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网 中财网股票行情
卓兆点胶(873726)经营总结
截止日期2025-06-30
信息来源2025年中期报告
经营情况  七、 经营情况回顾
  (一) 经营计划
  报告期内公司专注主营业务的稳健发展,同时结合公司自身优势,稳步实施各项技术创新与市场拓展工作。报告期内,公司主要经营情况如下: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55,764,890.75元,同比增长207.4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782,660.53元,同比增长322.66%。主要系报告期内,终端应用领域需求回暖,同时公司积极跟进存量项目验收,加之部分新领域开拓初见成效、进一步控费提效等多方面原因所致。基于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汽车电子、动力电池,光伏领域的光伏组件、太阳能板,半导体领域的封装测试等环节均有点胶及检测的需求,公司已针对部分领域组建了专门的市场团队,利用现有技术储备针对这些领域展开积极拓展。报告期内,公司利用自身在半导体封装、光伏组件高粘度密封、新能源汽车电子等领域的技术储备积极开拓相关应用市场,推动新业务尽快落地见效,并已在消费电子领域实现部分突破,在视觉检测领域及Meta AI眼镜领域,均已获得千万级量产订单,量产交付进展顺利。与此同时,公司正积极拓展其他新业务赛道,目前已成功进入宁德时代供应商体系,并取得三星电子的VenderCode,为后续合作莫定了坚实基础。尽管上述新领域暂未达成量产订单落地,但公司将持续深化与合作方的沟通对接,全力推进订单转化工作。
  (二) 行业情况
  
  公司主营业务为高精度智能点胶设备、点胶阀及其核心部件以及点胶耗材配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根据证监会2012年修订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公司的所属行业为专用设备制造业(C35)。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的所属行业为电子元器件与机电组件设备制造(C3563)。根据国家统计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公司所属行业为智能制造装备产业。根据全国股转公司《挂牌公司管理型行业分类指引》(2023年修订)、《挂牌公司投资型行业分类指引》,公司管理型行业分类为其他电子专用设备制造(C3569),投资型行业分类为工业机械(12101511)。
  1、智能点胶设备行业概况
  (1)智能点胶设备行业概述
  智能点胶设备作为精密流体控制设备的关键品类,借助机械结构设计、运动算法、影像视觉等技术,
  实现对胶粘剂的高精度、高效稳定输出,广泛应用于电子、汽车、光伏、半导体等多个制造领域。点胶技术加工工艺相对简单,无需附加工艺优化链接效果,还能赋予产品密封、绝缘、耐腐蚀等特性,在各行业精密制造环节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近年来,全球制造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加速推进,为智能点胶设备行业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从产业链来看,智能点胶设备产业链上游涵盖电子元器件、机械零部件、系统集成;中游为流体控制设备生产制造环节,主要产品包括点胶机、涂覆机等;下游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光伏、半导体等领域。
  (2)智能点胶设备发展现状
  ①国产智能点胶设备逐步实现进口替代 早期,国内智能点胶设备行业被美国诺信、日本武藏、维世科等国外大型厂商垄断,核心制造技术掌握在他们手中。国内多数厂商从事附加值较低的设备安装集成服务,需向国外高价采购点胶设备核心部件。近年来,国内一批具有自主研发能力的点胶设备厂商崛起,通过技术创新与产业链完善,形成品牌和成本优势,逐步打破国外厂商在国内高端点胶市场的垄断。在下游行业应用方面,我国已实现中低端产品的进口替代,但在高端智能制造环节,国内点胶设备厂商参与度和产品认可度仍有待提高。目前,点胶设备市场由美国诺信、日本武藏等国外知名厂商,以及包括本公司在内的少数国产高端点胶设备供应商主导,如安达智能、凯格精机、轴心自控等,其余点胶设备供应商市场份额有限,未来仍存在较大的替代空间。②下游新兴领域持续推动点胶设备需求扩张作为智能制造装备的细分领域,智能点胶设备受益于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国产智能装备向高附加值产业链迈进。终端制造产品在新兴需求带动下,朝着智能化、集成化、轻量化方向不断更新迭代,产品更新周期日益缩短,旺盛的下游市场需求有力支撑了智能点胶设备行业的发展。据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及相关资料,预计到2028年全球点胶机行业市场规模将达 106.8亿美元,市场空间较为广阔。头豹研究院数据显示,2025年中国精密流体控制设备市场规模预计达到490.6亿元。在智能点胶设备下游细分市场中,消费电子市场起步较早且竞争激烈,目前逐渐趋于稳定。而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迅猛发展,智能点胶设备在动力电池领域的市场体量和增速持续攀升。头豹研究院数据表明,2025年中国精密流体控制设备在储能与动电领域及光伏领域的市场规模预计将增长至83.90亿元。
  (3)智能点胶设备行业发展趋势
  ①点胶阀功能多样化
  点胶阀作为智能点胶设备的核心部件,为契合下游不同生产工艺场景以及各类胶粘剂的使用需求,阀体种类随着下游应用领域的拓展,呈现定制化、多规格的发展趋势,制造精度和结构复杂程度不断提高。例如,在部分特定产品的组装工艺中,当接触式针头无法深入或需微量点胶时,非接触式喷射阀凭借单点直径小、无 Z轴运动、高速高效的优势成为热门选择;在双组份 AB胶的应用场景中,常需将接触式点胶与热熔胶非接触式点胶相结合,形成双液螺杆阀与热熔喷射阀的组合应用。②点胶设备智能化一方面,点胶轨迹位置的自动化判定功能愈发智能,可通过视觉算法引导点胶位置,或依据产品尺寸自动生成点胶路径;另一方面,工件位置移动的自动化程度不断提升,点胶平台可与传送带、流水线、工业机器人、非标上料装置等设备对接,实现自动上下料。此外,智能点胶设备集成检测系统和数据管理系统,能在点胶作业过程中快速检测点胶质量,包括胶重、胶厚和形状检测,快速统计点胶数量,并通过通讯系统将数据远程上传至公司管理系统,便于生产线的实时监测与管理。③智能点胶设备运动控制多轴化随着下游应用领域的持续拓展,点胶工件的差异化和复杂程度不断增加,点胶路径愈发复杂、多维,且常需同步应用多种类型的胶水,这对点胶设备提出了更高要求。点胶轨迹从早期的二维曲线逐渐向三维立体转变,需借助多轴联动控制技术实现高效率点胶。④智能点胶设备模块化随着自动化生产线装配工艺集成度的提升、材料成本和设计成本的增加,以及作业空间的限制,点胶工艺与自动化生产线的融合变得愈发迫切。通过提炼不同点胶方式下结构的共性特征,搭建模块化点胶单元,可实现自动化生产线中部分点胶结构的模块化互换,提升下游自动化生产线的柔性程度。在点胶工艺需求日益增长的背景下,智能点胶设备模块化能大幅降低非标设计的人工成本和材料成本,提高应对不同点胶场景的响应速度,进而提升点胶效率。
  2、智能点胶设备下游行业发展趋势
  智能点胶设备行业因胶粘剂和点胶技术的广泛应用而快速发展。Statista统计数据显示,全球胶粘剂市场规模预计到2027年将达 647.1亿美元,亚太地区是全球胶粘剂的主要市场。随着胶粘剂应用市场向中高端及新兴产业不断渗透,智能点胶设备下游应用领域的需求持续扩张,各下游领域发展情况如下:
  (1)消费电子领域
  消费电子包含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及其他数码产品,旨在提升消费者生活的便捷性、舒适度,满足娱乐需求。从细分产品来看,近年来手机、平板电脑等消费电子产品虽景气度有所下滑,但保有量基数依然较高,未来仍有较大的更新迭代空间,可穿戴设备发展势头强劲。随着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消费电子产品的硬件、软件、服务等核心技术体系加速重构,向多技术融合互动的系统化、集成化创新转变,创新周期大幅缩短,未来市场发展空间广阔。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及可穿戴设备为主的消费电子产品出货量主要集中于知名品牌,苹果公司在市场中占据领先地位,其不断创新的产品和服务引领行业潮流,激发消费需求,为点胶技术在消费电子领域的应用创造了更广阔的空间。
  (2)新能源汽车领域
  在汽车制造过程中,高性能胶粘剂可应用于汽车电子、零部件粘接、电池 PACK边框密封、电池粘接固定、内部元器件的密封固定、动力电池内部灌封等环节。良好的粘接技术能提升驾乘舒适性,降低噪音、减震、实现轻量化、降低能耗、简化工艺并提高产品质量,因此,胶粘剂和点胶技术在汽车设计与制造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我国“碳达峰、碳中和”和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新能源汽车得到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产业配套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竞争力不断增强。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从2015年的33.1万辆快速增长至2022年的688.7万辆,年均复合增长率达54.28%,占全球销量的比重达68.37%,预计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有望达到30%,销量将达1150万辆。当前,智能化、网联化已成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新趋势,汽车电子在整车成本中的占比不断提高。
  Statista预测,到2027年全球汽车电子市场规模将提升至4156亿美元,未来汽车电子领域市场空间有望进一步扩大。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能源部件,其需求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而增长。全球动力电池市场份额主要被宁德时代、LG化学、松下、三星SDI、比亚迪等企业占据,头部电池企业具备全球供应能力,受全球新能源市场和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带动,出货量持续增长。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保守估计,预计到2025年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将达到1550GWh,2030年有望达到3000GWh。中国市场仍将保持全球最大动力电池市场的地位,市场份额稳定在50%以上。GGII调研显示,2021年中国动力电池出货量为220GWh,相比2020年增长175%,预计2025年我国动力电池出货量将达到1100GWh。
  (3)光伏领域
  光伏发电是利用太阳能电池将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技术,具有充分利用太阳能、环保、地域限制少、安全可靠、无噪音、低污染、无需消耗燃料等优点,其可持续发展特性得到广泛推广,各国纷纷投身于该产业的开发与利用。国内外光伏新增装机容量的增加,直接带动了光伏组件需求的扩大,进而推动光伏组件产量上升。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全国晶硅组件产量达271GW,同比增长32.8%;组件出口量达129.2GW,同比增长19.7%。《中国2050年光伏发展展望》报告提出规模化加速部署光伏产业,预计到2035年我国光伏发电总装机规模将达到3000GW,将进一步推动光伏组件产业的发展。与此同时,光伏胶膜作为组件的封装材料,市场需求也水涨船高。
  (4)半导体领域
  半导体行业凭借着高度集成化与精密化的制造特征,成为了推动现代科技进步的关键力量。智能点胶技术凭借其卓越的精度控制与稳定的操作性能,在半导体制造的核心环节,比如晶圆制造、芯片封装、晶圆级封装等方面,占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数据表明,2024年上半年,我国集成电路产量达1926.7亿块,同比增长12.5%。
  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预测,到2025年,全球半导体制造设备市场规模将攀升至1460亿美元,这无疑为半导体点胶设备的市场拓展,开辟出极为广阔的空间。在半导体制造工艺持续迈向精细化的大背景下,点胶技术也在不断推陈出新。非接触式喷射点胶技术,凭借其高速、高精度以及极小的胶滴尺寸,极大地满足了先进封装技术的严苛要求。诺信的ASYMTEKQuantum高速喷射点胶系统,能够实现每秒超过500滴的点胶速度,胶滴体积最小可达0.1纳升,为高分辨率、高速度的点胶作业,提供了有力保障。此外,行业内还大力推动智能制造与工业互联网的深度融合。通过构建数字化的点胶系统,实现对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与精准调控,有效提升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国家高度重视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产业扶持政策。《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从财税、投融资、研发等多个维度,为半导体产业的稳健前行,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这不仅带动了半导体产业的蓬勃发展,同时也为半导体点胶设备行业注入了强劲的发展动力。《中国制造2025》将集成电路产业列为重点发展领域,明确提出提升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等环节的技术水平与产业规模的目标。在政策的大力扶持与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半导体点胶设备行业必将迎来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实现技术与市场的双突破。
  (三) 新增重要非主营业务情况
  (四) 财务分析
  1、 资产负债结构分析
  一年内到期的非
  流动负债 2,181,423.82 0.26% 70,181.44 0.01% 3,008.26%
  其他流动负债 1,556,588.37 0.19% 1,041,250.21 0.16% 49.49%租赁负债 17,896,133.86 2.15% 18,185.18 0.003% 98,310.54%预计负债 1,186,164.14 0.14% 741,592.26 0.11% 59.95%递延所得税负债 2,703,176.00 0.32% 1,189,631.89 0.18% 127.23%资产负债项目重大变动原因:()交易性金融资产:报告期末较期初增加11,014.85万元,增长84.50%,主要系本期投资理财产品金额增加所致。
  (2)应收票据:报告期末较期初增加305.63万元,增长405.52%,主要系本期发生并购业务,合并标的公司广东浦森应收票据余额所致。
  (3)应收账款:报告期末较期初增加7,720.22万元,增长93.08%,主要系本期设备验收增加,对应的客户应收款增加所致。
  (4)应收款项融资:报告期末较期初增加757.20万元,主要系本期发生并购业务,合并标的公司广东浦森应收款项融资余额所致。
  (5)预付款项:报告期末较期初减少38.60万元,降低40.71%,主要系本期预付货款减少所致。
  (6)其他应收款:报告期末较期初增加105.30万元,增长83.18%,主要系本期应收出口退税额增加所致。
  (7)其他流动资产:报告期末较期初减少7,115.05万元,降低97.53%,主要系大额存单到期赎回所致。
  (8)使用权资产:报告期末较期初增加1,740.12万元,增长21,482.76%,主要系本期发生并购业务,合并标的公司广东浦森使用权资产余额所致。
  (9)无形资产:报告期末较期初增加751.42万元,增长142.97%,主要系本期发生并购业务,合并标的公司广东浦森无形资产评估增值所致。(10)商誉:报告期末较期初增加5,600.71万元,主要系本期发生并购业务所致。
  (11)长期待摊费用:报告期末较期初增加263.80万元,增长1,498.01%,主要系本期发生并购业务,合并标的公司广东浦森长期待摊费用余额所致。
  (12)递延所得税资产:报告期末较期初增加148.16万元,增长53.34%,主要应收账款增加,对应计提的信用减值准备增加,以及部分子公司亏损额增加计提递延所得税资产增加所致。
  (13)其他非流动资产:报告期末较期初减少2,843.15万元,下降97.80%,主要系本期发生并购业务,上年支付的股权投资预付款已根据会计准则转入长期股权投资并抵消所致。
  (14)短期借款:报告期末较期初增加201.13万元,主要系本期子公司为增加流动资金,向银行借贷所致。
  (15)合同负债:报告期末较期初减少956.03万元,降低48.17%,主要系本期设备验收增加,预收货款核销所致。
  (16)应付职工薪酬:报告期末较期初增加363.34万元,增长89.65%,主要系本期发生并购业务,合并标的公司广东浦森应付职工薪酬余额所致。
  (17)应交税费:报告期末较期初增加1,286.10万元,增长550.02%,主要系本期发生并购业务,合并标的公司广东浦森应交税费余额,以及本期营业收入增长,导致对应税费增加所致。
  (18)其他应付款:报告期末较期初增加5,009.49万元,增长7,131.42%,主要系本期发生并购业务,股权转让款尚未到支付节点所致。
  (19)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报告期末较期初增加211.12万元,增长3,008.26%,主要系本期发生并购业务,合并标的公司广东浦森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余额所致。(20)其他流动负债:报告期末较期初增加51.53万元,增长49.49%,主要系本期预收货款增加所致。
  (21)长期借款:报告期末较期初增加1,871.33万元,主要系本期发生并购业务,向银行借贷支付股权转让款所致。
  (22)租赁负债:报告期末较期初增加1,787.79万元,增长98,310.54%,主要系本期发生并购项目,合并标的公司租赁负债余额所致。
  (23)预计负债:报告期末较期初增加44.46万元,增长59.95%,为本期正常计提售后质量保证金所致。
  (24)递延所得税负债:报告期末较期初增加151.35万元,增长127.23%,主要系本期发生并购业务,资产评估增值金额计算所致。2、 营业情况分析
  (1) 利润构成
  (1)营业收入:本期较上年同期增加10,510.34万元,同比增长207.46%,主要原因系本期公司积极跟进存量项目验收,本期开拓的市场订单中阀体及配件较多,确认收入周期相对较短,以及合并并购项目标的广东浦森的营业收入所致。
  (2)营业成本:本期较上年同期增加3,869.82万元,同比增长163.65%,主要原因系本期营业收入增加所致。
  (3)税金及附加:本期较上年同期增加108.34万元,同比增长129.31%,主要原因系本期营业收入增加,对应的增值税增加所致。
  (4)财务费用:本期较上年同期增加153.77万元,同比增长107.10%,主要原因系本年大额存单收入降低,以及合并并购项目标的公司租赁房屋建筑物摊销的利息支出所致。
  (5)其他收益:本期较上年同期减少349.38万元,同比下降62.40%,主要原因系本期政府补助金额减少所致。
  (6)投资收益:本期较上年同期减少73.92万元,同比下降100.00%,主要原因系本期无处置投资产品所致。
  (7)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本期较上年同期增加33.61万元,同比增长32.23%,主要原因系本期正常理财投资公允价计算所致。
  (8)信用减值损失:本期较上年同期减少553.12万元,同比下降216.02%,主要原因系本期应收账款较上年增加所致。
  (9)资产减值损失:本期较上年同期增加49.06万元,同比增长49.76%,主要原因系本期存货跌价准备金额计提减少所致。(10)营业利润:本期较上年同期增加4,839.67万元,同比增长374.92%,主要原因系本期营业收入增加所致。
  (11)营业外收入:本期较上年同期增加1.52万元,同比增长55.54%,主要原因系合并并购项目标的公司广东浦森营业外收入金额所致。
  (12)营业外支出:本期较上年同期增加17.78万元,同比增长1,580.09%,主要原因系合并并购项目标的公司广东浦森营业外支出金额所致。
  (13)所得税费用:本期较上年同期增加639.64万元,同比增长831.13%,主要原因系本期营业收入增加,企业所得税费用增加所致。
  (14)净利润:本期较上年同期增加4,183.77万元,同比增长345.11%,主要原因系本期营业收入增加所致。
  (2) 收入构成
  本期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加10,510.34万元,同比增长207.46%,主要原因系本期公司积极跟进存量项目验收,本期开拓的市场订单中阀体及配件较多,确认收入周期相对较短,以及合并并购项目标的广东浦森的营业收入所致。
  3、 现金流量状况
  (1)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较上年同期减少4,220.85万元,同比下降83.77%,主要系上年同期收入规模较低,本期收到上年结存销售货款降低,以及本期货款及税款支付增加所致。
  (2)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较上年同期减少 9,328.17万元,同比下降277.45%,主要系本期理财投资净额减少所致。
  (3)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较上年同期增加2,121.06万元,同比增长21,990.47%,主要系本期发生并购业务,向银行借贷支付股权转让款所致。
  4、 理财产品投
  单项金额重大的委托理财,或安全性较低、流动性较差的高风险委托理财
  

转至卓兆点胶(873726)行情首页

中财网免费提供股票、基金、债券、外汇、理财等行情数据以及其他资料,仅供用户获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