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湖远大(920118)经营总结 | 截止日期 | 2025-06-30 | 信息来源 | 2025年中期报告 | 经营情况 | 七、 经营情况回顾 (一) 经营计划 1、经营成果 报告期内,公司所处下游市场需求在受春节前后影响启动滞缓,3月及以后逐渐有所改善进入常态。 上游材料价格经过上年 12 月份以来的快速下降,趋于平稳,但受国际局势影响有所波动。公司所处行业产品竞价态势仍有所延续。报告期内,面对复杂市场环境,公司一方面持续推进募投项目建设和原有产线的技术改造,提升公司生产装备、工艺水平,另一方面在优势产品、新产品和海外市场方面持续发力,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稳定市场份额,调整产品结构,改善盈利空间。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757,414,421.35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其中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9.81%,销量同比增长16.78%,创历史新高。 2、销售管理 报告期内,针对行业呈现出日益激烈的竞争趋势,公司积极、主动、灵活应对,公司执行了更加明确的销售计划和销售政策,针对原有产品竞价激烈市场状况,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加大新产品研发和市场推广力度。在公司努力下,上半年销售产品结构有所改善,化学交联产品占比有所下降,利润率较为稳定的硅烷交联占比增加。在国外市场拓展方面,公司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3.13%,公司上半年通过参加国外展会等市场推广工作,市场反响良好,为未来增收奠定了良好的客源基础。 3、技术研发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推进研发创新,新增“一种超高压电缆用聚乙烯绝缘料及其制备方法”等 3项发明专利,参与一项国家标准和两项行业标准修订工作。“110kV高压聚乙烯绝缘料”及“110kV超光滑屏蔽料”试料成功,产品推向市场。“储能光伏电缆用低烟无卤阻燃材料”研发成功,可满足光储一体化项目对高安全性及快充放场景的严苛要求。“新能源车内高压线用低烟无卤料”研发成功,同时已完成 IATF 16949:2016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成功进入国内知名汽车厂商供应体系,为后续公司在汽车线领域材料打开更广阔的市场。“B1级阻燃系列产品”配方优化成功,大幅降低原有配方成本下提高了工艺性能,产品得到客户认可,大大提高了产品竞争力及附加值。同时,报告期内公司推进 CNAS实验室认证工作。新产品的研发有效提升了公司的技术实力和产品竞争力,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拥有专利 64项,其中发明专利 11项,实用新型专利 51项,外观专利 2项。 4、数智化建设 公司一直致力于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持续不断地推进优化 ERP系统和车间数智化建设。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推进 5G工厂建设,增加光纤接入,公司数智厂区获评“湖州市未来工厂”。同时继续对部分原有产线进行自动化改造,并持续加强操作人员培训,配合相关考核,实现数据的实时共享,极大地提高了运营效率。同时,产线智能化减少了人员操作失误,有效提高产品质量稳定性。 5、募投项目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募投项目已全部竣工,公司整体产能大幅提升。尤其是 2万吨超高压项目的投产使得企业成为了业内少数的具有高压、超高压线缆料量产能力的企业,公司的技术水平和行业地位进一步提升。110kV 高压产品已取得型式试验报告并实现销售,公司正稳步推进 220kV 级别产品的生产与检测工作。 6、人力资源 公司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根据公司战略实现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积极拓宽引才渠道,陆续引进优秀人才,充实了公司的核心团队,进一步提升了公司核心团队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不断完善培训体系,针对不同岗位和层级的员工开展了多样化的培训课程,包括新员工入职培训、专业技能培训、管理能力培训等。 (二) 行业情况 1、所属行业及确定所属行业的依据 公司主要从事环保型线缆用高分子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根据《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上市公司行业统计分类指引》,公司所属行业为制造业中的“C29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下的“C292塑料制品业”;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所属行业为“C29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大类下的“C2929 其他塑料制品制造”。线缆用高分子材料行业简介公司所处的线缆用高分子材料行业为电线电缆行业的上游行业。我国线缆产品主要包括裸电线与裸导体制品、电力电缆、通信电缆与光缆、电气装备用电线电缆、绕组线五大类,而线缆用高分子材料主要应用于电力电缆、通信电缆与光缆、电气装备用电线电缆中,为除金属导体、光纤外的主要原材料之一,具体包括绝缘材料、屏蔽料和护套料。线缆用高分子材料处于电线电缆行业的中游,上游是树脂、阻燃剂等厂商,下游是电线电缆制造企业,最终产品可用于电力、通信、新能源、轨道交通、汽车和电气装备等。 2、行业发展概况 (1)行业集中度上升 线缆用高分子材料行业竞争较为充分,行业集中度较低,长期以来存在众多小型企业。“十三五”期间,线缆材料企业持续发展,产业格局出现较大调整。在“十三五”初期,由于竞争加剧,一些研发能力差、技术水平较低的小企业纷纷倒闭,有特色的中小型企业被并购,行业逐步整合,产业集中度逐渐上升,头部企业做大做强,企业规模日趋壮大。在“十三五”后期,部分中大型企业由于自身管理问题出现了经营困难,使得其他中大型企业市场份额逐年上升。同时,少数具有特色的特种线缆材料企业,其专注于防火类低烟无卤电缆料等特种产品,凭借较高技术水平及产品质量,亦取得了不错的市场份额。 总体看来,行业集中度逐渐上升。 (2)细分品种增多,技术水平不断提升 线缆用高分子材料品种繁多,性能要求各异,主要有聚氯乙烯、聚乙烯、低烟无卤、橡胶、热塑性弹性体等,如今大部分品种基本实现国产化,满足了电线电缆行业的需求。“十三五”期间,随着研发投入力度的加大和科技创新水平的提升,我国线缆用高分子材料产品在细分品种、性能指标水平、产品质量稳定性方面得到了较大的提升,部分产品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我国高压直流电缆料长期完全依赖进口,作为核心竞争力的高压直流绝缘料被北欧化工和陶氏化学长期垄断,是电缆行业的“卡脖子”材料。“十三五”期间,500kV 直流电缆关键技术取得突破进展,电缆总体技术水平和产品竞争力。新兴应用场景的特殊性使用性能的要求,也推动了线缆用高分子材料技术水平在细分领域的进一步提升。 (3)高端品种仍需依赖进口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线缆用高分子材料生产企业已能自主开发大部分中高端线缆材料,但在高压、超高压线缆材料的关键技术上与国际先进水平仍存在差距,一些高端特种品及材料仍需依赖进口,如220kV 及以上超高压交联聚乙烯绝缘料、220kV 及以上超高压半导电屏蔽料、部分高端阻燃剂品种、特种热塑性弹性体等。此外,上游原材料的开发也无法完全满足国内行业需求,很多高性能的特种树脂基本依赖进口,如低烟无卤电缆料的主要原材料 POE 弹性体、茂金属 PE、EVA 等主要基本树脂品种和主要阻燃剂六角片晶型氢氧化镁等。 3、上游市场情况 线缆材料受上游原材料波动影响大,且部分原材料依赖进口。线缆用高分子材料行业的原材料主要来源于上游的石化和无机化工产业。石化行业提供的原料,如 PE树脂、EVA树脂等,通常源自石油、天然气或煤炭等化石能源。因此,线缆材料企业的原材料成本易受原油、天然气和煤炭等能源的供需状况及宏观经济环境的波动,进而影响其盈利能力。此外,上游原材料的开发也无法完全满足国内行业需求,很多高性能的特种树脂基本依赖进口,如半导电屏蔽料的重要原材料 EBA/EEA树脂;低烟无卤电缆料的主要原材料 POE弹性体、茂金属 PE、EVA等主要基本树脂品种和主要阻燃剂六角片晶型氢氧化镁等。报告期内,上游主要原材料价格受聚乙烯产能产能恢复,供应增多,以及下游需求预期走弱影响,原材料价格总体为快速下降,并受国际局势影响,有所波动。2024年以来,公司部分原材料价格市场变动情况如下图: 数据来源:同花顺 iFinD 4、下游市场情况 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和工业化步伐的加快,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持续加强,电线电缆行业得到了显著的推动。电力、石油、化工、城市轨道交通、汽车、新能源以及船舶等关键行业的发展,为电线电缆产量的持续增长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电线电缆行业呈现出稳健的上升趋势,展现出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潜力。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2023年我国电线电缆产量约为6203万千米,未来,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和智能电网的建设,电线电缆需求有望不断增长,2024年总产量预计达 6,531万千米,同比增加 5.3%。从行业态势看,我国电线电缆行业经过多年发展,行业整体技术水平及市场规范程度得到大幅提高,但市场竞争继续加剧,尤其是传统电线电缆产品利润率有所下滑,而高端和特种线缆仍有不足,以高端和特种线缆为主的企业有较好的业绩表现。近年来,国家战略方向主导产业带动线缆材料市场潜力释放,电力电缆行业发展服务于国家战略、受益于国家战略,电网工程、新能源电力系统、网络建设及轨道交通等领域的建设都将成为行业机遇。报告期内,电线电缆行业管理体制、行业法律法规、产业政策、影响行业发展的诸多因素,以及行业的周期性、地域性、季节性特征等均没有发生显著变化。 (三) 新增重要非主营业务情况 (四) 财务分析 1、 资产负债结构分析 股利;另一方面,公司2025年 6月末应收账款增加较多,对于营运资金的占用增大,货币资金相应减少。应收账款增加 37.66%,主要是由于:一方面,公司受下游客户的销售及回款周期影响,通常而言四季度回款情况会更好,使得年末应收账款余额相对更低,使得2025年 6月末较2024年末增幅相对较大; 另一方面,公司二季度销量增长,信用期内应收货款增多。 应收款项融资减少 60.91%,主要是由于与供应商结算方式优化,收到的 6+9银行承兑票据贴现付款增多,质押票据开立银行承兑汇票需求减少所致。预付款项减少 73.90%,主要是由于预付材料款减少所致。其他应收款增长71.14%,主要是由于投标保证金增多所致。存货增加 165.53%,主要是由于年中备货增加所致。其他流动资产增加 1,244.19%,主要是由于留抵增值税增加所致。固定资产增加 33.23%,在建工程减少 90.42%,主要是由于募投项目竣工转固所致。递延所得税资产增加 49.46%,主要是由于本期末坏账准备和与未来摊销的递延收益增加,未来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增加。其他非流动资产减少 58.88%,主要是由于随着募投项目逐步竣工,预付工程设备款结转所致。应交税费减少 54.39%,主要是由于应交企业所得税减少所致。其他流动负债下降38.76%,主要是由于已背书未到期的非 6+9银行承兑汇票减少。长期借款增加 6,411.75%,主要是由于公司优化债务结构,新增长期借款所致。递延收益同比增加 64.77%,主要是由于公司本期收到未来摊销计入损益的政府补助所致。 2、 营业情况分析 (1) 利润构成 投资收益、资产减值损失、资产处置收益发生金额占比较小,金额变动正常。 净利润同比下降63.94%,主要是由于:一方面,上半年,尤其是一季度,需求启动滞缓,行业内竞价加剧,毛利额有所下降;其次随着公司经营规模扩大,募投项目逐步完工转固,折旧费用和新增人员等成本增多,第三,本期享受先进制造业 5%进项税加计抵减减少,其他收益降幅较大。 (2) 收入构成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主要来源于主营业务。 其中硅烷交联产品公司凭借稳定产品质量,实现销售同比增长;化学交联产品价格竞争较为激烈,利润空间下滑,公司销售过程中,主动回避部分低价订单。 3、 现金流量状况 本报告期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增加 65.87%,主要是由本期募投项目逐步竣工,建设资金支出减少。 4、 理财产品投资情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