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弘元绿能(603185)经营总结 | 截止日期 | 2025-06-30 | 信息来源 | 2025年中期报告 | 经营情况 |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5年上半年,光伏行业仍处于产能过剩的情况中,光伏产品价格较低。一季度受政策窗口期影响,光伏产业链需求有所增长,但二季度价格持续下跌,行业整体面临库存减值压力。在此背景下,公司展现出较强的经营韧性,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7亿元,净利润实现大幅减亏,亏损收窄比例为74.35%。 (一)硅料业务 公司通过工艺技术创新、质量精细化管理与成本高效管控的深度融合,在设备效能优化、产品质量提升及能耗成本控制等核心环节表现突出。公司依托提升单炉产量、还原炉综合控制工艺优化等方式,进一步降低能耗,优化成本。 在产品质量方面,公司硅料产品稳定达到电子二级标准,N型致密料一次产出比例行业领先,并在硅耗、氯耗、氢耗、水耗及生产能效等核心运行指标上表现优异,充分满足下游的需求。在库存管理方面,凭借N型全产业链优势,对供应链协同管理,硅料库存周转率持续提高,减少资金占用。 (二)硅片业务 公司拥有专业的研发团队,配备完善的实验检测设备,研发投入强度持续保持,重点布局下一代硅片技术研发。与浙江大学国家硅材料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等高校建立深度合作,共建“弘元新材未来研究院”,聚焦行业技术攻关。 在降本提效方面,公司加大研发投入。在热场设计、设备工艺改进、工艺自动化等方面,均提出多种改进措施。进一步减少生产过程中的热量流失、降低氧含量、提升单炉产量、提升良品率,以达到提质、降本、增效的效果。 在品质管理方面,公司通过持续优化拉晶工艺,提高电阻率均值与集中度以提升硅片在电池端的效率。进一步提高内部品控要求,根据不同客户的电阻率要求,差异化灵活调配,以此更好地匹配不同客户的电池工艺。 (三)电池片业务 基于行业大尺寸化趋势及客户需求,公司持续优化产品结构,目前公司电池片产品矩阵完善,可全面满足市场差异化需求,量产规格涵盖183、188R、210及210R等多种尺寸。 在效率提升方面,公司凭借技术创新与工艺改进,实现电池转换效率持续提升。UV灯导入项目推动多款产品效率整体提升;新款浆料的应用使183R、210R-直版及210N产品效率有效提升,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在降本措施方面,公司围绕“工艺革新+精细化管理”两个核心,为多系列产品构建起可持续的降本增效体系。在印刷工序环节,采用新型低湿重参数网版后,使各产品的湿重单耗均显著降低;在化学制剂应用方面,通过改良型添加剂配方,显著降低添加剂及氢氧化钠用量;在酸洗工艺改进方面,导入新型酸洗剂后,进一步降低氢氟酸等关键原料的消耗。 (四)组件业务 面对细分市场的多样化需求,公司组件业务持续研发创新,推出多款场景化组件。182系列72版型防积灰组件,采用短边框无A面设计,搭载高效N型TOPCon电池技术,具备行业优异的转换效率和温度特性;210R系列66版型防眩光组件,采用特殊花纹结构玻璃,有效增加光的漫反射和陷光效果,降低镜面反射,广泛适用于“光伏+交通”、“光伏+公共设施”等多种融合型应用场景;182系列72版型海面组件,输出功率高,并已通过多项加严可靠性测试及TÜV莱茵海上光伏认证,确保恶劣环境下的可靠运行。 此外,公司全产业链协同优势日益凸显,一方面,通过“硅料-硅片-电池-组件”垂直整合的产业布局,有效减少中间环节损耗,优化供应链成本结构,实现全流程工艺标准的严格统一,显著提升产品一致性与可靠性;另一方面,凭借一体化生产模式的灵活特性,公司能够敏锐捕捉市场动态,快速调整各环节产能配比,在保证供应稳定的同时有效控制库存风险,增强整体运营韧性。 同时,公司依托全产业链垂直整合能力,构建了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质量与低碳管理体系。 上游环节深度减碳,硅料、硅片与电池产品均已通过法国ADEME授予的LCA全生命周期评价认证;下游环节获权威认证,组件已通过获得法国权威实验室Certisolis授予的碳足迹ECS认证。 公司将国际标准融入生产流程,不仅使得所有产品均具备可追溯性,提升了产品国际竞争力,更为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