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钱江生化(600796)经营总结 | 截止日期 | 2025-06-30 | 信息来源 | 2025年中期报告 | 经营情况 |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合并报表)7.80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9.6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7亿元,同比增加30.24%,主要原因系本报告期光耀热电不再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因转让及其少数股东非等比例增资事项引起的母公司因被动稀释股权而不再拥有对子公司控制权的相关会计处理,增加公司投资收益56,129,988.34元。各板块业务方面,水务环保业务实现收入6.32亿元,占营业收入的81.03%,较上年同期减少11.85%;生物制造业务实现收入1.41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8.08%,较上年同期增加6.82%。 面对严峻复杂的经营环境,公司在领导班子的带领下,迎难而上,积极调整业务布局策略,通过改革赋能,经营创新,不断优化公司经营效益,着力推动了以下重点工作:报告期内,各业务板块运营情况如下: 1)处理污水10,263.81万吨,同比减少4.17%(不含海宁首创水务);2)自来水制水3,044.27万吨,同比增长7.72%(不含海宁实康水务);3)供应中水697.53万吨,同比减少4.46%; 4)危废处置1.79万吨,同比减少35.77%; 5)餐厨垃圾处置5.26万吨,同比减少2.31%; 6)医废处置4,169吨,同比增长0.95%; 7)原药销售(赤霉酸、井冈霉素)74.63吨,同比减少0.88%,各类制剂销售2,190.55吨,同比增长36.94%。 (一)聚焦国有资本壮大,聚力做强主责主业 1.精耕市场经营。生化分公司积极参加中国国际农化植保展等各类市场活动,防治杨柳飘絮产品取得突破,持续扩大试验示范区域,生物农药内贸销售把握全国水稻制种市场启动时机,通过实施“营销+技术+服务”的销售策略,开展差异化竞争,并针对不同作物的特点和需求,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外贸销售注重强化自主品牌与渠道建设,积极推进重点地区自主登记;天源公司抢抓水务项目大建设的机遇,积极参与域内外项目招投标,新承接施工项目140个,概算造价合计3.62亿元。环卫保洁充分运用现代化智能化手段,不断提升运营效率,持续拓展有偿服务业务,努力成为行业发展新标杆。 2.善用资本运作。为光耀热电引入战略股东,完成增资6,000万元,同时公司转让部分光耀热电的股权,公司对光耀热电持股比例由55%下降至39.2857%,光耀热电不再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通过本次股权优化有利于减少因光耀热电亏损带给上市公司的不利影响。完成公司信用评级续评上报,做好债券发行贷后管理;利用贷款利率下行周期,通过比价择优选择,置换存量贷款,降低融资成本。 3.深化投关管理。重视投资者权益,向全体股东派发2024年年度红利2,686万元;编制发布2024年度ESG报告,深度披露和展示公司在环境、社会及公司治理领域的绩效;通过召开业绩说明会、董秘互动、电话及现场交流等方式与投资者进行有效沟通,获得上证报多次资讯点评,除“钱江生化”微信公众号外,通过“大潮APP”“读嘉”“清廉浙江”等各级媒体报道公司经营动态十余次。 (二)聚焦全市中心大局,聚力严抓工作落实 1.有序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上半年完成有效投资3亿元,年度目标完成率66.70%。其中海宁尖山化工园区污水分质提升改造项目(一期项目5,000吨/日)完成竣工验收和生产调试,为尖山化工园区复评提供基础设施保障,并完成部分企业的入网协议签订;杭海新区污水处理厂易地新建(20万吨/日)及杭海新区工业污水预处理厂新建项目(3万吨/日)土建总体完成95%,污水处理厂设备安装完成80%,计划下半年进行试生产投运;生物农药原药及制剂退区入园搬迁项目设备安装基本完成,提取车间开始调试,计划下半年进行试生产投运;海宁尖山新区工业水厂项目(5万吨/日)完成单机调试,后续视外部配水管道建设情况适时投入运行。 2.全力做好民生项目运营。全力推进技改项目实施,加强药剂质量管控,自来水出厂水、污水处理合格率保持100%。环卫业务持续落实精细化保洁要求,构建区域首个“人机协同”自动作业体系。医废项目创新采用“智能柜+分级收运”模式,于长安镇启动首个智能收运试点,实现分级收运“小箱进大箱”。 3.紧紧守牢安全环保底线。积极开展生态环境补短攻坚行动,对各水厂、污水厂入河、入海排污口开展规范性排查整治,并对盐仓污水厂入海排口色度成因合理性开展专家论证,确保各排口标识完善,水质监测合规。跨企业组建“蜂巢”应急联动队伍,加强全系统应急保障和应急处置能力。 (三)聚焦改革提质增效,聚力赋能创新发展 1.坚持强化科技创新引领。1项赤霉酸科研成果获中国农药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34.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条剂等5个省级新产品项目通过验收,承担嘉兴市“公益性研究专项”项目1个。通过对赤霉酸菌种进行改造和培养条件优化,赤霉酸Ga3发酵水平持续提升。 2.不断提升管理革新效能。持续推动节能降耗、设备更新,获得浙江省节水型企业、海宁市市长质量奖等荣誉。长河公司建成投运嘉兴首个水厂光伏项目,投运后四个月节约电费28万元,助力减碳排放;丁桥污水厂一二三期入选全国“双百跨越”生态化四星级榜单;开拓环卫新技术,探索AI机器人运用前景,全面推进作业车辆管理数字化转型,建立公司"云查车"系统平台。根据公司年度工作重心,修订2025年度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办法,压实各级考核管理。 3.积极探索纾困解难路径。建立应收账款“周调度、月通报”动态跟踪与督导机制,按一企一策夯实催收工作,应收账款账龄结构得到较大改善。梳理起草新一轮三年高质量发展战略规划,谋划制定非优质资产和业务“瘦身”目标措施。为项目建设积极申报超长期特别国债等政府补助资金,已到位部分央补资金和各类补助及出口退税费用。 (四)聚焦国企政治底色,聚力党业融合互促 1.扎实开展学习教育。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班子成员带头查摆个人问题,抓好对照整改,同步指导11个基层党组织开展集中学习、问题查摆、警示教育和集中整治工作,形成问题清单数11张,180名党员参加问题查摆。深入开展违规吃喝、违规收送礼品礼金等问题专项整治,加强数据赋能,进一步完善智慧纪检平台,实现对业务接待审批及报销流程等“嵌入式”监督。 2.全力护航企业发展。加强党建联建,所属3家企业纳入混合所有制党组织序列。持续巩固“三联帮扶、全域提升”专项行动成果,进一步创新域内党组织结对帮扶举措,组织域外企业中层干部和技术骨干赴海宁开展“驻点交流”,促进全域信息互通、业务共融、队伍能力共同提升。 实施16个重点课题调研,全系统75名党员干部、青年骨干参加课题调研。“科技助农促共富”党员志愿服务项目荣获2024年度海宁市基层党建工作典型案例。 3.立体推进队伍建设。优化完善公司本级“三定”方案,有序推进生物农药厂区搬迁的员工安置工作,已完成优化减员55人。常态化开展“竞学钱江”“百千万”等学习培训208批次,覆盖员工12,176人次。大力支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和职称评定,新增高级工程师2名。积极遴选优秀人才申报嘉兴市首席技师、“嘉兴良匠”等选优树优,3名“潮乡特支人才”事迹获浙江日报报道。发布“钱江新势力”青年工作品牌,建立3项青年成长培养机制,组建6个青年社团,构建“思想进步+职业提升+个性展示”三位一体的青年成长生态。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