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泰证券(601688)经营总结 | 截止日期 | 2025-06-30 | 信息来源 | 2025年中期报告 | 经营情况 | 一、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一)总体经营情况 2025年上半年,面对更趋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我国经济展现出较强韧性,结构性调整持续深化,新发展动能进一 步释放。同时,在“增强国内资本市场的吸引力和包容性”的政策导向下,资本市场改革进一步深化,支持实体经济与科技创新的功能更加强化,这为证券公司经营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本集团积极应对市场环境的深刻变化,坚持“以客户为中心”,扎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坚定深化科技赋能下的财富管理和机构服务“双轮驱动”发展战略,持续强化国际业务战略布局与境内外一体化联动,不断推进业务模式和服务模式的迭代创新,增强业务协同效能与价值创造能力,打造面向未来、穿越周期的核心竞争力,保持了稳健进取的良好发展态势。主要举措包括:在个人客户服务领域,以“为客户创造价值”为核心,深入推进分类分层的一体化客户经营体系建设,持续增强基于金融中台赋能、平台化运营驱动的交易与资产配置专业服务能力,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技术与业务的融合创新 ;在机构客户服务领域,主动顺应市场生态的深刻变化,通过培育全球化的客户网络、打造全球化的产品体系、延展全球化的交易平台,着力提升资产定价、研究、交易及产品创设的专业金融能力,强化多产品、全链条和全周期的客户综合价值运营效能;在企业客户服务领域,积极把握中国企业全球价值链布局的战略机遇,强化对于产业、企业、资产的深刻洞察,充分发挥全业务链的牵引作用,不断提升全周期、一体化、多产品、跨市场的项目执行能力,着力赋能新质生产力加速发展 ;在国际化发展领域,进一步拓展在海外市场的布局,持续完善境内外一体化的全业务链综合服务体系,积极助力中国客户“走出去”与境外客户“走进来”,更好服务金融高水平开放 ;在数字金融领域,持续加强科技对国际化发展的支撑赋能,着力推进重点业务平台国际化能力建设,依托 AI 的技术和思维逐步重塑前中后台,强化数智化创新的领先优势。报告期内,本集团的经营业绩与综合实力继续保持在行业前列。 (二)财富管理业务 1、市场环境 近年来,我国财富管理市场呈现出竞争格局日益复杂、业务需求不断升级、产品服务持续创新的发展态势。在新的政策、 市场和技术环境下,财富管理行业资产配置和服务模式的底层逻辑正发生深刻演变。以 AI 为代表的前沿技术的持续迭代,正加速构建全新的智能化服务生态,将深刻影响财富管理业务的发展模式。买方投资顾问也更加注重以丰富的产品组合、全周期的服务陪伴满足客户深层次的财富管理需求,全方位提升客户体验。财务 (1)证券期货期权经纪及财富管理服务 报告期内,本集团主动适应市场环境和客户需求的变化,着力提升交易服务和资产配置服务的核心能力,构建完善分类 分层的一体化客户服务体系,打造面向大众客户、财富客户、高净值客户、企业家客户等群体的专业化、品牌化服务,提升差异化、定制化服务效能,做大客户规模和资产规模,塑造普惠金融服务的特色优势。坚持“为客户创造价值”的核心导向,围绕客户全生命周期,强化平台赋能与专业赋能的双向协同,实现投资交易、资产配置、投研支持与客户运营的有机融合,持续为客户提供专业价值、陪伴价值和服务价值。充分发挥金融科技优势,积极探索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在垂类领域的应用,紧密围绕客户投资、交易、理财过程中的核心使用场景,动态匹配差异化服务方案,提升精准运营效能,不断优化客户服务体验。积极把握“跨境理财通”境内外一体化展业契机,加强跨境投资交易与资产配置专业能力建设,提升客户财富管理服务的广度和深度,跨境业务联动机制进一步优化。健全投资顾问岗位分工体系,完善智能投顾工具链,为投资顾问提供投研赋能、内容赋能、运营赋能、营销赋能,助力客户运营模式转型升级。根据内部统计数据,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在中国证券业协会登记为从事证券投资咨询 ( 投资顾问 ) 业务类别的人员数量为 3,608 人。年度报告年度报告 1、数据来源:Wind; 2、统计范围包括国债、地方政府债、央行票据、同业存单、金融债、企业债、公司债、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定向工具、国际机构债、政府支持机构债、资产支持证券、可转债、可分离转债存债、可交换债; 3、Wind 的统计口径为发行日。 2025H1 2、经营举措及业绩 (1)投资银行业务 报告期内,本集团立足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以支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作为业务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围绕优质企业客户提供境内外一体化、全业务链的综合金融服务,全方位提升整体市场竞争力,积极打造兼具本土优势和国际化视野的一流投资银行服务体系。① 股权融资业务② 债券融资业务报告期内,股权融资业务坚持行业聚焦、区域深耕,以全报告期内,债券融资业务在严格控制风险的基础上,充业务链战略一体化服务客户可持续发展,跨境联动业务分运用全牌照优势,积极培养核心客户群体,行业地位能力不断提升 ;持续聚焦科技创新,积极服务高科技企保持前列 ;积极服务国家战略,聚焦龙头优质客户,推业登陆资本市场,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A 股市场前十大进绿色债券、科技创新债券发行,累计承销 27 单人民币IPO 项目保荐 2 单、前十大再融资项目参与 2 单,港股69.33亿元绿色债券、108 单人民币370.94亿元科技市场前五大IPO项目参与4单。根据Wind资讯统计数据,创新债券。根据 Wind 资讯统计数据,本集团全品种债券本集团股权主承销数量(含首次公开发行、增发、配股、490.0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 ;IPO 主承销规模行业排名际中标金额人民币127.71亿元,行业排名第一。第二。 2、经营举措及业绩 (1)投资银行业务 报告期内,本集团立足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以支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作为业务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围绕优质企业客户提供境内外一体化、全业务链的综合金融服务,全方位提升整体市场竞争力,积极打造兼具本土优势和国际化视野的一流投资银行服务体系。① 股权融资业务② 债券融资业务报告期内,股权融资业务坚持行业聚焦、区域深耕,以全报告期内,债券融资业务在严格控制风险的基础上,充业务链战略一体化服务客户可持续发展,跨境联动业务分运用全牌照优势,积极培养核心客户群体,行业地位能力不断提升 ;持续聚焦科技创新,积极服务高科技企保持前列 ;积极服务国家战略,聚焦龙头优质客户,推业登陆资本市场,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A 股市场前十大进绿色债券、科技创新债券发行,累计承销 27 单人民币IPO 项目保荐 2 单、前十大再融资项目参与 2 单,港股69.33亿元绿色债券、108 单人民币370.94亿元科技市场前五大IPO项目参与4单。根据Wind资讯统计数据,创新债券。根据 Wind 资讯统计数据,本集团全品种债券本集团股权主承销数量(含首次公开发行、增发、配股、490.0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 ;IPO 主承销规模行业排名际中标金额人民币127.71亿元,行业排名第一。第二。 1、数据来源:Wind; 1、数据来源:Wind; 2、统计范围包括 IPO、增发(含配套融资及以资产认购的增发项目)、配股、 2、统计范围包括地方政府债、政策性金融债、非政策性金融债(含证券公司债)、企业债、 优先股、可转债、可交换债; 公司债、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含超短期融资券)、定向工具、国际机构债、政府支 3、Wind 的统计口径为发行日,公司报送监管报表的统计口径为缴款日,因此 持机构债、资产支持证券、可转债、可交换债及其他债券; Wind 数据和公司统计数据有差异。 3、Wind 的统计口径为发行日,公司报送监管报表的统计口径为缴款日,另外 Wind 统计范围与监管报表不同,因此 Wind 数据和公司统计数据有差异;对于发行只数的计算方法,Wind 和监管报表统计口径不同。③ 财务顾问业务报告期内,本集团积极践行活跃并购重组市场的政策要求,加大财务顾问业务投入,充分发挥交易撮合作用,完成或推进多单具有市场影响力的并购重组项目,以专业能力引领境内外并购创新 ;持续布局国家重点支持的战略行业,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助力民营企业提质增效。报告期内,本集团担任独立财务顾问的芯联集成重组项目获交易所审核通过,是“科八条”以来科创板首单披露并过会的收购优质未盈利资产重组项目 ;担任财务顾问助力华润三九收购天士力控制权,该交易为 A 股收购 A 股重大资产重组,为近年来医药领域上市公司产业整合并购的标杆案例之一。根据上市公司公开披露信息统计,本集团报告期内担任独立财务顾问的审核类重组项目首次披露数量行业排名第一。年度报告年度报告 来源:公司定期报告 托管业务规模 来源:公司定期报告 服务业务规模(3)研究与机构销售业务 财务 报告期内,研究业务坚定深化业务模式转型,持续完善研究团队配置与研究服务体系,不断强化全业务链协同效能,聚 焦头部机构客户,深入研究价值挖掘,多渠道、多平台、多方式开展研究服务活动,推动业务高质量发展。坚持国际化业务战略,积极充实海外研究产品线,持续完善海外研究产品矩阵和触达载体,进一步扩大海外研究报告和龙头公司覆盖范围,多维度优化跨境研究业务布局。优化升级数字化平台,积极推进智能研报和数据产品建设,不断迭代智能撰写、数值审核、一键翻译等功能,有效扩大投研数据应用范围,进一步完善研报生产和管理流程,持续提升研究业务质效,着力强化研究业务赋能。报告期内,本集团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研究服务活动,发布研究报告 5,781 篇(含英文报告),组织研究路演服务 32,400 场、专题电话会议 520 场,举办投资策略峰会、主题电话会议,并组织海外系列调研等。机构销售业务深入对接机构投资者多样化需求,持续推进机构投资者工作平台和服务平台的建设和功能迭代,不断夯实全业务链一体化、平台化的机构客户服务体系,加大客户覆盖广度和深度,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 ;稳步推进国际化业务布局,依托全方位的团队协同和资源禀赋,充分发挥境内外销售、交易一体化管理的服务优势,综合业务能力不断提升,头部战略客户的服务排名保持市场前列。报告期内,公募基金分仓交易量为人民币 8,622.79亿元。 (4)投资交易业务 ① 权益交易业务 报告期内,本集团主动适应市场环境变化,持续迭代升级绝对收益投资交易体系,围绕大数据交易、宏观对冲和创新投 资业务三条业务线,不断提升专业化投资交易能力和风险管控能力,以先进的系统平台、前沿的模型算法、创新的业务模式,积极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稳定的权益交易业务模式。优化业务布局和架构,积极打造系统化的投资研究体系,不断完善投资框架,持续打磨核心投研能力 ;升级迭代策略矩阵,持续拓展交易模式和品种,增强策略的市场适应能力和风险管控能力,充分把握市场机会。做市交易业务注重优化迭代做市交易策略与系统,持续探索业务协同模式,积极拓展做市业务边界,不断完备风控体系,业务运营稳健。截至报告期末,科创板股票做市交易业务累计报备做市股票 126只,上市基金做市业务累计覆盖 643 只权益类 ETF、36 只 FICC 类 ETF、49 只 REITs,均位居市场前列。② FICC 交易业务报告期内,本集团深入践行跨境联动战略,积极打造 FICC 一体化交易平台,支持重点业务创新和拓展,提升核心交易和定价能力,跨市场、跨品种协同优势不断强化。固定收益自营投资业务深耕策略研发和交易定价核心能力,跟随市场变化及时调整策略、优化持仓结构、提升组合流动性,自营交易策略的多样化和灵活性不断提升,主动管理成效显著。债券做市业务全力依托系统赋能,不断优化定价模型和报价策略,持续丰富做市报价和询价引擎功能,积极拓展做市盈利模式,稳步提升自动化做市能力,做市标的不断丰富,主要债券品种做市交易量持续增长。大宗商品和外汇业务继续加强策略交易研究,积极拓展外汇交易清算模式,构建面向境内外市场的多元碳金融产品和交易服务能力,多元化发展基础不断夯实。FICC 大象交易平台聚焦统一交易系统、策略研发系统、客需业务系统及 AI 建设,全面提升策略研发数字化水平,FICC 交易模式持续优化。③ 场外衍生品交易业务报告期内,本集团坚持“以服务实体经济为目标、以客户风险管理需求为导向”开展场外衍生品交易业务,深化一体化合规风控,注重专业能力建设,持续深耕对冲交易、产品设计及创新、客户服务等核心能力,不断夯实主责主业基础。加快国际业务布局,持续推动跨境联动发展,升级优化境内外产品体系,有效扩展客户覆盖的深度和广度,积极探寻境外市场交易增长点,不断完善系统化、精细化业务发展模式,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衍生品交易服务。完善数字化、平台化服务体系,积极打造交易驱动、客户需求为导向、平台赋能的核心竞争力,推动核心业务能力的沉淀、升级与转化。根据监管报表 SAC 协议数据口径,截至报告期末,收益互换业务存续合约笔数 8,276 笔,存续规模人民币942.25亿元;场外期权业务存续合约笔数 2,136 笔,存续规模人民币 1,448.73亿元。报告期内,本公司通过中证机构间报价系统和柜台市场发行收益凭证 459 只,发行规模人民币236.98亿元。 3、2025年下半年展望 投资银行业务将继续全面贯彻落实新“国九条”和资本市场“1+N”系列政策要求,持续提升市场化创新和跨境一体化 协同的核心竞争优势,构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投行服务能力 ;深入贯彻“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用全市场、全周期、全产品的全业务链服务,辐射客户境内外金融服务需求,构建全球化的产业网络,有效助力中国企业出海布局,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和新质生产力发展。股权融资业务将继续强化行业聚焦与区域深耕战略,积极打造具有市场影响力的优质项目,推动在重点行业、区域的市场占有率处于领先地位;债券融资业务将不断提升价值判断能力,持续增强项目质量、提高客户选择标准,聚焦优质客户,严格控制业务风险 ;继续加大对财务顾问业务的投入,积极开展多元化并购重组财务顾问业务,通过打造市场经典创新案例,强化业务品牌,提升对产业优质客户的持续服务能力。研究与机构销售业务将主动适应市场格局与生态的深刻变化,聚焦重点机构客户需求,持续加强数智化平台建设,积极打造全方位、一站式金融服务生态圈,着力提升综合服务能力 ;稳步推进国际化战略,强化跨境业务协同联动,积极构建全球业务网络和延伸全球资产配置,持续打造境内外一体化、全业务链高效协同的核心竞争力。投资交易业务将持续打造平台化、体系化的投资交易能力,完善客户导向的业务架构和服务体系,切实向提升资产定价权和交易能力产品化方向升级转型,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权益交易业务将继续立足宏观对冲、大数据交易、创新投资年度报告年度报告科技领域受到持续关注和支持,“长钱长投”的市场新生态正在逐步形成。根据清科研究中心私募通统计数据,2025年上半年,中国股权投资市场新募基金数量 2,172 只、新募基金规模人民币 7,283.30亿元,同比增加 11.95% ;中国股权投资市场投资案例数 5,612 起、投资总金额人民币 3,389.24亿元,同比增加 1.56%。在资金募集和投资运作流程全面规范的发展趋势下,私募股权机构更需秉持价值投资与长期投资理念,不断提升产业理解和认知水平,加强项目投后赋能及退出管理,积极培育耐心资本助力企业成长和新质生产力发展。个,投资金额合计人民币5.86亿元。 (3)基金公司资产管理业务 财务 报告期内,本集团旗下基金公司坚持合规管理与业务发展并重,持续增强产品创新和业务创新能力,强化特色产品前 瞻布局,积极构建以 AI 技术重塑业务的赋能模式,完善全流程服务体系,不断提升跨周期、多元化的综合资产配置能力,资产管理总规模继续保持增长。南方基金持续拓展、优化产品布局和业务体系,积极打造以数智化、平台化为支撑的价值创造能力,截至报告期末管理资产规模合计人民币 25,935.33亿元,其中,公募业务管理资产规模人民币13,842.79亿元。华泰柏瑞不断优化产品设计和投资策略,持续丰富产品线品类,指数类基金规模增长明显,截至报告期末管理资产规模合计人民币 7,306.67亿元,其中,公募业务管理资产规模人民币 7,073.73亿元。根据沪深交易所统计数据,截至报告期末,华泰柏瑞旗下宽基指数基金沪深 300ETF 规模为人民币 3,747.04亿元,位居沪深两市非货币 ETF 规模市场第一。(南方基金以及华泰柏瑞的股权投资损益计入在分部报告中的其他分部中)(4)期货公司资产管理业务报告期内,本集团全资子公司华泰期货持续提升合规风控管理有效性水平,加快推进运营数字化转型,全力构建以期货和衍生品为核心的业务发展模式,不断深化衍生品特色的资产管理能力,积极打造全方位满足客户需求的特色产品矩阵和专业服务体系,有效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广度与深度。截至报告期末,存续期内资产管理计划合计 31 只,资产管理总规模人民币 81,670.45万元,期货端权益规模人民币 35,991.39万元。 (5)另类投资业务 本集团通过全资子公司华泰创新投资开展另类投资业务。报告期内,根据监管政策及集团业务布局,华泰创新投资充分 发挥业务协同效能,着力发展金融科技股权投资和科创板跟投业务,稳步探索创业板跟投业务和北交所战略配售业务。截至报告期末,存续投资项目 37 个,投资规模人民币 161,178.97万元,投资性质主要包括科创板跟投、股权投资等。 3、2025年下半年展望 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将继续立足集团全业务链体系,充分发挥投行基因优势,全链路打通境内外渠道,积极推动业务 跨境联动发展,持续加强数字化应用能力建设,不断提升主动管理能力,培育差异化核心竞争优势,做大客户资产规模。以投资资管和投行资管服务为抓手,一站式提供一流的投资产品、资产配置及整体金融服务解决方案,赋能客户资产管理服务旅程。投资资管业务将承接低利率环境下的多元客户需求,做好存量产品持续营销和产品新发布局,依托业务协同优势积极推进国际化拓展;投行资管业务将聚焦高质量发展,持续加强投融联动,锚定优质资产,不断提升定价能力,并积极寻求全业务链增量。私募股权基金管理业务将继续坚持市场化原则,充分发挥耐心资本的引导作用,持续增强专业化投资管理能力,稳健扩大基金管理规模。深度布局医疗健康、TMT、先进制造、消费等具有较深认知和投资生态圈积累的赛道,加强与产业龙头合作设立基金,持续打造行业生态圈 ;健全完善投后管理体系,不断强化投资项目多元化退出能力,持续提升投后管理水平。基金公司资产管理业务将坚持“以投资者为本”,继续以平台化、一体化和精细化为发展思路,升级迭代数智化系统平台,全面推进产品主导的业务赋能体系和技术驱动的核心能力建设,不断完善产品布局,巩固增强优势产品线,提升投研核心能力和价值创造能力,为打造一流投资机构奠定坚实基础。期货公司资产管理业务将持续构建以期货和衍生品为主的业务发展模式,不断完善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销售服务体系,加强基于大平台的全资产、全策略线、全投资工具的投资团队配备,以更智能的系统、更专业的团队、更优质的产品,为客户提供多元化和个性化的资产管理解决方案。另类投资业务将不断完善制度机制及业务操作流程,深化金融科技生态建设,审慎推进股权投资、科创板跟投、北交所跟投和其他新业务的开展,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和资产回报率。 (五)国际业务 1、市场环境 2025年上半年,受多重因素的冲击影响,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区域分化显著,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剧,同时人工智能 加快重塑全球科技格局,加速全球产业变革,并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受益于政策利好与市场机制优化,港股二级市场整体呈现强劲涨势,交投活跃度明显提升,恒生指数上涨 20.00%、恒生科技指数上涨 18.68%,根据 Wind 资讯统计数据,港股市场成交金额港币 22.14万亿元,同比增加 114.33% ;港股股权融资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市场首次招股募资港币 1,088.32亿元,同比增加 704.20%,上市后募资港币 1,436.89亿元,同比增加 210.44%。美股二级市场波动起伏,道琼斯工业指数上涨 3.64%、标普 500 上涨 5.50%、纳斯达克指数上涨 5.48%,根据 Wind 资讯统计数据,美股市场成交金额 67.34万亿美元,同比增加 24.01% ;美股股权融资市场依然活跃,融资规模呈上升趋势,市场 IPO 融资规模 260.58亿美元,同比增加 33.97%,增发融资规模 690.03亿美元,同比增加 9.48%。年度报告 INTERIM REPORT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高水平双向开放持续推进,外资参与境内市场的便利性不断提升,境内外上市联动机制进一步完善,跨境互联互通有序拓展。与此同时,证券公司的国际化进程正在迈入新阶段,海外市场已成为拓展业务版图、开辟新的发展空间、提升竞争实力的重要领域。我国经济的转型也亟需国际化的投资银行机构提供全方位、陪伴式的综合金融服务。通过提升跨境一体化联动水平、优化跨境综合金融服务体系,在全球主流市场及新兴市场逐步构建覆盖广泛的客户、产品与服务网络,持续打磨国际市场竞争力,切实提高为境内外产业客户及全球投资者提供跨境投融资综合服务的能力,是证券公司打造一流投资银行的必经之路。 2、经营举措及业绩 报告期内,本集团积极把握政策市场深刻变化进程中的新发展机遇,加强跨境一体化联动,深化国际化布局,持续拓展 新的发展空间。作为本集团国际业务的控股平台,华泰国际全方位对接集团全业务链体系,夯实资本市场中介定位,深耕“以客户为中心”的一体化、平台化跨境服务生态 ;依托集团境内外一体化风险管理框架及体系,保障风险管控与业关于我务发展协同推进 ;不断丰富产品种类、积极拓展市场渠道、持续优化客户体验,有效满足客户全球资产配置需求,境外市场影响力持续扩大。截至报告期末,华泰国际业务运营平稳有序,各项财务指标均稳居香港中资券商第一梯队前列。 (1)香港业务 本集团香港业务坚持投资银行服务本源,以跨境业务为抓手,打造全方位的综合性跨境金融服务平台体系,在波动的 市场环境下凭借先进的平台实力及有效的风险管控能力,持续深化包括股权业务平台、固收业务平台、财富管理平台、经营基金资管平台和旗舰投行业务的业务体系,业务发展稳健进取,差异化竞争优势巩固提升。股权衍生品业务积极开拓海外市场,不断丰富产品类别和交易模式,持续升级全球化和全资产的交易能力和销售能力,同业领先地位持续巩固;股票销售交易业务专注“现金股票 + 跨境主经纪商 +QFII”一站式跨境综合金融服务,长线基金覆盖能力保持较高水平,“港币 - 人民币双柜台”做市业务市占率持续提升 ;FICC 业务持续推进境内外一体化,深化策略调整,积极构建以客需服务为驱动、以做市交易为核心、以产品服务为载体、以平台系统为支撑的业务生态 ;财富管理业务持续提升线上线下平台化、一体化运营,“涨乐全球通”获客质量继续优化,“跨境理财通”业务增长显著,高净值客户产品服务体系不断强化,跨境一体化配置工具持续丰富,财富产品销量进一步提升 ;基金业务方面,私募投资业务严格控制风险,积极落实国际化战略并深入挖掘优质潜在业务机会,资管业务持续推动业务转型,不断提升主动管理能力与产品设计供给能力;投资银行业务切实加强跨市场执行和服务能力,积极抓住市场行情机遇,落地多单亮点标杆项目,公司治项目储备充足,市场地位保持领先。根据内外部统计数据,报告期内,华泰金控(香港)完成 9 单港股 IPO 保荐项目,保荐数量位居全市场第二。 (2)华泰证券(美国) 华泰证券(美国)于2019年经美国金融业监管局核准,获得经纪交易商牌照 ;于2020年获得自营牌照 ;于2021年 获得在加拿大与机构投资者开展证券交易的业务资格 ;于2022年获得欧洲主要证券交易所的市场准入 ;于2023年成为美国期货产品的介绍经纪商 ;于2024年获得美国国债经纪经销商资格以及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有限承销会员资财务格;并于报告期内获得非美国主权债经纪经销商资格,包括欧洲、英国、加拿大、拉美、日本、东南亚国债。报告期内,华泰证券(美国)积极推进企业与机构投资人跨境互动业务,FICC 代客交易产品范围和市场通道持续拓展,业务跨境联动协同机制不断优化,致力为全球投资者提供一体化服务。 (3)新加坡子公司 新加坡子公司于2023年获得新加坡金融管理局颁发的资本市场服务牌照和豁免财务顾问资质,在新加坡合法合规开展 证券交易及企业融资业务 ;并于报告期内获得新加坡交易所授予的主板保荐人资质,具备主板 IPO 项目的承揽与管理资格。报告期内,新加坡子公司稳步推进各业务条线发展,区域承载能力和影响力不断提升,衍生品业务加快本土化落地,客户拓展积极推进,交易体系日趋成熟,区域市场布局持续优化 ;投行业务有效承接跨市场项目,积极推动中资企业赴新加坡融资取得初步进展 ;财富管理业务深度挖掘客户需求,积极探索合作机会,切实增强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助力拓展客户资源。 3、2025年下半年展望 华泰国际将锚定集团国际化战略,继续深化全球布局,持续深耕客户需求,构建完善跨境一体化综合金融服务体系,依 托平台化有效提升全业务链协同效能,严格把控风险,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和行业地位。香港业务将持续夯实跨境资本市场中介定位,为客户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股权衍生品业务将不断优化业务结构,持续加强产品创设能力和做市能力,满足客户国际化业务需求 ;股票销售交易业务将构建优化分类分层的一体化服务体系,持续丰富产品类型,不断提升客户覆盖的广度和深度,强化跨境交易能力 ;FICC 业务将深度挖掘客户需求,借助平台升级迭代跨市场、跨资产的一体化业务服务能力,更好匹配客户多层次的境内外投资和交易需求 ;财富管理业务将以提升客户核心体验为导向,不断加强平台运营与对客系统建设,持续完善客户分类分层服务体系,强化境内外联动服务能力;基金及资管业务将持续严格控制风险,增加产品创设能力,拓展境外销售渠道,依托全产业链资源优势赋能客户 ;投资银行业务将把握制度变革和市场机遇,依托产业价值深耕和全周期综合服务,持续夯实项目执行能力,助力更多优秀企业加快国际化布局,巩固提升在香港市场的优势地位。华泰证券(美国)将积极把握跨境业务机会,持续拓展业务布局,不断提升业务协同能力,扩展全球机构投资者覆盖的深度和广度。持续完善股票和 FICC 代客交易平台及产品体系,积极拓宽服务辐射渠道,为满足全球投资者的资产配置和风险对冲需求提供全方位服务。新加坡子公司将充分发挥资源协同优势,提升区域服务能力,打造面向东南亚的跨境交易与资本市场服务平台。投行业务将把握中资企业国际化机遇,围绕上市、再融资与并购需求,深度服务区域客户,增强项目承揽与执行能力 ;财富管理业务将健全完善基础设施和业务团队,为客户提供全面服务,助力实现投资增值与财富传承 ;衍生品业务将持续夯实股权及商品类衍生品客户基础,全面拓展业务领域和交易范围。 (六)数字化发展 1、数字金融发展战略 本集团紧紧围绕“将科技打造成为公司最核心竞争力”的科技战略导向,践行“专业创造价值”的重要使命,围绕国际 化和智能化两条主线,加速国际布局,深化智能应用,深耕平台迭代,升级数据引擎,以科技能力的提升,赋能业务价值创造,推动公司市场份额和行业影响力不断提升。 2、报告期内数字化转型重点举措和成效 报告期内,本集团围绕“成就客户、创新业务、优化运营、赋能员工”四大数字化转型总体目标,全面提速赋能国际化 发展,加快 AI 应用提升智能化水平,推动公司数字化转型迈向新高度。“成就客户”方面,“涨乐财富通”上线多项行情交易增值服务工具,强化金融能力中台建设,实现智能脚本创作、大模型辅助内容审核能力打造 ;“涨乐全球通”进一步丰富全球市场交易能力,实现自动盯市平仓、美元企业债、美股夜盘、港股多币柜台等功能支持 ;一站式机构客户服务平台“行知”,从用户视角升级产品服务,围绕机构投资场景,打造贯通投前、投中、投后的一站式投资理财解决方案,聚焦 ETF 生态,上线覆盖特色资讯和策略组合的超级 ETF 功能。“创新业务”方面,FICC 大象交易平台发布 2.0 版本,支持全球主要市场资产交易和投资组合风险监控,初步建成FICC 境内外一体化自营投资和风险管理体系 ;做市与中央交易平台持续提升做市交易速度,场内期权做市上线纳秒级极速交易核心,进一步加强跨品种底仓转换能力建设,完成做市 AI 信号对主要宽基指数的覆盖,持续用智能化方式提升做市服务能力。“优化运营”方面,投研领域,升级智能研报能力,实现财报点评自动辅助撰写,研报全文一键翻译,长图和视频报告产品的智能生产 ;投行领域,升级智能审核能力,实现股权项目信披完备性智能审核、募资专户银行流水全流程智能核查 ;风控领域,完成围绕客户、业务的全周期信用风险全流程平台化管理体系建设,完成境外投资交易业务的市场风险监控指标体系建立。“赋能员工”方面,投顾赋能平台“聊 TA”上线 AI 助手,重点完成业务知识问答、智能市场热点分析两大业务场景搭建,并配套建设运营能力,为进一步扩展 AI 应用建设场景打下基础 ;资讯服务助手“乐道”借助大模型打造具备深度推理年度报告 INTERIM REPORT规划能力的综合研究问答和智能知识总结服务 ;业务办理助手“智小北”以大模型技术为底座将业务办理专家知识普及化和标准化,实现从业务咨询到办理的贯穿式流程,赋能基层员工专业化服务及提升客户服务体验。 (八)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无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未发生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关于我 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