及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法律风险可控。 (6)为防范操作风险,公司所有的外汇交易行为均以规避和防范汇率风险为目的,不得进行投机和套利交易,并严格按照《期货和衍生品交易业务管理制度》的规定进行业务操作,有效地保证制度的执行。 公司内控内审部定期对外汇套期保值业务的实际操作情况、资金使用情况及盈亏情况进行审计,稽核交易及信息披露是否根据相关内部控制制度执行。 (7)为了防范法律风险,公司会审查交易对手的法律地位和交易资格,防范签订合同过程中的法律风险。已投资衍生品报告期内市场价格或产品公允价值变动的情况,对 公司外汇衍生品的公允价值是每月底根据外部金融机构对按市价调整的美元/人民币即期汇率计算所得,市场透明,成交非常活跃,能充分反映外汇衍生品的公允价值。衍生品公允价值的分析应披露具体使用的方法及相关假设与参数的设定公司报告期不存在以投机为目的的衍生品投资。 (3)委托贷款情况 □适用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委托贷款。 七、重大资产和股权出售 1、出售重大资产情况 □适用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未出售重大资产。 2、出售重大股权情况 □适用不适用 八、主要控股参股公司分析 适用□不适用 四川全程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收购 对业绩无重大影响 主要控股参股公司情况说明康龙化成(宁波)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为公司直接及间接持股合计100%的公司,主要从事实验室服务和CMC(小分子CDMO)服务。康龙化成(宁波)药物开发有限公司为公司直接持股100%的公司,主要从事实验室服务。康龙化成(西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为公司直接持股100%的公司,主要从事实验室服务及CMC(小分子CDMO)服务。康龙化成(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为公司直接持股100%的公司,主要从事实验室服务。 九、公司控制的结构化主体情况 □适用不适用 十一、报告期内接待调研、沟通、采访等活动登记表 适用□不适用 接待时间 接待地点 接待方式 接待对象类型 接待对象 谈论的主要内容及提供的资料 调研的基本情况索引 2025年03月27日 公司会议室 电话沟通 机构 高盛证券、中信建投、摩根士丹利、花旗证券、汇丰前海、国泰君安、中信里昂、招商证券、华泰证券、国盛证券、浙商证券、中金证券、长江证券、野村证券、招商国际、广发证券、中信证券、国金证 就2024年年度报告及经营情况与投资者进行沟通 详见公司在巨潮资讯网(http://www.cninfo.com.cn)披露的《2025年03月27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券、兴业证券、东方证券、中欧基金、华夏基金、汇添富基金、泰康资产、嘉实基金、天弘基金、大成基金等200余家机构280余名参与人员 2025年04月17日 深圳证券交易所“互动易平台”http://irm.cninfo.com.cn“云访谈”栏目 网络平台线上交流 个人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采用网络远程方式进行,面向全体投资者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 详见公司在巨潮资讯网(http://www.cninfo.com.cn)披露的《2025年04月17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年04月24日 香港 其他 机构 Manulife、TruMed、SinoPac、LibraryGroup、华凯资产管理 就2024年度经营情况与投资者进行沟通 详见公司在巨潮资讯网(http://www.cninfo.com.cn)披露的《2025年04月2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年04月28日 公司会议室 电话沟通 机构 高盛证券、招商证券、浙商证券、中信建投、摩根士丹利、花旗证券、汇丰前海、国泰君安、中信里昂、国盛证券、中金证券、长江证券、野村证券、招商国际、华泰证券、广发证券、中信证券、国金证券、兴业证券、华夏基金、汇添富基金、泰康资产、天弘基金等200余家机构280余名参与人员 就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情况与投资者进行沟通 详见公司在巨潮资讯网(http://www.cninfo.com.cn)披露的《2025年04月2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十二、市值管理制度和估值提升计划的制定落实情况 是□否 公司是否披露了估值提升计划。 □是否 为切实推动公司提升投资价值,进一步加强与规范公司的市值管理行为,维护公司、投资者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合 法权益,公司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市值管理》《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制定了《市值管理制度》,并于2025年3月26日经董事会审议通过后生效。公司的《市值管理制度》共五章十四条,确定了董事会、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在市值管理工作中的职责与分工,确定市值管理的主要方式包括信息披露、现金分红、投资者关系管理、股份回购、并购重组、股权激励、员工持股计划等,明确市值管理监测预警机制及应对措施。公司于报告期内通过信息披露、现金分红、投资者关系管理等方式积极开展市值管理工作。报告期内,公司严把信息披露质量关,确保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和完整,自愿披露2024年度业绩预告以回应市场关切。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经公司于2025年6月20日召开的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分红金额约为人民币3.5亿元。报告期内,公司通过电话会议、业绩说明会、投资者热线、互动易等渠道,积极与投资者沟通,解答投资者的问题,传递公司价值。十三、“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贯彻落实情况公司是否披露了“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公告。是□否 2024年3月7日,公司披露了《关于“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的公告》,公司将继续坚持以投资者为本,从聚焦主营业务、不断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持续规范公司治理、践行社会责任、提升信息披露质量、加强与投资者的沟通交流、强化投资者回报等几方面着手,将“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执行到位,切实提升投资者的获得感,主要工作内容如下: (一)持续打造全流程、一体化、国际化的药物研发服务平台 具体内容参见本报告“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的“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的相关内容。 (二)加强技术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 具体内容参见本报告“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的“二、核心竞争力分析”的相关内容。 (三)夯实公司治理,积极践行社会责任 公司将持续秉持诚实守信、规范运作的原则,全面梳理公司各项管理制度,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自律监管指引、自 律监管指南等的修订,并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及时修改、完善公司的各项管理制度,做好“外规内化”工作,促进公司治理水平稳步提升。公司将严格按照《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证券上市规则》等规章制度的要求,促进公司内控内审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严格有效的内部控制和风险控制体系。根据公司治理实际需求,检视不足、总结经验,确保内控内审部能依法合规地履行职责,最大程度地发挥监督职能,促使公司形成内部的自我规范和纠错机制,保证公司始终在正常轨道上运行。公司将结合公司实际情况,诚信经营,透明管理,不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规范公司运作,切实保障全体股东与公司利益最大化。 2025年上半年,公司持续推进环境、劳工与人权、商业道德及可持续采购四大领域的体系建设,通过制度完善,指标优化与战略实施,显著提升ESG治理水平。为确保SBTi减碳目标的达成,公司持续开展节能减排工作组季度会议,动态监控集团能耗与减碳目标进展。公司探索可再生电力使用潜力,国内部分园区已实现可再生电力100%使用,同时公司积极探索新技术的应用,如可持续蒸汽、热力应用,集团减碳目标稳定推进中。在管理体系认证方面,公司持续扩大信息安全管理体系ISO27001认证范围;下半年将加快推进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ISO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和ISO22301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的认证工作,参照全球先进管理规范,全面提升公司管理能力和体系建设。此外,公司已正式申请加入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UnitedNationsGlobalCompact,UNGC),承诺并支持全球契约十项原则,在人权、劳工标准、环境和反腐败领域履行社会责任。2025年,公司获得了标普全球S&PGlobal颁发的“行业推进者”(IndustryMover)称号,体现了资本市场对公司可持续发展成效的认可。 (四)提升信息披露质量,加强投资者沟通 A+H 作为深港两地 股上市公司,公司持续加强对信息披露工作的重视程度,一如既往认真自觉履行信息披露义务,高质量做好定期报告与临时报告的编制及披露工作,严把信息披露关,相互借鉴深港两地交易所对信息披露工作的意见 和建议,切实提高公司信息披露的水平和透明度,确保信息披露的及时性、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在深圳证券交易所的信息披露考评中荣获“A”评级,在资本市场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报告期内公司持续督促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和相关工作人员加强对《公司法》《证券法》《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2 ——号 创业板上市公司规范运作》《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证券上市规则》等相关信息披露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的学习,通过提高董监高的专业素养确保信息披露工作的质量和业务水平。公司持续加强深港两地投资者关系管理,董事会督促相关部门和人员以投资者的需求为导向,积极主动地开展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合理、妥善地做好投资者的接待工作,并切实做好未公开信息的保密工作。同时通过非交易路演、业绩发布会、投资者热线电话、投资者邮箱、互动易平台、网上说明会等多渠道、多层次优化和加强与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的联系和沟通,对投资者关切的问题和质疑及时做出解释和处理,保障投资者的建议和质询权,公平、公开、公正地对待所有境内外投资者,帮助投资者加深对公司的了解和认同,促进公司与投资者之间长期、稳定的良好互动关系。 2025年公司将着力加强投资者权益保护工作,严格遵守《证券法》中投资者保护的相关规定,切实保障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公司将配合监管机构做好投资者权益保护宣传和教育工作,通过热线电话、网络平台、股东大会现场宣传等线上线下渠道积极与投资者沟通,向投资者普及风险理念,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五)重视投资者合理回报,共享企业发展成果 2025年6月20日,公司召开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关于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的议案》,以扣除公司直接回购并持有的H股库存股(7,263,300股)后的股本1,770,932,225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元(含税),分 配现金股利约为人民币3.5亿元(含税)截至本公告披露之日,公司已完成2024年度权益分派的实施工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