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铃汽车(000550)经营总结 | 截止日期 | 2025-06-30 | 信息来源 | 2025年中期报告 | 经营情况 |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三、主营业务分析 概述 参见“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相关内容。 利息收入下降。 所得税费用 84,084,738.00 -56,969,254.00 247.60% 主要是利润变化的影响。研发投入 785,291,234.00 802,077,814.00 -2.09%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64,497,784.00 733,329,677.00 -108.80% 主要是对比同期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减少。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430,065,793.00 -688,756,260.00 37.56% 主要是由于本期购建固定资产支付的现金减少。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99,608,603.00 -823,411,831.00 75.76% 主要是对比同期借款增加。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694,172,180.00 -778,838,414.00 10.87%公司报告期利润构成或利润来源发生重大变动□适用 不适用公司报告期利润构成或利润来源没有发生重大变动。营业收入构成公司主营业务数据统计口径在报告期发生调整的情况下,公司最近 1期按报告期末口径调整后的主营业务数据□适用 不适用 四、非主营业务分析 □适用 不适用 五、资产及负债状况分析 1、资产构成重大变动情况 2、主要境外资产情况 □适用 不适用 3、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 适用 □不适用 4、截至报告期末的资产权利受限情况 货币资金 8,856,058 诉讼冻结资金。 六、投资状况分析 1、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2、报告期内获取的重大的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3、报告期内正在进行的重大的非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4、金融资产投资 (1) 证券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证券投资。 (2) 衍生品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1) 报告期内以套期保值为目的的衍生品投资 适用 □不适用会计核算具体原则,以及与上一报告期相比是否发生重大变化的说明 否。报告期实际损益情况的说明 报告期内售出 39,311万元,实际交易盈利为 1,063万元。套期保值效果的说明 江铃汽车开展远期业务坚持风险中性原则,以正常生产经营为基础,主要目的在于保持财务稳健,规避汇率波动风险。衍生品投资资金来源 自有资金。报告期衍生品持仓的风险分析及控制措施说明(包括但不限于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等) 风险分析: 1、市场风险:在汇率波动较大的情况下,远期合 约汇率与合约到期日市场即期汇率偏离可能产生的损失; 2、流动性风险:可能由于预测不准确,远期签订 的交割日期与实际交割日期不一致,造成交割时可供使用的资金不足,引发资金流动性风险,导致不能如期交割; 3、信用风险:可能由于预测不准确,远期签订的 交割日期与实际交割期不一致,造成远期外汇交易不能按约定时间交割所带来的延期交割风险; 4、操作风险:可能会由于内部控制机制不完善、 操作人员操作方式不当而造成风险; 5、法律风险:合同条款完备性不足或司法管辖条 款存在争议,可能面临法律风险。 风险控制措施: 1、公司根据经营计划科学预测远期外汇需求进行 远期外汇交易,以满足经营需要,规避和防范汇率波动对公司的影响,不进行投机性交易; 2、 针对外汇衍生交易可能产生的履约保障问题, 公司业务执行部门将建立跟踪机制,对业务收付进度实施追踪管理,有效防范交割违约风险,确保将潜在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3、通过加强业务知识培训,提升相关人员的综合 业务素质,提高识别及防范风险的能力; 4、公司制定了《外汇风险控制流程》,操作人员 严格按照制度要求执行; 5、 公司对开展远期外汇交易业务的交易对手,均 选择具有合法资质、信用良好且与公司已建立长期业务往来的金融机构,违约风险低。已投资衍生品报告期内市场价格或产品公允价值变动的情况,对衍生品公允价值的分析应披露具体使用的方法及相关假设与参数的设定 公司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 22条—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第七章“金融工具的计量”进行确认计量,公允价值基本参照银行定价,进行公允价值计量与确认。报告期内,外汇远期合约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718万元。涉诉情况 无。衍生品投资审批董事会公告披露日期2025年03月29日2) 报告期内以投机为目的的衍生品投资□适用 不适用公司报告期不存在以投机为目的的衍生品投资。 5、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无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七、重大资产和股权出售 1、出售重大资产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未出售重大资产。 2、出售重大股权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八、主要控股参股公司分析 适用 □不适用 无。 九、公司控制的结构化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十一、市值管理制度和估值提升计划的制定落实情况 公司是否制定了市值管理制度。 □是 否 公司是否披露了估值提升计划。 □是 否 十二、“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贯彻落实情况 公司是否披露了“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公告。□是 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