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格通信(002465)经营总结 | 截止日期 | 2025-06-30 | 信息来源 | 2025年中期报告 | 经营情况 |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三、主营业务分析 概述 报告期内,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行业客户调整带来的持续影响的挑战,公司变己适外,“化不可能为可能”“化不可控为可控”,紧紧围绕“守正创新 转型升级 纵深推动军民共进高质量发展”年度经营主题,保持战略定力,紧跟产业未来发展方向,大力推动技术、产品、业务及管理创新和突破。 报告期内,受行业客户调整及周期性波动的持续影响,合同签订延缓,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 22.29亿元,同比减少 13.97%;同时,公司持续开展在芯片、卫星互联网、北斗、智能无人系统、低空经济、6G、机器人、脑机接口、智能穿戴等新兴领域的技术研发,积极布局国际市场及拓展民用市场,上半年研发投入4.47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达20.05%。 (一)四大业务领域持续推进军民共进,加大新市场新领域突破 1、无线通信领域军民共进,关键技术和重点市场持续突破。某型短波产品上装新一代机载平台,自主研制波形体制取得突破;超短波产品线首次进入中空无人领域,实现在无人通信节点领域的重大突破;中标山西公安警用数字集群(PDT)无线通信系统建设项目和取得南方电网配网市场宽窄带融合通信产品研制资格,警用数字集群(PDT)和电力无线专网(EPDT)市场拓展齐头并进;海事短波系列产品成功进入东海航海保障中心市场,实现三大航海保障中心全覆盖。 2、北斗导航领域突破新市场新领域,芯片优势有力夯实。抓住北斗三号行业规模化应用机会,突破机构用户细分市场和航空新领域;与中国移动联合研发的大众消费领域“北斗短报文+北斗定位”通导融合芯片,荣获中国移动产投协同“十大标杆案例”;车规级高精度定位芯片取得在电力行业重要用户高精度领域的规模化试点机会,有力推进民用领域规模化发展;联合申报的“北斗系统用户段PNT关键技术、核心芯片及重大应用”项目荣获2024年度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充分彰显公司在北斗导航领域的科技创新实力与行业领先地位。 3、航空航天领域稳固行业地位,新领域拓展取得阶段成效。中标某部队“飞行模拟训练服务”项目,实现模拟训练服务新领域突破,迈入了高等级飞行模拟训练服务核心供应商行列;搭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产品“14吨全电运动平台”的国内首台全新重点飞行模拟训练设备顺利通过中国民航局 D级鉴定,为后续拓展飞行培训业务和国际出口业务打下良好的基础。 4、数智生态领域稳健发展,优势持续巩固。接连中标中国移动 2025至2026年通信工程施工服务(设备安装和传输管线)集中采购项目,中标框架合同金额合计12.16亿元,其中设备安装项目中标区域较上轮从3个地区拓展到9个,进一步巩固在核心业务区域的市场领先优势。 (二)创新业务持续投入,应用场景和市场不断突破,未来可期 1、在 AI技术军事化领域,聚焦业务梳理,进一步明确后续发展的业务方向以及布局,加速产品落地与市场转化;中标某机构用户市场某款机器人重要型号产品研制项目,成为唯一配套厂家,市场可期;与用户战略合作开发无人机产品和进行应用场景试点,不断丰富公司无人机产品线的同时,瞄准电力、建筑等领域不断探索应用场景;“基于跨越无人平台的无线通信网络感知与中继规划软件”入选2025年广东软件风云榜“行业应用软件产品TOP10”榜单。 2、在卫星互联网领域,芯片整体研发进展顺利,正在推进手机及汽车等智能终端应用;紧跟产业落地步伐,继中标用户首款产品化窄带数据终端后再次中标窄带手持终端,市场份额可期;多款测试终端、原理样机中标入围,引领波形体制发展迭代;完成某信关站建设和空口自动化测试系统部署与试运行,将有力支撑卫星数据落地、系统运营管理。卫星互联网领域领先优势进一步巩固,蓄势待发。 3、在低空经济领域,进一步迭代优化“天腾”低空飞行管理服务平台,发布“天枢”智能无人机运营平台,构筑面向政府管理与场景运营的两类平台技术优势,有力夯实低空产业发展基础;正在积极对接 10个省份、多个地市的低空项目,与中国移动推进在低空专网标准制定及建设、通导监视设备推广等合作,联合推广低空业务;突破飞行汽车市场并完成首期产品交付;获全国首个低空经济国家级专业赛事双奖(低空产业数据安全规范化技术赛题二等奖和数字化智能化低空飞行服务保障管理体系建设赛题三等奖),亮相多个低空产业展会,彰显公司在低空经济领域的创新实力、行业引领以及全产业链解决方案能力。 (三)“产业+资本”双轮驱动,战略协同高效落地 中国移动自通过2023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项目入股公司以来,双方已开展“北斗+”行业应用合作和战略协同。上半年,公司作为中国移动卫星物联产品核心合作伙伴并参加“卫星物联”系列产品发布仪式,联合中国移动的天地一体物联网管理平台,共同推进卫星物联产品的研发与应用;携手打造的北斗通导融合芯片成为中国移动产投协同十大标杆案例;加入中国移动低空经济战略投资共同体,共拓低空新蓝海。展望未来,公司将持续创新,坚持“产业+资本”双轮驱动战略和“军民共进”战略,与中国移动深化协同,推动相关技术迭代升级与应用场景拓展,大力开拓民用市场,持续有效构筑共生多赢良好产业生态。 (四)软实力建设再上新台阶 公司成为低空产业联盟成员,标志着公司在低空经济领域的综合实力和技术创新能力获得权威认可;联合申报的《南海海区GMDSS岸基通信保障体系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应用》项目荣获“中国水运建设行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高精度路径规划方法和系统”发明专利荣获第二十五届中国专利奖优秀奖;杨春宝博士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岳志荣获“北京市劳动模范”称号。 比增加,所得税费用大幅减少。 研发投入 447,023,885.87 478,615,679.46 -6.60%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532,252,918.15 -739,518,021.50 28.03%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312,230,086.99 -765,538,868.01 -71.41% 主要是本期购买理财产品同比增加。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358,005,790.27 381,069,793.86 -193.95% 主要是本期偿还到期债务同比增加。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2,202,303,134.92 -1,124,004,231.45 -95.93% 主要是本期购买理财产品同比增加以及偿还到期债务同比增加。其他收益 50,008,839.06 116,315,601.63 -57.01% 主要是增值税加计抵减及政府补助项目结转当期损益同比减少。投资收益 3,021,341.82 4,398,720.78 -31.31% 主要是本期理财产品到期赎回收益同比减少。资产减值损失(损失以“-”号填列) -6,770,064.16 -4,144,136.08 -63.36% 主要是合同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同比增加。公司报告期利润构成或利润来源发生重大变动□适用 不适用公司报告期利润构成或利润来源没有发生重大变动。营业收入构成公司主营业务数据统计口径在报告期发生调整的情况下,公司最近1期按报告期末口径调整后的主营业务数据 □适用 不适用 四、非主营业务分析 五、资产及负债状况分析 1、资产构成重大变动情况 交易性金融资产增加。 券,其他流动负债减少。 2、主要境外资产情况 □适用 不适用 3、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 适用 □不适用 4、截至报告期末的资产权利受限情况 六、投资状况分析 1、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2、报告期内获取的重大的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3、报告期内正在进行的重大的非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4、金融资产投资 (1) 证券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证券投资。 (2) 衍生品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衍生品投资。 5、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适用 □不适用 (1) 募集资金总体使用情况 适用 □不适用 (3)= (2)/ (1) 报告期内 变更用途 的募集资 金总额 累计变 更用途 的募集 资金总 额 累计变 更用途 的募集 资金总 额比例 尚未使用募 集资金总额 尚未使用 募集资金 用途及去 向 闲置两 年以上 募集资 金金额 2023年 向特 定对 象发 行股 票2023年11 月20 日 185,545 184,162.95 11,890.63 60,968.06 33.11% 12,000 12,000 6.52% 129,107.32 存放于募集资金专项存储账户及理财账户中 0合计 -- -- 185,545 184,162.95 11,890.63 60,968.06 33.11% 12,000 12,000 6.52% 129,107.32 -- 0募集资金总体使用情况说明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同意广州海格通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注册的批复》(证监许可【2023】1597号)批复,同意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注册申请,公司向特定投资者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股)177,385,277股,发行价为每股人民币10.46元,本次募集配套资金总额为人民币1,855,449,997.42元,扣除与发行有关的费用人民币13,820,543.44元(不含增值税)后,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人民币1,841,629,453.98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募集资金项目累计投入募集资金609,680,573.59元,募集资金专户余额为1,291,073,158.78元(包含理财和利息收入)。 (2) 募集资金承诺项目情况 适用 □不适用 (2) 截至期末投 资进度(3) =(2)/(1) 项目达 到预定 可使用 状态日 期 本报 告期 实现 的效 益 截止报 告期末 累计实 现的效 益 是否 达到 预计 效益 项目可 行性是 否发生 重大变 化 承诺投资项目 “北斗 +5G”通导 融合研发产 业化项目2023年11月20日 “北斗+5G”通导融合研发产业化项目 研发项目 是 78,617.95 66,617.95 9,425.73 19,196.43 28.82%2026年10月31用 否无人信息产业基地项目2023年11月20日 无人信息产业基地项目 生产建设 否 50,000 50,000 1,827.84 15,286.93 30.57%2026年12月31用 否天枢研发中心建设暨卫星互联网研发项目2023年11月20日 天枢研发中心建设暨卫星互联网研发项目 研发项目 是 55,545 67,545 637.06 26,484.7 39.21%2027年10月31用 否无计划进度、预计收益的情况和原因(含“是否达到预计效益”选择“不适用”的原因) “北斗+5G”通导融合研发产业化项目、无人信息产业基地项目、天枢研发中心建设暨卫星互联网研发项目:均在建设中,尚未产生收益。项目可行性发生重 1、公司于2024年5月30日召开第六届董事会第十七次会议和第六届监事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部分募集资 金投资项目增加实施主体的议案》,同意增加公司作为“‘北斗+5G’通导融合研发产业化项目”的实施主体。 2、公司于2025年6月10日召开第六届董事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和第六届监事会第十七次会议、2025年6月27日召开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募集资金投资项目调整的议案》,同意公司及子公司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及其实施主体、实施方式、募集资金总体投资规模不发生变更的情况下,对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部分投入金额和内部投资结构进行调整及部分项目延期。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先期投入及置换情况 适用公司于2024年5月30日召开第六届董事会第十七次会议和第六届监事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使用自有资金方式支付募投项目所需资金并以募集资金等额置换的议案》,同意公司及子公司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期间,根据实际情况使用自有资金方式支付募投项目所需部分资金并以募集资金等额置换,从募集资金专户划转等额资金至公司及子公司自有资金账户。用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情况 不适用项目实施出现募集资金结余的金额及原因 不适用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用途及去向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募集资金尚未使用的金额为1,291,073,158.78元(含理财和利息收入),全部存放于募集资金专项存储账户及理财账户中。募集资金使用及披露中存在的问题或 (3) 募集资金变更项目情况 适用 □不适用 (3)=(2)/ (1) 项目达到 预定可使 用状态日 期 本报告 期实现 的效益 是否 达到 预计 效益 变更后的项 目可行性是 否发生重大 变化 2023年度 向特定对 象发行股 票项目 向特定对 象发行股 票 “北斗+5G”通 导融合研发产 业化项目 “北斗+5G” 通导融合研 发产业化项 目 66,617.95 9,425.73 19,196.43 28.82%2026年10月31日 0 不适用 否 2023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项目 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 天枢研发中心建设暨卫星互联网研发项目 天枢研发中心建设暨卫星互联网研发项目 67,545 637.06 26,484.7 39.21%2027年10月31日 0 不适用 否合计 -- -- -- 134,162.95 10,062.79 45,681.13 -- -- 0 -- --变更原因、决策程序及信息披露情况说明(分具体项目) 公司于2025年6月10日召开第六届董事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和第六届监事会第十七次会议、2025年6月27日召开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募集资金投资项目调整的议案》,同意公司及子公司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及其实施主体、实施方式、募集资金总体投资规模不发生变更的情况下,对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部分投入金额和内部投资结构进行调整,其中“‘北斗+5G’通导融合研发产业化项目”募集资金投入金额减少1.2亿元,转为投向“天枢研发中心建设暨卫星互联网研发项目”(即增加 1.2亿元)。 生收益。 变更后的项目可行性发生重大变化 七、重大资产和股权出售 1、出售重大资产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未出售重大资产。 2、出售重大股权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八、主要控股参股公司分析 适用 □不适用 四川海格恒通 专网科技有限 公司 子公 司 专网通信设备研制 9,740.00 33,122.02 18,637.34 13,921.39 2,302.98 2,066.06 北京华信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参股公司 卫星导航、定位、授时、卫星通信、广播 3,487.33 9,511.39 7,411.64 454.06 -1,101.10 -1,101.04 九、公司控制的结构化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十一、市值管理制度和估值提升计划的制定落实情况 公司是否制定了市值管理制度。 是 □否 公司是否披露了估值提升计划。 □是 否 公司第六届董事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制定〈市值管理制度〉的议案》。 十二、“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贯彻落实情况 公司是否披露了“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公告。□是 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