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源电气(300789)经营总结 | 截止日期 | 2025-06-30 | 信息来源 | 2025年中期报告 | 经营情况 | (六)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1、概述 报告期内,公司制定了以“AI技术引领+多行业场景拓展+一带一路布局”为战略主线,聚焦机器视觉智能检测装备,深化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融合,拓展“一带一路”海外市场,实现核心主业与创新业务规模与盈利能力双提升的目标,因此,公司战略性收缩了钒钛资源开发与利用业务。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996.10万元,较上年同比下降7.91%,主要因公司战略性收缩钒钛资源开发与利用业务,导致钒钛资源开发与利用业务收入同比减少64.40%;公司智慧交通核心主业实现营业收入24,250.08万元,同比增长21.97%,铁路公交化与智慧车站实现业务营业收入1,521.81万元,同比增长43.6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360.09万元,同比下降27.60%,主要因报告期内公司计提信用减值损失1,193.30万元以及实施员工股权激励计提股份支付等导致期间费用增加所致。 报告期内,公司及各控股子公司重点工作完成情况如下: (1)智慧轨交业务板块 1.无人机智能巡检系统实现研发升级 公司基于AI智能巡检技术,成功研发新一代无人机智能巡检系统。该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实现管内线路的周期性巡检、应急响应及指定飞行任务,并成功中标某高铁基础设施段项目。公司开发的新一代无人机智能巡检系统具备双模数据处理能力(可见光/红外),运用AI算法实现隐患智能识别,相较传统人工巡检模式,作业效率大幅提升,缺陷发现率、故障应急处置效率也得到大幅提升,同时降低了安全隐患,为轨道交通安全运行构建了一道数字化防护网。2.高原隧道智能检测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公司自主研发的高原隧道智能检测技术在青藏铁路高原区段完成160km/h高速采集试验,并成功通用多源数据融合技术,攻克高原复杂环境下的高速采集难题,为高海拔地区基础设施智能检测提供了可靠技术支撑。3.超声波钢轨探伤技术实现标准化应用公司基于超声波检测原理的钢轨母材探伤系统已形成标准化应用方案,该系统通过配置18通道轮式探头,可同步检测钢轨头部核伤、轨腰螺孔裂纹及轨底横向裂纹等典型缺陷,该系统在某地铁客户实践应用中,伤损检出率高,检测效率较传统手推式检测设备监测效率得到大幅提升,充分验证了系统的成熟度与稳定可靠性,为钢轨与扣件智能养护机器人产品奠定坚实技术基础。 (2)铁路公交化与智慧车站业务板块 1.加强市场推广与项目落地 ①固定式自适应站台门在重庆东站落地应用。报告期内,重庆东站V、VI正线股道安装的固定式自适应站台门系统正式投入运营,基于标准模块化滑动门单元、车型车号车门识别、间隙安全探测和可视化PSL实现全车型自适应,旅客最大绕行距离不超过1.2m。通过高效的项目管理、生产管理、物料管理、施工管理和安全管理措施,再次突破现场施工最短周期记录。 ②升降式站台安全防护装置在黄龙九寨站和成都东站落地应用。报告期内,在黄龙九寨站和成都东站营业线先后加装升降式站台安全防护装置,其中黄龙九寨站海拔近3000米,温差范围-20℃至35℃,成都东站作为特等站,行车密度大、速度等级高、旅客接发量大。升降式站台安全防护装置的环境适应性、可靠性和可用性得以充分验证,为站台安全防护减轻压力,获得客户和旅客的一致好评。 2.产品研发升级与核心部件自主化 ①升级研发第三代升降式站台安全防护装置。为持续提高产品安全性、可靠性、创新性,解锁产品新功能,目前已完成升降式站台安全防护装置第三代样机的研制,主要对升降传动机构、磁吸式手动解锁、断电自动升起、远程遥控控制、系统自动升降等进行全面迭代升级,旨在为客户提供更具竞争力的好产品。②核心电气部件的自主化稳步推进。为实现向客户提供长周期、高质量的产品售后和技术服务,逐步完善了站台门核心电气部件:门控单元、锁闭装置、到位检测装置、驱动电机、就地控制盒、开关电源等自主化设计与生产制造,有效保障备品备件的产品质量、供货周期、成本控制和售后服务。3.标准研编与科研支撑①标准研编:公司作为中国铁路学会《市域铁路站台门通用技术条件》研编的参研单位,重点分析了国铁、城际、市域及地铁已发布的关于站台门的国家或行业标准,并对国内不同线路制式的站台门类型进行现场和座谈调研,结合《市域铁路设计规范》(T/CRSC0101-2017)和《市域(郊)铁路设计规范》(TB10624-2020)的相关技术要求,开展针对市域铁路站台门的技术标准编制工作。②科研支撑:作为国铁集团“《铁路技术管理规程》修编相关关键技术问题研究”科研项目子课题“复杂工况条件下站台安全防护设施及其设置技术条件研究”的主要研究单位,全面调研国铁站台安全防护设施工程建设现状,重点研究站台建筑限界、风致载荷、全车型自适应、应急处置等关键技术,旨在为《铁路技术管理规程》修编提供技术支撑。 (3)智慧应急业务板块 1.市场推广与项目落地 ①矿山安全监测预警产品体系在多区域落地应用。智谷耘行新增矿山火灾监测预警、井下精准人员定位、井下安全监测、井口人员唯一性识别、采动应力监测等多种场景的安全生产监测监控解决方案与产品,并成功在甘肃、西藏等地的矿山企业投入使用,有效提升了当地矿山的安全监测能力。 ②图像智能识别产品与技术在矿山领域广泛应用。智谷耘行自主研发的30多种图像智能识别算法,已实现煤矿、非煤矿山运输监测、工作面监测、矿车监测、人员行为与穿戴监测等重点视频点位智能识别的全覆盖。其中,智谷耘行自主研发生产的图像边缘计算新产品,已在四川、甘肃等地成功服务多家矿山企业,其性能与稳定性获得客户高度认可。 ③矿山企业智能化融合管理平台在四川省落地。智谷耘行完成矿山企业智能化融合管理平台的新产品研发,并在客户投入应用。该平台以耘行物联网平台、流媒体平台等中台产品为基础,实现矿山企业安全生产相关的设备、监测监控等系统的“一体化”融合管理,构建起全维风险管控、系统联动、指挥决策的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管理体系,助力矿山企业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④交通线路环境及灾害综合监测系统在台州落地。智谷耘行完成交通线路环境及灾害综合监测系统新产品研发,并在台州S1线正式投入运营。该系统基于表面位移、内部位移、应力监测、雷视一体、水文监测等技术,实现交通线路环境及灾害的监测预警与智能分析,有效降低隧道口、线路边坡等场景可能存在的水淹、滑坡、异物侵限等风险,提升了交通安全管理的智能化水平,保障运营安全。 2.产品研发与技术创新 ①完成多项矿山领域新产品研发。智谷耘行研发的矿山隐蔽致灾因素与重大隐患管理系统,结合自然语言处理、OCR、大语言模型等先进技术,基于最新行业标准,实现隐蔽致灾因素普查与治理、重大隐患整改等方面的信息化、智能化管理,促进数据互联互通及监管工作效率提升;以及矿山企业基础信息数据库,针对不同矿山类型,基于数据驱动理念设计开发,实现矿山基本信息、生产管理、安全管理、文档资料等全维数据的采集、存储、管理与分析一体化应用,构建矿山企业基础数据模型,为矿山安全精准监管提供数据基础。 ②智慧工程综合管理平台持续升级。以“全联接、全融合”为基础实现工地全维实时感知,紧密围绕业务实现精细化管理,以数据为驱动实现智能决策,智谷耘行依托自主研发生产的雷视一体化智能监测等设备,对智慧工程综合管理平台进行迭代升级,构建安全、高效、在线的管理平台,推动施工项目迈向工业级精细化管理。 3.合作与科研应用 ①矿山安全相关系统助力行业管理升级。智谷耘行自主研发的矿山企业智能化融合管理平台、矿山隐蔽致灾因素与重大隐患管理系统、矿山企业基础信息数据库等产品,在实际应用中为矿山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撑,推动了矿山行业安全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转型。 (4)智能制造业务板块 1.市场推广与项目落地 永力为智慧工厂智能应用平台成功中标某汽车零部件行业客户,助力客户生产产线实现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升级。永力为自研智慧工厂智能应用平台,基于智慧工厂管控系统、ERP等数字化平台采集的实际场景数据,推动传统重技术的数字化系统向重思维的智慧化系统跃迁。该平台以用户需求为核心,通过解耦复杂技术逻辑降低开发门槛,支持业务人员快速构建轻量化智能应用,并聚焦用户端体验优化,实现敏捷部署与灵活迭代。 2.智慧工厂AIAgent加速研发落地 永力为基于智慧工厂智能应用平台成功开发APSAgent(智能排产代理)与QMSAgent(质量管控代理),深度融合生产数据与业务逻辑,实现排产效率从“天级”提升至“分钟级”、质量异常响应速度及闭环率成倍提升,该智能体范式正逐步扩展至供应链、设备运维等领域,形成覆盖制造全链路的轻量化智能矩阵,助力企业以最小成本投入获得最优业务产出。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的“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的披露要求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所处行业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中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I65)。机器视觉作为人工智能正在快速发展的重要技术领域之一,通过模拟人类视觉系统,赋予机器“看”和“认知”的能力。根据美国自动成像协会(AIA)的定义,机器视觉是一种应用于工业和非工业领域的硬件和软件组合,它基于捕获并处理的图像为设备执行其功能提供操作指导。机器视觉能够在多种场景下替代人眼实现识别、测量、定位和检测等多种功能,在提升生产效率、保障作业安全、推动智能制造及产业升级方面展现出了突出的重要性和较大的发展潜力。随着工业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机器视觉在工业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公司充分利用机器视觉核心技术不断拓宽其应用场景,产品应用领域也由以轨道交通为主的智慧交通逐步拓展至智慧应急、智能制造领域。公司秉承“坚持主业,创新发展”的经营理念,立足于在轨道交通智能运维行业的领先地位,利用自主研发积累的机器视觉、机器人控制、嵌入式计算、数字孪生、人工智能、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等核心技术,不断研发新产品、新技术,并通过投资控股孵化设立合资公司的创新资本运作方式,开拓了智慧应急、智能制造等符合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的新业务板块。通过持续的努力与拼搏,公司将打造出具有唐源特色的“1+N”创新发展模式,不断培育出上市公司新增利润增长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