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网 中财网股票行情
金风科技(002202)经营总结
截止日期2024-12-31
信息来源2024年年度报告
经营情况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电力供应业的披露要求 年,全球经济总体保持平稳,但增速较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指出,2024年的全球经济增速为3.2%,2025年预测值为3.3%,与2023年基本持平。在地缘冲突、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抬头、政策不确定性上升的环境下,全球经济前景面临下行风险。
  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形势,国家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扩大国内需求,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30万亿元,比上年增长5.0%。
  报告期内,我国电力需求持续增长,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数据,2024年全社会用电量98,52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8%。从电源侧看,截至12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33.5亿千瓦,同比增长14.6%,其中,风电累计装机容量约5.2亿千瓦,同比增长18.0%。
  (一)主要政策回顾
  2024年,我国以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为引领,统筹能源安全和低碳发展,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稳妥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全力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再上新台阶。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部门纵深推进能源改革和法治建设,推出促进清洁能源开发、完善新能源消纳和调控、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促进绿色电力消费等方面的政策,加快构建适应新型能源体系。
  1. 建立能源开发利用新机制,建设绿色低碳经济体系
  2024年1月1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提出到2035年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全面形成,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显著提升,国家生态安全更加稳固,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同时,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坚持先立后破,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确保能源安全。重点控制煤炭等化石能源消费,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2024年5月29日,国务院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提出2024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2.5%左右、3.9%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源消耗降低3.5%左右,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18.9%左右,重点领域和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形成节能量约5000万11
  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约1.3亿吨。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20%左右,重点领域和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形成节能量约500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约1.3亿吨。
  2024年7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指出要稳妥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并明确提出,到2030年全社会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5%左右。
  2024年10月30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六部门发布《关于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的指导意见》,旨在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建设,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统筹可再生能源供给与重点领域绿色能源消费,稳妥推动可再生能源有序替代传统化石能源,协同推进可再生能源与工业、交通、建筑、农业农村等领域融合替代。2. 完善新能源消纳和调控政策措施,加速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 2024年3月22日,国家能源局印发《2024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指出能源结构持续优化,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比提高到 55%左右,风电、太阳能发电量占全国发电量的比重达到 17%以上,天然气消费稳中有增,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提高到 18.9%左右,终端电力消费比重持续提高。
  2024年5月28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做好新能源消纳工作 保障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提出做好消纳工作的举措,并提出四项重点任务:一是加快推进新能源配套电网项目建设;二是积极推进系统调节能力提升和网源协调发展;三是充分发挥电网资源配置平台作用;四是科学优化新能源利用率目标。 2024年11月8日,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明确支持优先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设立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制度。要求提高电网对可再生能源的接纳、配置和调控能力,设立绿色能源消费促进机制。能源法提出“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加强“源网荷储”协同布局,并从法律层面强化能源规划地位,要求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应充分注重能源电力规划的引领、指导和规范作用。 2024年11月29日,在国家能源局的统筹组织下,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联合多家单位共同发布《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发展规划蓝皮书》。根据规划,到2025年初步建成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到2029年全面建成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在构建适应绿色低碳转型的市场机制方面,2025年前新能源市场化消纳占比超过 50%;2029年前实现新能源全面参与市场。3. 构建碳排放双控政策和管理机制,营造绿色电力消费环境12
  2024年7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工作方案》,提出完善企业节能降碳管理制度,健全重点用能和碳排放单位管理制度,发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绿证交易等市场机制调控作用。 2024年8月26日,国家能源局印发《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核发和交易规则》,明确了绿证职责分工、账户管理、绿证核发、绿证交易及划转、绿证核销、信息管理及监管等方面的具体要求。有助于体现可再生能源项目绿色环境价值,更好培育绿证绿电交易市场,营造绿色电力消费环境。 2024年10月23日,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等部门联合印发《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工作方案》,到2025年国家及省级地区碳排放年报、快报制度全面建立,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数据库基本建成并定期更新,碳排放相关计量、检测、监测、分析能力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到2030年系统完备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构建完成。4. 推进分散式风电发展,打开深远海风电发展空间
  2024年3月13日,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提出完善风力发电机、光伏设备及产品升级与退役等标准。探索在风电光伏、航空等新兴领域开展高端装备再制造业务。加快风电光伏、动力电池等产品设备残余寿命评估技术研发,有序推进产品设备及关键部件梯次利用。
  2024年4月1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农业农村部发布关于《组织开展“千乡万村驭风行动》的通知,提出“十四五”期间,在具备条件的县(市、区、旗)域农村地区,以村为单位,建成一批就地就近开发利用的风电项目,原则上每个行政村不超过20兆瓦,探索形成“村企合作”的风电投资建设新模式和“共建共享”的收益分配新机制,推动构建“村里有风电、集体增收益、村民得实惠”的风电开发利用新格局。同时,提出实施“千乡万村驭风行动”的基本原则、各环节的责任分工、针对审批、收益分配及应用场景的创新机制,以及用地、并网消纳和金融等方面的支持和保障。 2024年8月2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中国的能源转型》白皮书。提出加快建设多元清洁、安全韧性的能源供给新体系。有序推进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推进海上风电规模化、集群化发展,开展“千乡万村驭风行动”推进分布式新能源发展。
  (二)行业发展回顾
  1.中国风电累计建设规模持续增长,新增并网规模再创新高
  根据国家能源局及中电联统计数据,2024年全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 7,982万千瓦,较2023年同比增长6%,从新增装机分布看,“三北”地区占全国新增装机的 75%。2024年全国累计风电装机容量13约 5.2亿千瓦,同比增长18.0%,其中陆上风电 4.8亿千瓦,海上风电 4,127万千瓦。2024年,全国风电发电量 9,91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全国风电平均利用率 95.9%,稳定保持在 95%以上;2024年全国并网风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为 2,127小时。2.陆上有力推进沙戈荒风光大基地建设,海上向规模化及深远海发展 根据国家能源局统计数据,2024年第一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基本建成投产,截至2024年底,第一批基地已建成 9,199万千瓦、约占 95%,投产 9,079万千瓦,第二批、第三批“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建设正积极推进。海上风电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快速从近海向深远海拓展,从单一项目模式转向大型基地模式,多个省份积极规划深远海风电项目并推进建设。海上风电产业链体系逐渐完备,关键核心技术不断突破。风电整机厂商推出的海上风电机组最大单机容量已超过 20MW,为规模化开发奠定了坚实基础。3.风电整机公开招标规模稳步提升
  2024年国内风电整机新增招标 164.1 GW,同比增长90.2%。其中,陆上新增招标 152.8GW,海上新增招标 11.3GW。按区域划分,北方区域招标容量占比 80.5%,南方区域招标容量占比 19.5%。风机大型化持续发展,6MW及以上机型招标量占比进一步提升。4.全球清洁能源布局加速,中国产能贡献关键力量根据英国石油(BP)发布的《世界能源展望(2024年版)》,得益于风机负载系数日益提高和运行成本不断降低,风力发电成本不断下降,清洁能源新产能布局加速。据彭博新能源财经,中国丰富的清洁能源制造产能是推动全球清洁能源项目成本大幅下降的关键力量,对提升清洁能源项目经济性起到了重要作用。根据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统计数据,2024年我国风电机组新增出口容量同比增长41.7%。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年,中国风电行业在政策驱动下加速转型,国家“双碳”目标深化落地,绿色低碳成为社会共识,可再生能源快速增长,风电行业的应用场景亦呈现多元化、复杂化趋势,技术迭代与政策导向共同推动风电向更广泛的领域渗透。面对愈发复杂的风电应用场景,金风科技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持续突破风电技术、产品、应用场景的边界,并通过智能化、构网技术等提升风电运行可靠性,保持在风电市场国内和全球领先的地位。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1)风力发电机组及零部件生产、研发与销售
  根据彭博新能源财经统计,2024年公司国内风电新增装机容量达 18.67GW,国内市场份额占比22%,连续十四年排名全国第一;全球新增装机容量 19.3GW,全球市场份额 15.9%,连续三年全球排名第一。1)风力发电机组生产与销售报告期内,公司风力发电机组及零部件销售收入为人民币3,892,057.82万元,同比增长18.17%,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重为68.65%;2024年机组对外销售容量16,052.99MW,同比上升16.56%。风电行业的机组大型化进程不断加速,报告期内,公司6MW及以上机组成为公司的主力机型,销售容量同比上升59.15%。下表为公司2024年及2023年产品销售明细:机型 年   年   销售容量变动(%)销售台数 销售容量(MW) 销售台数 销售容量(MW)以下(含)-6MW及以上合计报告期内,公司在手订单保持稳步增长。截至2024年12月31日,外部待执行订单总量为36,445.72MW,分别为:4MW以下机组 593.12MW,4MW(含)-6MW机组 7,921.45MW,6MW及以上机组 27,931.15 MW;公司外部中标未签订单为 8,637.32MW,包括 4MW(含)-6MW机组 648.8MW,及以上机组 7,988.52MW;公司在手外部订单共计 45,083.04MW,其中海外订单量为 7,031.82 MW;此外,公司另有内部订单 2,320.87 MW。公司在手订单总计 47,403.91 MW,同比增长55.93%。2)技术研发及产品认证在全球能源结构转型与"双碳"目标驱动下,风电机组大型化进程持续加速。金风科技顺应行业趋势,加大技术投入,促进产品升级换代,在机组单机容量、叶片长度、塔筒高度、使用场景等维度不断突破的同时,坚守价值导向,聚焦全生命周期收益提升,围绕客户和市场需求,不断开发和完善各产品平台,推动风电及周边产品解决方案的技术创新,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
  a.产品研发及产业化
  为响应市场和客户多样化需求,围绕产品与技术领先战略,公司不断优化升级现有产品平台,目前已形成GWHV11、GWHV12、GWHV15、GWHV17、GWHV20及GWHV21多平台系列化产品,拥有丰富的产品谱,可以覆盖陆上、海上、海外风电市场。
  在国内陆上市场,公司依托GWHV12与GWHV17双平台协同优势,构建风电全场景解决方案。
  平台凭借模块化设计,连续两年单平台交付突破10GW;GWHV17平台通过长柔叶片、集成化传动链等技术创新,实现该平台产品的低中高风速全覆盖,并成为高风速区标杆产品。公司全新发布的旗舰机型深度融合乡村风电、山地等复杂场景下的需求。该产品荣获“风电领跑者”2024年度最佳创新产品奖。
  在国内海上市场,GWHV20平台机组实现首个百万千瓦项目交付当年并网发电,体现公司海上机组高效的吊安装效率及高质量交付能力。面向未来深远海应用场景,公司推出新一代深远海旗舰产品GWH300-20(25)MW机型,该机组采用全集成传动链、高性能叶片、构网型变流器、一体化冷却集成等多项创新技术,在未来深远海场景下,运用该产品可降低风电场平准化度电成本(LCOE)达10%。
  年
  ,
  公司发布新一代风资源评估软件“风匠3.0”,并获得全国首个DNV认证。该软件创新优化了风电公场特定场址评估的核心模型,构建了覆盖宏观/微观选址、气象灾害预警和后评估的全生命周期风资源评估体系。金风科技持续开展漂浮式产品及技术攻关。2024年公司发布新型浮体系泊系统,充分考虑风浪流同时作用下的漂浮式风电整机结构设计与优化,做到机组-塔架-浮体系泊一体化设计、仿真与校核。漂浮式风机浮体旨在将风力发电设备部署到远离海岸线的深水海域,以充分利用丰富的海洋风能资源。此外,金风科技连续4年在中国风电新闻网“风电领跑者”评比中获奖。2024年度,荣获“风电领跑者”最佳海上机组奖(13~16MW)、最佳海上机组奖(16~18MW)、年度最佳创新产品奖、3项最佳服务产品奖,共计6项大奖。同时,公司参与的“海上风电安全高效开发成套技术和装备及产业化”项目、“超大容量风电能量转换系统的高性能服役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分别获得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及二等奖。
  b.知识产权及标准制定、产品认证
  金风科技一直重视研发创新投入,积极开展新产品认证工作,并通过知识产权保护核心技术,不断完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建设,国内外专利数量逐步增长,专利申请结构不断优化。
  2024年,金风科技共获得整机认证证书210张,其中国内认证159张、国际51张。公司整机开发证书覆盖了多个平台的多款机型,满足国内外各种市场需求。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国内专利申请6,173项,其中发明专利申请3,740项,占比61%;国内授权专利4,541项,其中发明专利2,279项,占比50%,位居行业第一。公司拥有海外专利申请项,海外授权专利811项。
  同时,公司积极参与国际、国内标准制修订,截至2024年12月31日,金风科技共参与31项IEC(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制修订工作,其中牵头制定1项国际标准,参与14项IEA(国际能源署)标准化研究课题;主导和参与572项国内标准制修订工作(国家标准192项,行业标准186项,地方及团体标准194项),其中471项标准已经发布。公司将持续发挥标准引领创新和支撑保障作用,以高标准推动风电行业高质量发展。
  3)质量管理
  金风科技始终以“高可靠的产品,可信赖的金风”为质量愿景,坚守“质量第一”。2024年,公司围绕核心部件风险预防、新产品质量保障、质量管理体系变革,持续提升产品可靠性、改善客户体验,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
  在核心部件风险预防方面,公司通过防倒塔、防断裂策略的优化,进行核心部件的风险排查与技改,有效规避隐患,建立防线;在新产品质量保障方面,强化各环节质量标准,在研发端形成设计红线和检验机制,联合供应商开展工艺可实现性评审,提升设计与工艺一致性。在供应商端实施“红黄牌”机制及集约化管理,持续提升供应链产品质量;此外,公司发布并实施《金风质量法》,压实质量责任,实现质量管理成熟度的全面提升。
  4)混塔业务
  年国内新签订单同比增长104%,市场占有率行业第一;年度交付量同比增长50%,其中 185m混塔实现批量交付,持续引领市场。公司发布了 204米的全新数字化钢混塔架平台,再创风电行业塔架高度新纪录。同时,国际业务实现突破,成功中标首个使用公司混塔方案的国际项目,迈出混塔战略出海关键一步。在技术与认证方面,公司荣获国内首个 DNV欧标工厂制造评估证书,联合鉴衡认证发布中国风电行业首部《中国陆上钢混塔架白皮书》,并获 UL Solutions和 TÜV NORD权威报告及认证。
  5)储能业务
  年外部新增订单量同比增长2.4倍,外部出货规模同比提升 2倍。报告期内,完成了全国首个构网型风储场站 220kV黑启动及微网人工短路实验,储能变流器 440kW PCS顺利通过电科院构网测试,实现金风科技构网型技术的重大突破,并完成 2 个构网型储能项目交付,进一步巩固在储能市场的地位,为后续业务拓展奠定坚实基础。
  (2)风电服务
  2024年,金风科技在“风电场无人化”解决方案、功率预测精准度和资产管理服务方面取得较大进展,为客户提供多元化的降本增效方案,以及全面、可靠的服务支撑。
  在风电场“无人化”方面,公司实现行业内首个无人化场站标杆项目的成功落地。通过无人化平台系统实现运行+检修人员区域中心化及场站侧无人值守。“无人化”改造后,该场站日常人工巡检替换为远程智能巡检,巡检工时由 2,232小时降低为 414小时,整体巡检效率提升 5.4倍。
  在功率预测方面,公司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气象大模型、极端天气事件采集体系,实现预测技术的重大突破,空间分辨率从 3公里大幅提升至 100米级别,并通过云平台协同,形成了预测模型“预测、评估、优化、训练”的持续自我优化,提升预测准确率 3%-5%。
  在资产管理服务方面,公司聚焦降低新能源资产收益的波动性,打造新能源资产管理平台。该平台通过集中监控、场站运营、电力交易、数据辅助决策,显著提升资产的运营效率与收益稳定性。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对外风电场资产管理服务规模 13,776MW。
  在售电服务方面,2024年公司拥有的 6家售电公司业务范围覆盖 10余个省份,累计为超过 3,500家用户提供可靠性高、成本合理、使用便捷的绿色能源。
  在能碳业务方面,公司以风储为核心构建负荷侧全栈解决方案,推动能碳业务转型升级,并获得 155MW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报告期内,公司发布绿洲碳账户产品,获得必维 ISO14064标准认证。该产品利用数智化手段,帮助企业一站式完成碳盘查、碳损益、碳报告、碳绩效和碳规划,签约 8个项目助力企业实现碳减排目标。此外,公司参编的全国首个碳排标准《碳减排数据互信管理规范》发布,为行业提供可信赖的碳减排“度量衡”。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国内外后服务业务在运项目容量接近40GW,同比增长近30%。报告期内,公司实现风电服务收入 550,703.14万元,其中后服务收入 391,297.04万元,同比增长29.26%。
  (3)风电场投资与开发
  2024年,公司在华北、西北等传统优势区域持续深耕,成功获取多个优质风电项目,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同时,精准布局中东南部地区,斩获多个优质项目。此外,公司积极探索新业务领域,布局风电制氢、工业园区供电等业务。同时,公司聚焦海上风电资源开发,报告期内,公司成功中标大型海上风电项目,实现首个国管海域海上风电项目资源的突破。
  报告期内,公司国内外自营风电场新增权益并网装机容量1,980.28MW,转让权益并网容量331.25MW,截止报告期末,全球累计权益并网装机容量8,042.85MW,权益在建风电场容量3,763.94 MW。
  报告期内,公司风电项目实现发电收入623,727.28万元,转让风电场项目股权投资收益为66,623.85万元。
  报告期末,公司国内合并报表范围内风电项目已覆盖全国22个省份,公司国内外合并报表范围风电项目的发电量162.62亿kWh,上网电量156.43亿kWh。报告期内,国内机组平均发电利用小时数主要生产经营信息
  本报告期 上年同期国内项目总装机容量(万千瓦) 760.96 682.61新投产机组的装机容量(万千瓦) 198.03 179.25核准项目的计划装机容量(万千瓦) 471.33 628.70在建项目的计划装机容量(万千瓦) 376.39 234.99发电量(亿千瓦时) 142.26 131.47上网电量或售电量(亿千瓦时) 138.80 128.17平均上网电价或售电价(元/亿千瓦时,含税) 41,650,000 44,710,000发电厂平均用电率(%) 2.43% 2.51%发电厂利用小时数(小时) 2,340 2,441国际项目总装机容量(万千瓦) 43.33 46.30新投产机组的装机容量(万千瓦) 0 0在建项目的计划装机容量(万千瓦) 0 0发电量(亿千瓦时) 20.36 17.97上网电量或售电量(亿千瓦时) 17.63 17.72发电厂平均用电率(%) 1.8% 1.4%发电厂利用小时数(小时) 4,566 4,673
  (4)水务业务
  金风科技以综合水务解决方案为支撑,积极开展市政污水、工业废水处理业务及水厂运营服务。
  年,公司积极推进水厂光伏建设与绿电应用,促进水厂绿色、低碳运行。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持有家水务项目公司,运营规模共计 253.45万吨/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水务运营收入 101,199.28万元。
  2、收入与成本
  (1) 营业收入构成
  适用 □不适用
  2024年,公司持续开拓海外业务,海外订单及销售规模大幅增加,国际销售收入增加。
  (3) 公司实物销售收入是否大于劳务收入
  是 □否
  
  行业分类 项目 单位2024年2023年 同比增减
  风机制造销售 销售量 MW 18,440.79 17,121.34 7.71%生产量 MW 18,835.24 17,497.15 7.65%库存量 MW 3,507.24 3,112.79 12.67%□适用 不适用
  (4) 公司已签订的重大销售合同、重大采购合同截至本报告期的履行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 营业成本构成
  行业和产品分类
  (6) 报告期内合并范围是否发生变动
  是 □否
  23
  2024年度,本公司新设成立及收购的子公司纳入合并范围,本公司丧失控制权的子公司及注销子公司不再纳入合并范围。
  (具体参见报表附注九-合并范围的变更)
  (7) 公司报告期内业务、产品或服务发生重大变化或调整有关情况 □适用 不适用
  (8) 主要销售客户和主要供应商情况
  3、费用
  
  2024年2023年 同比增减 重大变动说明
  销售费用 1,321,529,279.92 1,106,438,431.14 19.44% 无重大变动管理费用 2,174,943,466.46 1,958,144,668.25 11.07% 无重大变动财务费用 906,923,865.22 1,131,218,637.91 -19.83% 无重大变动研发费用 2,476,967,921.52 1,890,625,695.39 31.01% 本年度研发投入增加
  4、研发投入
  适用 □不适用
  
  主要研发项目名
  称 项目目的 项目进展 拟达到的目标 预计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影响海上风电机组 提升海上技术及产品竞争力,降低度电成本,满足不同风区、不同业主及不同细分市场的产品需求 研究/开发 研发平价/竞价时代满足业主需求的海上风电机组,不断优化升级产品平台,融合海上机组多项创新技术应用,提升产品性能、质量及综合盈利水平。 提升产品市场占有率、提升产品盈利能力陆上风电机组 提升陆上、国际技术及产品竞争力,降低度电成本,满足不同风区、不同业主及不同细分市场的产品需求 研究/开发 研发平价/竞价时代满足业主需求的陆上风电机组,不断优化升级产品平台,融合陆上不同细分市场产品与解决方案开发需求,提升产品性能、质量及综合盈利水平。 提升产品市场占有率、提升产品盈利能力集中与场站监控 提高风电场及设备监视、控制及告警能力 研究/开发 支持无人化业务,提升告警处理效率;支持风机数据加密传输,形成安全壁垒,提升风机设备监控安全性和数据安全性。 成本控制与效率提升、增强竞争优势
  5、现金流
  五、非主营业务分析
  □适用 不适用
  六、资产及负债状况分析
  1、资产构成重大变动情况
  2、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
  适用 □不适用
  其他变动主要为公允价值套期中有效套期部分计入当期损益的金额及外币财务报表折算的差额。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资产计量属性是否发生重大变化
  □是 否
  3、截至报告期末的资产权利受限情况
  
  注 1:2024年12月31日,本公司以账面价值为人民币 5,873,702.22元的货币资金为质押取得银行借款、保函以及开立信用
  应收账款为质押取得长期应付售后回租款。注 3:2024年12月31日,本公司以账面价值为人民币 600,884,209.76元(2023年12月31日:无)的存货为抵押取得长期应付售后回租款。注 4:2024年12月31日,本公司为取得银行借款以账面价值为人民币 10,864,962,018.05元(2023年12月31日:人民币10,852,516,597.50元)的固定资产为抵押。注 5:2024年12月31日,本公司以账面价值为人民币 257,279,220.83元(2023年12月31日:人民币 447,467,334.57元)的在建工程为抵押取得银行借款。以账面价值为人民币 2,036,649,817.78元的在建工程为抵押取得长期应付售后回租款(2023形资产为抵押取得长期应付售后回租款。注 7:2024年12月31日,本公司以账面价值为人民币 33,132,251.01元(2023年12月31日:人民币 21,116,583.93元)的合同资产为质押取得借款,以账面价值为人民币 21,464,997.24元(2023年12月31日:人民币 31,938,884.06元)的合同资产为质押取得长期应付售后回租款。注 8:2024年12月31日,本公司以账面价值为人民币 1,367,698,429.22元(2023年12月31日:人民币 994,311,938.26元)的其他非流动资产为质押取得借款,以账面价值为人民币 453,640,868.44元(2023年12月31日:人民币 780,635,153.76元)的其他非流动资产为质押取得长期应付售后回租款。注 9:2024年12月31日,本公司共计人民币 406,261,838.17元(2023年12月31日:人民币 452,884,507.08元)的货币资金为本公司财务公司存放于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及土地复垦保证金;2024年12月31日,本公司全资子公司的司法冻结资金共
  七、投资状况分析
  1、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2、报告期内获取的重大的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3、报告期内正在进行的重大的非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4、金融资产投资
  (1) 证券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告披露日期2008年08月05日;2011年06月16日;2011年12月09日                       
  证券投资审批股东会公告披露日期(如有) 无
  (2) 衍生品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1) 报告期内以套期保值为目的的衍生品投资
  适用 □不适用衍生品投资类型 初始投资金额 期初金额 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计入权益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 报告期内购入金额 报告期内售出金额 期末金额 期末投资金额占公司报告期末净资产比例报告期内套期保值业务的会计政策、会计核算具体原则,以及与上一报告期相比是否发生重大变化的说明 否报告期实际损益情况的说明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 -7,259.70万元。套期保值效果的说明 公司及子公司开展外汇套期保值业务以具体经营为依托,以规避和防范汇率风险为目的,有利于降低汇率波动对公司的影响,未出现重大风险,达到了套期保值的目的。衍生品投资资金来源 自有资金报告期衍生品持仓的风险分析及控制措施说明(包括但不限于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等) 本公司对衍生品投资建立了严格的风险控制制度,包括适当人员进行交易的授权、审批、操作及记录,管理层定期进行相关风险因素的分析检查等。已投资衍生品报告期内市场价格或产品公允价值变动的情况,对衍生品公允价值的分析应披露具体使用的方法及相关假设与参数的设定 无涉诉情况(如适用) 无衍生品投资审批董事会公告披露日期(如有)2019年03月30日;2020年04月01日;2022年03月26日;2023年03月31日;2024年03月29日衍生品投资审批股东会公告披露日期(如有)2019年06月22日;2020年06月24日;2022年06月23日;2023年06月21日;2024年06月25日2) 报告期内以投机为目的的衍生品投资□适用 不适用公司报告期不存在以投机为目的的衍生品投资。
  5、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八、重大资产和股权出售
  1、出售重大资产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未出售重大资产。
  2、出售重大股权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交易
  对方 被出
  售股
  权 出售
  日 交易
  价格
  (万
  元) 本期
  初起
  至出
  售日
  该股
  权为
  上市
  公司
  贡献
  的净
  利润
  (万
  元) 出售
  对公
  司的
  影响 股权
  出售
  为上
  市公
  司贡
  献的
  净利
  润占
  净利
  润总
  额的
  比例 股权
  出售
  定价
  原则 是否
  为关
  联交
  易 与交
  易对
  方的
  关联
  关系 所涉
  及的
  股权
  是否
  已全
  部过
  户 是否
  按计
  划如
  期实
  施,如未按计划实施,应当说明原因及公司已采取的措施 披露日期 披露索引Atmos CwtPtyLtd WildCattleHill(Holding)PtyLtd2024年12月18日 46,844.48 1,095.11 无重大影响 9.30% 公允 否 不适用 是 是2024年12月20日 2024-
  九、主要控股参股公司分析
  适用 □不适用
  截止2024年12月31日,本公司共有 792家附属公司,包括 51家直接控股附属公司及 741家间接控股附属公司。另外,
  电场投资开发公司以及风电服务公司、水务及融资租赁公司等。
  十、公司控制的结构化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本公司作为委托人发起设立的纳入合并范围的主要结构化主体规模合计为人民币 875,000,000.00
  元,其中本公司实缴金额为人民币 175,000,000.00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上述结构化主体已经清算,本公司无作为委托人发起设立的纳入合并范围的结构化主体。
  十二、报告期内接待调研、沟通、采访等活动
  适用 □不适用
  
  接待时间 接待地点 接待方式 接待对象类型 接待对象 谈论的主要内容及提供的资料 调研的基本情况索引2024年03月29日 金风科技 电话沟通 机构 长江证券,中金公司,财通证券,汇丰银行,长江证券,东吴证券 公司2023年业绩及行业展望 巨潮资讯网:
  http://www.cni
  nfo.com.cn/2024年04月11日 金风科技 电话沟通 机构 美银证券,瑞银证券,花旗银行,中泰证券,太平洋证券,宽远资产 公司2023年业绩及行业展望 巨潮资讯网:
  http://www.cni
  nfo.com.cn/2024年04月18日 价值在线线上平台 其他 个人 线上投资者 公司2023年业绩及行业展望 巨潮资讯网:
  http://www.cni
  nfo.com.cn/2024年04月29日 金风科技 电话沟通 机构 浙商证券,长江证券,财通证券,花旗银行,太平洋证券,国信证券,汇丰银行 公司2024年一季度业绩及行业发展情况 巨潮资讯网:
  http://www.cni
  nfo.com.cn/2024年06月14日 全景网线上平台 其他 个人 线上投资者 公司经营及行业发展情况 巨潮资讯网:
  http://www.cni
  nfo.com.cn/2024年08月26日 金风科技 电话沟通 机构 长江证券,中金公司,汇丰银行,太平洋证券,摩根士丹利,天风证券,中信证券,瑞银证券 公司2024年中期业绩及行业发展情况 巨潮资讯网:
  http://www.cni
  nfo.com.cn/2024年09月04日 金风科技 电话沟通 机构 花旗银行,美银证券,瑞银证券,大和证券,嘉实基金,工银国际,摩根大通,汇丰银行,浙商证券,西部证券 公司2024年中期业绩及行业发展情况 巨潮资讯网:
  http://www.cni
  nfo.com.cn/2024年09月09日 金风科技 电话沟通 机构 中金公司,国信证券,太平洋证券,天风证券,长江证券 公司2024年中期业绩及行业发展情况 巨潮资讯网:
  http://www.cni
  nfo.com.cn/2024年10月28日 金风科技 电话沟通 机构 长江证券,财通证券,花旗银行,兴业证券,汇丰银行,天风证券,中金公司,太平洋证券 公司2024年第三季度业绩及行业展望 巨潮资讯网:
  http://www.cni
  nfo.com.cn/2024年11月01日 金风科技 电话沟通 机构 瑞银证券,长江证券,民生证券,国信证券,西部证券 公司2024年第三季度业绩及行业展望 巨潮资讯网:
  http://www.cni
  nfo.com.cn/2024年11月12日 金风科技 电话沟通 机构 中信建投证券,浙商证券,财通证券,摩根大通,兴业证券 公司2024年第三季度业绩及行业展望 巨潮资讯网:
  http://www.cni
  nfo.com.cn/
  
  十三、市值管理制度和估值提升计划的制定落实情况
  公司是否制定了市值管理制度。
  是 □否
  公司是否披露了估值提升计划。
  □是 否
  为加强公司市值管理工作,提升公司投资价值,增强投资者回报,公司制定了市值管理制度。公司应当聚焦主业,提升经
  营效率和盈利能力,同时可以结合自身情况,综合运用并购重组、股权激励、员工持股计划、现金分红、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披露、股份回购、其他合法合规的方式促进公司投资价值。十四、“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贯彻落实情况公司是否披露了“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公告。是 □否
  2023年7月24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2024年1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大力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要采取更加有力有效的措施,着力稳市场、稳信心。公司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和对公司股票价值的认可,围绕聚焦风电主业,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坚持创新驱动增长,做有未来的企业;稳健经营,持续稳定现金分红;夯实治理,提升规范运作水平;完善信息披露,坚持以投资者需求为导向等方面,制定了“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并于2024年2月6日披露。详见公司于2024年2月6日披露的《关于公司推动落实“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的公告》(编号:2024-002)。
  

转至金风科技(002202)行情首页

中财网免费提供股票、基金、债券、外汇、理财等行情数据以及其他资料,仅供用户获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