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圣农发展(002299)经营总结 | 截止日期 | 2024-12-31 | 信息来源 | 2024年年度报告 | 经营情况 |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属于白羽肉鸡生产及肉类食品深加工行业,公司是目前中国唯一拥有白羽鸡自研种鸡并实现对外批量销售的企业, 是中国最大的集祖代、父母代种鸡和商品代肉鸡养殖于一体的白羽肉鸡生产企业,是中国最大的鸡肉食品深加工企业。1. 行业概况 (1)白羽肉鸡生产行业 白羽肉鸡是对白羽快大型肉鸡的简称,中国白羽肉鸡产业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是目前我国农业产业中现代化、标准 化、产业规模化程度最高的新型产业。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消费者的食品消费观念已经从最初的满足于温饱发展成为追求高品质、方便快捷的消费,因此对营养价值高、食用便利、安全卫生的肉制品的需求越来越大,但我国的肉制品人均消费总量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相差甚远,发展空间巨大。在肉类产品中,鸡肉以其一高三低(高蛋白质、低脂肪、低胆固醇和低热量)及生产周期短、饲料转化率高、经济效益显著、环境友好等优势,已成为我国第二大消费肉类,且在我国肉类消费结构占比逐年迅速提升,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 (2)肉类食品深加工行业 国内目前肉类饮食消费习惯受传统饮食习惯影响以鲜肉为主,肉类深加工食品消费量占肉类整体消费比例不高,相较 之下,肉类深加工食品在欧洲、美国、日本和其他发达国家更受欢迎,发达国家的肉制品约占肉类产量的 50%。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健康、方便的需求不断增强,肉类深加工食品因其健康、安全、易加工、易保存、风味多样等特性越来越受消费者的青睐,未来随着肉制品加工工艺的不断提升,产品种类将更加丰富,市场前景广阔。2. 行业发展情况 (1)我国是全球第二大鸡肉生产国和消费国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家禽出栏173.4亿只,同比增加5.1亿只,增长3.1%,禽肉产量2660万吨,增加97万吨,增长3.8%,在主流肉类消费中占比提升至27.53%,较2023年提升0.94%。 在中国禽类消费结构中,白羽肉鸡占据绝对主导地位,根据2023年中国禽业发展报告显示,白羽肉鸡产量占禽肉总产 量接近50%。中国禽业发展报告及中国白羽肉鸡联盟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白羽肉屠宰量达到85.47亿羽,较2023年同比增长3.6%,较2017年翻一番有余。国占比14.56%、欧盟占比11.05%,中国与巴西并列第二。 数据来源:USDA、IFind 3. 行业发展趋势 (1)消费者更加注重质价比,餐饮连锁化率提升 1)整体情况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全国餐饮市场收入55,718亿元,同比增长5.3%,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15,298亿元, 增长3%。 2014年-2024年餐饮业收入及增速①餐饮稳定恢复,节假日期间掀起了餐饮消费的小高峰:根据中国烹饪协会开展的假期餐饮市场调研数据,2024年元旦、春节、国庆期间受访餐饮企业营业收入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上涨24.1%、12%、2.0%。②餐饮行业竞争加剧:今年以来餐饮消费整体趋于理性,客单价下滑,消费者更加注重质价比。为了迎合消费者对质价比的追求,餐饮企业纷纷选择降价以招揽顾客,行业竞争加剧,甚至出现“增收不增利”现象。③餐饮连锁化率进一步提升:在行业竞争加剧、利润下滑的背景下,品牌化和连锁化成为餐饮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消费者对于方便快捷、质量稳定且有一定品牌知名度的餐饮需求增加,连锁餐饮店因其便利性、标准化服务以及食品安全保障等方面的优势,满足了这一市场需求。④连锁品牌加速下沉:随着居民收入增加和基础设施改善,下沉市场居民消费能力不断提升,消费需求日益多样化,为连锁品牌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2024年,品牌餐饮企业纷纷将下沉市场作为拓展的重点,实现有效增长。⑤积极拥抱数字化转型:餐饮企业积极推进人工智能、大数据、AR/VR 等科技在餐饮行业的应用。数字化服务让顾客享受到更加便捷、高效的用餐体验,从在线预订、移动支付到自助点餐、智能配送等,增强了顾客对品牌的好感和忠诚度。⑥中餐出海发展加速:越来越多的中餐品牌开始主动出海,将国际化作为重要发展战略,拓展海外布局,积极寻找海外合作伙伴。3)白羽肉鸡完美适配餐饮业消费趋势,消费场景多元化白羽肉鸡凭借着其高效生产、低成本、加工灵活性和供应链韧性等优势,成为西式快餐动物蛋白的核心来源,并在消费者质价比追求、餐连锁化率提升的催化下,向中式正餐、快餐、火锅等诸多场景高速渗透。0%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2023年2024年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等 (2)消费者饮食习惯转变带动鸡肉需求高增长 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深入推进,国民饮食结构正经历从“量”到“质”的全面升级,消费者对营养均衡、便捷高 效、高性价比的食品需求持续攀升。在此背景下,鸡肉(尤其是白羽肉鸡)凭借其健康属性、多元加工形态和供应链优势,成为这一趋势下的核心受益品类。1)鸡肉成为“营养阶段”的优选蛋白在健康意识不断觉醒的大背景下,鸡肉正逐渐成为“营养阶段”的优选蛋白。其低脂高蛋白的营养特点(鸡胸肉脂肪含量仅2%-5%、蛋白质含量约20%-25%)与消费者对“低热量、高营养”的追求高度契合,并在“减脂控糖、三高预防”等健康理念的推动下,对红肉形成明显替代趋势。据中国畜牧业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白羽肉鸡消费量在禽肉中占比约 50%,远高于其他主流动物蛋白消费增速。同时,白羽肉鸡凭借更高的饲料转化效率与更低的碳排放(仅为牛肉的1/10),满足Z世代对“低碳饮食”与“环保责任”的关注,进一步增强了鸡肉在年轻消费群体中的黏性。2)产品多元化创新,从基础食材到场景化解决方案从消费端来看,鸡肉制品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相较于过去主要停留在鲜/冻分割肉层面,目前市场上已涌现出种类丰富、形式多样的鸡肉熟制品,包括广受消费者喜爱的腌制鸡肉、即食或半成品鸡排、鸡翅,以及适宜空气炸锅烹调的各式便利食品等。此类多元化产品不仅满足了不同人群在口味、用餐场景和烹饪方式方面的多样化需求,也顺应了人们对健康与便利的双重追求。3)渠道渗透深化,全场景覆盖构建消费生态与此同时,鸡肉因其相对适中的价格与突出的营养价值,在当前注重“质价比”的消费趋势下,进一步赢得零售终端的重视与支持。无论是便利店、会员制商店,还是传统商超,皆不断丰富和升级鸡肉制品的陈列与供应,通过生鲜、冷冻腌制、即食料理、休闲零食等多种形式,为消费者打造全方位、立体化的购物与消费体验。 (3)出口及宠物食品行业的增长,打开鸡肉增长空间 1)鸡肉出海成为行业需求的增长点 鸡肉出海正在成为行业需求的显著增长点。中国禽肉在品质与价格上的竞争优势愈发凸显,中国鸡肉出口正保持强劲增长势头。根据海关数据,2024年我国鸡肉出口量达到 77.03万吨,同比增速超过 30%。这得益于以下因素:一方面,全球消费者对于健康、低脂肉类需求不断扩大,鸡肉以其营养丰富、胆固醇含量较低等优势,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的认可;另一方面,中国白羽肉鸡在养殖技术、屠宰加工及熟食加工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生产成本进一步下降,也提高了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2020年中国鸡肉出口量(万吨)02020年2021年2022年2023年2024年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数据 2024年我国鸡肉出口共涉及 96 个国家或地区,占比 10%的国家或地区有日本(18.54万吨)、中国香港(18.23万 吨),占比分别是 24.07% 和 23.67%。出口俄罗斯(7.41万吨)总量第三,占比 9.62% 。出口品类占比方面,2024年出 口鸡肉品类共计 16 类,占比 10% 以上的依次为其他冻鸡块(29.22万吨);其他制作或保藏的鸡胸肉(14.56万吨);其他制作或保藏的鸡腿肉(12.18万吨),分别占比 37.93%、18.91% 和 15.82% 。2)宠物食品行业发展拉动白鸡需求持续增长宠物食品行业的蓬勃发展,为白羽肉鸡产业提供了新的需求增长点。根据艾媒咨询预测,2024年中国宠物经济产业规模预计突破7,013亿元,其中肉类原料需求占据重要比重。作为关键的动物蛋白来源,白羽肉鸡所产出的鸡胸肉(高蛋白)、鸡肝(适口性增强剂)、鸡骨架(钙质来源)等富余原料及副产品,正逐渐被更多宠物食品企业所采用,为白羽肉鸡行业在产品端上有着良好的互补作用。 (4)食品安全问题加速行业规范、健康发展 2025年3月1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的意见》,针对当前从 农田到餐桌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中存在的衔接不畅等问题,提出了多项有针对性的监管举措,覆盖食用农产品、食品生产经营许可、贮存、运输、寄递和配送、网络食品销售新业态、餐饮服务以及进口食品等多个关键环节,要求有关部门有效协同,确保食品安全全链条、各环节监管有机衔接,责任全面落实。3月18日,农业农村部部召开部常务会议,会议指出,我国农产品量大品种多,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仍不容忽视。要落实国务院食安委部署,突出抓好源头治理和全链条监管,要持续集中整治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出问题,压紧压实各级责任,要健全从田头到餐桌的监管机制,制定产地准出分类监管办法,推进质量安全风险监测部省统筹,提高监测覆盖面。随着公众健康意识的提高和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强,食品安全已成为衡量食品企业综合实力与社会责任的重要指标。在此背景下,白羽肉鸡行业依靠规模化、集约化的生产方式,具备了天然的食品安全管控优势,尤其在一体化全产业链模式下,更能从源头到终端实现全过程的严格管控,为消费者提供放心、可靠的动物蛋白。(注:本节图表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USDA、Wind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