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浩物股份(000757)经营总结 | 截止日期 | 2025-06-30 | 信息来源 | 2025年中期报告 | 经营情况 | 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的“零售业”的披露要求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发展情况 1.汽车行业总体情况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分析,今年以来,国家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加快落实稳就业稳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若干举措,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上半年,汽车市场延续良好态势,多项经济指标同比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具体来看,在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显效带动下,内需市场明显改善,对汽车整体增长起到重要支撑作用;新能源汽车延续快速增长态势,持续拉动产业转型升级;出口量仍保持增长,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增长迅速;中国品牌汽车销量占比保持高位。 上半年,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562.1万辆和1,565.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5%和11.4%。汽车国内销量1,257万辆,同比增长11.7%;汽车出口308.3万辆,同比增长10.4%。(1)乘用车情况上半年,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352.2万辆和1,353.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3.8%和13%。其中,国内销量1,095万辆,同比增长13.6%;出口258.1万辆,同比增长10.3%。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927万辆,同比增长25%,市场份额达68.5%,较上年同期上升6.6个百分点。 (2)商用车情况 上半年,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09.9万辆和212.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7%和2.6%。其中,国内销量162万辆,同比增长0.3%;出口50.1万辆,同比增长10.5%。(3)新能源汽车情况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销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产销分别完成696.8万辆和693.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1.4%和40.3%,市场占有率达44.3%。其中,国内销量587.8万辆,同比增长35.5%,市场占有率达46.8%;出口106万辆,同比增长75.2%。(注:上述汽车行业情况中数据及图片来源为中国汽车工业协会)2.汽车零售业情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发布的数据,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汽车类零售额同比增长0.8%。 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零售销量统计,上半年,我国狭义乘用车零售1,090.18万辆,同比增长10.8%。其中:主流合资品牌零售275.02万辆,同比下降6.9%;一汽大众狭义乘用车零售74.4万辆,同比下降3.6%; 上汽大众狭义乘用车零售52.3万辆,同比上升2.3%;一汽丰田狭义乘用车零售37.7万辆,同比上升16.5%。(注:上述汽车行业情况中数据及图片来源为中国汽车流通协会) (三)公司经营与行业匹配情况 2025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情况与行业发展基本匹配。公司汽车零部件业务在承压中寻求突破,持续开展提升产线效率、 强化质量管理、全方位对标优化成本,聚焦新品开发和工艺优化,钢改铸新型材料应用实现重要突破,核心客户新品悉数落户公司,5WMP光伏电站投入运营,绿色生产迈上新台阶,信息化建设深度赋能生产经营,荣获“四川省2025年度先进级智能工厂”称号,在复杂环境中展现强大韧性,持续巩固市场竞争力。公司汽车销售及服务业务,依托国家设备更新及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坚决执行调整合资存量、拥抱新能源增量、深挖后服务价值策略,以应对车企以价换量的不利局面,通过赛马机制激发活力,运用数智服务赋能用户生态运营,深化降本控费,强化对标改善,资产效率和人员效能焕新提升,以专注、极致的服务进一步巩固了区域龙头地位。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57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6.1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043.17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65.50%。其中:汽车零部件业务完成曲轴产量118.57万件,较去年同期增长3.40%;完成曲轴销量110.63万件,较去年同期下降0.68%;实现营业收入4.11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8.55%,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例为28.23%。汽车销售及服务业务完成整车销量7,605辆,较去年同期下降9.6%;实现营业收入10.37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8.55%,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例为71.15%。公司所经销的汽车业务在天津地区的市场占有率位列前茅,其中东风日产、上汽大众、一汽大众等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62.17%、49.8%和16.76%,与去年同期相比,均实现稳步提升。 (四)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要业务及产品 报告期内,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产品及用途、经营模式及业绩驱动模式均未发生重大变化。 1.主营业务 公司主营汽车销售及服务和汽车零部件的研发、制造与销售业务。 板块 经营主体 主要业务 汽车销售及服务业务 内江鹏翔及其子公司 汽车整车销售、维修保养服务、综合服务(包括汽车装具销售、延保代理、保险代理、车贷代理、代理上牌、二手车置换、二手车评估、机动车拍卖等)汽车零部件业务 金鸿曲轴 发动机曲轴、电机轴的研发、制造与销售汽车销售及服务业务由全资子公司内江鹏翔及其子公司开展,主要经销品牌包括上汽大众、一汽大众、一汽丰田、东风日产等中端合资品牌乘用车和小米、阿维塔、飞凡等新能源品牌乘用车。汽车零部件业务由全资子公司金鸿曲轴开展,曲轴产品主要为国内外众多主机厂配套,包括奇瑞、理想汽车、东风小康(赛力斯)、比亚迪、东安动力、五菱柳机、北汽福田、广汽、江淮汽车、长安、久保田、日本三菱、宝腾、吉利等。曲轴产销量在国内乘用车发动机曲轴行业领先。2.主要产品及用途 (1)汽车销售 主要品牌 主力车型 一汽大众 . 一汽丰田 荣放 亚洲龙 格瑞维亚 卡罗拉双擎 (2)汽车零部件产品3.经营模式及经营情况 (1)汽车销售及服务业务 ①经营模式 A.汽车销售业务。公司汽车销售主要通过商业洽谈、采购和销售整车达到盈利。B.汽车维修保养业务。公司通过商业洽谈、采购和维修保养服务获利。C.汽车综合服务业务。经营模式主要通过汽车装具销售、代理服务和二手车服务等获取收入。②门店经营情况 公司在天津市共有11家直营店,其中8家从事合资品牌汽车销售与服务,3家从事新能源汽车销售与服务。报告期内,完成整车销量7,605辆,较去年同期下降9.6%;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37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8.55%。报告期内,公司无门店变动。C.门店店效信息报告期内,店面平效2.52万元/平方米,同比增长34.04%。③报告期内线上销售情况报告期内,无线上销售平台,汽车产品直销终端用户。④采购、仓储及物流情况整车及售后零配件均系直接向各品牌整车厂采购,整车采购金额占总体采购金额的比例超过90.76%。前五名供应商的整车采购:无向关联方采购交易。消化长期库存。报告期内,仓储场地为各4S店租赁的场地,主要分布在天津空港经济区、大寺汽车园、南开区、北辰汽车园等地。因各店整车及备件采购后,整车厂负责物流运输,产生的物流费用由整车厂承担。 (2)汽车零部件业务 ① 经营模式 主要包括研发、采购、生产、销售四个环节。 类别 概述 研发环节 根据市场及客户需求,与客户共同进行新产品的研发,同时也根据客户及市场的需求对老产品进行改型,以满足提高产品性能、降低成本等需求。采购环节 公司建立了严格、完善的管理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设立采购部进行供应商资源建设和原材料集中采购管理,包括合格供应商的选择、日常采购控制以及供应商的监督考核等。 采购部根据生产需求、库存、采购周期等情况制定采购计划实施采购。 生产环节 采用订单驱动模式。 公司拥有多条柔性化曲轴生产线,能够独立承担不同产品的制造加工,同时具备快速转产的能力,以适应不同批量的生产。 公司从配套厂家或销售商取得客户订单后,根据订单量、交货期等情况,编制生产计划并组织生产。 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产品检验和状态标识及可追溯性控制。 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设备运行管理与维护。 销售环节 采取以“主机厂配套为主、社会维修市场为辅”的销售模式。 公司对配套客户的选择有较高的要求,一般需要拥有一定规模和实力,实现配套的发动机和整车厂商大多为国内外知名企业,具有良好的信誉度。 公司与主机配套厂商签订购销合同,直接发货到配套的主机厂,并与主机厂商结算。维修市场采用经销商模式。②生产经营情况报告期内,公司致力于新能源插电混动、增程式汽车曲轴领域客户的开发,并专注于新能源汽车曲轴产品的研发。新能源汽车曲轴占比达51.1%,是理想汽车、东风小康(赛力斯)和比亚迪等多家新能源汽车曲轴产品的主要供应商。。 三、主营业务分析 概述 参见“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相关内容。 财务费用 1,700,762.37 6,784,125.21 -74.93% 主要原因系利息支出减少所致。 所得税费用 4,044,253.17 6,571,498.05 -38.46% 主要原因系递延所得税费用减少所致。 研发投入 12,885,781.71 12,198,572.15 5.63%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99,098,529.65 196,710,860.88 1.21%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16,375,463.35 -35,934,409.12 223.86% 主要原因系本报告期产线投资增加所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25,114,411.31 -64,294,730.30 -60.94% 主要原因系本报告期支付的股份回购款及借款保证金减少所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57,899,093.17 96,416,292.17 -39.95% 主要原因系本报告期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变动所致。公司报告期利润构成或利润来源发生重大变动□适用 不适用公司报告期利润构成或利润来源没有发生重大变动。营业收入构成公司主营业务数据统计口径在报告期发生调整的情况下,公司最近1期按报告期末口径调整后的主营业务数据□适用 不适用 四、非主营业务分析 适用□不适用 变动所致。 否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26,364.84 0.37% 否资产减值 -10,338,273.35 -29.99% 主要原因系本报告期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所致。 否营业外收入 360,825.13 1.05% 否营业外支出 -1,045,131.97 -3.03% 否其他收益 3,192,204.91 9.26% 主要原因系本报告期公司确认政府补助所致。 否信用减值损失 1,086,333.56 3.15% 否资产处置收益 753,570.59 2.19% 否 五、资产及负债状况分析 1、资产构成重大变动情况 一年内到期的非 流动资产 485,274.52 0.02% 954,441.80 0.04% -0.02% 其他流动资产 12,127,677.46 0.50% 14,427,425.45 0.58% -0.08%长期待摊费用 12,658,819.36 0.52% 14,612,545.34 0.58% -0.06%递延所得税资产 8,188,155.35 0.33% 7,481,240.72 0.30% 0.03%其他非流动资产 65,719,461.91 2.69% 49,687,018.85 1.98% 0.71%应付账款 251,184,328.42 10.28% 252,654,321.61 10.07% 0.21%应付职工薪酬 7,808,027.86 0.32% 23,433,607.46 0.93% -0.61%应交税费 18,148,001.63 0.74% 25,197,166.77 1.00% -0.26%其他应付款 237,355,882.38 9.71% 245,029,471.70 9.77% -0.06%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 10,273,742.32 0.42% 8,595,184.49 0.34% 0.08%其他流动负债 8,163,297.79 0.33% 6,423,879.85 0.26% 0.07%递延收益 26,734,957.26 1.09% 19,933,674.19 0.79% 0.30%递延所得税负债 19,604,272.22 0.80% 21,952,982.73 0.88% -0.08% 2、主要境外资产情况 □适用 不适用 3、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 适用□不适用 4、截至报告期末的资产权利受限情况 六、投资状况分析 1、总体情况 适用□不适用 2、报告期内获取的重大的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3、报告期内正在进行的重大的非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4、金融资产投资 (1)证券投资情况 适用□不适用 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因出现重大债务风险和经营困境而实施债务重组,对金鸿曲轴的债务以资产清偿债务方式进行 债务重组,原债权账面余额为345,946.18元,其中债务人以现金清偿100,000.00元,剩余款项以力帆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5,401股股份予以清偿。2025年2月12日,力帆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已更名为重庆千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衍生品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衍生品投资。 5、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 公司报告期无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七、重大资产和股权出售 1、出售重大资产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未出售重大资产。 2、出售重大股权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八、主要控股参股公司分析 适用□不适用 提升;内江鹏翔营业收入10.43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7.7%,净利润为164.29万元,同比扭亏为盈,主要原因系内江鹏 翔依托国家设备更新及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深化运营管理、强化费用管控,随着低效资产退出,资产效率和人员效能实现大幅提升。 九、公司控制的结构化主体情况 十一、市值管理制度和估值提升计划的制定落实情况 公司是否制定了市值管理制度。 是□否 公司是否披露了估值提升计划。 □是 否 为推动提升公司的投资价值,增强投资者回报,进一步规范公司的市值管理活动,确保公司市值管理活动的合规性、 科学性、有效性,实现公司价值和股东利益最大化,根据《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国务院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市值管理》《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号——主板上市公司规范运作》等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的规定,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了《市值管理制度》。2025年1月21日,公司召开九届十九次董事会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制订公司《市值管理制度》主要内容包括市值管理的目的与基本原则、市值管理的机构与人员、市值管理的主要方式、市值管理的禁止行为、监测预警机制和应急措施等。十二、“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贯彻落实情况公司是否披露了“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公告。□是 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