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旺成科技(830896)经营总结 | 截止日期 | 2025-06-30 | 信息来源 | 2025年中期报告 | 经营情况 | 七、 经营情况回顾 (一) 经营计划 2025年中国宏观经济延续稳中向好发展态势,展现出强大韧性和活力,汽车行业处于快速变革期,受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等因素驱动,传动行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公司抓住行业的有利时机,保持了业务持续增长,保障了公司全年营销业绩的稳健实现。 1、经营业绩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2,290,489.61元,同比上升30.2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28,632,038.00元,同比上升 105.9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7,797,809.08元,同比上升118.57%,主要原因:一是汽车齿轮及湿式多片离合器业务销量增加,收入增加;二是受产品结构变化影响,毛利率上升。公司将围绕年度任务目标,继续提升团队协作能力、优化细化过程管理、加强产品技术研发。 2、运营管理情况: 在生产方面,公司不断加大自动化、智能化设备的投入。按计划推进募投项目的实施,提升核心产业链的工艺管理和加工水平,提高公司全系列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对生产基地进行信息化、数字化升级改造,提升公司生产运营效率,为构建自动化、智能化的柔性制造体系奠定基础。在管理方面,公司目前已投入使用的信息化系统包括OA办公系统、ERP信息管理系统及EXCEL服务器信息平台等,经过持续的数据导入和深度开发,各部门间已形成网络状的流程审批和数据管理体系,实现了经营管理的信息化。在研发方面,公司持续进行研发投入,稳步推进公司新产品、新技术的拓展;公司将依托现有的研发体系,加快新产品的研制,进一步提高公司产品的性能指标,全面提升公司的创新能力,更好更全面地服务于客户。在客户方面,凭借优异的产品竞争力,公司拥有一批长期深度合作的优秀客户,涵盖日本本田、日本雅马哈、日本不二越、美国TEAM、意大利比亚乔、德国福伊特、长城汽车等大型跨国公司,并长期成为这些客户的一级配套企业。公司紧紧围绕客户的实际需要,通过与客户进行长期深度合作,持续提升产品质量、服务响应能力及解决方案,相互成就,成为客户的好伙伴,与客户建立深厚、稳定、牢固的合作关系。公司充分发挥海外客户区位优势持续辐射周边市场,继续积极开拓东南亚、南美及非洲市场,提升公司的品牌影响力,提高海外市场占有率,提升综合实力。 (二) 行业情况 公司主要从事齿轮、离合器和传动类摩擦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所处行业属于“通用设备制造业”中的“轴承、齿轮和传动部件制造(C345)”。 1、齿轮行业 齿轮是机械装备的重要基础件,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和车辆领域。齿轮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各行业提供装备的战略性、基础性产业,是各行业产业升级、技术进步的重要保障和国家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齿轮产业的规模不断扩大,高端产能升级趋势不断加强。近年来,我国齿轮行业在部分高端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方面取得突破,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目前已基本形成了门类齐全、能够满足各类主机及总成系统配套需求的生产体系。现阶段,我国齿轮产品正经历从中低端向高精密方向转变,部分高端产品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全国齿轮企业近5,000家,骨干齿轮企业300多家,年销售亿元以上仅200多家,齿轮行业产值在3,000亿元左右。基于行业增长与国民经济周期的基本一致性,以及齿轮行业本身具有的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特点,整个齿轮行业已从高速发展期过渡到平稳发展期。摩托车、汽车以及农机等行业是带动我国车辆齿轮行业发展的主要力量。近年来,我国齿轮行业在部分高端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方面取得突破,创新能力明显增强,行业也随摩托车、汽车以及农机等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特点,为齿轮制造企业发展提供了新机遇。受产业政策的导向,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呈快速增长态势。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为新能源汽车齿轮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市场需求,同时为具备同步研发能力、质量保证能力及资本实力的零部件企业带来了新的市场机会。 2、离合器行业 离合器是传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在汽车、摩托车、工程车辆、农机等领域。摩擦材料是离合器的关键零部件,在我国离合器行业发展初期,针对应用于摩托车、汽车行业的离合器摩擦材料的研究和使用多为橡胶基摩擦材料。但随着纸基摩擦材料的问世和发展,针对其应用于摩托车、汽车的综合性能的研究和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重视。纸基摩擦材料生产技术是以纤维素纤维或合成纤维等作为增强纤维,加入摩擦性能调节剂和填料等成分,经造纸工艺成型,并浸渍粘接剂树脂和热压固化,制成具有多孔、可压缩、吸湿性的摩擦材料。它采用了复合原理,不仅克服了单一材料的缺陷,而且可以通过不同原料之间的性能耦合来发挥单一成分本身所没有的新性能,比单一材料具有更优异的综合性能。同时,纸基摩擦材料具有摩擦性能稳定、传递扭矩能力强、摩擦噪音小、结合过程柔和平稳、耐磨性和耐温性好等优点。纸基摩擦材料主要用于汽车、摩托车、工程机械、机床、船舶、矿山机械等行业湿式离合器中,特别是作为汽车自动变速器和摩托车湿式离合器的摩擦材料,使用量大,且广泛应用在不同车型上。公司通过多年的研发攻关,很好地掌握了离合器纸基摩擦材料的生产技术,其产品已经成功进入本田、雅马哈的全球供应体系以及国内其他的知名摩托车企业,公司现掌握的纸基摩擦材料技术及具备的相应试验分析设备亦可应用到其他种类车辆的离合器研究开发和产业化上。 3、行业经营模式及特征 (1)行业经营模式 全球经济周期和产业链供需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企业的经营业绩存在一定的波动性,行业企业一般采取“以销定产”的经营模式,根据销售订单或销售计划进行生产,并根据生产计划实行统一采购,因产品大多为主机厂配套,在销售模式上一般采用直销模式。 (2)行业周期性 由于齿轮及离合器行业作为整机装配的配套产业,其生产与销售与下游整机制造行业的景气度有关,而整机制造行业与国家及全球的经济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在宏观经济处于上升阶段时,制造行业整体会得到较好的发展;在宏观经济处于下降阶段时,制造行业整体发展会较为缓慢。因此,齿轮及离合器行业周期性与国民经济的发展周期基本保持一致,但就个体企业而言,因其竞争实力的不同以及其所在市场细分领域的占比不同而有可能呈现出高于或低于宏观经济发展速度的情况。 (3)行业区域性 由于摩托车行业、汽车行业等下游行业通常基于地理位置、经济发展、国家政策导向等因素而存在明显的区域性特征,齿轮及离合器行业作为与下游行业的配套产业,也随之存在突出的区域性特征。从下游摩托车行业来看,经过多年的产业发展、整合和配套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我国形成了广东、重庆、江浙和鲁豫四大相对集中的摩托车制造区域,其中:广东、重庆的生产和配套能力全面、成熟,江浙侧重于踏板摩托车的生产和配套,鲁豫侧重于三轮摩托车的生产和配套。从下游汽车行业来看,国内汽车行业已形成围绕上汽、一汽、东风、长安、广汽、北汽几家规模较大的汽车集团的较为完备的产业链集群,分别是长三角地区、东北地区、华中地区、西南地区、珠三角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公司即位于摩托车和汽车产业集中区域的重庆地区。 (4)行业季节性 齿轮及离合器产品为整机企业的配套产品,主要受整机销售的季节性影响,其季节性特点随着整机销售季节性的日趋淡化,逐渐削弱。 4、公司所处行业下游情况 (1)汽车行业发展概况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分析,上半年,汽车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显效,内需消费活力加快释放,叠加企业新品密集上市、多地车展促销活动火热开展等因素,乘用车市场延续良好态势。预计2025年下半年“两新”政策资金继续分批下达、企业新品供给持续丰富,都将有助于进一步拉动汽车消费增长。 目前,行业也在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市场竞争秩序有望逐步规范。 2025年上半年汽车产销整体情况 2025年1-6月,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 1562.1万辆和 1565.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5%和11.4%。其中2025年1-6月,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352.2万辆和1353.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3.8%和13%;商用车产销整体情况2025年1-6月,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09.9万辆和212.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7%和 2.6%;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 696.8万辆和 693.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1.4%和 40.3%。(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2)摩托车行业概况 2025年1-6月,在出口的拉动下,燃油摩托车保持明显增长的趋势,产品结构继续优化,内销降幅缩窄,大排量休闲娱乐摩托车加速增长,摩托车产业运行稳步向好趋势愈加明显。辆,同比增长14.14%和14.67%;电动摩托车产销160.13万辆和157.45万辆,产量同比增长0.39%,销量同比下降3.57%。2025年1-6月,共产销摩托车1061.41万辆和1061.46万辆,产销量同比增长11.83%和11.54%。出口情况2025年1-6月,摩托车生产企业产品出口总额 52.99亿美元,同比增长26.71%。整车出口量 666.11万辆,同比增长25.44%,出口金额42.72亿美元,同比增长29.06%。摩托车发动机出口64.21万台,同比增长9.41%,出口金额1.29亿美元,同比增长1.29%。沙滩车出口22.73万辆,同比下降0.22%,出口金额 6.61亿美元,同比增长18.46%。摩托车零部件出口金额 2.38亿美元,同比增长26.95%。(数据来源:中国摩托车商会) 5、行业发展因素、行业法律法规等的变动对公司经营情况的影响。 近年来,国务院、国家各有关部门陆续出台了有利于行业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 2023年8月28日,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重庆市财政局联合发布《重庆市促进摩托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在新车研发、整车出口、技术创新、公告检测四个方面分别给予符合条件的摩托车生产企业奖励。加快推动摩托车产业集群发展,推动摩托车产业链企业拓品种、树品牌、补品质,构建完善产业链、供应链。 2023年11月30日,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提升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7年)》的通知。推动整车企业与零部件企业加强技术合作,发展新型零部件产品。支持零部件企业根据整车企业需求,加快提升同步开发能力。 2024年1月15日,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发布《重庆市高端摩托车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7年)》,提出到2027年,重庆市摩托车产业工业总产值将达到1400亿元,年产量突破800万辆。重点任务加快零部件产业补链强链,推动重点区域产业集聚区建设,抢抓产业变革新风口,放大产业“先发”优势,全面推动摩托车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创新打造千亿级特色优势产业集群,有力支撑重庆市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建设。 2024年3月13日,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深入推进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床等传统设备再制造,探索在风电光伏、航空等新兴领域开展高端装备再制造业务。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畅通流通堵点,促进汽车梯次消费、更新消费。组织开展全国汽车以旧换新促销活动,鼓励汽车生产企业、销售企业开展促销活动,并引导行业有序竞争。 2024年6月2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2024年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从健全汽车技术标准体系、加快关键急需标准研制等5个方面提出19条具体任务,其中加大智能网联汽车标准研制力度、强化汽车芯片标准供给等举措,为汽车零部件行业的标准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2024年6月24日,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印发《关于打造消费新场景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的措施》,鼓励限购城市放宽车辆购买限制,增发购车指标;通过中央财政和地方政府联动,安排资金支持符合条件的老旧汽车报废更新;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支持汽车置换更新。通过一系列措施促进汽车消费的增长,推动汽车产业的发展。 2024年11月2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了《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2025年本)》,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其中明确将汽车用发动机、液力自动变速箱(AT)、汽车用机械式变速箱、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箱(AMT)、新能源变速箱、动力换挡变速箱、液压机械无级变速器(CVT)等,以及盘式制动器、离合器、同步器、取力器、齿轮、锻件、铸件等汽车零部件的制造列为鼓励类产业。 2025年1月17日,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重庆市财政局印发《重庆市支持制造业稳增长促转型提能级政策措施》。其中提到,鼓励汽车生产企业加快向智能网联新能源方向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对整车企业加大新能源新车型研发投入、提升新能源产品档次等方面予以专项资金支持。同时,对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资源化利用,单个项目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不低于 1000万元的,按不超过设备投资总额的10%择优给予最高200万元的支持。 2025年5月6日,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在回复政协提案时表示,将加快制定出台《重庆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渝链智擎”行动计划(2025—2027)》《2025年渝西地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工作方案》等政策文件,进一步完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体系。行业相关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促进了齿轮、离合器及其下游应用市场的健康、快速发展,也为公司的经营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和市场环境,有利于促进公司的进一步发展。报告期内,法律法规、行业政策的变化对公司经营资质、准入门槛、运营模式、行业竞争格局、持续经营能力等方面无重大不利影响。 (三) 新增重要非主营业务情况 (四) 财务分析 1、 资产负债结构分析 一年内到期的 非流动负债 350,000.00 0.06% 1,878,260.00 0.33% -81.37% 应付账款 73,451,053.67 12.95% 75,282,120.18 13.12% -2.43%资产负债项目重大变动原因: 1、其他流动资产:本期期末200.69元,较上年期末304.09元减少103.40元,降幅34.00%,主要原因: 本期期末待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较上年期末减少103.40元所致。 2、在建工程:本期期末3,168,884.81元,较上年期末19,147,645.00元减少15,978,760.19元,降幅83.45%,主要原因:新能源汽车高精度传动部件建设项目本期完成验收转入固定资产18,754,313.01元所致。 3、长期待摊费用:本期期末3,705.41元,较上年期末29,357.51元减少25,652.10元,降幅87.38%,主要原因:本期摊销25,652.10元所致。 4、应交税费:本期期末2,810,998.49元,较上年期末4,045,967.24元减少1,234,968.75元,降幅30.52%,主要原因:本期期末应交增值税余额较上年期末减少988,638.76元所致。 5、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本期期末350,000.00元,较上年期末1,878,260.00元减少1,528,260.00元,降幅81.37%,主要原因:本期归还银行借款所致。 2、 营业情况分析 1、营业收入:本期202,290,489.61元,较上年同期155,360,997.34元增加46,929,492.27元,增幅30.21%。主要原因: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应对市场环境,保持战略定力的同时积极拓展销售渠道,汽车齿轮及湿式多片离合器业务销量增加所致。 2、销售费用:本期1,669,112.52元,较上年同期1,203,652.56元增加465,459.96元,增幅38.67%。主要原因: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拓展客户新业务与渠道开拓,导致销售费用同比增加所致。 3、财务费用:本期-2,018,626.75元,较上年同期-947,987.44元减少1,070,639.31元,变动幅度112.94%。主要原因:报告期内,公司利息支出和手续费减少所致。 4、信用减值损失:本期-178,350.65元,较上年同期232,156.26元减少了410,506.91元,变动幅度-176.82%,主要原因:应收款项计提坏账准备所致。 5、资产减值损失:本期-783,825.71元,较上年同期-167,979.38元减少615,846.33元,变动幅度366.62%,主要原因:本期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增加所致。 6、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本期-19,617.36元,较上年同期37,071.68元减少56,689.04元,减幅152.92%。 主要原因:期末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80,327.85元,以及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前期计提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转入投资收益99,945.21元所致。 7、资产处置收益:本期0.00元,较上年同期347,791.30元减少347,791.30元,减幅100.00%。主要原因:本期无处置非流动资产所致。 8、营业利润:本期32,689,590.70元,较上年同期15,357,044.25元增加17,332,546.45元,增幅112.86%。主要原因:本期营业收入增加,以及销售产品结构发生变化导致毛利率上升所致。 9、营业外收入:本期0.00元,较上年同期311,125.67元减少311,125.67元,减幅100.00%。主要原因: 本期无营业外收入所致。 10、营业外支出:本期29,746.66元,较上年同期285,475.53元减少255,728.87元,减幅89.58%。主要 原因:本期无非流动资产毁损报废损失所致。 11、净利润:本期28,632,038.00元,较上年同期13,902,821.47元增加14,729,216.53元,增幅105.94%。 主要原因:本期营业利润增加所致。 (2) 收入构成 收入构成变动的主要原因: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应对市场环境,保持战略定力的同时积极拓展销售渠道,汽车齿轮及湿式多片离合器业务销量增加,从而使齿轮及离合器营业收入比上年同期分别增加34.73%和21.40%,毛利率同时得到提升。 3、 现金流量状况 4、 理财产品投资情况 单项金额重大的委托理财,或安全性较低、流动性较差的高风险委托理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