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信视像(600060)经营总结 | 截止日期 | 2025-06-30 | 信息来源 | 2025年中期报告 | 经营情况 |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5年上半年,全球经济承压,贸易纠纷与地缘风险交织。公司坚定不移推进全球化布局与高端化战略,全面推进数字化、智能化转型,逐步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全球化运营体系。报告期内,公司品牌价值与产品竞争力持续攀升,实现了在复杂环境中的份额提升与业绩增长。 (一)经营业绩稳健增长2025年上半年,公司坚持推进大屏化、高端化、智能化战略,依托研发、制造、营销全流程的数字化升级及全球研产销一体化,运营效率持续改善,经营业绩稳步提升。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2.31亿元,同比增长6.9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56亿元,同比增长26.63%;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5.22%,同比增加0.84个百分点;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8.0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8.59%。 注:现金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应收票据周转天数+预付账款周转天数+存货周转天数-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应付票据周转天数-预收账款周转天数。 (二)创新驱动高端引领 公司坚持“技术立企”战略,以显示技术创新为核心,同步构建AI技术体系全面赋能产品升级,围绕ULED、激光显示、MicroLED三大核心显示技术加速平台创新。 1、RGB背光技术引领全球液晶显示产业升级 依托海信自主创新的ULED高端画质技术平台,公司持续围绕芯、光、屏进行全链路技术升级,从单点突破到系统创新,打造技术代差壁垒。推动显示技术向“真实色彩”、“绿色节能”、“健康护眼”方向迭代,引领行业进入多基色显示时代。 报告期内,公司依托ULED技术平台成功攻克了RGB-MiniLED产业化中光色同控芯片与算法、高光效与高可靠性LED发光芯片的“两芯”难题,实现液晶显示从传统单色背光到RGB三色背光、液晶显示背光从单一亮度控制到光色同控的重大跨越,相关技术和产品在2025年1月和2025年4月分别完成技术首发和产品首发,为全球液晶显示产业升级明确了新的技术方向,带动产业链共同实现从单维控光到三维控色的升级。 屏幕作为触达用户体验最关键的“一公里”,2025年以来公司黑曜屏技术围绕高画质、大尺寸、快刷新、低能耗四个方面进行了全面升级,并不断拓展尺寸阵容,开发并发布行业最大尺寸116英寸产品,发布行业最高刷新率165Hz的液晶显示技术持续提升影游沉浸感,为用户带来全面升级的高画质体验。 继2025年1月在CES发布全新一代ULED产品116英寸RGB-MiniLED电视后,2025年4月公司上市85UX/100UX/116UX系列化RGB-MiniLED产品,凭借RGB光色同控的技术创新和为用户带来的全新画质能效体验升级,被《Tom'sGuide》《DigitalTrends》以及央视财经等国内外多家权威媒体评选为“CES2025最佳电视”、“全球科技突破产品”等大奖,为全球液晶显示产业的技术升级和价值跃升明确了新的方向。 2、激光显示再立技术新标杆 公司持续引领激光显示产业技术发展,与产业核心伙伴密切合作,联合开发行业标志性全新技术平台,为行业树立新标杆。报告期内,公司整合影院级架构全新显示芯片及最新高性能激光器,开发全新集成高效架构的激光电视显示主机平台。该平台光通量输出提升50%,以超高亮度和三色激光画质,支撑超百吋激光电视以及4K商用工程投影产品。 报告期内,基于全新主机平台,公司首发光谱选择屏幕产品,屏幕增益提升50%,百吋画面亮度可以达到1000尼特;同时推出全新商用激光工程投影机P65-PRO系列,标志着公司在工程投影行业6000-7000lm主力区间的全新突破,彰显公司在光学设计、4K显示技术、画质调校以及智能系统等多个方面卓越的技术实力。 报告期内,公司在智能投影上首发新一代三色激光器,通过RGB最佳配比,结合公司开发的高效光学引擎,实现1200lm超高亮度;同时扩大变焦镜头技术的应用,首发1.0-1.3黄金投射比投影产品,为用户打造了4K三色智能投影的场景和画质新体验。 3、MicroLED拓展家庭场景 基于业内首个覆盖“芯片研发-驱动控制-精密封装-信号增强-画质还原”五大核心环节的垂直技术体系,公司持续升级技术并完善产业链布局,推动MicroLED家庭显示达到行业标杆水平。 公司的MicroLED电视产品采用行业独有的ASIC芯片+AI画质芯片光色同控双芯架构,实现2488万像素级精确分区控光的同时,将亮度和色彩准确性提升至行业最高水平,为用户提供真实临场感;性能上,以突破性的10,000尼特XDR峰值亮度、120Hz动态刷新率、90%BT.2020色域覆盖及帝瓦雷专业音响调校,重新定义高端家庭影音标准。 公司率先攻克传统LED直显难以满足家用级EMC认证的难题,依托自主知识产权的ASIC系统架构和eLVDS4K高速双向传输协议,使产品成为行业首个获得EMCClassB认证的PM驱动MicroLED产品,突破MicroLED大尺寸产品进入家用的瓶颈。 在2025年CES展上,公司发布136英寸和163英寸MicroLED电视,凭借卓越的清晰度与逼真的视觉效果,荣获TrustedReviews、YankoDesign等权威科技媒体授予的“CES最佳产品”奖项。未来公司将持续推陈出新,加速产品迭代,以“尺寸自由化”和“形态场景化”不断拓展高端应用边界,优化用户体验,引领MicroLED的商业化进程与规模化应用浪潮。 4、AI赋能产业创新 公司聚焦AI技术体系构建与全场景应用落地,通过全域高质量数据平台搭建、全模态大模型矩阵研发及智能体技术突破,持续完善AI技术架构,致力于推动全场景AI升级,重塑用户交互体验,实现从技术创新到场景价值的转化。 (1)AI技术体系构建与核心能力突破 报告期内,公司致力于视听高质量数据平台建设,为多项智慧视听核心任务提供高质量数据支撑。公司持续推进自研“星海大模型矩阵”迭代,在语言大模型和多模态大模型方面推进核心场景能力提升;在端侧模型领域,聚焦画质优化,支撑剧集风格识别,显著优化用户个性化观影体验。公司牵头制定的《智能家居场景下多模态大模型技术要求》IEEE国际标准获得立项,推动公司在智能家居大模型领域实现从技术输出到标准引领的跨越式发展。基于大模型技术升级语音交互架构,实现核心链路智能体深度融合,支持“文本+图像+视频”多形态对话流交互与服务集成。针对影视、教育、游戏、体育及生活服务等特定场景,智能体完成深度优化,具备实时响应与主动服务能力,提升全场景服务效率。 (2)产品创新与场景智能化应用 报告期内,公司依托技术突破推动产品创新,围绕视听体验、交互体验、系统性能及服务多样性四大方向实现升级。 画质体验升级,大模型赋能技术落地。大模型与画质专家模型深度融合,提升画质算法精度与场景细分能力。基于公司自研光色同控AI画质芯片,通过模型蒸馏技术增强端侧AI算法,优化清晰度、对比度及色彩呈现效果;通过多模态大模型训练专家模型,完成观影/观剧云端模型集成,为细分场景匹配最优参数设定。 交互体验优化,意图理解能力提升。构建“大小模型混合意图分发框架”,完善语音交互短期记忆功能,迭代多轮理解与复杂意图理解模型,联动传统业务与智能体业务优化全场景交互体验,多轮对话体验、问答准确率、意图理解准确率持续提升。 系统性能提升,关键技术突破。通过智能优化系统资源配置,显著提升系统运行、OSD显示及网络通信性能,其中流媒体帧率播控自适应技术优化起播速度,行业首发OSDAISR技术优化百吋大屏文字清晰度,WiFi智能信道选择技术提升投屏稳定性和流畅性。 场景化服务拓展,AI赋能全场景价值。以用户需求为核心,AI电视聚焦“高效交互”、“个性化服务”、“场景延伸”三大方向,推动服务能力升级:多模态交互协同提升便捷性;从 “精准匹配已知偏好”升级为“预判未知需求”度;覆盖影音、教育、体育等全用户场景,并向家庭服务拓展。 报告期内,公司通过自研芯片、大模型算法及场景化应用,构建“端-云-芯”一体化AI能力体系,推动电视从单一显示设备向家庭智能中枢演进。凭借全栈自研、场景化落地及生态构建,公司已在AI电视领域确立领先地位。未来,公司将持续深化技术突破与生态完善,推动电视行业智能化变革,为用户提供更智能、便捷的家居生活体验。 (三)全球市场稳步发展 公司持续推进全球化发展战略,推进产品向大屏化、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在新型显示、人工智能等技术领域不断突破,同时完善全球供应链体系,推动市场份额提升。 报告期内,海信作为2025FIFA世俱杯全球官方合作伙伴,将尖端创新与体育赛事相结合,推出世俱杯系列高端产品,并将海信、东芝、Vidda三大品牌提升与体育营销相结合,构建起全球化品牌建设的标杆模式。公司通过《黑神话:悟空》等IP营销,实现核心社媒平台主机游戏人群渗透率提升17.9个百分点,助力公司旗舰产品圈层突破。海信连续9年位居BrandZ™中国全球化品牌10强,并继续保持榜单电视品牌最高排名。 根据奥维睿沃统计,2025年上半年,海信系电视全球出货量市占率为14.38%,同比提升0.57个百分点;奥维云网全渠道监测数据表明,2025年上半年海信系电视中国内地零售额市占率为29.96%,零售量市占率为25.73%,均位居中国内地市场第一名。 1、中国市场持续引领 在中国市场,公司持续突破显示技术边界,以创新的技术和产品不断引领,通过全链路整合营销落地,推动产品销售结构不断优化,实现规模与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根据奥维云网统计,在中国电视市场,2025年上半年海信牌品牌价格指数为149,同比提升15。 报告期内,公司发布163吋MicroLED无界巨幕、116吋RGB-MiniLED电视UX,其中UX系列搭载行业首款光色同控芯片,色域覆盖达97%BT.2020,画质超越OLED的同时,功耗降低20%。海信UX不仅以画质突破引领高端市场消费升级,更以“RGB-MiniLED技术+超大屏”引领全球高端液晶产业发展新动能。海信116UX被钛媒体评为电视行业唯一“全球突破科技产品”,并荣获2025AWE艾普兰金奖,引领行业进入多基色显示时代。 公司基于用户旅程的深度洞察,通过创新营销举措,拓展传播阵地,开展IP及热点营销,进行直播矩阵化运营等,在线上618活动期间,“小墨”系列85/75E5Q-PRO成为行业销额TOP1/TOP5,万元以上高端电视E8Q系列额量全网双第一;85U7Q上市四周进入线下行业TOP1,并持续霸榜线下行业TOP1(数据来源:奥维云网)。 公司积极引领行业大屏化趋势,2025年上半年,全渠道百吋及以上市场中,海信系电视零售量与零售额占有率分别达41.65%和48.66%,蝉联中国第一;同时75英寸及以上、85英寸及以上产品市场占有率均保持行业第一。同时,报告期内通过大屏引领带动高端增长,中国内地高端电视市场,海信系线下高端额占有率为43.15%(同比+3.03pp),海信系线上高端额占有率34.88%(同比+7.19pp);全渠道MiniLED产品中,海信系零售量与零售额占有率分别达 33.95%(同比+8.41pp)和34.98%(同比+6.14pp),持续领跑行业(数据来源:奥维云网)。 2、海外市场不断纵深 公司持续推进海外市场的研产销一体化布局与品牌升级战略。通过在北美、中南美、欧洲、东南亚、中东、日本等关键市场前置研发能力,持续优化海外制造基地的供应链体系,深化本地化运营,显著提升了市场响应效率。同时,公司积极携手世俱杯、NBA等全球顶级体育赛事IP开展整合营销,并重点拓展战略市场及高端渠道,有效驱动品牌竞争力提升。 2025年上半年,海信海外电商业务持续深化“以用户为中心”的产品与用户资产运营,并依托数据驱动,精准开展营销活动及重点渠道精细化运营,有效推动了线上业务规模扩张,电视线上销售规模同比增长18.5%,其中QLED系列产品出货量同比增长42%。 海信系电视全球销售规模持续增长,产品结构同步优化升级,其中98英寸及以上产品出货量同比增长85.29%,MiniLED产品出货量同比增长108.24%。在市场占有率方面,75英寸及以上大屏以19.9%的全球份额领跑行业,98英寸及以上、100英寸及以上产品分别以28.9%和47.7%的份额位居世界第一(数据来源:奥维睿沃)。 海信系电视在全球多区域市场地位持续巩固,在日本、澳大利亚、南非及斯洛文尼亚位居第一,在加拿大、墨西哥、乌克兰、克罗地亚、泰国位列第二,在德国、意大利、英国、葡萄牙、匈牙利、波兰、塞尔维亚排名第三(数据来源:NIQGfK、Circana)。 (1)北美市场 2025年上半年,公司在北美市场强化高端渠道、终端岛台建设的投入和能力构建,围绕NBA及世俱杯赛事资源,打造多场景、多触点的沉浸式体验,拉近品牌与用户之间的距离。报告期内,公司在北美市场出货中MiniLED产品占比达5.9%,同比提升2.1个百分点;65英寸及以上产品占比24.1%,同比提升3.3个百分点;根据Circana和奥维睿沃数据,海信系电视在北美市场品牌价格指数同比提升7.4,销量排名前三。 (2)欧洲市场 公司在欧洲市场持续聚焦核心市场发力,融合海信品牌全球IP资源,持续扩大终端岛台覆盖和门店触达;坚持高端和大屏化产品战略,搭建本土化运营体系,强化欧洲、中国、越南生产基地的协同效应。报告期内,公司在欧洲市场出货中MiniLED产品占比9.5%,同比提升1.6个百分点;根据NIQGfK和奥维睿沃数据,海信系电视在欧洲市场品牌价格指数同比提升8,销量排名前三。 (3)日本市场 公司在日本市场持续推进高端大屏战略,稳步深化品牌本地化运营。2025年上半年,公司在日本市场发布多款OLED、MiniLED及大尺寸电视新品,并在日本市场率先应用生成式AI智能交互技术,进一步丰富智能场景体验。同时在日本市场推出4K激光投影和高端电竞显示器产品,取得较高市场关注,初步建立产品竞争优势。报告期内,公司在日本市场出货中MiniLED产品占比达7.9%,同比提升1.8个百分点;根据NIQGfK和奥维睿沃数据,海信系电视在日本市场品牌价格指数同比提升3,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 (4)东盟市场 公司在东盟市场持续推进区域运营中心建设,越南工厂达产,渠道开拓加速,累计覆盖门店超5,000家。东芝聚焦高端人群,推出X9900、Z870等高端产品,扩充高端产品矩阵,夯实品牌高端形象根基。报告期内,公司在东盟市场业务规模同比增长20%以上,其中65英寸及以上产品出货量同比增长30%。 (5)中东非市场 公司在中东非市场持续深化区域战略,推进供应链体系优化,拓展渠道布局。报告期内,公司在中东非市场销量与销售额均实现增长,产品结构改善,85英寸产品销量同比增长40%。根据奥维睿沃数据,2025年上半年海信系电视在中东非市场销量排名第二。 (四)第二曲线蓄力增长 公司持续深化技术创新与产业布局,以“多场景大显示”为核心,持续提升显示、芯片、云服务及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全球市场竞争力。报告期内,公司新显示新业务实现的主营业务收入34.34亿元,同比增长7.43%。 1、激光显示 公司激光显示业务围绕家庭、商用、车载三大场景,布局激光电视、智能投影、商用投影、车载投影等产品线,通过平台化管理,逐步打通了产品、研发、供应链、制造、营销全链路环节,形成产业化布局。 报告期内,公司激光电视产品持续推进护眼、节能、可折叠入户的品类优势,公司当前主销系列产品全部获得莱茵“0有害蓝光”权威认证,超百吋产品标配折叠屏幕彻底解决大屏入梯难、入户难的行业难题。公司新推出的探索X1系列激光电视产品,将影院级架构全新显示芯片、高性能三色激光、全球首发光谱选择膜片、全新超短焦镜头融为一体,打造激光电视全新标杆;产品光学效率和能效大幅提升,其中X1Ultra百吋全屏画面亮度达到了1000nits。探索X1Ultra获得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认证的“家庭电影放映设备”资质(行业唯一)、“艾普兰创新奖”以及2025中国激光电视“新质卓越机型”大奖。 公司旗下Vidda智能投影持续深耕4K三色激光赛道,报告期内上市了M2Pro及C3系列新品,凭借“行业首发高性能激光器”、“光学变焦”等核心卖点,持续在高端市场保持良好表现。报告期内,公司智能投影产品全球出货量同比增长超90%;根据洛图科技(RUNTO)统计,2025年上半年中国智能投影线上市场,Vidda智能投影在4,000元及以上市场销售额占比达到24.25%,同比提升4.7个百分点。 报告期内,公司推出全新商用激光工程投影机P65-PRO系列,该产品在亮度、对比度、色彩方面显著提升,成为工程投影行业6000-7000lm主力区间的新标杆。面向海外市场的4K激光商用投影产品P75E,在欧洲视听设备与信息系统集成技术展览会(ISE)上成功亮相。根据洛图科技(RUNTO)数据,2025年上半年商用工程市场4K产品占比提升至11.23%,同比提升2.68个百分点,其中海信占比高达61%,位居行业第一。 2、商用显示 公司商用显示业务坚定推进自主品牌战略,持续开拓海外市场、深耕国内高价值客户并优化渠道结构,为客户提供交互式触控平板、数字标牌、LED和会议电视等全系商用显示产品,通过技术赋能实现产品领先,推进交付服务等核心能力建设。报告期内,公司主导1项、参与1项团体标准编制,并牵头1项团体标准及1项行业标准立项;同时海外市场连续突破,业务辐射增至60余个国家及地区,海外收入同比增长43%。 在交互平板领域,公司上市搭载双电脑架构XW系列交互式平板以及85/100XP3E高亮防眩光大尺寸平板,2025年618期间,入选线上“闪电新品”TOP5榜单,百吋交互平板市占率达40%(数据来源:京东商智后台)。GoboardLivePro系列产品获2025年InfoComm展“年度最佳技术与教学奖”,并通过德国莱茵TÜV集团的低蓝光护眼认证。 在LED显示领域,公司主持编写《室外Mini/MicroLED显示屏通用技术要求》团体标准,填补该领域标准空白。海外市场推出OP108DE产品,实现108吋、136吋及163吋LED一体机的全尺寸覆盖,并提供“即装即用”的超大屏综合解决方案。报告期内,公司为新加坡某高等院校交付标杆级LED教育解决方案,LED显示海外业务规模同比增长约157%。 在数字标牌领域,海外市场首发DP30FE系列数字标牌产品,斩获2025年InfoComm展“年度最佳数字标牌奖”,产品覆盖43英寸至85英寸全尺寸段,满足零售、快餐连锁及商超等行业场景的数字化展示需求。报告期内,公司与欧洲多个零售连锁和广告公司达成数字标牌解决方案的合作,海外数字标牌产品收入同比增长44%。 公司持续提升场景化系统解决方案能力,基于音视频IP化架构,推出具备跨平台融合、可视化运维及软件定义业务场景等特性的智慧教室及智慧会议解决方案。报告期内,公司成功交付某知名高校120间智慧教室项目,树立行业应用标杆,并联合全球合作伙伴快思聪(Crestron)共同展示生态协同的商用显示解决方案。 3、云服务 公司依托互联网电视云服务、AI多场景应用及AIoT智慧生活解决方案,已为全球超过1.5亿家庭用户提供智能化服务。近年来,基于家庭场景的全链路服务能力持续向企业级云服务与AI领域延伸,公司积极探索以科技创新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 报告期内,公司在JUAI系统、语音与多模态交互等核心技术方面持续迭代升级。公司发布行业首个超级智能体“海信小聚”,通过沉浸态与悬浮态两种创新交互形态,带来更自然便捷的AI交互体验。同时,星聚桌面全面升级,支持个性化定制,融合语音交互、图像识别、指向遥控等多模态能力,推出AI影视快搜、AI好剧片单、少儿AI角色互动、体育AI智能观赛等创新服务,显著提升大屏用户的智能体验。 在企业级应用方面,公司聚焦半导体与3C电子制造行业,打造具备领先检测效果与成本优势的AI工业质检解决方案,持续拓展落地场景。并在AI平台建设方面,公司推出企业级知识库平台HiKnow和智能体开发平台HiGPT,提供高效知识检索与智能体构建能力,提升各领域运营效率,加快AI战略落地与数字化转型。 4、AI+AR 2025年以来,AI/AR终端技术迭代加速,Micro-LED结合衍射光波导方案日益成熟,AI大模型深度融入与创新应用,以及相机模组和芯片的小型化突破,推动轻量化AI/AR产品成为市场焦点。艾瑞咨询预测,2025年AI眼镜的全球出货量规模将达到585万台,同比增长150%,其中中国市场108万台,同比增长200%。 报告期内,公司依托自研AI架构(轻量化引擎/多模态交互算法)与MicroLED微显示技术双引擎驱动,积极布局AI/AR智能终端产品,开发支持智能场景感知的AI智能耳机及轻量化AI眼镜。 公司将持续聚焦MicroLED光学显示、轻量化设计、智能交互算法、近耳声学四大关键技术,通过供应链协同,打造智能感知、无感化佩戴、全天候使用的下一代智能穿戴体验,迈入智能穿戴新赛道。 5、芯片 公司以中大尺寸显示芯片全矩阵覆盖为战略目标,对高端画质芯片持续投入开发,同时积极布局全显示芯片应用,加速显示芯片国产化。报告期内,公司自研RGB光色同控AI画质芯片H7,成功量产并应用在多款中高端电视机型中,形成技术领先带来的差异化市场优势。公司在保持电视Tcon芯片细分领域全球领导地位的同时,在显示器Tcon芯片细分领域跻身全球头部。此外,公司还重点布局笔记本电脑Tcon芯片细分市场、高刷高分辨率驱动市场、OLED显示市场和显示器SoC市场。 公司深度布局LED芯片产业,报告期内,自研高性能RGB-MiniLED背光芯片,并应用于RGB-MiniLED电视;MiniCOB多层氧化物控光技术和MiniRGB混排方案得到行业认可,成功开拓海内外客户,背光芯片业务营收同比增长约400%。MicroMIP芯片已经获得显示行业头部企业量产认证;不论应用于大屏还是穿戴产品的MicroCOG芯片,技术上都取得了较大突破,正在进行国际客户认证;并积极储备AR等微显示产品开发能力。 (五)数字化升级助力运营提效 公司持续推进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以用户为中心,以“数据和模型”为驱动,构建流程体系化、架构化与数字化能力。公司通过将AI技术与业务场景深度融合,构建智能体并快速应用于数字化实践,驱动各业务域决策精准化与创新范式升级,提升公司整体运营效率、产品核心竞争力、供应链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在核心业务领域,公司取得数字化的显著成果:通过知识图谱与工具链耦合实现智能开发与测试,效率提升超10%;依托工艺大数据与AI赋能,提升工艺设计效率10.6%,推动决策向数据驱动转变。建立跨市场智能决策机制,周评审频次由9次降至1次;上线PSI系统实现全球库存协同与订单可视;构建全球采购一体化平台,推动全流程数字化,实现品类降本7.1%。运用数智化服务平台,实现AI客服快速响应、服务工单自动审核、语音自助报修和故障自诊断等功能,智能语音服务占比达52.8%,提升服务时效和用户满意度,升级用户体验。 通过持续的智能制造、精益数字化和先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公司入选山东省2025年度“工赋百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揭榜挂帅项目暨数字化供应链试点企业名单,青岛工厂“数智链接新型显示智能工厂项目”获得山东省第十届智能制造创新大赛一等奖,入选国家“领航级智能工厂”推荐范围;贵阳工厂通过国家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四级认证,数字化场景赋能、赋智、赋值的应用效果进一步显现。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