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辰光医疗(430300)经营总结 | 截止日期 | 2025-06-30 | 信息来源 | 2025年中期报告 | 经营情况 | 七、 经营情况回顾 (一) 经营计划 在公司董事会的领导下,公司严格按照《公司法》、《证券法》和《公司章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升公司规范运作水平和经营管理决策的合规性。 1、财务经营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7,352,708.32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7.15%。整体毛利率较上年的42.84%提高至46.13%。报告期内,公司严格内部控制,加强人员管理效率,优化人员结构。报告期内,销售费用较上年同期减少 22.63%,管理费用较上年同期减少 20.80%。公司考虑未来长期发展坚持自主创新推动产品性能提升,持续投入研发项目,研发费用较上年同期增加了34.47%,在短期内对公司的利润产生了负面影响。报告期内,公司营业利润为-18,588,810.31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1.9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817,670.78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2.22%。报告期内,实现国外营业收入9,440,353.49元,比上年同期增加7.60%,主要系公司进口维修业务报关流程恢复,以及梯度线圈的出口。2025年上半年,磁共振整机头部企业集中,磁共振行业价格竞争愈发激烈。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国内营业收入37,912,354.83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1.64%。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达到415,025,243.91元,总资产比上年期末减少5.99%。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13,264,182.30元,比上年期末减少6.50%。 2、产品研发 根据公司的发展战略方向和市场发展趋势,公司专注在磁共振系统集成技术,7.0T与多核高端射频探测器,3.0T磁共振核心部件(超导磁体和梯度线圈),以及磁拉单晶超导磁体,部分研发成果已在公司产品中应用。同时,公司进一步丰富医学影像设备产品线,积极推进新产品的注册及产品化进度。报告期内,数字化摄影X射线机(DR)已经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并进入市场推广。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设备(CT)项目已完成样机生产,报告期内处于新产品注册审核阶段。报告期内,研发投入 16,496,641.98元,比上年同期增加 34.79%,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 34.84%,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13.42%。 3、市场销售 报告期内,公司按照经营计划优化销售团队、整合营销资源。一方面,公司积极参与行业认可度高的展览会,发布新产品,配合销售团队面向县域、乡镇医院及私立医院的采购需求做好品牌宣传和产品推广,提升公司产品在当地的品牌及市场的接受度;另一方面,公司与行业内的代理商合作为主的经销模式稳步实施,借助代理商在其所在区域的商业资源展开合作,积极应对激烈的磁共振整机行业的市场竞争。报告期内,公司管理团队和专业团队人员基本稳定,公司整体运营稳定。 (二) 行业情况 1. 医用超导磁共振成像设备行业 根据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发布的《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上市公司行业统计分类指引》,公司属于专用设备制造业(行业代码:C35)。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所处行业为“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业-医疗诊断、监护及治疗设备制造”分类代码:C358。 (1)国产品牌 MRI 逐步得到国内医院认可 磁共振成像技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人体各部位疾病诊断的成像技术。磁共振成像具有图像分辨率高、对比度好、信息量大和绿色无辐射对人体无损伤等特点。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鼓励发展高端医疗设备,推动医学影像设备自主创新。此外,超导磁体等医学影像设备的核心部件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重点产品名录,也体现了国家对高端医学影像设备产业发展的重视程度,助力本土化与产业技术升级。随着国家将高端医学影像设备列入国家战略新兴产业核心领域、加大政策对高端医学影像设备国产化的扶持力度,国产化进程持续加速,超导MRI设备成为重要高端医学影像系统之一。超导磁共振核心部件的国产化为中国系统厂商提供了与国际品牌竞争中的价格优势,使得越来越多的基层医院可以承担购置成本,同时有效地解决了很多临床端的应用问题,国产品牌 MRI 逐步得到国内医院认可,2025年上半年,国内MRI市场国产品牌市场占有率进一步增长,达到48.60%。 (2)县域医院的需求提升,国产MRI设备凭借性价比优势有望成为该市场主力 随着国产高端医学影响设备核心技术自主化进程逐渐升级,中国磁共振整机市场加速结构性变革。目前市场仍由三级医院主导,但以县域医院为代表的二级医院在政策红利下成长空间更大。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相继出台《关于做好医疗卫生领域2024年设备更新工作的预通知》、《推动医疗卫生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政策驱动国际化与本土化博弈加剧,促使行业重塑市场格局,将县域中心、三级医院等基层医学设备的被动更新转变为主动更新,提高了医疗质量,也推动高端医学影像设备市场扩容。二级医院分布广泛,以满足区域性医疗需求为主,对MRI设备的需求也在逐步上升。对比三级医院,二级医院更注重性价比高的解决方案,国产MRI设备替代进程加快。随着分级诊疗制度的推进,二级医院对国产MRI设备的需求有望持续增长。分级诊疗体系建设是政府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部署,“双中心”的建设向特定区域倾斜的趋势将带动区域内三甲医院加速填补高端 MRI的空白。随着“千县工程”的推进,预计国产MRI将凭性价比优势成为该市场的主力。报告期内,县域医疗能力提升,政策推动1.5T磁共振设备下沉;市场分化,高端化、基层化与全球化市场并行。国产磁共振整机厂商的市场份额进一步增加,头部聚集效应更加明显。2025年上半年,集采加速本土化的进程,磁共振整机集采中标价格大幅下降,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竞争。 2、 定制超导磁体 超导磁体是超导技术非常重要的应用领域。作为高新技术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方向,发展低能耗的超导技术对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超导磁体技术在高能物理方面的加速磁体、医疗方面的核磁共振、肿瘤治疗用质子回旋加速器、科学研究方面的各类强磁场磁体、工业应用方面的磁控提拉法(MCZ)单晶生产用超导磁体和商业航天电磁发射用超导磁体等均为超导磁体在各领域的应用。超导磁体可以凭借其能耗低优势对高品质需求、节能化领域帮助产品升级,随着超导磁体商业化应用进程加快,未来超导磁体将突破更多的下游应有边界。报告期内,随着国内企业加速超导技术迭代和政策环境优化,多家公司开展超导磁体布局和加大研发投入,推进高性能、定制化超导磁体降本和国产化趋势。 (三) 新增重要非主营业务情况 (四) 财务分析 1、 资产负债结构分析 1、报告期末,货币资金比上年期末减少51.16%,主要系报告期内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购买理财产品,货币资金减少,在交易性金融资产科目体现。 2、报告期末,交易性金融资产增加20,000,000.00元,主要系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购买理财产品。 3、报告期末,应收账款比上年期末减少17.99%,主要系营业收入下降及报告期内积极催收货款。 2、 营业情况分析 (1) 利润构成 1、报告期内,营业收入减少17.15%,主要系:①本期国内销售较上年同期的MRI系统及MRI系统主要部件收入下降所致。②行业头部企业加速扩张,在其品牌优势的基础上,凭借其资金优势展开价格竞争,特别是1.5T MRI整机中标单价环比下降了16.80%,使市场竞争更加激烈。2025年上半年,基于价格竞争的趋势,公司考虑实际经营情况和承压能力参与1.5TMRI系统销售的市场竞争。③MRI设备集采对公司销售产生一定影响,与传统的招标采购相比,大型医疗设备集采的特点为“带量采购、以量换价”。 公司当前的产品体系以及资金实力较为薄弱,在与传统头部企业参与集采谈判存在劣势。 2、报告期内,营业成本减少21.92%,营业收入减少,营业成本随之减少。 3、报告期内,毛利率提高3.29%,上期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核销导致。 4、报告期内,销售费用减少22.63%,营业收入下降,同时,公司严格控制各项费用,销售费用中职工薪酬、业务招待费、差旅费等减少。 5、报告期内,管理费用减少20.80%,主要系折旧与摊销减少并且公司严格控制各项费用。 6、报告期内,研发费用增加34.47% ,公司在2025年上半年,继续聚焦磁共振系统集成技术,7.0T与多核高端射频线圈,3.0T超导磁体与梯度线圈,以及少液氦MCZ超导磁体等研发项目,为提升研发项目转化效率,公司加大上述领域的研发投入,导致研发投入较上年同期有较大幅度增长。 7、报告期内,财务费用增加15.11%,主要原因:①子公司贷款增加,利息增加;②闲置募集资金购买理财产品,利息收入减少。 8、报告期内,信用减值收益减少53.63%,主要系收回前期应收账款,转回已计提应收账款坏账准备所致。 9、报告期内,资产减值损失增加364.15%,主要系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所致。 10、报告期内,投资收益减少53.50%,主要系闲置募集资金购买理财产品减少所致。 11、报告期内,营业利润减少31.98%、净利润减少32.22%,主要系营业收入减少及研发费用增加所致。 (2) 收入构成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国内营业收入37,912,354.83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1.64%,主要是MRI系统及MRI系统主要部件收入下降;实现国外营业收入9,440,353.49元,比上年同期增加7.60%,主要系公司进口维修业务报关流程恢复,以及梯度线圈的出口。 3、 现金流量状况 1、报告期内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增加37,677,013.68元。原因:①报告期内,由于积极催收货款,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比上年同期增加;②营业收入减少以及控制库存,减少原材料采购,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减少;③报告期内进行人员优化,降低人力资本,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减少。 2、报告期内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比上年同期增加 15,668,449.52元,主要系在报告期内在 公告的额度内多次利用闲置募集资金购买及收回理财产品所致。 3、报告期内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比上年同期减少 23,889,107.57元,主要系与上年同期相 比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减少以及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增加。 4、 理财产品投资情况 单项金额重大的委托理财,或安全性较低、流动性较差的高风险委托理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