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壹连科技(301631)经营总结 | 截止日期 | 2025-06-30 | 信息来源 | 2025年中期报告 | 经营情况 | 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1、公司行业分类 根据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公司所属行业为制造业中的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 设备制造业(分类代码:C39)。根据国家统计局2017年修订实施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所处行业为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分类代码:C39)中的其他电子元件制造(C3989)。 2、电连接组件行业介绍 电连接组件产品是电子电路中的连接桥梁,是构成完整电气系统中必备的核心基础器件。电气时代下,各类电气设 备和设备之间、设备内部各功能模块之间均需电连接组件来实现电力信号或数据信号的连接和分离。在全球推进碳中和背景下,交通运输、工业、储能等领域全面推动电气化,全球电气化程度明显提升,为电连接组件产品带来广阔的市场需求。近年来,新能源汽车的普及、5G基础设施的建设、消费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低空经济的兴起、具身智能的蓬勃发展以及电动轨道交通的更迭等已成为全球电连接组件产品的重要驱动因素。 3、电连接组件行业的发展概况 电连接组件行业早期以传统的高低压线束类产品为代表,作为动力与信号传输的基础电子元器件,各类高低压线束 可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设备、医疗设备、消费电子等领域。因汽车市场规模庞大,且车用高低压线束需求量较大,汽车领域已成为电连接组件产品的下游主要应用领域。作为整车中不可或缺的系统级零部件,车用高低压线束具有“柔、长、广”等特点,为电器、电机、电池等提供稳定的电源、信号和数据,是车辆的“动脉血管”和“神经网络”。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对于新能源汽车、储能系统等行业的大力扶持以及行业技术的快速发展,市场对于电连接组件的产品形态、功能、技术参数等方面逐步提出新的要求。在此情形下,为更高效适配动力和储能等电池的功能结构,部分新能源整车厂及动力电池厂商开始提出新型电连接组件产品的研发和使用需求,先后出现了包括PCB、线束、FPC、无线等拼接采样方式的电芯连接组件产品,并形成了注塑、拼接、热压、吸塑等多种成熟的集成生产方案,技术和产品紧跟行业发展趋势逐步向“轻量化、精密化、集成化”方向发展。 4、下游应用领域基本情况 公司的电连接组件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储能系统、工业设备、医疗设备、消费电子、低空经济等领域,其中新 能源汽车和储能系统是公司产品目前主要应用领域。电连接组件作为电子系统和设备中不可或缺的基础元件,其发展状况与新能源、智能化等前沿领域紧密相连,发展趋势则聚焦于高性能、高可靠性及集成化、智能化等方向。 (1)新能源汽车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电连接组件的主要应用场景包括汽车动力电池系统以及整车系统等。电连接组件是新能源汽车 的动力传输、信号输送的载体,通过将中央控制部件与汽车控制单元、电气电子执行单元、电器件有机地连接在一起,形成完整的新能源汽车电气电控系统。全球新能源车市场正驶入“多轮驱动”快车道,受益于各类车型层出不穷,在售新能源车型数量持续攀升,覆盖从微型车到豪华SUV的全谱系,同时车辆配置智能进阶,并且伴随着电池性能同步迭代跃升,充换电配套设施不断完善等多重利好景气共振,持续推高全球新能源车的渗透率及销售规模。根据SNEResearch数据,2025年1-5月全球新能源车销量为752.0万辆,同比增长32.4%。国内市场,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5年1-6月中国新能源车销量为587.8万辆,其中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为552.4万辆,同比增长34.3%,渗透率提升至50.4%;新能源商用车销量为35.4万辆,同比增长55.9%,渗透率提升至21.8%;海外市场,根据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数据,2025年1-6月欧洲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为178.2万辆,同比增长23.6%,渗透率达26.1%。新能源车销量增长带动动力电池需求持续增长,根据SNEResearch数据,2025年1-5月全球动力电池使用量为401.3GWh,同比增长38.5%。 (2)储能 电连接组件在储能系统中主要承担动力传输和数据传输功能,确保电能高效、稳定地在电池模块间流动。 在全球向清洁能源加速转型的背景下,风电与光伏装机规模仍在持续扩张。国家能源局最新统计显示,2025年1–6月,中国风电光伏新增装机容量263.6GW,同比增长105.4%。随着风电光伏装机比例提高、电力系统灵活性的要求提 升、数据中心需求扩张、储能技术迭代及成本下探,储能电池市场正迅速扩容。国内市场方面,根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1–6月中国新型储能新增装机规模达42.6GWh,同比增长27.5%。国际市场方面,根据RhoMotion的统计,2025年1–6月全球电池储能系统装机总量达86.7GWh,同比增幅达54%。2025年上半年,储能部署量呈现显著增长态势,也同步标志着储能市场正式步入加速扩张的新阶段。是政策、技术与市场需求的多方共振,也反映出全球能源转型过程中储能行业的关键地位日益凸显。 (3)工业设备 电连接组件在工业领域主要应用于工业仪表设备、机械设备、自动化设备等。随着我国“工业4.0”的逐步推进,工业设备及生产逐渐呈现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可有效提高工业制造的效率、减少生产成本。 2025年上半年,中国工业自动化市场在政策、技术和市场需求的多重驱动下,预计延续了强劲的增长势头。当前市 场不仅着力于“机器替代人工”,更向着智能化、柔性化的“智造”深度迈进。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 2030年国内外工业自动化行业全景研究与趋势展望报告》显示,行业市场规模突破322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2%,占全球市场份额的25%。这一增长背后,是政策、技术与需求三重驱动的叠加效应。电连接组件作为自动化设备重要的基础元件之一,市场空间也有望随着工业自动化市场规模的增长而稳步提升。 (4)消费电子 电连接组件在消费电子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手机、电脑、家用电器等3C产品,主要功能为实现影音无线互联、高速 数据传输以及高清影像显示。近年来,消费电子产品制造水平的提高、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提高,拉动消费电子市场规模迅速增长,智能手机、电视、空调等3C产品和家用电器的普及率进一步提升,进而拉动相关电连接组件需求。 (5)低空经济 电连接组件在低空经济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为低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在无人机及电动垂直起降飞 行器(eVTOL)中,电连接组件可实现动力系统连接、航电系统连接、充电系统连接等功能,提供信号传输、电源分配、数据通信等作用,用以连接飞行器的飞控系统、摄像头、传感器等部件,保障飞行控制信号、图像数据、环境感知数据等的稳定传输,使飞行器能够按照预设任务飞行,同时将电池的电能分配到飞行器的各个用电部件,确保各部件能获得稳定的电力供应,延长飞行器的续航时间。近年来,低空经济作为全球瞩目的新兴战略产业,在空域管理改革的深入推进和通用航空产业的蓬勃发展进程中展现出蓬勃的发展活力。当前,低空经济正成为经济增长的关键驱动力。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低空经济市场规模达到2.32万亿元。中国低空经济市场在政策、资本、技术、需求的多重驱动下,展现了其发展潜力;随着低空经济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上升为国家战略,叠加人工智能、5G、大数据等技术的深度赋能,有望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和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此外,国家发改委成立低空经济发展司,地方政府同步发力,通过深化空域管理改革试点,简化无人机适航认证和空域申请流程,为规模化应用扫除制度障碍。据中国民航局预测,2025年我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突破1.5万亿元,到2035年有望达到3.5万亿元。未来,随着飞行器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扩展,电连接组件在低空经济领域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四、主营业务分析 概述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66亿元,同比增长22.1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7亿元,同比增长18.4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24亿元,同比增长15.40%;基本每股收益1.49元/股,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38亿元,同比增长87.95%。报告期内,公司持续聚焦核心业务,加大产品研发与技术创新,并且积极拓展全球布局和产能提升,持续布局下游应用领域各类客户及重点项目,延伸拓宽产品应用领域,进一步增强市场竞争力。同时,受益于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进一步提高,储能行业稳态发展,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有序推进,多维度的市场需求驱动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双重增长。仓储成本增加。管理费用 68,720,921.49 49,707,416.80 38.25% 主要系公司销售规模扩大及战略发展需要,新增管理人员及新建工业园区,导致职工薪酬、折旧及摊销费用增加。财务费用 3,474,721.62 4,401,451.65 -21.06%所得税费用 35,145,154.12 25,390,673.02 38.42% 主要系利润增加,所得税费用增加。研发投入 78,985,568.28 64,933,127.26 21.64%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338,154,148.09 179,916,718.79 87.95% 主要系销售规模扩大,销售商品收到的货款增加所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059,108,297.36 -97,597,968.26 -985.17% 主要系理财投资增加。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68872934.5 36,508,821.27 --562.55% 主要系偿还债务支出增加。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889,365,188.95 118,835,522.18 -848.40% 主要系理财投资和偿还债务支出增加。公司报告期利润构成或利润来源发生重大变动□适用 不适用公司报告期利润构成或利润来源没有发生重大变动。 五、非主营业务分析 适用□不适用 货计提的减值准备。 否 营业外收入 294,482.47 0.17% 否营业外支出 1,300,248.90 0.77% 主要系提前终止租赁支付的补偿金。 否信用减值损失 6,606,597.93 3.90% 主要系本期计提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坏账准备所致。 否其他收益 10,918,083.71 6.44% 主要系公司取得的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 否资产处置收益 2,653,009.32 1.56% 主要系提前终止租赁时,使用权资产与租赁负债终止确认的账面金额之间的差额所致。 否 六、资产及负债状况分析 1、资产构成重大变动情况 2、主要境外资产情况 □ 3、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 适用□不适用 4、截至报告期末的资产权利受限情况 七、投资状况分析 1、总体情况 适用□不适用 2、报告期内获取的重大的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3、报告期内正在进行的重大的非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不适用 4、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 适用□不适用 5、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适用□不适用 (1)募集资金总体使用情况 适用□不适用 (2)/(1) 报告期内 变更用途 的募集资 金总额 累计变 更用途 的募集 资金总 额 累计变 更用途 的募集 资金总 额比例 尚未使用 募集资金 总额 尚未使用募集资 金用途及去向 闲置两年 以上募集 资金金额 2024年 首次 公开 发行2024年11 月22 司募集资金专项 账户,后续将陆续用于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许可[2024]1107号文《关于同意深圳壹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的批复》同意注册,公司于2024年11月向社会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股)1,633.00万股,每股发行价为72.99元,应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119,192.67万元,根据有关规定扣除发行费用11,129.17万元后,实际募集资金金额为108,063.50万元。该募集资金已于2024年11月到账。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累计使用募集资金63,725.32万元,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存放在公司募集资金专用账户内,其中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2.55亿元。(2)募集资金承诺项目情况适用□不适用因) 公司于2025年4月17日召开第五届董事会第十五次会议、第五届监事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部分募投项目建设期延长的议案》,因募集资金到账时间较晚,自募投项目实施以来,公司以自筹资金预先推进项目实施工作,影响募投项目实施进度;另一方面项目建设实施过程受市场环境变化等诸多因素影响,预计无法在原计划的时间内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基于谨慎性考虑,结合当前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建设情况,同意将“电连接组件系列产品生产溧阳建设项目”、“宁德电连接组件系列产品生产建设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从2025年4月调整至2026年4月;“新能源电连接组件系列产品生产建设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从2025年8月调整至2026年8月。项目可行性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说明 无超募资金的金额、用途及使用进展情况 不适用存在擅自改变募集资金用途、违规占用募集资金的情形 无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地点变更情况 无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方式调整情况 无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先期投入及置换情况 公司于2025年5月6日召开第五届董事会第十七次会议、第五届监事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使用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及已支付发行费用的自筹资金的议案》,同意公司使用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及已支付发行费用的自筹资金,合计置换金额为人民币45,589.31万元。用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情况 无项目实施出现募集资金结余的金额及原因 不适用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用途及去向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存放在公司募集资金专用账户内,其中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2.55亿元。募集资金使用及披露中存在的问题 无 (3)募集资金变更项目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募集资金变更项目情况。 6、委托理财、衍生品投资和委托贷款情况 (1)委托理财情况 适用□不适用 报告期内委托理财概况 (2)衍生品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衍生品投资。 (3)委托贷款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委托贷款。 八、重大资产和股权出售 1、出售重大资产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未出售重大资产。 2、出售重大股权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九、主要控股参股公司分析 适用□不适用 十、公司控制的结构化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十二、报告期内接待调研、沟通、采访等活动登记表 适用□不适用 接待时间 接待地点 接待方式 接待对象类型 接待对象 谈论的主要内容及提供的资料 调研的基本情况索引 2025年04月28日 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https://roadshow上交流 其他 线上参与公司2024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的全体投资者 公司2024年度业绩情况 巨潮资讯网《2025年4月2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编号: 2025-001) 十三、市值管理制度和估值提升计划的制定落实情况 公司是否制定了市值管理制度。 □是 否 公司是否披露了估值提升计划。 □是 否 十四、“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贯彻落实情况 公司是否披露了“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公告。是□否为践行以“投资者为本”的上市公司发展理念,维护公司全体股东利益,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及价值的认可,公司制定了“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该方案围绕“推动公司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坚持创新驱动,践行ESG可持续发展理念”、“提升信息披露质量”、“深化投资者关系管理”、“重视股东回报”等方面,制定了相应的行动举措。具体详见公司于2025年1月13日在巨潮资讯网披露的《关于“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的公告》。公司积极推进“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在聚焦主业,推动公司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方面,公司2025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066,496,082.80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2.12%;在坚持创新驱动方面,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78,985,568.28元,通过不断完善研发体系,进一步扩大研发中心规模,并开展了铝合金导线应用、小平方铜包钢导线、研究无人机线束、储能超高压铝导体传输组件技术等多个新项目研发;在践行ESG理念方面,公司积极将ESG理念深度融入企业战略决策和经营生产全过程,积极贯彻执行绿色智造及全面锻造新质生产力;在信息披露方面,公司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的要求,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公平地披露公司信息;在投资者回报方面,公司已于2025年6月10日完成2024年度权益分派事项,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2元,合计派发现金分红金额7,835.54万元,同时以资本公积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4股,合计转增26,118,451股;在投资者关系管理方面,不断加强与投资者的沟通交流,通过深交所互动易平台回复、投资者热线接听、举行年度业绩说明会等方式,积极做好多渠道信息传播,构建及维护公司在资本市场的多维度价值。未来,公司将不断提升战略定力、坚定推进各项变革措施和战略布局;布局新赛道,携手产业链多方合作伙伴共同推动新业务的快速发展,打造第二成长曲线;聚焦夯实电连接器件制造领域的领先优势,积极探索各类新兴经济的发展潜力,增强与核心客户的业务稳定性和深入性。同时,公司将根据所处发展阶段,牢牢树立回报股东意识,坚持以投资者为本,持续提升股东回报水平;履行上市公司的责任和义务,持续践行“质量回报双提升”,聚焦主业,保证可持续发展,努力通过规范的公司治理、积极的投资者回报,切实增强投资者的获得感,为“稳市场、稳信心”积极贡献力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