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振华新材(688707)经营总结 | 截止日期 | 2025-06-30 | 信息来源 | 2025年中期报告 | 经营情况 |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业绩变动原因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1,281万元,同比下降2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1,743万元,亏损进一步扩大。营业收入及利润下滑主要源于以下因素:1.产品销售价格承压:行业竞争加剧导致正极材料环节议价能力减弱,产品销售单价持续低位运行。公司虽通过提升运营效率、优化采购策略等方式努力控制成本,但产品售价下降仍对毛利空间构成一定压力。 2.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报告期内,碳酸锂等主要原材料价格虽总体处于低位,但波动性犹存。公司采用“成本加成”定价模式,原材料采购与产品销售存在时间差,价格传导的滞后性对阶段性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3.下游需求结构性变化:磷酸铁锂电池在成本敏感的中低端车型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对三元材料需求形成结构性替代。公司传统优势产品(如中镍5系材料)市场需求显著收缩,而新一代6系高电压材料在客户端虽已完成认证,但报告期内尚未形成大批量订单,未能完全弥补传统产品需求下滑缺口。 4.产能利用率不足及固定成本影响:受市场需求不及预期及产品结构调整影响,公司部分产线产能利用率偏低,导致单位产品分摊的折旧、人工等固定成本相对较高,同时闲置产能停工损失直接计入成本对整体利润形成较大压力。 5.期间费用刚性支出增加:为保持技术领先优势并拓展新市场,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除投向传统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外,还有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固态电池材料等前沿技术领域,研发费用同比上升。同时,为维护客户关系网络及拓展新业务渠道,销售费用亦同比有所增加。 尽管面临上述挑战,公司在产品研发、客户拓展等方面仍取得积极进展,为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下一步发展思路 面对当前行业格局与市场环境,公司将坚持“稳固基本盘、开拓新增量、聚焦降本增效”的总体战略,重点推进以下工作: 1.强化技术创新与产品迭代: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聚焦提升能量密度、延长循环寿命、增强安全性能及降低供应链/技术/工艺成本等关键技术方向,巩固单晶高镍材料领域领先优势,加速推进6系三元材料的批量交付。紧密跟踪前沿技术趋势,加快高镍/超高镍材料、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锰铁锂(LMFP)、固态/半固态电池用正极材料及固体电解质等材料的产业化进程,培育新的业绩增长点。 2.优化市场与客户结构:拓展多元化应用市场,在巩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储能、电动工具、电动二轮车、低空经济等新兴应用场景,开发差异化、定制化产品,加速技术成果转化。深化与现有战略大客户合作,并加快在国内外优质动力电池客户及小动力、消费电子等细分市场的客户认证与销售覆盖,构建更均衡、健康的客户生态。 3.深化降本增效与精益管理:加强供应链管理,通过签订长单、战略合作、参股上游资源及布局电池回收等方式,提升原材料成本管控能力,平抑价格波动风险。持续推进精益生产与数字化转型,从采购、生产、技术、管理等全流程挖掘降本潜力。强化应收账款与存货管理,提升资产运营效率,保障公司稳健可持续发展。 4.审慎推进产能建设与海外布局:科学规划现有产能,推动生产线柔性化升级,提升应对小批量、多品种定制化需求的能力。根据市场需求审慎决策后续产能扩张,避免资源错配。密切关注海外市场动态及政策导向,加快海外客户认证进程,稳步推进国际化布局,以分散经营风险,增强综合竞争力。 非企业会计准则财务指标变动情况分析及展望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