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港集团(600018)经营总结 | 截止日期 | 2025-06-30 | 信息来源 | 2025年中期报告 | 经营情况 |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谋划“十五五”承上启下之年。公司根据年初确定的经营目标和任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贯彻落实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座谈会精神,以上海港年集装箱吞吐量突破5000万标准箱为新的起点,深化工作协同,承担重要使命,提升航运资源全球配置能力,推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能级全面跃升。公司围绕“稳中求进、强基固本,创新突破、精益管理”的工作方针,坚定信心、奋楫争先,更加注重经济运行质量,与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相结合,强化主业核心功能,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着力打造世界一流枢纽港口。 上半年,外部环境复杂性与不确定性显著上升,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公司全体员工戮力同心、攻坚克难、主动作为、抢抓机遇,业务总体稳中有进,经营效益优于预期,主要业务、财务指标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交出了一份振奋人心的“期中答卷”。 一是提升作业效率和服务水平。公司做好重点航线的运营监控和服务保障工作,跟踪各外贸集装箱公司新开航线的运营情况及班轮国际中转的运行轨迹,及时发现并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保障航线稳定运行;推进业务流程优化工作,梳理现有工作流程,查找瓶颈环节,提出并实施优化方案,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做好内贸“三港一航”精品航线的运营服务,加强港航协作,推进内贸集装箱运输进一步发展;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做好大客户服务保障,不断创新产品,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 二是积极推进集疏运体系建设。公司持续深化长江战略,推动长江业务进一步发展;进一步优化长江联盟航线服务,通过公众号每周发布四大联盟周班期表,提升信息透明度减少联盟船等泊时间;深化“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不断巩固河海联运;加大长三角区域的市场营销,增强浙北港口揽货竞争能力;稳定发展海铁联运业务,上半年完成51.0万标准箱,同比增长19.4%;继续推进空箱中心建设、沿海捎带业务、中转集拼业务等重点项目。 三是有序推进重大工程建设。罗泾港区改造二期工程全面开工建设,有序推进水工码头桩基和陆域地基处理施工;小洋北项目西I阶段完成水工码头、道堆、港外道路、生产辅助及供配电招标工作,西II阶段陆域吹填、防波堤、接岸结构等有序推进;持续推进洋山深水港区二期扩建工程;积极配合沪通铁路进港建设等。 四是持续推进绿色港口建设。持续做好节能减排工作;有序推进绿色港口建设工作,海通公司获评中国港口协会首个四星级绿色滚装码头;继续推进上海港加注能力建设,多元加注业务齐驱并进,LNG加注量持续稳步提升,甲醇加注进入常态化运营阶段,同时实现了国产绿色甲醇批量加注。 五是全面强化科技创新赋能。公司牵头承担的国家和上海市重大研发任务均按计划有序推进实施;传统码头自动化改造、洋山智能重卡示范运营等公司科技创新项目按计划持续开展;加强智慧办公共性能力建设,深化实现港口各业务环节数据互联互通,扩大大数据应用服务生产及管理,加大数字化技术应用;有序推进成果奖项申报,在6月召开的第八届上海国际发明展览会上,公司荣获14金、10银、1铜奖,参展和获奖项目双创历史新高。 上半年公司母港货物吞吐量完成2.97亿吨,同比增长1.2%,其中,散杂货吞吐量完成4019.3万吨,同比下降8.9%。公司母港集装箱吞吐量完成2706.5万标准箱,同比增长6.1%,其中,洋山港区集装箱吞吐量完成1405.6万标准箱,同比增长7.5%,占全港集装箱吞吐量的51.9%。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5.69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0.40亿元。 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公司仍面临多重挑战。公司将持续聚焦主业生产,提升枢纽港港口服务能力;筑牢安全基底,保持枢纽港口功能稳定运行;紧扣主业发展,高质量谋划新一轮发展规划。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