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外山(688410)经营总结 | 截止日期 | 2024-12-31 | 信息来源 | 2024年年度报告 | 经营情况 |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公司是集血液净化设备、血液净化耗材、血透中心智能管理系统和连锁血液透析中心于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为全球肾脏病和危重症患者提供血液净化整体解决方案,属于医疗器械的血液净化细分领域。血液净化是将患者血液引到体外,利用弥散、对流、吸附等方式清除患者血液中的有害物质,然后将净化后的血液输回患者体内,从而达到治疗患者疾病的目的。公司主要为终末期肾脏病(ESRD)患者和危重症患者提供血液净化产品和服务,报告期内公司经营重点情况如下: (一)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夯实核心技术壁垒 公司坚持以自主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源动力,从整机系统到核心部件、关键元器件,从设备到耗材,公司逐步完善了纵向和横向的产业链布局。在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总额达到5,424.22万元,同比增长42.62%。同时,公司积极推进研发团队的建设与扩充,广纳贤才,吸引了众多拥有博士、硕士学位且经验丰富的高水平人才加入。研发人员数量较上年同期增长了45.77%,为公司的研发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整体研发实力得以显著提升。 在研发体系建设方面,公司持续优化,研发效率实现了质的飞跃。公司成功建立了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一系列科技创新平台,为研发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硬件支撑。此外,公司还积极开展多个新产品项目研发,其中新型血液透析机、连续性血液净化设备、高性能血液透析器、吸附柱等的研发均取得了重大突破,为公司在血液净化领域的竞争力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公司积极参与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定与修订工作,凭借自身的技术实力和专业素养,作为主要参与人起草了三项国家标准以及五项行业标准。在2024年,公司还参与了国标《血液净化标准术语》和行标《连续性血液净化设备》的修订工作,为行业的规范化发展贡献了力量。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拥有发明专利58项(其中国内发明专利52项,国外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98项,外观设计专利35项,软件著作权47项,其他148项;已获得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12项,多个产品已获CE认证证书。 公司自主研发的创新技术和产品,填补了国内多项技术短板。公司项目“血液净化系统监测与控制系列关键技术及整机设备”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还先后获得国家信息产业重大技术发明奖、中国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发明一等奖、中国仪器仪表科学技术一等奖、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中国专利银奖等多项国家和部级奖励,被国家科技部评为国家级创新型企业。 报告期内,山外山SWS-5000连续性血液净化设备(CRRT)成功入选国家卫健委首批高端医疗装备应用项目,荣获首批国家专利密集型产品认定。该连续性血液净化设备(CRRT)和公司血液透析机还荣获“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认定”。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多器官体外生命支持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获批立项,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持续蓄势赋能。 (二)国内外市场双轮驱动,设备和耗材的双引擎发展 国内市场方面,公司进一步加大了血液净化设备和耗材在“全国、省级、地级市”三个层级三甲医院的推广力度,以此提升公司在血液净化领域的地位和品牌影响力。2024年公司依托三甲医院客户的示范效应,辐射周边基层医院,进一步提升公司的品牌形象和知名度,巩固公司的战略部署。尽管国内医疗器械招投标活动因市场政策因素出现了短期延迟,但公司并未因此受阻,根据公开数据显示,2024年公司在血液透析机设备中标品牌市占率为15.97%,国产自主品牌排名第一,稳居中国血液净化设备行业领先地位。2024年公司自产耗材销售收入实现快速增长,较上年度提升208.15%。 在国际市场拓展方面,公司不断深化国际化战略,着力加强国际推广力度,优化国际营销团队结构。公司加速在关键国家和地区市场的布局步伐,旨在实现国际市场的全方位覆盖。在报告期内,公司境外市场销售额达到12,843.00万元,同比增长29.74%,尤其在南美洲、非洲等新兴市场的国家和地区,海外销售收入实现了显著增长。与此同时,公司持续致力于推进在尚未涉足的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准入,不断拓宽国际业务版图。报告期内,公司产品新增22项境外血液净化设备注册证、2项血液净化耗材注册证,其中高通、低通血液透析器已经获得欧盟MDR证书。重点在亚洲、南美、非洲、欧洲等大洲以及在16个重点国家增加了设备代理商,借助海外代理商的代理经验、市场渠道,因地制宜开展营销与市场开拓,实现公司与海外代理商的合作共赢。同时公司与多家国际大型连锁透析终端建立合作关系,借助其强大的终端渗透实力,持续拓宽海外市场。 公司积极参与阿拉伯健康展、德国Medica、巴西Hospitalar等国际医疗盛会及肾脏病学术论坛,不断强化其在全球市场的品牌影响力。作为我国“一带一路”倡议下医疗器械出海的杰出代表,公司在参展之际,赢得了新华社、美通社等权威媒体的广泛报道,品牌曝光量突破百万大关。公司构建了涵盖英语、西班牙语、俄语等多语种的技术支持网络,并在印度等关键市场设立了服务中心,打造48小时内的全球应急响应体系。公司推出的“智慧血透”海外版软件,与“设备+耗材+智慧血透软件”的血液透析整体解决方案相结合,同时打造数字化营销系统,助力海外业务的飞速发展。在实践“健康丝绸之路”的倡议中,通过技术输出和临床能力的提升,公司在南美等新兴市场通过医院综合医疗援助项目,协助建立血液透析中心并开展医疗培训,已累计培训超过1000名当地医疗人员,显著提高了当地的医疗服务水平,并助力世界卫生组织2030年慢性肾病防治目标的实现。 (三)质量管理能力持续优化,保障优质产品及服务供应能力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对机械、电子部件装配线和整机总装线进行了自动化改造和产能升级,建立并完善了医疗器械唯一标识系统(UDI)和生产执行系统(MES),实现了电装部件、整机安规测试等检验环节的自动测试、自动记录和自动判定。通过对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和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的集团化应用功能扩展,实现了研发、生产和经营管理的信息互通,大大提升了经营决策能力和效率。公司技术中心软件部和信息技术部密切协作,实现了血液净化设备在线监测功能;通过血透中心智能管理系统(HDIMS)与远程运维系统(ROMS)连接,实现了远程监测与运维服务能力提升,把“被动式维修”转变成为“预测性维护”,大大提升了售后服务能力和快速响应能力,为公司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公司建设了智能制造大数据中心、医疗大数据中心和血液净化远程运维大数据中心三大平台。 通过将医疗器械临床应用、管理需求和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公司开发出“血透中心智能管理系统”“连锁血透中心管理信息系统”和“肾病患者健康管理APP”等系列软件,链接血液净化设备、耗材、连锁血液透析中心以及患者,促进全产业链各环节的信息流通,打造“设备+耗材+医护+患者+透析中心”的“互联网+”新型透析中心管理与全产业链服务模式。 公司建立了我国西部地区首个医疗器械行业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平台,与国家工业互联网标识顶级节点(重庆)顶级节点相连接。通过标识解析技术,公司将医疗设备零部件、整机、耗材等统一纳入编码管理,实现了医疗器械全生命周期管理,从研发、注册、生产到销售、使用、运维和不良事件监测等环节均可追溯。 (四)实施股权激励,优化员工考核要求 为进一步健全公司长效激励约束机制,吸引和留住优秀管理人才和骨干员工,提高员工的凝聚力和公司竞争力,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完善公司治理水平,促进公司长期、持续、健康发展,在充分保障股东利益的前提下,公司制定并实施了《2024年员工持股计划》及《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预留部分的授予,设定了营业收入、净利润的公司层面业绩考核要求,也设定了个人层面的业绩考核要求,锚定公司成长性、盈利能力等与投资者利益紧密相关的指标,并设定了具有一定挑战性的考核目标,将管理层和员工的利益与公司发展目标相绑定,有助于提升公司整体发展质量,增强投资者回报。 非企业会计准则业绩变动情况分析及展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