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钢洛耐(688119)经营总结 | 截止日期 | 2024-12-31 | 信息来源 | 2024年年度报告 | 经营情况 |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面对市场经济形势深度承压、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任务交织叠加的复杂严峻考验,公司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围绕公司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统筹推进稳增长、提效益、强创新、调结构、拓市场、降成本、防风险、强党建等重点工作,有序开展、积极推进。 1.总体经营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8,781.28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2.91%;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5,909.69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84.38%;归属于母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1,373.37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369.73%。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520,970.36万元,较年初减少8.10%;归属于母公司的净资产295,734.46万元,较年初减少3.78%。 2.科技创新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薄带连铸用结构功能一体化陶瓷布流器开发及应用”项目,研制出新型氧化物-石墨材料,为我国钢铁行业薄带连铸技术推广和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了基础材料;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型燃气轮机关键隔热陶瓷材料研究”项目已召开实施方案论证会,研究项目取得新进展,重型燃气轮机陶瓷隔热瓦项目已开展试制及应用工作,并进一步开展了工艺技术优化、无损定量评价等研究工作,积极推进重型燃气轮机用陶瓷隔热材料专用中试示范线的设计及建设工作;自主研发的高放废液玻璃固化核心设备用耐火材料国产化研发取得突破性进展,实现了耐火材料的完全自主创新,在中核组建的国内首套中间试验炉进行整体炉衬配置应用;钢包壁用关键耐材使用寿命提升再获新突破,渣线镁碳砖和包壁刚玉尖晶石砖使用寿命同比大幅提升,两项产品已在某客户保产供货,为公司工程总承包业务开辟发展新格局。 公司的“一种有色强化冶炼用高强熔化熔炉(ZL2019101276204)”获第四届河南省专利奖一等奖;“垃圾焚烧发电用先进碳化硅材料”、“重有色金属及其再生资源综合利用装置炉衬长寿集成技术与应用”获第27届全国发明展览会——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金奖;牵头的“耐火材料功能化与绿色化设计、制备及其对钢铁绿色制造的支撑”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中钢洛耐院入选2024年河南省制造业头雁企业、河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3.市场营销 报告期内,公司紧盯市场,及时调整营销策略,加强市场开拓,推进内部业务协同经营。其中:钢铁消耗性耐材市场拓展取得新成效,销售额同比实现较大幅度增长;印度、俄罗斯等国际市场业务取得新进展,国际业务销售额同比提升,同时取得国际市场玻璃窑用产品销售新突破;工程服务业务稳步推进,公司在印尼承建的第100个镍铁回转窑耐材工程顺利竣工交付,标志着公司在世界镍铁耐材工程领域的领先地位进一步巩固;积极拓展新兴领域,在氢冶金行业、火法镍铁冶炼行业取得新业绩。 4.项目建设 报告期内,公司募投项目“年产1万吨特种碳化硅新材料”已建成投产;“新材料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已完成主体结构建设,主体工程施工正在稳步推进;“年产9万吨新型耐火材料项目”其中的“年产4万吨高温陶瓷新型复合耐火材料生产线”项目(一期)已基本建成,目前正在办理竣工验收,其他子项目(二期)及“年产1万吨金属复合新型耐火材料”项目结合城市规划与产业布局、下游行业需求、产品结构优化、建设成本与经济指标等因素综合评估和深化设计,对产品结构和建设方案进行优化论证。 5.经营管理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推进管理变革优化调整,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工作机制,完善管理制度,优化业务流程,提升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优化生产组织体系,健全生产制度保障,扎实推进生产工艺规程标准化、规范化,统筹协调生产、发运、仓储、物流等各个环节,加强生产运营管理;坚持中国宝武“四化”“四有”经营原则和算账经营理念,压实经营责任,加强精益管理,采取强化采购协同发挥集采规模效应、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寻找原料采购新方向、改进物流运输模式降低物流费用、优化供应商合作模式降低管理成本等多种方式,多措并举打好降本增效“组合拳”,取得显著成效;以智能化、自动化为引领,产线升级、技术改造取得积极进展,洛新基地不定形作业区生产线改造实现包装自动封口、机器人自动码垛功能,智能生产工艺系统全线投入使用,实现了不定型作业区高效化、智能化、信息化、绿色化;持续推进人力资源优化配置,优化在岗人员配置,进一步提升人事效率。 6.安全环保 报告期内,公司紧盯安全不松懈,强化全员安全生产责任,筑牢安全“防火墙”。加强安全教育培训与宣传,增强员工安全意识;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和各类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持续加强消防安全、员工职业健康安全、季节性极端天气等安全管控,提升公司安全生产管控能力;公司无重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安全形势总体稳定。 公司坚持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环保治理水平不断提升。组织开展环保知识培训及环保主题宣传活动,增强全员环保意识和专业化能力;全面开展公司内部环保大检查,持续强化工业固废、废水、废气、噪声等污染物排放环保治理,保障达标排放;公司未发生重大突发环境事件,环保工作形势稳定。 7.合规管理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强风险防控,筑牢发展底线。公司围绕关键领域、重点环节,开展各类专项审计监督,实施审计闭环管理;开展公司年度内控监督评价,实现全层级内控自评,查找改进管理薄弱环节,不断强化公司内控管理;建立合同审核风险前置预防提示机制,进一步加强合同法务合规审查,规范合同管理。 非企业会计准则业绩变动情况分析及展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