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环境(601200)经营总结 | 截止日期 | 2025-06-30 | 信息来源 | 2025年中期报告 | 经营情况 | 二、 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聚焦主业核心任务,经营发展稳中有进、进中提质。公司紧扣提质增效,加强精细化、标准化建设,持续提升运营能级。积极顺应绿色低碳发展趋势,坚持数智转型和科技创新双轮驱动,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 (一) 主要运营项目 截至报告期末: 1、 生活垃圾项目 公司运营生活垃圾焚烧项目 29个,共计入厂垃圾 685.72万吨(含委托运营项目),垃圾焚烧上网电量 226,256.10万度;公司运营生活垃圾填埋项目 1个,固废填埋量 0.64万吨。公司运营垃圾中转站 7个(含委托运营项目),共计中转垃圾 75.25万吨。 2、 污水处理项目 公司运营污水处理项目 6个(污水处理厂 8座),共计处理污水 16,184.02万吨。 3、 危废医废项目 公司运营危废(医废)焚烧项目(含委托运营项目)5个,医废收运处置量 3.44万吨,危废处置量 3.10万吨。 (二) 主要在建项目 报告期内: 1、 生活垃圾: (1) 福建省邵武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 PPP项目:截至2025年 6月,主厂房幕墙彩钢板安装完成,厂区围墙、厂区绿化工程及道路施工完成。 (2) 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截至2025年 6月,本项目已基本建成,处于渗沥液系统、餐厨系统调试阶段。 (3) 山西省阳泉市餐厨垃圾和有机废物综合处理工程特许经营(BOT)项目:截至2025年6月,本项目施工已基本完成,处于设备安装收尾及消缺阶段。 2、 固废资源化: (1) 巴彦淖尔农牧固废项目:截至2025年 6月,本项目施工已基本完成。 (2) 临港新片区危险废物高值资源化与集约化示范基地二阶段硫酸铵废液项目(一期):截至2025年 6月,已基本完成污水处理区土建工作;除臭风管开始改造,工艺设备安装已完成80%。 (三) 主要拓展项目 报告期内: 1、 生活垃圾:新增收购肃宁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项目,处理规模 500吨/日,为当地提供固废处置服务,促进环境治理水平提升。 2、 环境修复:累计承接 60项区域性场地调查和评估类项目以及环境修复工程项目。工程项目方面,持续为城市更新保障用地安全。咨询项目方面,在保持核心咨询业务稳步增长的同时,在环境监理、环保管家、耕地质量等别调查评价等方面稳步拓展,为城市高质量发展和构建现代化生态基底贡献力量。 3、 技术服务:新签技术服务类合同 206个,服务领域包括“无废城市”规划咨询、环卫规划、设计咨询、监测监管、“双碳”咨询等,为公司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4、 废弃物资源化:新增临港新片区危险废物高值资源化与集约化示范基地项目,助力服务上海市临港新片区新型废弃物治理和资源化利用。 (四) 科技创新 报告期内,公司按照计划全面统筹推进科研项目管理,目前在研项目共 143项。公司积极组织申报纵向课题,取得上海市生态环境局、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局、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科研项目 6项,同时圆满完成上海市科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5项,顺利完成“焚烧飞灰资源化处理技术研究”等科研项目。由上海环境科研团队携手同济大学研发的“焚烧飞灰炉内低碳协同减量和无害化处理技术”,已逐步从科研的中试验证向示范应用推进。报告期内,竹园污水公司入选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生态环境保护实用技术装备和示范工程名录,上海环境新取得 10项授权专利成果,其中 5项发明专利。此外,公司新获得各类科技成果奖项,如上海市优秀工程勘察设计项目评定市政公用工程设计二等成果等。 (五) ESG 上海环境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和“无废城市”等建设要求,持续推进绿色可持续发展。公司将无废低碳、绿色循环、社会责任履行、治理规范等理念与公司发展紧密衔接、协同赋能。报告期内,上海环境荣获上海碳普惠优秀合作伙伴奖、第三届中国企业碳中和表现榜年度行业典范奖“碳中和生态建设奖”等奖项,下属公司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项目案例入选上海市循环经济典型案例集等,展现出上海环境在推进“双碳”战略进程中的全方位、多领域成效。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