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宜通世纪(300310)经营总结 | 截止日期 | 2025-06-30 | 信息来源 | 2025年中期报告 | 经营情况 |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三、主营业务分析 1、公司经营概况 公司主营业务覆盖通信网络技术服务(通信网络工程服务、通信网络维护服务、通信网络优化服务)、系统解决方案、通信网络设备销售、物联网平台运营及行业应用。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1,999.80万元,较上年同期122,658.67万元减少658.87万元,同比下降0.54%。公司实现毛利额10,954.19万元,较上年同期12,748.43万元减少1,794.24万元,同比下降14.07%;实现毛利率为8.98%,较上年同期10.39%下降了1.41个百分点。 上半年公司实现利润总额-723.84万元,较上年同期4,646.90万元减少5,370.74万元,同比下降115.5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76.56万元,较上年同期3,586.94万元减少3,763.50万元,同比下降104.9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790.21万元,较上年同期318.99万元减少1,109.20万元,同比下降347.72%。 2、公司业务回顾 (1)主营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层根据董事会要求,坚持“服务+产品”的发展战略,坚持发扬公司“精诚智和、务实创新”的企业文化,公司经营保持了稳健的发展态势,通过高质量的服务和专业的技术能力,公司赢得了运营商和客户的高度认可,在继续夯实主营业务的基础上,孵化研发各种新的项目。 在综合代维业务方面,持续推进全国性战略布局,高质量履行中国移动11个、中国铁塔7个、中国联通5个省份及直辖市的综合代维服务合同,其中报告期内新增江西铁塔专业代维、浙江联通代维两省代维业务突破。通过构建全国网格化运维服务体系,形成覆盖“省-市-区(县)”三级通信技术服务布局,有效夯实运营商市场客户基础,依托标准化作业流程与运营管理平台,持续提升"7×24小时"全业务场景服务能力,有力推动公司品牌价值提升。 在网络工程服务方面,公司纵深推进"主设备+配套+传输"全链条服务能力建设。报告期内公司参与中国移动2025年至2026年通信工程施工服务(设备安装及传输管线专业)项目竞标,成功中标广东、海南、四川、辽宁四省业务,在未来两三年内可为公司持续提供订单来源。 在网络优化业务方面,公司深化与中国移动设计院的战略合作,加速推进网优业务智能化转型。公司结合当前低空经济需求,探索新的技术手段,增强低空网络勘察能力与低空空域信号评估能力。采用无人机、智能终端拍摄、AR/VR等手段收集图像数据,利用图像识别技术自动辨识天线姿态与安全隐患识别;基于无人机搭载空测仪器执行低空空域网络检测任务,采集空中无线网络的质量指标数据(RSPR、SINR),利用三维数字孪生,构建高精度地理栅格模型,全方位分析低空空域无线网络质量分布。 在系统解决方案方面,公司深耕物联网平台,打造全栈体系,报告期内紧跟AI技术,构建AI大模型应用全栈体系,形成“物联网+AI”的融合,形成感知与智能的闭环。 在新能源业务领域,工商业光伏项目建设取得突破:成功中标“广州工控大湾区高端装备研发生产基地源网荷储系统项目光伏工程”。该项目规划装机容量约为 30兆瓦,是公司在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域承接的大型综合性智慧能源项目之一。 公司控股孙公司伟鹏航科持续优化迭代飞行计划系统,同步开展市场推广。上半年在航空领域重点开展与民航院所的合作,完成了民航全流程仿真项目的航司方案设计、国家重点项目—航空公司运行控制系统仿真验证项目的初步设计。在低空领域,伟鹏航科持续完善低空空管、机场、低空运营商三位一体的安全管控平台、通用机场空地一体高低空融合安全管控平台。运行控制系统在低空运营商—亿鹏航空集团落地应用。 公司控股子公司联云智能在软件方面,推出“云枢智联(AIOT)”智能平台,支持低代码敏捷构建行业工作台,提供一站式 AIOT解决方案,实现共享电单车管理平台、智慧水务、智慧农业等业务平滑迁移,利用平台 AI能力在法务行业新孵化落地“智律星”方案,目前正推进在文旅、智能陪伴设备、招投标等场景应用。在硬件方面,上半年完成“共享电单车智能中控”等四大关键硬件开发,这些新型硬件与软件平台产品共同构成完整的端到端解决方案,将有助于提升公司的竞争力,拓宽公司业务范围。 公司凭借出色的技术实力和专业服务,在技术创新、项目交付、社会责任等方面赢得了行业内外的认可,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展现了公司在通信技术服务领域的强大实力和品牌价值。报告期内,公司接连获授广东移动年度“优秀合作伙伴”、广东联通“优秀合作伙伴”与“金牌合作伙伴”等荣誉称号,这些合作与认可进一步巩固了公司在通信技术服务领域的市场地位和品牌声誉。此外,公司在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震、哈尔滨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的通信保障工作中展现了高效响应能力与专业实力,获得当地政府和客户的高度赞扬。 公司围绕新质生产力方向,为行业技术进步提供助力推动,通过投资基金,与专业的基金管理人合作,继续布局 5G相关产业,发掘优质初创企业。目前业务分布在室分及边缘计算、系统解决方案、5G基站射频收发芯片、硅光芯片、计算机门户网站、航空系统软件开发等领域。 (2)毛利率变化情况 2025年上半年,公司综合毛利率为8.98%,与上年同期10.39%同比下降1.41个百分点,主要业务的毛利率变化情况如下:①通信网络技术服务业务,毛利率较上年同期下降1.65个百分点,其中:网络工程业务增长0.17个百分点、网络维护业务下降2.77个百分点、网络优化业务下降1.42个百分点。②系统解决方案业务,毛利率较上年同期下降0.59个百分点。③物联网业务及其他,毛利率较上年同期下降5.24个百分点。 营业收入 1,219,998,025.04 1,226,586,743.08 -0.54% 本报告期与上年同期无重大变化。 营业成本 1,110,456,160.32 1,099,102,404.68 1.03% 本报告期与上年同期无重大变化。 睿科技出表的影响所致。 管理费用 39,099,389.92 55,319,127.30 -29.32% 主要是本报告期的法律服务费较上公司衡睿科技出表的影响所致。财务费用 -843,576.12 -2,060,045.40 59.05% 主要是本报告期内存款利息收入较上年同期减少所致。研发投入 57,649,272.89 55,421,507.00 4.02% 本报告期与上年同期无重大变化。所得税费用 -4,210,933.42 11,040,249.58 -138.14% 主要是本报告期计提的递延所得税费用较上年同期减少所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765,648.10 35,869,364.41 -104.92% 主要是受上年同期原子公司衡睿科技出表,剩余股权按照公允价值重新计量产生利得 3,932.92万元的影响所致。少数股东损益 -1,261,832.33 -440,568.71 -186.41% 主要是本报告期子公司亏损金额较上年同期增加所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28,207,919.76 -330,083,674.91 61.16% 主要是本报告期持续加强营收回款管理及优化供应链减少采购付现所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583,210.62 -2,849,310.94 120.47% 主要是本报告期购建及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净额较上年同期减少所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60,048,447.72 102,977,989.00 -41.69% 主要是本报告期的银行借款较上年同期减少所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67,576,261.43 -229,954,996.83 70.61% 主要是本报告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增加所致。公司报告期利润构成或利润来源发生重大变动□适用 不适用金额进行预估;销售收入是指公司在本报告期确认的收入金额(不含税);回款是指公司在本报告期收到的结算款,包括回收以前年度的结算款(含税)。当地汇率或贸易政策的重大变化情况及对公司生产经营的影响;□适用 不适用主要原材料及核心零部件等的进口情况对公司生产经营的影响□适用 不适用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模式为自主研发,主要针对5G行业应用、硬件设备、系统解决方案、物联网端对端、大数据平台、航空软件等方面进行研究开发,研发投入金额共5,710.72万元。公司重要研发项目的进展及影响如下:项目名称 项目目的 项目进展 拟达到的目标 预计完成开发和量产的时间 预计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影响大数据流计算通用引擎研发架,增强公司在海量大数据实时流处理方面的产品竞争力,大幅提升同类项目的二次开发效率、最终实现项目的降本增效。 已完成产品研发和验证测试。 1、研发基于 C++开发的高效实时大数据流处理软件系统。 2、研发基于 Spark/Flink等 通用框架实现的实时大数 据流处理软件系统。 预计2025年年末完成开发。 增强公司在海量大数据实时流处理方面的产品竞争力,大幅提升同类项目的二次开发效率、最终实现项目的降本增效。垂直行业数字化与智能化应用研发 基于垂直行业数字化与智能化需求,打造一套包含生产备品备件设备管理、地磅数据、质检数据、生产过程数据等功能的数据管理系统,有效提高产线数据信息化管理、提高产线数据监测和设备监控效率,通过数据趋势提供决策分析。 已经完成相关研发任务和试点验证,满足验收条件。 研发一套产线数据管理系统,包含生产备品备件设备管理、地磅数据、质检数据、生产过程数据管理功能的系统,并在项目中落地实施并完成整体功能测试,实现在 ERP管理与生产流程管理有可复制性和推广性。 延期至2025年年末完成系统验证,并开始进行初步的产品化。 通过研发该系统实现工业行业跨系统融合与架构优化、全链条的数据互通和数据可视化、提高数据流转效率、采集密度,有效解决行业痛点,为公司在智慧工业领域的业务拓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基于数字孪生的 5G专网自管理系统研发务发展,需要研发一套基于数字孪生的 5G专网自管理系统,面向5G企业客户可以实现用户网络质量和业务质量自管理的目标。 已完成系统开发。 1、研发基于数字孪生的5G专网自管理系统,为5G专网自管理提供数据采集、数据解析、数据清洗、数据汇聚、数据处理、数据存储等能力,实时为行业客户提供终端设备、网络以及业务质量情况。 2、根据 5G专网的自管理 需求,研发运用数字孪生技术构建 5G专网数字孪生体模型,构建不同级别的可视化能力,满足通信网络数字孪生体与现实物理5G专网网络之间的交互和模拟。 3、输出发明专利 1项。 预计2025年年 末完成开发,并开始进行推广应用。 支撑公司 5G专网自管理相关项目的落地,并在数据采集管理、数字孪生建模、3D建模可视化等核心能力上得到持续积累。通用软硬件一体化智能管控技术研发 研发一款通用软硬件一体化智能管控技术,秉承软硬件一体化管控功能的理念,实现软硬件一体化功能,使机房设备管理更加简单,同时增强了设备的自动化功能和工业物联网的应 1、项目前期准备,需求设计整理与设计,业务调研和分析; 2、明确研究思路 及相关研究内 容,完成总体方案设计; 1、研发一套机房设备接入终端硬件,为机房的设备接入提供通信通道。 2、研发硬件接入系统配置 平台,系统平台功能可以分为汇总库管理、监测库管理、配置库管理、协议库管理、固件库管理、系 预计2025年年末完成开发。 该项目解决了传统设备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实现机房设备运维管理的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和差异化运维,帮助企业数字化管理和自动化生产、提项目名称 项目目的 项目进展 拟达到的目标 预计完成开发和量产的时间 预计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影响用,以及将设备运维服务化 3、完成终端硬件的外壳设计、软硬件一体化管控协议设计、系统架构设计; 4、终端硬件原理 图、PCB图设计; 5、完成硬件电路 和应用软件整体 调测,并做软件优化。 6、完成硬件样机 测试。 7、完成应用场景 的试点工作。 统库。 高生产效率和服务效率,将传统的机房设备管理方式转换成智能化运维服务化,为公司创造更多的商业机会。工程作业场景安全管理信息化技术研发 项目旨在研发一个工程安全作业管理系统,以解决工程施工中存在的安全管理问题。通过物联网、云计算、智能设备等技术手段,实现工程施工现场的数字化、精细化和智慧化管理。 该系统可以实现现场安 全监管、实时视频监控、智能分析预警和自动录入等功能,提高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和决策效率,减少安全事故发生。项目完成后,系统可以生成施工报告,及时反馈安全监管情况。总的目标是提升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水平。 已经完成相关研发任务和试点验证,满足验收条件。 设计了一个工程安全作业管理系统,包括施工任务管理、施工点位标记、现场施工安全设施确认、点位有害气体检测、现场施工安全设施人工确认、智能分析、施工结果报告等功能,旨在实现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管和管理。 预计2025年 9月完成开发,并开始进行推广应用。 通过设计并实施工程安全作业管理系统,公司能够提供先进的解决方案,满足市场对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需求。这将使公司在工程施工行业中赢得更多项目,并与竞争对手形成明显差异化竞争优势。 同时,该系统实现了工程施工现场的数字化、精细化和智慧化管理,提高了施工现场的安全性和效率。数字化转型智慧场景应用技术研发 通过先进的物联网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物联网新型传感器、物联网网关等构建一个可接入物联网设备的智慧场景应用系统。该智慧场景应用系统可以实现监控场景使用中的设备相关参数,包括但不限于温度、烟雾、湿度、火焰探测等参数,当设备捕捉场景异常等状况时,可以通过告警上 已经完成相关研发任务和试点验证,满足验收条件。 研发数字化转型智慧场景应用技术系统,实现设备接入与安装管理、设备告警、可视化驾驶舱、告警监控、客户管理和小程序管理终端等功能。 预计2025年10月完成开发,并开始进行推广应用。 通过推广本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智慧场景应用能力,可以显著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地位。 在数字化转型普及 的趋势下,智慧场景应用已成为企业差异化竞争的关键。通过提供高质量的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本企业能够创造与竞争对手项目名称 项目目的 项目进展 拟达到的目标 预计完成开发和量产的时间 预计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影响报、短信通知等方式远程传递告知到监控运维人员,及时进行远程控制及维护工作,极大提升了安全维护效率,减少事故发生。 的差异化,吸引更多客户并扩大市场份额。这种差异化的水平将是本企业在行业中的独特优势,进一步巩固并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地位。数智化AI技术及应用场景研发项目 研发基于 AI大模型的数智化应用系统:利用RAG和 LLM等技术,开发轻量级、本地化的AI应用系统,为不同行业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 1、完成本地及线上大模型配置; 2、完成自定义智 能体创建及使 用; 3、完成智能体可 发布后单独使 用; 4、完成 RAG高 效体系,支持多个 RAG创建并使用; 5、完成 KG入库 形成可视化界 面; 6、完成用户权限 体系。 1、基于 AI大模型本地化部署轻量级应用系统 1套。 2、研究和开发问答系统、 对话系统和信息检索技 术,构建大规模语言模型。 3、针对不同行业的特点, 开发智能客服、工业自动化、智能风控、智能物联和智能运维等应用。 预计2026年12月完成开发,并开始进行推广应用。 通过研发基于 AI大模型的数智化应用系统,公司将掌握先进的 RAG、LLM等技术,提升自身的技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可以利用项目成果开发面向不同行业的智能化解决方案,拓展新的业务领域智能化应用可以帮助公司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绿色能源管理设备及系统研发项目 该项目主要包含充电棚网关系统研发、研发网关采集数据、网关数据上传,以及网关的通信协议和数据安全性稳定性等方面。这些研究内容将为充电棚网关的智能化管理、数据安全和通信稳定性提供技术支撑,推动其在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领域的发展和应用。 1、完成需求调研分析; 2、完成总体方案 设计; 3、完成电路原理 图设计; 4、完成 PCB电 路板的设计。 研发一款硬件终端来作为充电棚各设备的数据聚合中心,这款硬件终端带有专用的数据采集和转发功能,用于接收来自不同厂家设备的数据,并将这些数据转换为统一的格式进行聚合,然后发送到远程监控系统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和展示。 预计2026年12月完成开发,并开始进行推广应用。 充电棚网关可以远程监控充电设备的运行状况,及时发现故障并进行诊断处理,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少停机时间,提高充电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降低了维护成本,为公司新能源业务的发展提供了一大助力。智慧农业支撑技术及场景应用研发及场景应用,以实现农业生产的智能化、数字化和网络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推动农业行业的绿色安全发展。 已完成后端平台开发,前端应用、APP功能开发。正在进行系统功能测试验证及相关研发材料编写。 1、构建一个水产特色产业的专属数字化中台,实现数据的实时采集、传输、存储和分析。 2、发展一体化智慧水产养 殖应用,包括水质监测、给排水控制、自动投喂、尾水与气象监控等。 3、对养殖基地进行数字化 设备改造,提升养殖效率与产出质量。 预计2026年12月完成开发,并开始进行推广应用。 通过智慧农业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公司将能够在智慧农业领域占据先机,增强市场竞争力。项目成果将有助于公司拓展业务范围,进入智慧农业这一新兴市场,开辟新的收入来源。技术创新点的实现项目名称 项目目的 项目进展 拟达到的目标 预计完成开发和量产的时间 预计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影响将提升公司的技术实力和行业影响力,有助于吸引更多的合作伙伴和客户。随着智慧农业的普及,公司有望通过提供高效、环保的农业解决方案,为国家的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战略做出贡献。智能运维支撑技术及系统研发项目 通过研发适配各种类型的业务设备的定制网关,搭建运维监控系统管理平台对运维情况进行分析,对异常运维情况进行告警;结合实时市场数据,计算使用当前运维监控系统所获得的直接或间接经济效益,为管理者运营提供数据支撑。本项目研发可实现智能预警、及时防控,从而降低生产风险,降低生产成本,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1、完成硬件样机开发; 2、完成软件功能 开发、联调测试; 3、对功能进行完 善; 4、软硬件实地部 署,局部测试。 1、通过对适配各种类型的设备的定制网关的研究,从而对多种设备,如电能表、控制器的接入。 2、通过定制网关、监控系 统和智能算法等手段结合 研究,实现实时监测运维监控系统以及业务设备的运行状态,自动诊断故障并自动形成告警信息;运用大数据分析和智能算法等,可以对运维监控范围内的设备、系统等进行数据分析和预测,提前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避免故障的发生,提供及时的维护建议,降低运维成本和风险。 3、通过对结算模块的研 究,提供一个可自定义的结算参数调整模块,方便结算人员根据实时变化的市场数据进行调整,从而获取正确的结算报表。 预计2026年10月完成开发,并开始进行推广应用。 通过本项目提供的智能运维支撑技术,为公司运维类项目提供一种完善的、安全的监控手段,提高项目的自动化程度,加强运维管理手段的创新,提高运维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系统化工程管理与优化技术研发项目 通过研发工程建设数字化监管系统,加快推动工程建设数字化转型,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占领全国工程类项目监管数字化的市场,提高工程建设监管效率,使工程建设管理更加科学、透明、高效。 完成项目管理、安全管理、人员管理、质量管理功能开发。 建设一个具备项目管理、安全管理、人员管理、质量管理、文明施工、验收管理、档案管理、过程监控等功能的数字化监管系统,实现对工程建设全过程的全面监管和管理。 预计2026年12月完成开发,并开始进行推广应用。 项目的成功实施将改变传统工程建设管理模式,提高工程建设监管效率,增强公司的市场竞争力,有助于公司在数字化监管技术领域占据领先地位,推动公司的长期发展和行业影响力。基于异构物联 整合多源异构的物联网感知数据,构建统一治 完成需求调研与可行性分析。 1.异构数据资源目录构建:对物联网感知数据进 预计2027年12月完成开发 该项目通过构建统一的物联网数据治项目名称 项目目的 项目进展 拟达到的目标 预计完成开发和量产的时间 预计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影响数据融合的智慧政务数据治理平台研发项目 理平台,通过数据资源目录生成、预质检流程优化、编目挂接工具开发等核心功能,实现数据的高效分类、质量管控与共享对接,最终服务于数字政府“一网共享”体系,提升政务数据治理的标准化与智能化水平。 行归档与分类,按数据类型、归属单位等维度生成统一目录,实现多源数据的结构化管理与快速检索。2.数据质量预检与优化: 提供数据内容质量检查功 能,识别并修正问题数据,提高质检通过率,为后续数据挂接提供标准化输入。3.批量质检管理与信息补全:支持各单位批量查看数据质检结果,并根据质检反馈补充缺失的采集信息,确保数据完整性和规范性。4.编目挂接工具支持:开发适配“一网共享”平台的专用工具,简化数据编目挂接流程,提升政务数据共享效率与协同能力。 理平台,将显著提升公司的技术壁垒与市场竞争力。项目不仅驱动软硬件产品体系升级,更将拓展可持续的政企服务模式,成为公司抢占物联网数据治理赛道、赋能智慧城市新业态的重要引擎。隧道工程施工沉降安全监测系统研发项目 本项目聚焦我国交通、水利、市政等关键基础设施领域的隧道工程建设需求,针对隧道沉降这一核心风险因素,创新构建"机器视觉+人工智能"的立体化监测体系。通过部署专业监控摄像头与边缘计算节点,结合深度学习算法实现毫米级形变识别,打造低成本、全周期、智能化的沉降监测解决方案。项目深度整合隧道内智慧工地 5G专网通信能力,构建"感知-传输-分析-预警"一体化安全管控平台,实现沉降风险的实时动态预测与分级预警,有效提升复杂地质环境下隧道工程的安全监测水平与应急响应能力,为基础设施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技术赋能。 已完成技术方案论证。 本项目旨在构建隧道沉降监测物联网平台,打造"端-边-管-云"四位一体的智能监测体系。具体功能包括全生命周期设备管理系统、多源异构数据融合管理机制、基于深度学习的形变预测模型、创建分级预警机制等。该平台将显著提升复杂地质环境下隧道工程的安全管控能力,推动隧道工程安全管理数字化转型,为交通、水利、市政等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 预计2027年12月完成开发 这是公司 AIoT能力在智慧工地领域的又一创新,拓展公司物联网业务在产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深度应用,持续保持智慧工地业务的行业优势和影响力。光伏能源物联 通过智能化技术提升屋顶光伏系统的运维效率 1、 完成需求调 构建智能化的屋顶光伏综合管理系统,通过 AI视 预计2027年12月完成开发 提升公司在光伏运维领域的技术竞争项目名称 项目目的 项目进展 拟达到的目标 预计完成开发和量产的时间 预计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影响管理系统的多场景兼容性增强技术研发项目 和发电效益,构建集视频监控、AI分析和发电优化于一体的综合管理平台。通过整合高清摄像头与 AI算法,实现对光伏板状态和周界安全的实时监测及异常告警,减少人工巡检需求;同时利用多源数据融合和自适应控制算法动态优化光伏板倾角,结合气象数据最大化发电效率。采用标准化协议和场景模板引擎,兼容主流设备并适配不同屋顶类型,实现快速部署。降低运维成本、延长设备寿命、缩短投资回报周期,并优化电网消纳能力,从而推动清洁能源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研分析; 2、完成总体方案 设计; 频监控实现光伏板状态实时监测与异常预警,运用自适应算法动态优化光伏板倾角提升发电效率,减少人工巡检需求,降低运维成本、延长设备寿命,为分布式光伏电站提供高效、智能的运维解决方案。 力,形成智能光伏运维系统解决方案的产品化能力,拓展公司业务至电站运维服务市场;积累的 AI视频分析、边缘计算等技术可延伸至风电、储能等新能源领域,构建智慧能源管理平台;增强品牌影响力,助力获取更多工商业屋顶光伏项目资源。基于DeepSeek大模型的工程全生命周期智能管控能力研发项目 项目旨在基于DeepSeek 大模型,研发工程全生命周期智能管控能力,构建轻量化智能管控体系。该体系包含工程文档智能解析、物联网设备智能监控平台等五大核心模块,解决传统工程管理中设计、施工、运维各阶段数据贯通难、决策滞后且主观等问题,推动工程管理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预测,从经验驱动转为数据驱动,顺应行业智能化发展趋势。 1、完成基础能力搭建; 2、完成基本需求 档关键信息自动提取;设备监控数据秒级采集,异常预警快速响应;知识问答系统准确支持多场景查询。经济上,提供低成本轻量化方案,降低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门槛;减少项目隐性成本,通过模块化销售和定制化服务拓展收入来源。 预计2027年12月完成开发 增强公司在工程智能管控领域的技术竞争力,契合政策导向与市场需求。 模块化设计和定制 服务可扩大客户群 体,提升市场份额。积累的多模态融合、轻量化决策等技术,助力业务向建筑、能源等多领域拓展,为公司持续增长提供动力,奠定行业领先地位。基于AI语音识别多模态智能运维终端及系统一体化研发项目 随着智能电动车行业和智能硬件领域的快速发展,本项目旨在紧跟共享经济和绿色出行的大趋势,满足消费者对于骑行安全性、便捷性和智能化功能日益增长的需求。通过研发基于 AI语音识别多模态智能运维终端及系统,实现电 完成市场调研与需求分析,进行产品设计与开发,重点攻克核心技术(如语音识别和智能头盔)。 完成基于异构物联数据融合的电单车运营平台的开发,以及智能头盔等硬件设备的研发。打造一个完整、稳定、高效的智能电动车系统,实现智能头盔与电动车智能中控系统的无缝联动,为用户提供更加智能化、便捷化的骑行体验。 预计2027年12月完成开发 该项目成果将使公司在智能电动车领域具备独特的优势,与竞争对手形成差异化。通过提供更智能、更便捷、更安全的产品和服务,吸引更多的用户选择公司的产品,从而扩大市项目名称 项目目的 项目进展 拟达到的目标 预计完成开发和量产的时间 预计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影响动车在智能化管理方面的重大突破。 场份额,提升公司在行业内的地位。工业设备多源智能屏的技术研发项目 强化工业物联网在智能制造行业应用领域的场景化落地,增强应用能力。 已经具备量产条件 工业级设备进行预装配置该智能屏。为存量设备的智能化升级改造提供基础物联网硬件支持。 解决客户对设备物联、边缘计算、终端交互等方面的需求,并为智能制造行业应用领域的场景化分析增强应用能力,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拓展了公司在物联网场景的竞争力。 工业设备多源智能屏的技术研发项目智慧工厂人脸识别交互终端的技术研发项目 为客户提供性价比更高的智慧工厂解决方案基础硬件设施 已经具备量产条件,积极拓展市场及客户 为工厂的“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提供智能屏终端支持。 解决客户智慧工厂终端设备等方面的需求,并为智能制造行业应用领域的场景化分析增强应用能力,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 智慧工厂人脸识别交互终端的技术研发项目全流程数字化管理系统 为中小型制造业提供全面的数字化工厂解决方案,为公司在制造业数字化中提供核心竞争力产品。 已经完成,具备全面推广条件 为制造业工厂提供全面的数字化工厂解决方案,通过“智改数转”,为企业践行新质生产力。 维护公司在智能制造领域,数字工厂领域的产品及核心竞争力,可以为制造业提供整体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将为公司的新业务创新发展提供技术竞争力。 全流程数字化管理系统低空通用机场安全管控平台管控平台 完成产品设计,处于研发阶段 1、建立低空通用机场管控平台,实现高低空融合的运行安全管理2026年 12月 为公司在通用机场提供标准化产品 四、非主营业务分析 适用 □不适用 现金红利收益。 否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196,644.25 -16.53% 主要是报告期内持有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额。 否资产减值 -967,808.20 13.37% 主要是计提合同资产及存货跌价准备所产生的损益。 否营业外收入 17,843.84 -0.25% 主要是固定资产报废利得。 否营业外支出 908,757.73 -12.55% 主要是公司支付赔偿款。 否其他收益 6,369,481.17 -88.00% 主要是其他政府补助项目所获得的收益。 否信用减值损失 -8,250,124.19 113.98% 主要是根据公司信用政策对应收款项计提的信用减值准备。 否 五、资产及负债状况分析 1、资产构成重大变动情况 本较上年末增加所致。 长期股权 行短期借款。 户支付的合同款金额较上年末增加 所致。 借款。 承兑汇票减少所致。 一年内到 期的非流 期应收款较上年末增加所致。 其他流动 致。 长期应收 致。 长期待摊 修费用较上年末增加所致。 致。 其他流动 对应销项税金较上年末增加所致。 偿款较上年末减少所致。 其他综合 增加所致。 2、主要境外资产情况 □适用 不适用 3、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 适用 □不适用 云南视通技术有限公司减资退回投资款150,000.00元。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资产计量属性是否发生重大变化 □是 否 4、截至报告期末的资产权利受限情况 不适用 六、投资状况分析 1、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2、报告期内获取的重大的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3、报告期内正在进行的重大的非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4、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 适用 □不适用 5、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无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6、委托理财、衍生品投资和委托贷款情况 (1) 委托理财情况 适用 □不适用 报告期内委托理财概况 (2) 衍生品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衍生品投资。 (3) 委托贷款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原告宜通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偿还借款本金 5,000万元及利息(自2018年7月19日起至实际清偿之日止,以借款本 金 5,000万元为基数,按年利率 6.525%计付)”,公司已在以前年度收到本金 261,173.43元,利息 2,187,083.33元。该委托贷款已在以前年度全额计提减值损失。2023年10月30日,公司收到该委托贷款本金及利息执行款 29,771,229.09元。截至目前,公司尚有贷款本金 19,967,597.48元及其委托贷款对应利息尚未收回。注 2:因倍泰健康逾期未归还公司向其发放的委托贷款 2,000万元及部分利息(到期日为2018年8月8日),公司于 2018年8月9日向广州市天河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广州市天河区人民法院出具了《民事判决书》(2018)粤 0106 民初 21740 号,法院判决如下:“被告深圳市倍泰健康测量分析技术有限公司于本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日起十日内,向原告宜通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偿还借款本金 2,000万元、利息、罚息(利息自2017年11月15日起至2018年8月8日止,按年利率 4.35%计付;罚息自2018年8月9日起计至实际清偿之日止,按年利率 6.525%计付,利息及罚息均以 2,000万月 30 日,公司收到该委托贷款本金及利息执行款 11,868,051.64元。截至目前,公司尚有贷款本金 7,859,681.35元及其委托贷款对应利息尚未收回。注 3:因倍泰健康逾期未归还公司向其发放的委托贷款 5,000万元及部分利息(到期日为2018年8月8日),公司于 2018年8月9日向广州市天河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广州市天河区人民法院出具了《民事判决书》(2018)粤 0106 民初 21738 号,法院判决如下:“被告深圳市倍泰健康测量分析技术有限公司于本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日起十日内,向原告宜通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偿还借款本金 5,000万元及利息(自2018年5月31日起至实际清偿之日止,以借款本金5,000万元为基数,按年利率 4.45%计付)”。倍泰健康已在以前年度累计偿还其本金 400万元及利息 196,541.67元。该委托贷款已在以前年度全额计提减值损失。2023年10月30日,公司收到该委托贷款本金及利息执行款 29,771,229.09元。截至目前,公司尚有贷款本金 16,228,770.91元及其委托贷款对应利息尚未收回。注 4: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已累计向广西新联发放 3 笔委托贷款合计 800万元,其中逾期未收回委托贷款金额 800万元。结合广西新联的经营情况,预计对逾期未收回部分委托贷款本金回收的可能性较小,已在2018年度全额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800万元,因广西新联是公司的合并范围内的控股子公司,对合并报表不产生影响。注 5:公司已累计向上海瑞禾通讯技术有限公司发放委托贷款 750万元,委托贷款期限均为一年,贷款均未到期。注 6:公司已累计向广东众益鼎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发放贷款 1123万元,委托贷款期限均为一年,贷款均未到期。注 7:2025年4月25日,公司向广东宜通联云智能信息有限公司发放贷款 150.16万元,广东宜通联云智能信息有限公司已于2025年5月29日全部归还委托贷款。委托贷款出现预期无法收回本金或存在其他可能导致减值的情形,请见上表附注。 七、重大资产和股权出售 1、出售重大资产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未出售重大资产。 2、出售重大股权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八、主要控股参股公司分析 适用 □不适用 有限公司 子公司 通信技术服务;计算机系统服务;应用软件服务 20,000,000.00 262,213,444.46 206,473,392.50 142,885,901.45 -1,350,410.33 -1,313,364.86北京天河鸿城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子公司 销售通讯器材、电子计算机软硬件 100,000,000.00 129,817,112.68 117,896,102.95 578,822.56 -3,629,001.44 -3,684,684.82广东曼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子公司 通信技术服务;计算机系统服务;应用软件服务 28,326,500.00 8,825,962.01 5,907,628.58 1,886,320.56 -3,257,068.91 -3,257,076.14广东宜通联云智能信息有限公司 子公司 通信技术服务;计算机系统服务;应用软件服务 30,000,000.00 18,092,132.67 5,424,229.40 6,994,862.76 -4,259,830.98 -4,259,830.98爱云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子公司 通信技术服务;计算机系统服务;应用软件服务 11,400,000.00 33,609,501.53 23,259,726.85 3,217,244.04 1,833,925.40 2,041,475.80宜通世纪(广东)产业投资有限公司 子公司 以自有资金从事投资活动 20,000,000.00 242,270,656.20 222,074,716.09 2,898,499.37 1,433,469.82 1,433,469.82广州科创智汇二号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参股公司 以私募基金从事股权投资、投资管理、资产管理等活动 100,000,000.00 115,291,923.99 115,289,927.76 0.00 2,769,672.00 2,769,672.00广东宜通衡睿科技有限公司 参股公司 通信技术服务;计算机系统服务;应用软件服务 21,070,369.75 135,702,541.50 41,191,704.01 45,198,325.17 988,335.93 988,336.50无。 九、公司控制的结构化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十一、报告期内接待调研、沟通、采访等活动登记表 适用 □不适用 接待时间 接待地点 接待方式 接待对象类型 接待对象 谈论的主要内容理相关情况。 详见巨潮资讯网(http://www.cninfo.com.cn/) 十二、市值管理制度和估值提升计划的制定落实情况 公司是否制定了市值管理制度。 □是 否 公司是否披露了估值提升计划。 □是 否 十三、“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贯彻落实情况 公司是否披露了“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公告。□是 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