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投智能(300188)经营总结 | 截止日期 | 2025-06-30 | 信息来源 | 2025年中期报告 | 经营情况 |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三、主营业务分析 公司的发展战略是持续围绕“产品装备化,大数据智能化”拓展延伸业务,形成以大数据操作系统(QKOS)为共性技术基座,以公共安全大数据、电子数据取证为基石业务,数字政务与企业数字化、新网络空间安全为战略业务的四大业务航道,覆盖6大产品类目,40个产品体系,130多个产品系列。致力于应用数字化、信息化技术,向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提供公共安全、行政执法、社会治理及企业数字化转型服务,主要服务对象为公检法司、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业务覆盖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及部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具体参见本节“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相关内容。 付的银行借款利息减少所致。 所得税费用 1,966,878.43 -3,694,883.66 153.23% 公司本期冲回前期计提的递延所得税资产、计提当前所得税费用所致。研发投入 132,413,340.10 143,577,394.56 -7.78%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308,521,731.34 -424,460,762.97 27.31%本报告期 上年同期 同比增减 变动原因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84,974,151.80 17,962,101.37 -573.07% 公司本期购建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增加所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63,005,451.12 -9,862,069.26 738.87% 公司转让全资子公司40%股权给控股股东,收到投资款所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330,772,908.24 -416,083,744.19 20.50% 公司本期经营活动净额同比减少流出、筹资活动净额同比增加所致。公司报告期利润构成或利润来源发生重大变动□适用 不适用公司报告期利润构成或利润来源没有发生重大变动。人工成本同比增加60.78%,主要是由于公司本期重点推进关键项目的实施、验收,人工成本投入增加所致;其他成本同比增加30.84%,主要是由于公司本期项目建设过程中外包第三方的软件开发服务、运维服务等相关服务成本增加所致。 四、非主营业务分析 适用 □不适用 五、资产及负债状况分析 1、资产构成重大变动情况 响,上半年经营投入较多,业务验收和收款集中在下半年,尤其是第四季度,导致报告期末货币资金较期初减少。应收账款 1,156,086,676.存货 474,802,199.90 9.17% 394,025,100.67 7.47% 1.70%投资性房地产 48,576,549.98 0.94% 49,627,183.49 0.94% 0.00%长期股权投资 127,260,604.38 2.46% 135,738,736.56 2.57% -0.11%固定资产 308,482,812.03 5.95% 315,794,625.25 5.98% -0.03%增减 重大变动说明金额 占总资产比例 金额 占总资产比例使用权资产 310,216,099.63 5.99% 331,855,229.07 6.29% -0.30%短期借款 40,022,222.22 0.77% 40,024,444.44 0.76% 0.01%合同负债 403,251,891.82 7.78% 354,837,141.86 6.72% 1.06%长期借款 94,404,833.34 1.82% 49,430,188.89 0.94% 0.88%租赁负债 314,707,735.93 6.07% 328,850,454.24 6.23% -0.16% 2、主要境外资产情况 □适用 不适用 3、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 适用 □不适用 4、截至报告期末的资产权利受限情况 公司报告期末资产权利受限金额为20,615,380.76元,其中:保函保证金17,569,779.17元、信用证保证金3,044,601.59元、协定存款1,000元。 六、投资状况分析 1、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2、报告期内获取的重大的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适用 4、以公 适用 期内正在进 不适用 允价值计量 不适用 的重大的 5、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无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6、委托理财、衍生品投资和委托贷款情况 (1) 委托理财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委托理财。 (2) 衍生品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衍生品投资。 (3) 委托贷款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委托贷款。 七、重大资产和股权出售 1、出售重大资产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未出售重大资产。 2、出售重大股权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交易 对方 被出 售股 权 出 售 日 交 易 价 格 ( 万 元 ) 本期 初起 至出 售日 该股 权为 上市 公司 贡献 的净 利润 (万 元) 出售对公司的影响 股权 出售 为上 市公 司贡 献的 净利 润占 净利 润总 额的 比例 股 权 出 售 定 价 原 则 是 否 为 关 联 交 易 与 交 易 对 方 的 关 联 关 系 所涉 及的 股权 是否 已全 部过 户 是否按 计划如 期实 施,如未按计划实施,应当说明原因及公司已采取的措施 披露日期 披露索引国家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国投云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20年03月31日 8,070.能全资子公司变为控股子公司,合并报表范围不变。本次股权转让所得款项将用于补充公司的流动资金,不会对公司未来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0.00% 资产基础法评估 是 控股股东 否 是 202年12月18日 www.cninfo.com告编号: 2024- 82) 八、主要控股参股公司分析 适用 □不适用 国投云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股权转让(40%) 国投云网从国投智能全资子公司变为控股子公司,合并报表范围不变。本次股权转让所得款项将用于补充公司的流动资金,不会对公司未来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重大不利影响。主要控股参股公司情况说明1. 全资子公司美亚柏科信息安全研究所: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26,640.34万元,较上年度增长215.73%,净利润-9,568.90万元,较上年同期减亏23.84%。美亚柏科信息安全研究所收入增长和利润减亏主要是该子公司加大市场拓展力度、加快存量及新签订单的实施交付、验收,加强成本费用管控所致。2. 全资子公司新德汇: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4,883.0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8.65%,净利润亏损4,896.70万元,较上年同期减亏8.95%。珠海新德汇收入增长、利润减亏主要是由于上半年新德汇加大力度推进项目实施、验收,同时加强成本费用管控所致。3.全资子公司江苏税软: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2,745.14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8.08%,净利润亏损745.3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亏3.08%。江苏税软收入、利润同比下降,主要是由于客户预算缩减,税务端业务减少,企业端客户上半年新签订单收入转化不及预期所致。4.控股子公司安胜网络: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5,432.69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9.10%,净利润-955.3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亏595.12%。安胜网络收入和利润同比下降主要是由于上年签订了一系列网安侧集采业务合同,对收入利润产生了较大影响,本报告期无此类合同的签订、验收所致。 九、公司控制的结构化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十一、报告期内接待调研、沟通、采访等活动登记表 适用 □不适用 接待时间 接待 地点 接待 方式 接待对象 类型 接待对象 谈论的主要内容及提供的资料 调研的基本情况索引 2025年01月19日 厦门总部 电话沟通 机构 中银基金、同泰基金等8名投资者 公司2024年业绩预告基本情况沟通,未提供材料 巨潮资讯网,《国投智能:2025年1月1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年01月21日 厦门总部 电话沟通 机构 易方达、创金合信等10名投资者 针对高校发布“AI”禁令的政策、技术及公司业务交流,未提供资料 巨潮资讯网,《国投智能:2025年1月2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年03月04日 厦门总部 电话沟通 机构 嘉实、南方、富国等46名投资者 针对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政策解读及公司业务交流,未提供资料 巨潮资讯网,《国投智能:2025年3月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年03月16日 厦门总部 电话沟通 机构 富国、鹏华、华泰柏瑞等62名投资者 针对《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解读及公司业务交流,未提供资料 巨潮资讯网,《国投智能:2025年3月1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年04月02日 厦门总部 电话沟通 机构 南方基金、中国人寿资管等46名投资者2024年度报告业绩说明会,未提供资料 巨潮资讯网,《国投智能:2025年4月2日国投智能2024年年度业绩说明会记录表》 2025年05月15日 线上互动平台 网络平台线上交流 其他 广大投资者 厦门辖区上市公司 2024年年报业绩说明会暨投资者网上集体接待日活动,未提供资料 巨潮资讯网,《国投智能:2025年5月1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十二、市值管理制度和估值提升计划的制定落实情况 公司是否制定了市值管理制度。 是 □否 公司是否披露了估值提升计划。 □是 否 为加强公司市值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公司的市值管理行为,维护公司、投资者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公司按照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市值管理》的指引要求,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市值管理办法》,并于2024年12月18日经公司第六届董事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 2025年4月8日,公司披露了《关于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增持公司股份计划的公告》。2025年4月16日,公司高级管理人员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增持公司股份249,20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0.0292%,增持总金额为人民币322.95万元(不含印花税、交易佣金等交易费用),已超过本次增持计划金额下限,本次增持计划实施完毕。 2025年4月14日,公司披露了《关于回购公司部分股份方案的公告》;4月21日,披露了《关于首次回购公司股份的公告》;4月23日,披露了《关于回购结果暨股份变动公告》,公司回购股份方案完成,公司通过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回购公司股份3,791,100股,占公司目前总股本的0.44%,最高成交价为13.58元/股,最低成交价为12.64元/股,成交总金额为49,999,438.95元(含交易费用)。本次回购股份的资金总额已经达到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的资金总额下限,且不超过回购股份方案中资金总额上限,公司回购符合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和公司既定的回购股份方案的要求。 十三、“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贯彻落实情况 公司是否披露了“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公告。是 □否公司认真践行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的“要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及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的“要大力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要采取更加有力有效措施,着力稳市场、稳信心”的指导思想,结合自身发展战略和实际经营情况,于2025年3月31日制定了“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扎实提升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切实履行上市公司责任。公司认真落实“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具体举措如下: (一)聚焦核心业务,推动高质量发展公司是国内电子数据取证行业龙头企业、公共安全大数据领先企业、网络空间安全与社会治理领域国家队。公司以国投集团的战略规划为指引,以服务国家数字中国、网络强国战略为己任,致力于成为国投集团数字经济产业布局的重要支撑,力争成为全球电子数据取证领域领航者、公共安全大数据领域领跑者、新网络空间安全及数字政务与企业数字化行业领域领先者,建设世界一流大数据企业。公司的发展战略是持续围绕“产品装备化,大数据智能化”拓展延伸业务,形成以大数据操作系统(QKOS)为共性技术基座,以公共安全大数据、电子数据取证为基石业务,数字政务与企业数字化、新网络空间安全为战略业务的四大业务航道,覆盖6大产品类目,40个产品体系,130多个产品系列。致力于应用数字化、信息化技术,向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提供公共安全、行政执法、社会治理及企业数字化转型服务,主要服务对象为公检法司、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业务覆盖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及部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报告期内,公司发布了17款新产品,全部具备AI功能。公司进一步巩固主行业领先地位,拓展培育新行业,构建覆盖全国的营销服务网络,完善行业人才培养体系,强化资本投资联动效应,深度聚合生态伙伴资源。2025年上半年,公司紧抓业绩跟进不放松,实现新签订单金额同比增长42%。未来,公司将秉持“数据更智能、网络更安全”的发展愿景,持续深耕优势领域,在巩固基石赛道业务市场的同时,加强培育创新赛道,加大市场拓展力度,加速业务布局落地,努力提升公司业绩,实现高质量发展,让投资者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价值投资。 (二)研发技术赋能,提升核心竞争力 公司始终坚持“创新即研发,研发即投资”的导向,持续加强主营业务研发投入,设立了国投集团“AI万链实验室”及17个实验室集群。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共取得授权专利854项,国际专利5项,目前有效授权专利739项,其中发明专利581项,实用新型专利69项,外观专利88项,有效注册商标 135 项,软件著作权 1324 项,参与制定 29 项国家标准、41项行业标准、18 项地方标准。新增 5项国家标准、新增授权专利 73项,其中发明专利 59 项;新增发表 EI论文5篇、SCI 论文 1篇;新增荣获中国电子学会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等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公司设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福建省院士工作站、福建省电子数据存取证重点实验室、福建省电子数据取证及鉴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省新型研发机构、厦门市网络空间安全技术创新中心等众多研发平台。下属的福建美亚柏科司法鉴定中心,拥有全国顶级的电子数据无尘工作室,建设了具备国际化专业水准的网络演习靶场,建有厦门市超级计算中心(云计算中心),为项目开展提供算力支撑。 公司发布的“天擎”公共安全大模型,是全国首个公共安全大模型,入选2023中国大模型TOP70榜单,“天擎公共安全大模型算法”通过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深度合成服务算法备案,成为国内率先通过备案的公共安全领域大模型算法,能够全面支撑公司各领域业务智能化转型。此外,公司自主研发的QIKO+大模型中台,已在公司研发线全面应用,并深度重构取证3.0体系。同时,公司获评“国投集团AI万链实验室”暨“国投集团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称号,并在第五届中国人工智能大赛中公司表现突出,在六大赛道的激烈角逐中斩获“网络安全”“深伪检测”和“政府服务场景”三项冠军。公司参与起草《人工智2025年6月18日,国投智能第二季度产品发布会顺利举办,“手掌大小” 的单案专案分析神器 ——“星隼”、大模型监测平台及智能公平竞争审查服务平台、集计算机取证及多维综合办案系统为一体的智能化工作站——多维数据分析航母等10多款重磅新品问世。 未来,公司要进一步加强核心技术的研发,强化大数据操作系统(QKOS)的基座能力,全面落实“ALL IN AI”战略,利用好人工智能的技术赋能,提高公司研发效率,支撑公司产品和技术向人工智能大模型的转型升级,不断打磨推出更为安全、可信、可靠的人工智能技术产品,为打击利用人工智能的新型涉网犯罪,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为维护和保障人工智能规范,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三)完善公司治理,保障规范运作 公司高度重视治理结构的健全和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性,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上市公司治理准则》《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2号——创业板上市公司规范运作》等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的要求,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公司不断提高规范运作水平,保证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管理层的“三会一层”治理架构稳健运行,清晰界定职责权限,确保决策程序合法合规。在公司治理制度体系建设方面,公司动态完善《公司治理主体决策清单》,修订多项公司治理配套制度规则,包括《公司章程》《董事会议案管理办法》等。在董事队伍建设方面,公司于2025年上半年增加引入一名专职股权董事,进一步优化董事会运作。此外,公司积极落实2023年11月修订的《独立董事工作制度》,强化独立董事监督作用。公司独立董事可以通过现场会议、调研考察、电话沟通等多种有效形式了解公司情况,更好地发挥独立董事在上市公司治理中参与决策、监督制衡、专业咨询的作用,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在履职行权方面,公司与大股东及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等“关键少数”保持紧密沟通,及时传达最新政策及规定,组织参加内外部与履职相关的培训,提高“关键少数”规范运作意识和履职能力。 根据新《公司法》要求并结合公司实际,坚持规则、制度先行,着力于构建长效机制,充分论证、持续探索、动态调整科学有效的治理模式和职责划分,全面系统地梳理了股东会、董事会、经理层的职责划分,2025年6月,公司完成监事会改革,修订完善了《公司章程》《股东会议事规则》《董事会议事规则》等基本制度,构建了领导有力、权责清晰、运转有效的公司治理体制。 未来,公司将继续优化内部管理制度,加强内控体系的优化建设,保证公司的规范运作,增强风险防范能力,提升决策水平,为公司的良性运转和股东的合法权益提供保障,进一步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 (四)完善信息披露,加强投资者沟通 公司严格按照法律法规、中国证监会及深圳证券交易所相关要求,履行信息披露义务,不断提高信息披露的有效性和透明度。公司已建立健全相关信息披露制度,保障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不存障公司和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公司充分利用业绩说明会、互动易平台、股东会、现场调研、“走出去”反路演、“请进来”现场调研、线上交流会等多维度和多元化的方式,全面展示公司业绩、财务状况和战略规划,更好地向投资者传递公司价值。 公司为投资者提供热线电话、投资者专用邮箱、深交所互动易平台等高效、便捷的沟通渠道,并由专人负责解答回复,充分保障沟通的专业性和时效性。公司通过举办高质量业绩说明会和专题会,开展“走出去”和“请进来”路演及反路演,多渠道深化与投资者的交流。公司在定期报告披露后,及时组织投资者交流会议,向市场解读公司最新的生产经营状况,帮助投资者了解公司最新动态。公司认真听取投资者对公司战略及发展的建议和意见,维护好投资者与公司之间的长期信任关系,形成良性互动循环,从而为公司树立诚信、开放、包容的资本市场形象,充分做好公司的“价值传播”工作。2025年上半年,公司通过多渠道深化与投资者交流,共组织近160场、1,000人次调研及交流活动;券商研报发布10篇;媒体专访及报道近30篇;财经媒体负面/敏感报道“0”篇;回复投资者提问143个,及时回复率100%。 未来,公司将继续坚持以投资者需求为导向的信息披露理念,提升信息披露质量,高效传递公司价值,努力为投资者的价值判断提供依据,充分保障投资者的利益。 (五)分享经营成果,重视股东回报 公司牢固树立以投资者为本的理念,高度重视对投资者的合理回报,持续与投资者分享经营发展成果,增强投资者价值获得感。公司利润分配政策尤其是现金分红政策的制定及执行,严格按照《公司章程》的相关规定,经公司董事会和股东会审议通过,分红标准和比例明确、清晰,相关的决策程序和机制完备,独立董事尽职履责并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中小股东有充分表达意见和诉求的机会,有效保护了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自2011年上市以来,公司已实施12 次现金分红,累计分红金额达5.54亿元人民币。 未来,公司将综合考虑所处行业特点、发展阶段、自身经营模式、盈利水平、债务偿还能力以及是否有重大资金支出安排和投资者回报等因素,合理制定利润分配政策,切实让投资者分享企业的成长与发展成果,努力增厚投资者回报,提振市场信心。 (六)“质量回报双提升”推动公司健康发展 公司将严格履行上市公司责任和义务,继续聚焦经营主业,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推动公司健康可持续发展,同时公司将坚持规范运作,加强与投资者的互动交流,维护广大股东及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切实做好“质量回报双提升”,为促进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