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蒙草生态(300355)经营总结 | 截止日期 | 2024-12-31 | 信息来源 | 2024年年度报告 | 经营情况 | 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以草种科技创新为核心,围绕国家“三北”工程战略布局,开展草原生态修复、荒漠化治理、矿山修复、盐碱地改良等生态修复业务;持续推进草种“保育繁推”一体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草种、饲草繁育及应用推广。实现了草种业、生态修复创新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一)草种业、草产业 草种是草原生态修复、保障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基础。我国草原面积近40亿亩,占国土面积27.6%,超过70%的草原存在不同程度的退化,草原沙化、盐碱化问题严重。 通过选育耐旱、耐盐碱优质草种,结合人工种草和退化草地治理,可有效恢复植被覆盖,减少水土流失,阻断沙尘暴源区扩张。我国适合天然草原生态修复的草品种少,供给不足是制约草原生态修复的重要卡点。 同样,优质草种短缺也是影响畜牧业稳健发展的痛点问题。我国优质草种、饲草进口依赖程度高,其中紫花苜蓿用种、优质草坪用种主要依靠进口。海关统计数据显示,近5年我国平均年进口草种7.62万吨,饲草160.42万吨。2024年进口草种7万吨,进口饲草 132.43万吨(其中优质苜蓿干草进口量占需求量的40%以上)。数据来源:中国海关统计数据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2024年11月发布《2025年度全国草种供需分析报告》指出“随着推动饲草产业高质量发展意的实施,草原生态保护修复、‘三北’工程、国土绿化等生态工程的持续推进,我国对各类草种的需求将持续增长。”预计2025年我国草种需求约16-18万吨,其中饲草需求约7-8万吨,天然草原修复和“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生态草种需求约5-6万吨,城乡绿地、道路护坡等绿化用生态草种需求约2-3万吨,矿山、滨海 滩涂等其他困难立地修复草种需求约0.5-1万吨。2024年我国草种产量1.92万吨,2025年预计产量3万吨。草种产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数据来源:《2025年度全国草种供需分析报告》 大力发展草种业和草产业,是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粮食安全、经济转型的多重战略需求,也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十四五”以来,国家陆续发布一系列政策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利保障。2024年10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发布《关于推动饲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指出近年来国产草种生产供给能力有所提高,但仍不能完全满足草原生态修复、草牧业发展和城乡绿化的用种需要,要从“草种质资源保存利用、优良品种选育培育、草种扩繁生产等多个环节全面发力,扎实推进草种业高质量发展。”意见提出到2030年,全国优质饲草种植面积力争达到1.35亿亩,产量达到1.3亿吨,牛羊优质饲草需求保障率达到85%,力争到2030年饲草种子自给率达到75%。为此要重点强化草种生产推广工作,积极扶持草种业龙头企业发展,强化草种企业与科研机构联合开展科技创新,促进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构建“产学研、育繁推”一体化草种业发展体系,促进草种业高质量发展。 草业是内蒙古自治区支柱性产业,2025年3月内蒙古自治区林草局、自然资源厅、农牧厅发布《关于推动人工种草和草种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扩大草种、饲草用地规模、提高生产质效等措施,切实保障自治区草链、奶链、肉链等产业链健康发展。这是内蒙古建设祖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国家重要农畜产品基地的又一重要举措。 随着国家产业政策陆续落地和市场需求稳步增长,草种业发展进入重要战略机遇期。 公司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投入大量研发资金专注于草种科技研究,建立了草种“保育繁推”一体化产业体系,形成了突出的竞争优势。在国家粮食安全、种业振兴的背景下,将对公司草种业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公司种业科技在国家战略中的重要性将进一步提升。 (二)生态修复产业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期国家重大战略布署。2023年6月,总书记在内蒙古自治区调研做出重要指示“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打一场‘三北’工程攻坚战,把‘三北’工程建设成为功能完备、牢不可破的北疆绿色长城、生态安全屏障”,并做出全力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科尔沁和浑善达克两大沙地歼灭战”“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三大标志性战役的重大决策。同年12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指出“聚焦影响北京等重点地区的沙源地及传输路径,持续推进‘三北’工程建设和京津风沙源治理,全力打好三大标志性战役。推进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巩固提升行动。到2035年,全国森林覆盖率提高至26%,水土保持率提高至75%,生态系统基本实现良性循环。”在这一系列重要指示、政策的推动下,“三北”工程在祖国北疆全面展开。 2025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推动‘三北’工程标志性战役取得重要成果。” 国家林草局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编制的《三北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光伏治沙规划(2024—2030年)》2024年底通过专家论证会。该规划与《全国防沙治沙规划(2021—2030年)》《“三北”工程六期规划》《“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规划布局方案》等规划措施相衔接,按照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协同推进的总体思路,促进防沙治沙和光伏建设融合发展,构筑东起内蒙古中部西至新疆“点、线、面”相结合的光伏治沙长城。对保障国家生态安全、能源安全、建设美丽中国和实现“双碳”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内蒙古自治区是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最集中、危害最为严重的省区之一,是全国治理荒漠化的主战场。2024年,内蒙古全年完成“三北”工程建设任务2442万亩,占全国总量的45.8%,完成防沙治沙面积1954万亩,居全国第一,其中通过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治理沙化土地238万亩。2025年2月,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工作会议提出,2025年内蒙古自治区全年计划完成生态建设任务5780万亩,林草产业产值突破1100亿元。政策导向是生态修复行业发展的关键驱动因素。2024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三北”工程纳入“两重”范围,“两重”是指“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共投入超长期国债和中央财政资金320亿元。内蒙古筹资112亿元用于防沙治沙基金地方配套。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于2024年分三次提前下达2025年超长期国债资金和中央财政资金用于支持重点项目建设。财政部2024年关于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1121亿元, 近五年保持持续增长态势。数据来源:财政部公开数据整理 公司20多年来一直专注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生态修复,作为内蒙古自治区唯一从事生态修复业务的上市公司,将极大的受益于生态修复行业的历史发展机遇。 (三)草原碳汇领域 生态系统碳汇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我国是世界上草原面积最大的国家,草原总碳储量约300-400亿吨,是仅次于森林的第二大碳库。中国碳市场是全球覆盖排放量规模最大的市场,CCER机制是全国碳市场重要组成部分和补充机制。随着高排放行业持续纳入全国碳交易市场,CCER需求将稳步提升。当前草原碳汇方法学正在完善推进之中,随着草原碳汇标准体系、交易机制的建立和实施,草原碳汇纳入CCER交易,发展空间巨大。公司当前积极参与草原碳汇标准体系建设,培养草原碳汇管理专业团队,开发、储备草原碳汇项目,在草原碳汇领域公司具有区域和先发优势。 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 公司20多年来,专注于草种科技创新和生态修复,建立起草种业“保育繁推”一体化产业体系。公司草种业专利数量按企业主体位居全球第四,是全国首家草产业知识产权中心运营主体。依托草种科技,形成了“乡土种源保障+生态大数据导航”的核心竞争优势。公司积累了完备的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技术体系,可为草原、荒漠、矿山、废弃地治理、沿黄流域生态保护、海绵城市及绿地建植给出因地制宜的生态解决方案,累计修复国土面积近3300万亩。在草种和生态修复领域,公司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近年荣获“中国质量奖提名奖”“全国五一劳动奖”“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甘肃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中国社会责任绿色环保奖”、全国“万企帮万村”先进民营企业、“中国红十字会人道勋章”“全国工人先锋号”“全国就业与社会保障先进民营企业”等荣誉称号。 2024年,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资产评估法》、国家标准《品牌价值评价多周期超额收益法》(GB/T29188-2022),基于Asiabrand品牌评价法评价,蒙草品牌价值为158.66亿元。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报告期内,公司坚持科技创新,大力发展草种业新质生产力,全面参与国家“三北”工程三大战役,公司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为未来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公司深耕西北地区生态修复多年,在乡土种源保障、智能机械装备、创新防沙治沙产品和荒漠化治理集成技术等方面优势突出。在国家全面推进“三北”工程重大战略的历史机遇期,积极承担责任,全面参与“三北”工程建设。2024年公司承担了“苏尼特右旗风沙路径阻隔区浑善达克沙地综合治理项目”“新巴尔虎右旗20万亩羊草种植项目”“乌拉特前旗黄河灌区三北工程林草湿荒一体化保护修复项目”“扎鲁特旗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综合治理工程异地治沙项目”“中国大唐黄河‘几字弯’库布其沙漠生态治理示范工程”等64个生态治理项目。 西北地区气候干旱,土壤贫瘠,盐碱化程度高,风沙严重,恶劣的自然条件导致植被存活率低、维护成本高、可持续性差。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运用耐瘠薄、耐盐碱、节水、抗旱、抗风等抗逆性优良的植物于生态修复中。公司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乡土植物种质资源保存和引种驯化、大规模繁育方面处于前沿,依托种质资源优势,形成“特色种业+大数据”核心竞争壁垒,在西北地区生态治理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2021年至2030年是“三北”工程六期工程建设期,随着内蒙古自治区《“三北”工程六期规划(2021-2030年)》《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实施方案(2021-2030年)》《科尔沁和浑善达克沙地歼灭战实施方案(2021-2030年)》《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实施方案(2021-2030年)》的实施,生态修复业务发展空间广阔,公司将极大受益于“三北”工程生态修复增量市场。 (二)持续推进草种业“保育繁推”一体化产业体系建设。 一是继续加强特色乡土植物种质资源的保护和挖掘利用,2024年收集野生种子3052份,粮饲兼用农作物种子1895份,野生植物标本9165份;验收、鉴定野生种子2245份,农作物种子1362份;种质资源共享利用出库3119份,共享标本484份,正在构建种质资源DNA条形码数据库。正式揭牌内蒙古自治区第三次土壤普查样品库,已完成全区50%样品入库。二是大力推进新品种培育转化推广。截至目前,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及使用权草品种105个,其中自有草品种65个,转化品种40个。2024年审定认定草品种31个,包括苜蓿新品种5个、燕麦新品种4个、羊草新品种3个、冰草新品种1个。三是加快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公司拥有良种繁育、饲草基地及采种基地28万亩,依据全国不同区域气候和用种需求建设草种繁育基地21个,其中内蒙古、甘肃、新疆等地区良种繁育基地19个,海南、云南南繁育种基地2个。四是在全国11个重点牧区布局生态修复“种子包”试验研究,研发“生态种子包”16种,建立示范区2000亩,经测试,使用种子包产品综合植被盖度提高10%,草地生产力提高15%。在内蒙古乌兰布和沙漠、库布齐沙漠开展“光伏+生态治理”技术模式研发应用,集成“光伏+种养”技术模式10项。 (三)推进国家草业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持续打造科技创新型企业。 报告期内,公司在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和呼和浩特市政府大力支持下,联合全国80多家科研院所、高校、企业,在“内蒙古草业技术创新中心”的基础上,共建“国家草业技术创新中心”。中心聚焦草生物育种、优质饲草生产与高效利用、草地生态修复与可持续利用、智能装备创新与应用四大关键领域,重点攻克亟需解决的关键核心技术,建立草业高质量发展技术保障体系。 报告期内,公司开展了“苜蓿新品种选育及制繁种关键技术研发、饲用燕麦新品种选育与示范、高产优质乡土草品种选育与高产制种技术研发、优质饲草生产与种子收获加工机械研发、‘三化’草原修复、防沙治沙技术、草地水资源高效利用、牧草品种选育、牧草种子生产技术、饲草高产高效利用”等科研项目攻关。科研项目进展顺利。 (四)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和标准化工作的开展 2024年公司申请专利192项,成功递交PCT国际专利申请3项。截至目前,公司累计申请专利数量923项,授权专利545项,涵盖草种培育、种植技术、生态修复等多个关键领域。 2024年,公司完成《草地固碳增汇标准体系》制定。该标准是国内草地碳汇发布的首个标准体系,共发布12项地方标准,建立了适用于内蒙古地区的草原碳汇标准体系,为草原生态保护和修复提供技术支撑。公司还承担了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和浑善达克防沙治沙标准体系》《防沙治沙标准体系》《内蒙古农牧业重点产品碳足迹标准体系》三个标准体系的建设。截至目前,公司累计编制标准530项,其中国家标准3项,行业标准5项。 2024年公司完成12个商标续展,目前有效商标442个,为蒙草品牌塑造与市场识别提供有力支撑。 (五)运营管理 报告期内,公司充分利用国家大力化解民营企业债务的利好政策措施,多方施策保障存量项目及时回款。2024年,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入达15.78亿元,现金流持续好转。完成8亿元优先股回购,降低财务费用支出。同时继续加强内部管理,强化内部审计和风险控制、法人治理机制进一步完善。 报告期内,公司被评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2024年度纳税信用等级评价‘8连A’企业”“2023年度呼和浩特市民营企业税收贡献百强”“蓝鲸50·全球大企业开放式创新50强”,获“中国红十字会奉献奖”。这些荣誉和称号是对公司专注主业、规范运营、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高度认可。 2、收入与成本 (1)营业收入构成 (2)占公司营业收入或营业利润10%以上的行业、产品、地区、销售模式的情况适用□不适用 公司主营业务数据统计口径在报告期发生调整的情况下,公司最近1年按报告期末口径调整后的主营业务数据□适用 不适用 (3)公司实物销售收入是否大于劳务收入 □是 否 (4)公司已签订的重大销售合同、重大采购合同截至本报告期的履行情况适用□不适用 五原 县绿 化景 观工 程建 设PPP 二连 浩特 市国 家重 点开 二连 浩特 市园 林绿 化管 46,59 3.01 46,59 3.01 42,694.2 1,227.08 是 否 否发开放实验区生态环境治理公共基础建设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第二批11个县级子工程项目EPC总承包二标段 局金鸡滩煤矿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EPC总承包一体化一期项目的异地生态治理工程 内蒙古驭风沐光能源有限公司 21,367.5 6,5089.41 5,97000.00 是 否 否注:脚注1:1、合同总金额披露口径:未终审项目为合同金额,已终审项目为终审金额。2、应收账款回款情况:PPP项目回款包含已收建设投资成本及合理利润率,不含运营回款。 (5)营业成本构成 行业和产品分类 行业和产品分类 (6)报告期内合并范围是否发生变动 是□否 本期合并财务报表范围及其变化情况详见第十节中附注“九、合并范围的变更”和“十、在其他主体中的权益”。 (7)公司报告期内业务、产品或服务发生重大变化或调整有关情况 □适用 不适用 (8)主要销售客户和主要供应商情况 3、费用 息收入,同时随着PPP项目进入运营期的期间越长,客户在逐期支付政府付费,则应确认的合理利润也会减少。研发费用 164,038,902.61 135,844,002.84 20.76% 4、研发投入 主要研发项目名称 项目目的 项目进展 拟达到的目标 预计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影响羊草和冰草新品种培育及产业化技术研究 解决内蒙古羊草、冰草品种数量少、种子单产水平低、栽培管理技术落后、育繁推产业体系不健全等问题。 项目实施中 建立大数据育种平台,开发基因编辑、诱变技术与信息技术在羊草、冰草育种上的应用,研制高效育种新技术新方法,培 培育具有良好生态适应性和抗逆性的羊草、冰草新品种,保障饲草、生态修复,尤其是“三北”工程用种需求。育出种子产量提高20%以上的羊草新品种及生物量提高10%以上的冰草新品种。制定羊草和冰草区域化、机械化、标准化栽培技术与良种繁育技术体系。重要乡土草育种新技术研发与新品种培育推广 建立起重要乡土草现代育种、良种繁育技术配套体系,培育出适应性强的乡土草品种,提升内蒙古自治区乡土草良种供应保障能力。 项目实施中 培育适宜于内蒙古自治区的综合性状优良、适应性广的优良乡土草新品种,建立乡土草良种高效繁育技术体系,通过良种繁育与示范推广。 提升公司优质乡土草种供给能力,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优质苜蓿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示范 培育一批适宜不同地区的国产优质苜蓿新品种并建立配套的苜蓿良种繁育技术体系及种植技术体系。 项目实施中 培育适宜不同地域条件下的抗旱、耐盐碱、抗寒高产苜蓿新品种,开展苜蓿良种繁育关键技术研究及高产栽培技术体系推广示范。 提升公司优质苜蓿供给能力,满足下游畜牧业对优质饲草的市场需求。东部地区优质高产苜蓿新品种设计与培育 解决我国东部地区缺乏优质高产苜蓿新品种、高效育种技术储备不足等问题 项目实施中 构建优质高产苜蓿高效育种技术体系,缩短新品种选育周期,培育优质高产苜蓿新品种,并分别针对内蒙古中东部、东北农牧交错地区,研发苜蓿高产高效生产技术并进行示范推广。 研发优质高产苜蓿新品种,满足特定区域优质国产苜蓿品种的需求。燕麦应答盐碱胁迫的分子调控机制及靶向“种子包”研发 解决燕麦耐盐碱基因(AT1)的耐盐功能及其介导的耐盐碱分子网络调控机制,研发耐盐碱燕麦“种子包”,提升高盐碱环境下燕麦抗逆能力。 项目实施中 阐明燕麦耐盐碱的分子调控机制,研发燕麦耐盐碱靶向新产品,提升燕麦耐盐碱的能力,构建作物耐盐碱的分子调控理论体系,建立耐盐碱燕麦种植示范区,提高燕麦产量15~20%。 加强公司对于耐盐碱饲用燕麦品种选育的研究基础,扩大盐碱地微生物种质资源储备,提高盐碱地种植燕麦的成活率,加快对燕麦耐盐碱种子包的研发进度,为市场提供效果更好的产品及配套技术。草业技术成果中试基地建设 针对国产草种及饲草产量低、质量差等问题,打造国内一流的种子繁育及饲草生产中试基地,为高标准智慧型草业基地建设提供样板。 项目实施中 建立高产高质的智能化良种繁育及饲草生产中试基地,研发标准化、规范化饲草产品加工与贮藏的技术体系,为草业技术创新中心技术集成示范、成果转化利用提供平台支撑。 有助于加快公司生态草、饲草优质新品种等草种业成果的产业化推广。库圃数字化智能化管理与共享服务平台研发 建立库圃数字化智能化管理,提升我国在种质资源领域保藏研究的综合实力。 项目实施中 建立全过程智能化草种质资源库;构建水肥智能化、生产机械化、管理数字化、防控绿色化“四化”高标准资源圃;构建植物资源表型鉴定平台,建立互联互通和 全面提高公司种植资源库、资源圃的智能化数字化水平,为公司良种繁育、推广提供基础保障。信息共享的种质资源信息数据库。内蒙古黄河流域饲草带高效节水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形成黄河流域人工饲草料地高效节水技术模式,提升内蒙古黄河流域饲草带节水效率,增加农牧民、企业收益,促进畜牧产业转型升级。 项目实施中 研发土壤旱盐交织环境下多种灌水方式的饲草种植-土壤改良-节水控水控肥综合技术,构建内蒙古黄河流域主要区域特色的优质人工饲草料高效节水集成技术与模式。 增强公司在黄河流域饲草带抗旱节水技术的应用推广。草原3号杂花苜蓿品种遗传改良及其产业化技术研发 实现苜蓿高效种子生产和轻简一体化规模种植示范,提升草原系列杂花苜蓿的增产和创收。 项目实施中 建立草原3号杂花苜蓿遗传转化体系,培育优质苜蓿新品种,开发配套良种繁育及栽培体系。 提升公司优质苜蓿种子供给能力,满足饲草行业对优质苜蓿用种的市场需求。育种加速器研发 研制智能控制的培养装备,大幅缩短作物生长周期,实现周年连续繁育的可行性,提高综合产量,保障育种成功效率 项目实施中 集成育种加速体系,组装育种加速器设备,完成育种加速器示范推广。 提高公司育种能力,有助于公司建立高效高质的育种体系。 5、现金流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21,753.88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8.33%,主要是报告期内公司购买科研项目试验设备、建设田间试验用房、购置资产以及购买信托产品等。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为-122,242.73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53.96%,主要是报告期内公司赎回“蒙草优01”优先股及支付科研项目用地的土地租赁费增加所致。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与本年度净利润存在重大差异的原因说明□适用 不适用 五、非主营业务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六、资产及负债状况分析 1、资产构成重大变动情况 非流动负债 1,295,762,83境外资产占比较高□适用 不适用 2、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 适用□不适用 3、截至报告期末的资产权利受限情况 七、投资状况分析 1、总体情况 适用□不适用 2、报告期内获取的重大的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3、报告期内正在进行的重大的非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4、金融资产投资 (1)证券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证券投资。 (2)衍生品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衍生品投资。 5、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适用□不适用 (1)募集资金总体使用情况 适用□不适用 (1) 本期 已使 用募 集资 金总 额 已累 计使 用募 集资 金总 额 (2) 报告 期末 募集 资金 使用 比例 (3) = (2) / (1) 报告 期内 变更 用途 的募 集资 金总 额 累计 变更 用途 的募 集资 金总 额 累计 变更 用途 的募 集资 金总 额比 例 尚未 使用 募集 资金 总额 尚未 使用 募集 资金 用途 及去 向 闲置 两年 以上 募集 资金 金额 2019年 非公 开发 行优 先股2019年12 月25 日 80,00 0 78,88 0 78,88 根据公司2018年第四次临时股东大会批准,并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核准内蒙古蒙草生态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非公开发行优先股的批复》(证监许可[2019]1947号)核准“公司以非公开发行的方式向特定投资者发行不超过1,550万股优先股股票,本次优先股采用分次发行方式,首次发行不少于775万股,自中国证监会核准发行之日起6个月内完成;其余各次发行,自中国证监会核准发行之日起24个月内完成。”公司本次非公开发行优先股首次发行800万股,发行价格为每股人民币100元,面值总额80,000万元,募集资金总额为80,000万元,扣除发行费用(包括承销费用、保荐费用、律师费用、验资费用等)1,115万元后,公司本次非公开发行优先股首次发行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人民币78,885万元。另外扣除的发行费用中165万元尚未实际支付,因此汇入公司在内蒙古银行呼和浩特车站支行开立的账号为861511101421000728的募集资金专用账户中金额为人民币790,500,000.00元,以上募集资金已由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于2019年12月30日出具“信会师报字[2019]第ZA15905号”《验资报告》验证确认。 根据2024公告002号“关于募集资金专户销户”的公告截至2024年1月31日,募集资金账户余额为0万元。 (2)募集资金承诺项目情况 (1) 本报 告期 投入 金额 截至 期末 累计 投入 金额 (2) 截至 期末 投资 进度 (3) = (2)/ (1) 项目 达到 预定 可使 用状 态日 期 本报 告期 实现 的效 益 截止 报告 期末 累计 实现 的效 益 是否 达到 预计 效益 项目 可行 性是 否发 生重 大变 化 承诺投资项目 1、 偿还 银行 贷款 及其 他有 息负 债 2、 补充 流动 资金2019年12 月25 日 偿还 贷款 及补 充流 动资 金 还贷 及补 流 否 80,0 00 78,8 8 100. 21% 0 0 不适 用 否 承诺投资项目小计 -- 80,000 78,88 -- -- -- --超募资金投向不适用 否 不适用 否合计 -- 80,000 78,8未达到计划进度、预计因) 报告期内无此种情况。项目可行性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说止,本公司以自筹资金预先投入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实际金额为80,000.00万元。用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情况 不适用项目实施出现募集资金结余的金额及原因 不适用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用途及去向 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存放于公司募集资金专户。募集资金使用及披露中存在的问题或其他情况 无 (3)募集资金变更项目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募集资金变更项目情况。 八、重大资产和股权出售 1、出售重大资产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未出售重大资产。 2、出售重大股权情况 适用□不适用 交易 对方 被出 售股 权 出售 日 交易 价格 (万 元) 本期 初起 至出 售日 该股 权为 上市 公司 贡献 的净 利润 (万 元) 出售 对公 司的 影响 股权 出售 为上 市公 司贡 献的 净利 润占 净利 润总 额的 比例 股权 出售 定价 原则 是否 为关 联交 易 与交 易对 方的 关联 关系 所涉 及的 股权 是否 已全 部过 户 是否 按计 划如 期实 施,如未按计划实施,应当说明原因及公司已 披露日期 披露索引采取的措施包头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包头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12月04日 2,344收益3,699评估值确定 否 无 否 是2024年12月04日 巨潮资讯网内蒙古呼和浩特金谷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内蒙古呼和浩特金谷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11月19日 5,023收益1,167评估值确定 否 无 否 是 不适用 九、主要控股参股公司分析 适用□不适用 四川思路远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非同一控制下合并 不产生重大影响 蒙草生态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新设 不产生重大影响乌拉特后旗生态环境治理分公司蒙草生态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乌拉特前旗分公司 新设 不产生重大影响陕西秦草文体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注销 不产生重大影响内蒙古蒙草生态碳汇科技有限公司和林格尔分公司 注销 不产生重大影响蒙草生态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鄂尔多斯市分公司 注销 不产生重大影响主要控股参股公司情况说明 十、公司控制的结构化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十二、报告期内接待调研、沟通、采访等活动登记表 适用□不适用 接待时间 接待地点 接待方式 接待对象类型 接待对象 谈论的主要内容及提供的资料 调研的基本情况索引 2024年05月10日 全景网“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https://ir交流 其他 通过全景网平台参与公司2023年年度报告网上业绩说明会的投资者 主要就公司发展战略目标、经营情况、股价变动原因等。公司未提供资料 巨潮资讯网投资者关系信息栏目披露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4-001) 2024年08月09日 全景网“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https://ir交流 其他 参与公司内蒙古辖区上市公司2024年投资者网上集体接待日活动的投资者 主要就公司未来发展情况、经营情况、业务布局、核心竞争力等方面进行沟通。公司未提供资料。 巨潮资讯网投资者关系信息栏目披露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4-002) 十三、市值管理制度和估值提升计划的制定落实情况 公司是否制定了市值管理制度。 是□否 公司是否披露了估值提升计划。 □是 否 为加强公司市值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公司的市值管理行为,维护公司、投资者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公司制定了《蒙草生态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市值管理制度》,该制度于2024年12月31日经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 十四、“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贯彻落实情况 公司是否披露了“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公告。□是 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