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网 中财网股票行情
中远海能(600026)经营总结
截止日期2025-06-30
信息来源2025年中期报告
经营情况  二、 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一) 本集团2025年上半年经营情况概述
  截至2025年6月30日,本集团拥有及控制油轮运力 157艘、2,344.8万载重吨。本集团参与投资建造的 87艘 LNG船舶中,已投入运营 52艘 LNG船舶、876.3万立方米;另有 1条光租租入 LNG船舶、17.4万立方米,已投入运营。本集团还拥有和控制 12艘 LPG运输船、12.6万立方米;拥有 8艘化学品运输船、7.3万载重吨。
  
  2025年上半年,本集团实现运输量(不含期租)为 9,448万吨,同比上升 13.07%;运输周转量(不含期租)为 3,427亿吨海里,同比上升 18.81%;主营业务收入人民币116.14亿元,同比下降2.60%;主营业务成本人民币89.33亿元,同比上升 10.83%;毛利率同比下降9.2个百分点。
  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人民币18.69亿元,同比下降29.16%,二季度环比一季度增长64.16%;EBITDA人民币50.27亿元,同比下降12.92%。
  
  2025年上半年,本集团主要采取了以下六个方面措施,在复杂多变的地缘政治环境与石油贸易格局中,取得了稳健扎实的经营业绩:
  一是挖掘重点客户合作场景,进一步释放业务合作能力,确保市场稳定货源,拓展运力合作区域,探索新的项目合作模式和业务内容;二是深化内贸运力市场协同效应,发挥运力灵活性,进一步促进船货匹配;三是积极争取国际 LNG运输项目,聚焦 LNG板块稳定创效能力,探索研判新的合作模式;四是积极推进科技创新,用数字化赋能运营管理,将船舶科研创新能力转化为实船应用效能;五是坚守合规底线、强化风险防控,通过密切跟踪研判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变化,建立健全突发事态应急管控机制,在有效保障商业运营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基础上,科学捕捉市场机遇;六是坚决夯实安全管理,坚持安全管理关口前移,严格确保船舶作业与航行安全。
  (二) 报告期内国际国内航运市场分析
  1. 国际油运市场
  2025年上半年,石油供需整体表现为“供给放量、需求平稳”。石油供给端,OPEC+确定自4月起逐步退出此前 220万桶/日的自愿减产,4至 7月累计配额增产达 137万桶/日;非 OPEC+供应持续增长,美国、巴西等贡献主要供给增量。根据 EIA数据,上半年全球石油供给增量为 158万桶/日。石油需求端,在能源转型以及美国关税政策的影响下,全球石油消费增速放缓。根据 EIA数据,上半年全球石油消费增量为 66万桶/日。
  国际原油运输市场:
  运输需求方面,报告期内原油海运贸易整体平稳。出口端,中东原油出口依然占据全球主导地位,占全球份额 42%,主要出口地为中国、印度,以及日韩;俄罗斯维持 350万桶/日的海运出口、约占全球份额 12%,主要出口至印度和中国;大西洋地区出口亚洲的长航线贸易受跨区套利窗口影响,呈现阶段性波动。进口端,中国原油海运进口量同比基本持平,地方炼厂开工率不足抑制了部分采购需求;欧洲在炼能调整的背景下,原油进口量有所下降;印度进口俄罗斯原油比重持续提升。
  运力供给方面,报告期内 VLCC新船交付有限,但拆解动力仍然不足。根据克拉克森数据,2025年上半年 VLCC新船交付 2艘,拆解 2艘。截至2025年 6月末,全球 VLCC新船订单 104艘,占全球 VLCC数量的 11.5%。
  运价表现方面,2025年上半年,受美国关税、欧美对伊朗及俄罗斯制裁升级、以伊冲突等地缘政治事件影响,原油轮运价出现多次震荡抬升,VLCC船型运价弹性尤为显著。报告期内运价呈“高频、宽幅、短时”震荡表现。根据波罗的海交易所数据,2025年上半年,VLCC代表航线TD3C(中东-中国)的平均 TCE为 40,370美元/天,较去年同期回落 2%,环比去年下半年增长41%。
  国际成品油运输市场:
  运输需求方面,成品油贸易流向继续重塑,亚洲新增炼能释放与欧美炼厂关停形成对比。据Kpler数据,上半年成品油海运贸易量整体降幅 4.5%左右。中国出口量降幅 8%,以汽柴油为主。
  欧洲增加从中东、印度采购柴油;西非因炼厂投产进口需求继续下降。整体来看,政策与能源转型成为驱动贸易流向重构的核心力量。
  运力供给端,LR2/阿芙拉及 MR船型成为交付主力。根据克拉克森数据,2025年上半年 LR2/阿芙拉及 MR船型分别交付 31艘、36艘新船,占各自船型运力总数的 2.6%和 2.0%;拆解数量分别为 5艘、4艘。截至2025年 6月末,全球 LR2/阿芙拉及 MR船型新船订单分别为 205艘、288艘,占各自船型运力总数的 17.3%和 16.0%。
  运价表现方面,考虑到去年同期红海危机爆发推动彼时成品油轮运价大幅上涨,以及新交付运力的同比增加,报告期内成品油轮运价呈同比下滑。根据波罗的海交易所数据,2025年上半年,LR2代表航线 TC1(中东-日本)的平均 TCE约为 29,636美元/天,较去年同期下降47%。
  2. 国内油运市场
  原油运输市场:
  2025年上半年,内贸原油市场(MR及以上船型)运输总量约 4,700万吨,同比增加约 11%。
  其中,海洋油货量增加约 35万吨;中转油在盛虹炼化增产、东营胜利油田下海等业务带动下同比增量约 600万吨。
  成品油运输市场:
  受国内汽油消费结构性变化的影响,成品油海运贸易规模承压,市场运输量有所下滑。
  3. LNG运输市场
  2025年上半年,全球 LNG贸易量小幅增长,达 2.08亿吨,同比增长约 1.7%。上半年进口需求整体呈现“西升东降”的格局。亚洲市场今年前 6个月进口总量约 6,196万吨,同比下降13.7%。
  欧洲则因供暖季结束后库存降至五年低位,叠加俄罗斯经乌克兰管道气停供,LNG进口量增长显著,达 5,612万吨,同比上涨 34.4%。美国仍保持全球最大 LNG出口国地位。随着 Plaquemines LNG和 Corpus Christi LNG三期项目产能稳步提升,美国 LNG出口量达创纪录的 5,121万吨,同比增长19.6%。
  LNG运力供给方面,受环保法规及即期市场经营压力影响,老旧船拆解提速,上半年共有 7艘蒸汽型老旧船退出运营;同时船舶交付提速,上半年共交付 28艘 LNG运输船,同比增长47%。
  截至 6月末,全球共有 LNG运输船 710艘(不包括 LNG加注船、浮式储存及再气化装置(FSRU)、浮式储存装置(FSU)和浮式液化天然气生产装置(FLNG))。
  LNG租船市场延续分化格局,即期市场承压,中长期期租市场相对稳定。今年以来,约 70%的美国出口 LNG被欧洲市场消化,航线运距较短,叠加整体贸易量增长有限、船队规模继续扩张,使得即期市场租金复苏乏力。中长期期租市场租金因新造船价格及融资成本仍处于高位、船东对2027年及以后的运力需求预期乐观,长租租金相对稳定。
  4. LPG运输市场
  国际运输市场:
  2025年上半年,供需两端总体相对稳定。中东地区供应增量提振全球 LPG运输需求,卡塔尔、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等主力出口国家相继启动一系列产能扩展项目,预计 2025-2026年中东地区新增 LPG产能在 1,400-1,600万吨/年之间,在全球 LPG供应体系中形成近 10%的显著增量。
  需求方面,2025年上半年,中国有 3套丙烷脱氢(PDH)装置投产,新增产能 256万吨/年。
  国内运输市场:
  2025年上半年,我国 LPG整体需求小幅增长,国内主要大型炼厂 LPG下海货源趋于稳定。
  上半年内贸 LPG、丁二烯、丙烯总下海量 272.78万吨,同比增长8.3%。与外贸市场相比,沿海内贸运输市场受国际贸易、区域政策的直接影响较小,关税影响下的转口贸易将推升区域内中小型船舶运力需求,对市场带来一定支撑。
  5. 化学品运输市场
  2025年上半年,受石化行业市场需求偏弱以及石化企业成本抬升影响,国内化学品运输市场整体承压。
  国际运输方面,根据德鲁里数据,2025年上半年化学品运输船运费承压,主要因贸易增长乏力以及新船交付,预计下半年运费可能在季节性上涨的带动下出现回暖。截至2025年 6月末,全球不锈钢化学品船共 1,457艘,较2024年年末增加 18艘。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
  

转至中远海能(600026)行情首页

中财网免费提供股票、基金、债券、外汇、理财等行情数据以及其他资料,仅供用户获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