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飞光纤(601869)经营总结 | 截止日期 | 2025-06-30 | 信息来源 | 2025年中期报告 | 经营情况 |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1、主营业务提质增效 在通信行业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电信市场所需普通单模光纤光缆产品面临有效需求持续收缩、平均单价不断下滑的双重压力。2025年上半年,公司光传输产品分部实现收入约人民币38.5亿元,同比增长8.7%;实现毛利率约29.6%,相较去年同期毛利率下滑4.5个百分点。在2025年6月中国移动完成的普通光缆集中采购中,其需求总量约为0.99亿芯公里,相较前次下降近10%,而平均光缆中标价格约为人民币48元/芯公里,相较前次下降约26%。公司在该次集中采购中排名第三、中标份额约为14%,相较前两次的排名第一、中标份额约为20%亦有下降,承压明显。 公司一方面持续改善生产工艺以优化成本,另一方面紧抓市场结构性机遇,大力拓展新型光纤产品的广泛应用。其中,能满足超高速率、超大容量、超长距离传输需求的G.654.E光纤除了已规模应用于通信长途干线升级外,亦在拓展向城域网下沉及算力数据中心集群光纤直连的铺设场景。2025年6月,中国移动进行G.654.E光缆产品集中采购,集采总量达313.86万芯公里,相较其前次2023年9月集中采购的需求总量增长约156%。公司在该次集中采购中中标份额为50%。 与此同时,随着数据中心集群规模增大,其内部所用光纤光缆产品对有效传输距离、时延等性能要求明显提升,公司中高端多模光纤、公司子公司长芯博创应用于数据中心市场的MPO跳线及AOC等光互联组件均实现业绩增长。 由于在光纤光缆整体需求量中,用于电信市场的普通单模光纤光缆占比显著高于其他新型产品,其市场量价齐跌的压力仍对公司主营业务构成较大的挑战。 2、科技创新驱动发展 技术创新与智能制造是公司核心战略举措,公司长期坚持将营业收入的5%以上投入研发,不设上限。坚持不懈的科技创新巩固了公司行业领先的技术水平。在2025年4月国际光纤通讯博览会及研讨会(OFC)上,公司联合国内外著名研究机构合作,发表了18篇高质量论文,包括5篇以第一完成单位发表的论文,以及1篇PDP论文。论文涉及突破性的空芯光纤、多芯和少模光纤的量子传输、空芯光纤和多芯少模光纤的大容量长距离传输、新型多波段光纤放大器等、国际前沿研究方向,向全球光通信学术界展现了公司的技术研发成果。 与此同时,公司持续推动前沿产品的业务拓展。当前,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态势驱动全球产业开启新一轮技术革命,而其发展也将成为光纤光缆行业增长的重要驱动力。针对人工智能发展及算力数据中心建设的需求,公司以前瞻性的布局推动新型光纤的研发和产业化应用,促进光纤网络向“三超”,即超大容量、超低时延和超低损耗网络演进,以支持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 其中,公司在行业颠覆性产品空芯光纤的测试与验证过程中取得实质性进展。2025年8月,公司提供的空芯光纤助力中国移动在粤港澳大湾区建成我国首条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反谐振空芯光纤线路。该线路主要服务于深圳与香港证券交易所间的数据传输,将深港跨境证券交易传输时延降至1毫秒,光纤损耗实现0.09dB/km,刷新了全球商用光纤光缆的最低损耗纪录。空芯光纤作为行业前沿产品,其应用目前仍处于早期阶段,尚未形成规模销售、尚未形成稳定的价格及利润水平,目前也未对经营业绩产生明显影响。公司将继续完善制备工艺技术,突破施工运维障碍,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体系成熟,推动空芯光纤规模商用进程。 3、坚定推进国际化战略布局 全球光纤光缆行业的需求仍在企稳,而贸易环境则日益复杂。公司坚定不移的践行国际化战略举措,不断完善业务及产能布局以应对贸易保护风险。在初步完成面向全球客户的本地化产能布局后,公司全面提升国际化运营能力,推动国内外生产基地在生产成本、原材料采购、产品研发、质量管控等各个方面的对标及协同,以优化经营效率。公司通信网络工程项目亦在东南亚市场取得持续市场拓展。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海外业务收入约人民币27.0亿元,同比增长约52.8%,且收入结构更为多元化。公司海外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在2021年至2024年连续四年稳定在30%以上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至42.3%。 4、深入发展多元化战略方向 公司在完成前期多元化战略布局后,深入发展各个业务方向。在光互联组件领域,公司子公司长芯博创在数据通信、消费及工业互联市场实现业务快速增长。2025年上半年,公司光互联组件分部实现收入约人民币14.4亿元,同比增长54.6%;实现毛利率约40.7%,相较去年同期毛利率增加18.0个百分点。 在其他多元化方向,公司亦不断取得业务进展。在工业激光领域,长飞光坊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在2025年上半年实现了业务规模的增长及盈利能力的改善。公司于2025年7月完成了对奔腾激光(浙江)股份有限公司的收购,将能在工业激光产业链实现激光器与激光装备业务的整合与协同发展。在高纯度石英材料领域,长飞光学石英元器件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将利用自主研发的技术和设备,通过光纤级高纯合成石英制造平台的延伸,拓展高端石英材料在光学等领域的应用。在海缆与海洋工程领域,公司快速完成了对海缆制造平台长飞(江苏)海洋科技有限公司的整合,有望实现业务的拓展。在第三代半导体领域,长飞先进半导体位于武汉的生产基地于2025年5月完成了首片晶圆的下线,构建了完善的工艺流程和完整的工艺平台,并建成碳化硅行业第一家全自动化天车搬运工厂(Auto3),可实现生产资源的高效利用,最大化发挥制造效率。目前,上述多元化业务仍在发展前期,处于投入阶段,暂未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明显影响。 5、资本市场协同成长 2025年8月,公司以AAA的主体评级完成了规模人民币5亿元、债券期限3年的2025年度第一期科技创新债券发行,发行利率为1.9%。该债券为全国光纤光缆行业首笔科技创新债券,而认购倍数及发行利率体现了市场对公司稳健的财务状况及业务发展趋势的高度认可。 2025年4月至5月,公司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回购公司A股股份600万股,并于2025年8月完成了该等股份向公司“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员工持股计划”证券账户的非交易过户。公司快速推进股份回购以回馈投资者,而员工持股计划的顺利实施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公司长期、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提高员工的凝聚力和公司核心竞争力,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公司长期、持续、健康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