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正特(001238)经营总结 | 截止日期 | 2025-06-30 | 信息来源 | 2025年中期报告 | 经营情况 |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三、主营业务分析 概述 参见“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相关内容。 公司报告期利润构成或利润来源没有发生重大变动。 营业收入构成 四、非主营业务分析 适用 □不适用 五、资产及负债状况分析 1、资产构成重大变动情况 2、主要境外资产情况 □适用 不适用 3、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 适用 □不适用 4、截至报告期末的资产权利受限情况 六、投资状况分析 1、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2、报告期内获取的重大的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3、报告期内正在进行的重大的非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4、金融资产投资 (1) 证券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证券投资。 (2) 衍生品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1) 报告期内以套期保值为目的的衍生品投资 适用 □不适用衍生品投资类型 初始投资金额 期初金额 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计入权益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 报告期内购入金额 报告期内售出金额 期末金额 期末投资金额占公司报告期末净资产比例远期外汇合期保值业务的会计政策、会计核算具体原则,以及与上一报告期相比是否发生重大变化的说明 公司根据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第 24 号—套期保值》及其他相关规定与指南,对拟开展的远期结售汇业务进行相应的核算处理,反映资产负债表及损益表相关项目。报告期内会计核算原则与上一报告期相比未发生重大变化。报告期实际损益情况的说明 报告期内,远期结售汇产生的损益为 51.46万元(含计入投资收益的部分)。套期保值效果的说明 公司开展远期结售汇业务主要是为了规避汇率波动风险,锁定预期利润,控制经营风险,提高公司抵御风险能力,实现公司稳健经营的目标;2025年上半年,公司以正常生产经营为基础开展远期结售汇业务,未做投机性、套利性的交易操作,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主要系截止至本期末未到期的远期外汇合同产生的浮盈。衍生品投资资金来源 自有资金报告期衍生品持仓的风险分析及控制措施说明(包括但不限于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等) 公司产品主要以出口为主,多以美元进行结算。为了规避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波动给公司经营业绩带来的影响,公司采取远期结售汇等工具进行远期汇率锁定,但同时远期结售汇等相关金融衍生品操作也会存在一定风险: 1、汇率波动风险:汇率波动幅度较大时,银行远期结汇汇率报价可能低于公司对客户报价汇率,使公司无法按照对客户报价汇率进行锁定,造成汇兑损失。 2、内部控制风险:远期结售汇交易专业性较强,复杂程度较高,可能会由于内控制度不完善而造成风险。 3、客户违约风险:客户应收账款发生逾期,货款无法在预测的回款期内收回,会造成远期结汇延期交割导致公司损失。 4、回款预测风险:销售业务部门根据客户订单和预计订单进行回款预测,实际执行过程中,客户可能会调整自身订单和预测,造成公司回款预测不准,导致远期结汇延期交割风险。公司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 1、公司将加强对汇率的研究分析,适时调整交易方案,以稳定进出口业务和最大程度避免汇兑损失。 2、制定规范的业务操作流程和授权管理体系,配备专职人员,明确岗位责任,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从事上述业务;同时加强相关人员的业务培训及职业道德,提高相关人员素质,并建立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制度,最大限度的规避操作风险的发生。 3、为防止远期结售汇延期交割,公司将高度重视外币应收账款管理,避免出现应收账款逾期的现象,降低客户拖欠、违约风险。 4、公司将严格按照客户回款计划,控制外汇资金总量及结售汇时间。同时严格控制远期结售汇规模,远期结售汇合约的外币金额不得超过外币收款的预测金额,将公司可能面临的风险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内。已投资衍生品报告期内市场价格或产品公允价值变动的情况,对衍生品公允价值的分析应披露具体使用的方法及相 市场价格按照资产负债表推算至约定交割日的远期汇率与合同约定交割汇率之差乘以约定交割外币金额确定。关假设与参数的设定公司报告期不存在以投机为目的的衍生品投资。 5、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适用 □不适用 (1) 募集资金总体使用情况 适用 □不适用 (1) 本期已 使用募 集资金 总额 已累计使 用募集资 金总额 (2) 报告期 末募集 资金使 用比例 (3)= (2)/ (1) 报告 期内 变更 用途 的募 集资 金总 额 累计 变更 用途 的募 集资 金总 额 累计 变更 用途 的募 集资 金总 额比 例 尚未使 用募集 资金总 额 尚未 使用 募集 资金 用途 及去 向 闲置 两年 以上 募集 资金 金额 2022年 首 次 公 开 发 行 202 2年 集资 金专 户及 用于 现金 管理 0 1、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核准浙江正特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批复》(证监许可〔2022〕1482号)核准,并 经深圳证券交易所同意,公司向社会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 27,500,000股,实际募集资金总额为 441,375,000.00元,扣除发行费用66,427,722.51元(不含税)后,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人民币 374,947,277.49元。上述募集资金资金到位情况已经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验并出具了天健验[2022]479号《验资报告》。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对募集资金项目累计投入 25,466.92万元,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余额为人民币 12,176.80万元(含累计银行存款利息净额 1,139.91万元、暂未用募集资金户支付 47.20万元),根据公司与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及相关银行签订的《募集资金三方监管协议》的规定存放于募集资金专项账户。 2、公司于2024年6月28日召开了第三届董事会第十四次会议和第三届监事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部分募集资金投资 项目结项暨节余募集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的议案》,同意公司对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年产 90万件户外休闲用品项目”予以结 项,并将节余资金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将结余募集资金 1,038.12万元转入公司自有资金账户用于永久补充公司流动资金。(2) 募集资金承诺项目情况适用 □不适用 (3)= (2)/(1) 项 目 达 到 预 定 可 使 用 状 态 日 期 本报告 期实现 的效益 截止报 告期末 累计实 现的效 益 是 否 达 到 预 计 效 益 项 目 可 行 性 是 否 发 生 重 大 变 化 承诺投资项目 2022年首次公开发行 2022年09月19日 年产90万件户外休闲用品项目 生产建设 否 25,119.3 25,119.3 24,482.87 97.47% 2024年06月28日 1,857.35 1,459.04 否 否 2022年首次公开发行 2022年09月19日 研发检测及体验中心建设项目 研发项用 否 2022年首次公开发行 2022年09月19日 国内营销体验中心建设收益的情况 1.年产 90万件户外休闲用品项目收益未达预期主要受欧美国家通货膨胀、贸易摩擦与保护主义等因素影响,海外需求放缓所致。2.受宏观经济波动、外部市场需求变动等因素影响,“研发检测及体验中心建设项目”和“国内营销体验中心建设项目”投资进度放缓。为保证募投项目的实施质量和募集资金的使用效果,公司结合自身发展战略、业务开展情况和行业发展趋和原因(含“是否达到预计效益”选择“不适用”的原因) 势,采取了审慎的资金投入策略,确保资金投入能够产生较好的效益。基于上述情况,为维护全体股东的利益,公司决换已预先投入募投项目的自筹资金 16,286.79万元及已支付发行费用的自筹资金 410.57万元。用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情况 不适用项目实施出现募集资金结余的金额及原因 适用因公司在募投项目实施过程中,在不影响募投项目顺利实施完成的前提下基于合理、节约与高效的原则,加强了对项目建设中各环节费用的控制、监督和管理,同时通过借鉴行业新技术、新工艺,对部分制造环节的工艺路线进行了优化,募投项目实际支出小于计划支出,以及在确保不影响募投项目建设和募集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公司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投资安全性高、流动性好的理财产品,获得了一定的投资收益,同时募集资金存放期间也产生了一定的存款利息收入。由此,年产 90万件户外休闲用品项目产生一定的募集资金节余。根据公司2024年6月28日召开第三届董事会第十四次会议和第三届监事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部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结项暨节余募集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的议案》,同意公司对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年产 90万件户外休闲用品项目”予以结项,并将节余资金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将结余募集资金 1,038.12万元转入公司自有资金账户用于永久补充公司流动资金。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用途及去向 除部分暂时闲置募集资金用于现金管理外,其余募集资金存放于募集资金专户。募集资金使用及披露中存在的问题或其他情况 不适用 (3) 募集资金变更项目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募集资金变更项目情况。 七、重大资产和股权出售 1、出售重大资产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未出售重大资产。 2、出售重大股权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八、主要控股参股公司分析 适用 □不适用 九、公司控制的结构化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十一、市值管理制度和估值提升计划的制定落实情况 公司是否制定了市值管理制度。 是 □否 公司是否披露了估值提升计划。 □是 否 为规范公司市值管理行为,切实保护公司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公司规范运作,经公司2025年4月28日召开的第四届董事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公司制定了《市值管理制度》。 十二、“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贯彻落实情况 公司是否披露了“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公告。□是 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