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阳光(600673)经营总结 | 截止日期 | 2025-06-30 | 信息来源 | 2025年中期报告 | 经营情况 |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5年上半年,全球经济复苏步伐缓慢,贸易紧张局势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对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稳定性构成双重挑战。在此复杂环境下,公司凭借科技创新、工艺改进与市场开拓等策略,实现降本增效,深度挖掘内部潜力,全力提升生产经营质量,推动企业稳健发展。同时,顺应全球化趋势,公司积极拓展海外合作与布局,寻求与海外企业及机构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充分利用当地资源、技术与市场渠道,加速业务拓展与技术创新,旨在优化资源配置、降低运营成本、增强品牌影响力,促使公司更好地适应全球市场多样化需求,助力公司实现可持续发展。 电子元器件 报告期内,国内电子信息制造业生产增长较快,效益稳步改善,使得电子消费行业景气度得到明显改善,行业整体增势明显,叠加数据中心以及储能行业快速发展等带动影响下,电子元器件行业需求持续回暖。同时,公司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基地化成箔产能逐步释放并形成规模效应,化成箔的单位生产成本进一步下降。此外,公司在加大与现有客户合作的同时积极拓展新客户,使得公司在电子元器件的产能利用率同比显著提升。 此外,公司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及时调整销售策略,积极开拓新市场,使得化成箔销量稳步提升,并带动腐蚀箔销售增长。公司贯彻实施战略大客户策略,聚焦消费电子、光伏储能、通信等关键领域,已与部分战略大客户达成深度合作,使得电容器产业销售持续攀升,市场拓展成效显著,特别是公司在浙江东阳的电容器工厂在规模逐渐释放与订单结构优化带动下,销售额增幅明显。 报告期内,公司超级电容器业务取得显著突破。公司在广州出资设立了广东东阳光超容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超容科技”),专注于超级电容器及混合型电容器关键材料、单体、模组、管理系统的核心技术研发和市场开发工作。凭借与国家新型储能创新中心的战略合作,超容科技承担和参与了多项电力储能项目,目前已成功签署电力调频用兆瓦级超级电容器储能系统的供货订单。此外,由公司供应的超级电容器模组被应用于超级电容无感自愈装置,为第十五届全运会广东省人民体育场、广州大学城体育中心体育场的升旗、扩音系统提供能量保障。同时,公司正在积极开拓电网侧构网型SVG、无感自愈、柔性直流输电、AI数据中心服务器电源等领域的应用,已与国内外多个重点客户展开对接,后续随着业务拓展与合作落地,将进一步巩固公司在新型储能领域的市场地位,为公司的长期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为推动公司电子元器件产业健康发展,公司稳步推进各产线新建、改造项目。其中,随着公司积层箔产线的逐步放量,为配套积层箔及电容器产能,夯实全产业链布局,公司在乌兰察布稳步推进新建年产能2,000万平方米积层化成箔项目;在浙江东阳新建的超级电容器生产基地建设工作推进顺利,同时新设浙江东阳光储能科技有限公司,用于承接超级电容器产业化落地,为公司未来业务增长提供坚实支撑,进一步提升公司在电容器领域的综合竞争力。 高端铝箔 公司坚定不移走差异化路线,开发高附加值产品,提升盈利能力。对外扩大市场份额,对内做好电容器产业链保供工作,确保销量最大化。在产业优化与升级方面,公司持续对优势产业及市场热门品类产品进行技术改造。 报告期内,公司通过突出差异化特色,打造核心竞争力,与客户形成深度绑定,12μm高强度电池箔、减薄高强度光翅片、MB翅片销量实现了大幅增长;乳源东阳光优艾希杰精箔有限公司产能提升项目建设,当前已具备年产铝及铝合金板带箔15万吨的生产能力;公司在宜都市建设的电池铝箔及相关材料项目中,电池铝箔一期工程(年产6万吨)已顺利建成投产,该工厂是国内少数全新设计的专业化电池铝箔生产基地,配备了德国阿亨巴赫铝箔轧机、赫克里斯磨床等行业内顶尖生产设备,目前正处于产能爬坡阶段;建设的年产1.2万吨涂炭铝箔工厂已全面完工,并已实现对国内动力及储能电池头部企业的批量供应。 化工新材料 报告期内,制冷剂行业生态、竞争秩序持续改善,第三代制冷剂市场需求不断提升,行业供需结构得到深度改善。一方面,第三代制冷剂供给实行配额管控;另一方面,下游市场需求同比显著增长,供求关系导致第三代制冷剂价格持续上涨,根据氟务在线,第三代制冷剂主流产品R32价格,已由2024年初1.7-1.8万元/吨涨至目前5.7-5.9万元/吨。公司作为行业内领先的第三代制冷剂企业,报告期内制冷剂业务利润快速攀升,显著增强了公司整体盈利能力。 公司2025年度直接取得及通过购买同行配额等方式,最终拥有约6万吨配额,配额情况位居国内第一梯队。这一配额优势不仅巩固了公司在制冷剂市场的领先地位,更为公司未来的业绩增长提供了坚实保障。 同时,为了驱动化工产业链纵深发展和升级,全力打造盐矿-氯碱-制冷剂-氟精细化工全产业链,公司子公司乳源东阳光电化厂参与了蓝恒达破产重整,取得其100%控制权,并获取了蓝恒达化工年产17万吨的折百碱生产指标及相关装置。报告期内,蓝恒达运营情况良好,盈利水平同比大幅提升,公司整体烧碱生产规模增加,经营业绩同步上升。 能源材料 报告期内,能源材料板块整体经营表现稳健,公司通过客户开发和市场拓展、新产品升级、全价值链降本增效等措施,有效推动业务发展,提升经营效益。后续,公司将继续强化能源材料板块的技术创新与市场竞争力,优化资源配置,进一步提升运营效率,以实现更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 液冷科技 报告期内,公司凭借着提前对冷板式液冷和浸没式液冷进行战略布局的优势,与中际旭创共同成立了合资公司深度智冷,双方集中优势力量与资源,共同布局千亿数据中心液冷市场。深度智冷将聚焦液冷部件、液冷解决方案、液冷技术开发以及大客户资源拓展等,提供芯片端散热到系统级散热整体解决方案,致力于从芯片端向全领域散热场景拓展,并通过整合数据中心散热产品全链路资源,为客户提供整体散热解决方案。 公司充分发挥资源整合能力,加大对液冷领域的上下游供应链整合工作。一方面,对市场供应链展开了详细的调研,与液冷零部件工厂进行了积极交流与探讨,初步形成了资源联动的战略合作格局。目前产品矩阵包括1.4MWCDU和冷板,在研项目涉及更高散热功率的CDU、冷板、光模块及交换机。推动液冷客户开发工作也在稳步推进,通过整合双方股东的客户资源,成功对接了多个重点项目,涉及国内外项目。另一方面,公司投资参股了专注于浸没散热解决方案的浙江芯寒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来将在解决方案上做到互补协同,给客户提供更多样、更多元的产品选择;投资参股了国内VCSEL芯片领域的头部企业常州纵慧芯光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旨在利用液冷技术和光芯片在技术和业务的强互补性,开发更高效、更可靠的数据中心液冷散热整体解决方案,进一步推动公司在数据中心液冷技术领域的发展,提升综合竞争力。 后续液冷科技板块将聚焦于业务拓展与能力建设,全力推进各项关键工作,加速核心部件的研发与生产能力建设,打通从研发到检测的全工艺流程,确保产品质量与交付能力,同时推动客户开发,目标客户群体将涵盖小型验证项目、股东方客户资源项目以及国内外相关领域的龙头企业,进一步拓展市场版图。液冷科技板块将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实力与市场竞争力,为实现长期发展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具身智能 报告期内,在武汉市政府支持下,由公司牵头、联合上海智元、北武院以及灵初智能,于武汉共同投资成立光谷东智,公司正式进军智能机器人领域。通过本次合作,将充分发挥公司丰富的行业运营经验与海量行业数据、上海智元的全栈式技术能力、北武院的AI算法优势及灵初智能的端到端模型开发能力的各方优势,形成了从数据采集、模型训练到应用开发的完整闭环,全力打造国际领先、应用场景多元丰富的人形机器人数据采集中心,为解决机器人应用端最后一公里的难题提供了坚实基础。 2025年3月29日,公司、光谷东智与上海智元、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武汉光谷中心城建设服务中心、湖北省科技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在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签署多项战略合作协议,通过整合各方资源,助力技术创新与应用落地,致力于共同打造全国最大最先进、华中首家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同时,光谷东智与武汉光谷中心城建设服务中心签订《全国总部项目投资合作协议》,以开展具身智能产品的研发、测试、生产和销售等业务,并建设具身智能训练场用于数据采集。此外,光谷东智签订项目金额不超过7,000万元的首批市场化订单,并在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119.47万元,打通了具身智能机器人从本体到应用落地的全链条,也进一步验证了公司产品的市场价值。 2025年7月16日,光谷东智在北京链博会“湖北省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对接会”现场正式发布面向交互服务领域的首款人形机器人“光子”,实现从本体研发迈向行业落地的关键一步。该款机器人身高1.7米,是以人因工程学为核心设计理念,专为交互服务打造的通用人形机器人,具备高度运动控制能力,并搭载垂域大模型实现智能交互,能灵活应对展厅讲解、商超导览、前台接待、业务咨询、科普教育等多项工作。目前,“光子”系列机器人已签约小批量订单,目标客户包括商业服务、政务及教育等行业领域。 目前,光谷东智湖北工厂一期已建成投产,年产能可达300台。按照“1+5+N”产品矩阵战略,光谷东智后续将推出多种本体形态的机器人产品,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推动人形机器人从技术示范走向实用化、规模化。 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