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医疗(600587)经营总结 | 截止日期 | 2025-06-30 | 信息来源 | 2025年中期报告 | 经营情况 |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一)经营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79,041.49万元,较上年同期518,655.25万元降低7.6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571.76万元,比上年同期48,426.22万元降低20.3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3,274.21万元,比上年同期47,364.92万元降低29.75%。 (二)主要工作情况 1、技术创新持续推进,竞争软实力显著增强 公司始终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地位,充分发挥研发主体的创新作用,推进现有产品的技术迭代和新产品的创新研发,增强对高质量发展的引领支撑。报告期内,公司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尤其是对战略研发的支持力度,研发投入达2.02亿元,同比增长8.88%。 科技创新加速新产品上市。一是聚焦市场用户需求开展技术创新,推进现有产品的迭代升级,年内组织实施重点技术创新项目100余项。在医疗器械板块,全球首发智能环形在线自适应放疗系统,推出新一代蒸汽灭菌器、脉动真空清洗消毒器、口内扫描仪、一体式制氧机等重点新产品,持续优化产品性能与用户体验,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在制药装备板块,成功推出国内首台兼容多种双腔包材的预灌封联动线,并上市非PVC膜软袋全自动灯检机等新产品,进一步丰富产品矩阵,拓展多元化应用场景。二是集中优势力量加快推进康复医疗、智慧医院、微创手术器械及耗材等新领域、新赛道项目落地见效,持续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研发的立体动态干扰电治疗仪、轻载型复合机器人、3D荧光内窥镜图像处理器等多款创新产品获批上市,不断打造新的业务增长点。三是紧扣智能化发展方向,持续提升产品的智能化水平。相继推出智能包装工作站、智能器械交接工作站、全自动细胞工作站、全自动微生物菌落挑选工作站等高端智能产品,全面赋能医疗机构提质增效,显著提升用户效率与管理水平。 人工智能赋能产品智慧化升级。报告期内,公司深入推进人工智能技术与产线业务的深度融合。其中,全自动微生物菌落挑选工作站等实验室系列产品顺利上市并获得客户广泛认可,灭菌指示卡状态识别产品以100%的识别准确率成功通过测试验证,全自动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成功通过国际临床化学与检验医学联合会(IFCC)认证。同时,公司加大对人工智能前沿技术的研发力度,积极布局大语言模型及智能体技术,推出涵盖1,200余项行业标准的“华智消供大模型”,为消毒供应领域提供权威智能知识支持,实现智能化交互分析与决策辅助;此外,公司也在积极探索大模型及AI技术在内部业务流程中的应用,致力于服务效率提升及流程优化,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 国家科技攻关项目进展突破。公司累计承担、参与政府科技攻关项目56项,其中国家级项目29项、省市级项目27项,在“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期间连续三次申报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并成功获批。报告期内,公司牵头承担的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多模式图像引导球面放疗系统》项目已完成系统集成和各功能指标调试,目前已进入型式检验阶段。 “产学研医”协同创新融合。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整合产学研资源推进协同创新,与西安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东大学、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山东理工大学等科研院校不断加深创新合作,聚力构建“产学研医”协同创新生态。 科技创新成果斩获荣誉奖励。报告期内,公司5个项目入选2025年度山东省企业技术创新项目,“智慧化消毒供应中心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荣获山东省健康科学技术奖二等奖,“集成式过氧化氢灭菌系统产品开发”等5项成果在山东省第八届科技工作者创新大赛中斩获佳绩,“血袋筐式全自动入库调浆系统”等6款产品获评2025年淄博市创新工业产品。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计获得国家级创新奖项14项,省市级奖项20项,其中包括省级科技进步奖5项,技术发明奖1项。 知识产权与注册认证取得新突破。报告期内,公司新增授权专利70项,其中发明专利16项,累计授权专利达3884项,包括发明专利304项,实用新型专利2885项;软件著作权登记达390项;新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14个,其中三类注册证3个,累计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达179个,包括三类注册证54个,1个产品取得CE证。同时,公司积极推动行业技术发展,发布标准7项,审定标准1项。 2、创新营销模式,国际化发展稳步提高 海外医疗器械板块业务一方面通过树标杆,抓重点,加大开拓和产品注册力度,稳步提高业务规模和实现销售渠道不断扩大;另一方面通过海外市场巡检和代理服务培训,增强了客户粘性,提升了公司品牌认可度。海外制药装备板块业务通过瞄准重点市场,推动产品线海外项目化运作,多个市场实现了项目突破。 制定公司市场协同管理办法。规范公司各单位间协同营销行为,优化资源配置,明确“请进来”支持策略,推动实现公司市场信息和客户资源最大化利用。推动区域销售中心发展,夯实区域自身能力,提升区域及公司市场占有率与体量增长,实现多个整体智慧化项目落地。 3、推行精益管理理念,优化流程提升效益 建立“季度质量专业会议+日常动态跟踪”质量体系管理方法,以质量会议为重要督促手段,强化质量风险前瞻性管控,将医疗器械上市前真实性查核与预审环节合并,大幅提升工作效率。 报告期内,顺利完成30余个产品的核查工作,针对核查过程中发现的共性问题,形成系统性整改建议反馈至相关单位,严守质量安全底线。 4、深化改革添活力,精益化管理日趋完善 围绕五个“坚持”数字化建设总基调,积极推进ERP业财一体化项目,实现全部控股医院及平台公司财务系统切换至ERP系统,为财务数字化转型奠定基础。财务共享项目,实现一期全模块上线工作,包括费控管理、费控与商旅平台对接、应收共享、应付共享、出纳共享。继续优化司库项目功能模块,完成资金归集率等报表开发,实现报表数据层层穿透。自主开发SRM系统,完成与山东健康招标采购数字化监督平台的开发对接工作。统一CRM系统,完成十家单位第一轮全面调研和系统方案的初步搭建及开发实现工作。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