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蓝海华腾(300484)经营总结 | 截止日期 | 2024-12-31 | 信息来源 | 2024年年度报告 | 经营情况 | 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一)所处行业背景及前景 1、新能源汽车领域: 新能源汽车产业是我国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为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汽车强国,国家陆续出台了多项政策。2020年11月,国务院出台《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国办发〔2020〕39号)从顶层设计上为新能源汽车行业提供了强大的支撑;2024年2月,商务部等九单位联合印发《关于支持新能源汽车贸易合作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18项措施优化国际物流、加强金融支持及推动标准互认,助力车企“出海”;2024年4月,商务部、财政部等七部门印发《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实施细则》,对报废乘用车并购入新能源乘用车和小排量燃油乘用车给予一次性定额补贴;2024年5月,工信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2024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的通知》,加快补齐农村地区新能源汽车消费使用短板,落实汽车以旧换新、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等支持政策;2024年5月,国务院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提出逐步取消各地新能源汽车购买限制,推动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有序推广新能源中重型货车;2024年7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在《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实施细则》基础上,提高补贴标准。2024年9月,国管局和中直管理局联合发布《关于做好中央和国家机关新能源汽车推广使用工作的通知》(国管资〔2024〕197号),要求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优先采购和使用新能源汽车,并完善配套充电设施建设。文件强调通过示范作用推动公共领域新能源化,助力实现“双碳”目标。2024年12月,财政部发布《关于进一步明确新能源汽车政府采购比例要求的通知》,要求采购人加强公务用车政府采购需求管理,带头使用新能源汽车;年度公务用车采购总量中新能源汽车占比原则上不低于30%,其中路线相对固定等的机要通信等公务用车原则上100%采购新能源汽车;采购车辆租赁服务的,应当优先租赁使用新能源汽车。 公司新能源汽车产品主要销售领域为商用车,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销量迈上千万辆级台阶,分别达到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4%和35.5%,产销量连续10年位居全球第一,2024年,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380.5万辆和387.3万辆,同比分别下滑5.8%和3.9%,其中新能源商用车国内销量53.2万辆,实现同比增长28.9%。商用车渗透率还比较低,渗透率有待进一步提升。 2、工业自动化控制领域: 工业自动化行业属于国家加快发展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是实现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关键环节。报告期内,国家陆续出台了多项政策,鼓励工业自动化行业发展与创新。 2024年3月,工信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提出到2027年,工业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超过90%、75%;2024年7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统筹安排3,000亿元左右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2024年9月,国家金融监管总局等发布《关于促进非银行金融机构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的通知》,要求金融机构围绕钢铁、有色、石化等重点行业,在生产设备、用能设备等领域提供差异化金融服务,支持工业自动化技术改造。结合之前出台仍有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政策,为工业自动化领域实现制造升级和国产化进口替代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随着制造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推动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传感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等与工业自动化持续深度融合,国产替代及可持续发展等因素也正驱动工业自动化行业持续升级创新。 根据睿工业统计数据,2024年中国工业自动化市场规模2,859亿元,同比下降1.7%。 (二)行业地位 公司作为国内主流的电动汽车电机控制器和中低压变频器供应商,经过多年努力,在电机控制技术的发展路径上,在不断的技术积累和迭代的过程中,已成功积累了充足的技术储备、丰富的客户资源以及良好的市场口碑,同时凝聚了行业内优秀的技术、营销和管理团队。公司掌握电机驱动的核心控制技术,凭借自身强大的研发实力、人才聚焦、卓越性能的产品,成为众多行业龙头客户和知名企业安心的选择,享有较高的客户信任度和行业口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