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鸿智科技(870726)经营总结 | 截止日期 | 2025-06-30 | 信息来源 | 2025年中期报告 | 经营情况 | 七、 经营情况回顾 (一) 经营计划 2025年上半年,在全球局势复杂多变、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公司始终坚持以战略定力锚定发展方向,以高效执行力扎实推进经营计划,围绕年初目标全面发力。在研发创新与市场拓展两大核心领域均有所突破,展现出强劲的发展韧性和可持续的增长潜力。 1、经营业绩亮点 报告期内,母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51%,净利润同比增长19.41%,盈利增长质量与速度同步提升,主要源于公司实施了营销效率提升计划。通过精准优化和结构性调整,公司降低了营销成本率,提升了整体业务盈利能力。在电商业务经历阶段性调整的背景下,这一举措有效释放了利润空间,成为驱动公司整体业绩增长的因素之一。同时,外销业务增长、成本控制也为利润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这充分体现了公司管理层优化资源配置、追求可持续盈利能力的战略布局。 下半年,公司将围绕“自营突破、资源协同、多元布局”三大核心营销策略驱动持续增长全面提升业绩。自营突破:聚焦垂直领域,瞄准核心场景开发产品,以精准营销打造品牌影响力。资源协同:深化与品牌商及经销商合作,稳定订单基础,根据用户需求开发新品,共拓新赛道。多元布局:加大营销力度开拓新兴市场、新客户,实现多元布局。 2、研发创新情况 公司始终将研发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持续加大资源投入力度,全力推进技术突破并加速成果转化。2025年上半年,公司技术创新力度进一步加大,积极组织专业团队开展技术攻关,在专利申请与获取方面成果丰硕:共申请专利61项,其中发明专利19项,实用新型专利20项,外观设计专利22项;半年度获取授权专利证书12项,其中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外观设计专利2项,其余专利已进入受理阶段。目前,公司有效专利总数已攀升至183项,为公司构筑了坚实的技术壁垒,有力推动了技术创新能力和产品竞争力的持续提升。在产品开发方面,公司加大市场调研力度,针对市场痛点及用户的个性化烹饪需求,采用多源数据驱动程序分段与实时优化技术,通过物联网获取用户设定的食材类型、预设时长及加热参数,动态生成分段烹饪程序,有效提升了产品的能效与食物口感。公司还应用上述技术开发了系列智能产品,如智能多功能锅、烤箱等,进一步丰富了产品线,满足了消费者对高品质厨房生活的追求。与此同时,公司积极与芯片厂商开展深度合作,携手华为鸿蒙智联构建自主可控的智慧中台。该中台确保产品既能独立稳定运作,又可无缝接入主流生态,实现设备间的无缝互联,极大提升了用户体验,为打造智能家居新生态奠定了基础。2025年4月28日,公司正式宣布旗下新一代IH智能方煲接入华为鸿蒙智联(HarmonyOS Connect),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合作,标志着公司从传统厨房小家电制造商向智慧生活解决方案提供商的战略转型迈出了坚实一步,开启了公司发展的新篇章。目前,公司 4升 IH电饭煲已成功接入华为鸿蒙系统,即将推向市场;另有两款产品正进行测试,预计于今年年底完成接入工作。 3、市场拓展情况 2025年上半年,厨房小家电市场受到国补政策红利、消费观念转变、技术迭代加速等多重因素的 影响,呈现需求结构深度调整、竞争格局持续重塑的态势:传统市场趋于饱和,新兴细分领域则展现蓬勃生机;线上线下渠道融合加速;消费者对产品的品质、功能与个性化需求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面对充满挑战的市场环境,公司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果断的决策力,积极调整市场策略,全方位推进市场拓展工作。公司持续加大国内外市场拓展力度,积极参加了第137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巴西国际消费类电子及家用电器产品博览会等一系列具有广泛影响力的行业展会。通过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创新产品与先进技术,吸引了来自全球各地众多客户的关注与咨询,有效提升了公司的国际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同时,为深入挖掘南美市场的潜在商机,精准把握当地市场需求,公司专门组建市场调研团队,对巴西、智利、秘鲁等南美多国进行实地走访。通过参加各类展会与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公司在客户拓展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成功与斯里兰卡Abans、南美M&M等品牌客户建立合作关系,进一步优化了客户结构,使公司在市场拓展中更具灵活性和抗风险能力。此外,公司始终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在文化背景、消费习惯、技术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对产品进行了针对性的改进和优化。从产品的功能设计、性能指标到外观造型,均充分考虑了当地市场的特殊需求和使用环境,使产品能够更好地适应当地市场,从而显著提高了产品的市场适应性和竞争力,为公司在国际市场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商业模式、收入模式均未发生重大变化,核心团队稳定。 (二) 行业情况 2025年上半年,厨房小家电行业的生态格局正经历深刻变革,展现出全新的发展面貌与活力。据奥维云网(AVC)2025年1-6月全渠道推总数据显示,厨房小家电整体零售额319亿元,同比上涨9.3%; 线上零售额256亿元,同比上涨12.4%。 1、国内市场:政策赋能,消费升级引领高端智能新风向 近年来,国家出台一系列旨在促进消费、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如以旧换新、智能制造、绿色转型等。2025年,国家补贴政策进一步优化,从原有的8大类扩展到12大类,电饭煲、微波炉等品类首次被纳入补贴范围,这对中高端产品结构提升产生了显著影响。由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编制的《2025消费品行业系列研究报告——家用电器》指出,政策在鼓励绿色消费、推动智能家居普及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引导行业朝着绿色、智能方向转型。在当下居民收入稳步攀升、健康意识持续增强的背景下,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不断提高,这一变化影响厨房小家电产品的演进升级方向。据奥维云网(AVC)推总数据显示,消费者对于厨房小家电的需求,已从过去单纯追求基本功能,逐步转变为对产品品质、健康属性、智能化程度以及个性化设计的全方位关注。在品质方面,消费者更加注重产品的质量,倾向于选择材质优良、工艺精湛的产品,以确保使用的耐久性和稳定性;在健康属性上,具有杀菌、净化、低糖等功能的产品备受青睐,反映消费者对健康生活的强烈追求;在智能化程度方面,能够通过手机APP远程控制、具备智能菜谱推荐等功能的产品成为市场新宠,满足消费者对便捷、高效生活的需求;在个性化设计上,独特外观、小巧便携的产品更能吸引消费者目光,体现消费者对个性化表达的渴望。 2、国际市场:稳健拓展,性价比与定制化助力全球布局 尽管全球贸易格局面临一定挑战,但我国家用电器出口仍保持稳健发展态势。据海关统计,2025年上半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额为 21.79万亿元,同比增长2.9%。其中,我国家用电器出口额达3524.6亿元,同比增长1.4%,呈现平稳增长趋势。依托我国完备的制造业产业链体系、强劲的生产制造能力以及持续精进的技术研发实力,我国厨房小家电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占据显著优势。企业通过深化技术创新,不断优化产品性能与品质,同时借助高效的成本管控能力,确保产品具备较高的性价比优势。此外,部分企业积极开展定制化服务,针对不同区域市场的差异化特征以及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精准开发适配产品,有效提升了国际市场份额及品牌影响力。 2025年上半年,厨房小家电行业在国内政策与消费升级的强力推动下,以及国际市场稳健拓展的有力助力下,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局势。展望未来,随着政策的持续优化、消费需求的不断升级以及国际市场的进一步拓展,行业有望继续保持增长势头,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为全球消费者带来更多优质的厨房小家电产品。 (三) 新增重要非主营业务情况 (四) 财务分析 1、 资产负债结构分析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 债 138,117.66 0.04% 120,484.24 0.03% 14.64% 其他流动负债 32,112.60 0.01% 38,880.58 0.01% -17.41%租赁负债 190,368.18 0.05% 273,064.40 0.07% -30.28%递延收益 233,515.04 0.07% 310,721.06 0.08% -24.85%递延所得税负债 16,173.93 0.00% 19,639.77 0.01% -17.65%资产合计 358,188,347.10 100.00% 380,065,159.29 100.00% -5.76%资产负债项目重大变动原因: 1、应收票据:报告期末较上年期末减少13.60万元,降幅为28.45%,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票据到期完成兑付。 2、应收账款:报告期末较上年期末减少2,442.62万元,降幅为24.51%,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及时回收货款。 3、预付账款:报告期末较上年期末增加187.42万元,增幅为84.77%,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全资子公司系初创企业,为锁定出口海运费等成本预付费用所致。 4、其他流动资产:报告期末较上年期末增加536.93万元,增幅为69.67%,,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募投项目相关取得的增值税待抵扣进项税增加。 5、在建工程:报告期末较上年期末增加1,496.52万元,增幅为118.69%,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持续建设募投项目,工程尚未完工转固。 6、长期待摊费用:报告期末较上年期末增加32.28万元,增幅为71.76%,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公司对厂区内部设施进行改造,完工后转入长期待摊费用。 7、其他非流动资产:报告期末较上年期末减少218.47万元,降幅为33.25%,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资产验收合格转固所致。 8、应付职工薪酬:报告期末比上年期末减少201.89万元,降幅为37.60%,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已支付上年度计提的薪酬奖金。 9、应交税费:报告期末较上年期末增加152.23万元,增幅为218.43%,主要原因是计提2025年第二季度待缴企业所得税、房产税、附加税等相关税费。10、其他应付款:报告期末较上年期末减少188.24万元,降幅为87.42%,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已支付上年度全资子公司CIF模式出口业务产生的代收代付运费及保险费。 11、租赁负债:报告期末较上年期末减少8.27万元,降幅为30.28%,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已支付全资子公司办公场所的租赁费用。 12、递延收益:报告期末较上年期末减少7.72万元,降幅为24.85%,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计入递延收益中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摊销减少所致。 2、 营业情况分析 (1) 利润构成 1、营业收入:报告期内,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加974.88万元,同比增长4.70%,公司营业收入增长通过市场开拓与产品创新双引擎战略共同推动。一方面,我们积极通过参加国内外展会拓展市场,并主动拜访客户以深度挖掘需求;另一方面,我们持续推动产品研发与创新,成功推出了适销新品。 二者的协同有力促进了订单与收入的提升。 2、营业成本:报告期内,营业成本较上年同期增加929.16万元,同比增长5.48%,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营业收入增长,营业成本随之增加。 3、销售费用:报告期内,销售费用较上年同期减少414.33万元,同比下降44.70%,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公司调整了营销策略,通过精准优化和结构性调整,有效控制了营销成本,显著提升了营销费用的使用效率。 4、管理费用:报告期内,管理费用较在上年同期增加156.84万元,同比上升19.95%,主要原因是公司业务扩张,从自去年下半年起相继新设全资子公司及孙公司,其日常运营开支构成新增费用; 另一方面是合资公司的职工薪酬与厂房租赁成本亦有所上升。 5、财务费用:报告期内,财务费用较上年同期增加227.44万元,同比上升53.27%,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外币汇率波动影响汇兑收益减少所致。 6、信用减值损失:报告期内,信用减值损失较上年同期减少47.82万元,同比下降60.61%,主要原因是及时收回货款应收账款余额下降导致计提减少所致。 7、其他收益:报告期内,其他收益较上年同期增加7.01万元,同比增长29.25%。主要原因是本期收到政府财政补助金较上年同期增加所致。 (2) 收入构成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21,723.1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974.88万元,同比增长4.70%,业绩增长态势良好。从收入构成来看,报告期内,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 99.73%、0.27%,去年同期占比分别为99.62%、0.38%,公司收入构成保持稳定。从产品分类来看,各类产品收入构成基本保持稳定,营业收入的产品结构是随着客户的需求及订单的周期性而变动。各项品类产品营业收入、订单稳定。从区域分类来看,报告期境外、境内收入占比分别为 93.02%、6.98%,去年同期境外、境内收入占比分别为93.21%、6.79%,公司收入结构保持稳定。 3、 现金流量状况 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报告期内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加706.50万元,主 要系报告期内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回收货款同比增加所致。 2、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报告期内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减少1,197.41万元, 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公司募投项目建设,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增加。 3、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报告期内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减少1,475.78万元, 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实施权益分派进行现金分红。 4、 理财产品投资情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