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网 中财网股票行情
旭光电子(600353)经营总结
截止日期2025-06-30
信息来源2025年中期报告
经营情况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面对全球产业格局重塑、科技革命加速及行业竞争加剧的新形势,公司以主动应对、系统破局为抓手,锚定“技术领先、超前布局、可持续发展”三大战略,紧扣国家“双碳”目标与关键领域自主可控战略部署,在业务领域双向发力、纵深突破:一方面持续巩固高压环保电力装备领域的领先优势,通过核心技术升级与重点市场开拓,筑牢稳健运营的基本面;另一方面基于既有技术优势与业务协同能力,系统规划战略领域研发方向,厘定前沿领域核心产品,稳步拓展新兴技术赛道——重点推进可控核聚变产品矩阵布局、智能快速检测系统产业化平台建设,并结合市场核心需求,聚焦国防装备保障深化军民技术协同,加速推进氮化铝材料在半导体核心零部件领域的国产化替代,为战略性业务构建技术创新与产业转化落地的协同体系。同时,公司聚焦内外效能提升,以精益化运营提质增效、紧抓增量市场拓宽外部空间,推动传统业务稳健增长与前沿领域快速突破,为构筑长期竞争优势夯实支撑。
  报告期内,公司核心财务指标呈现“营收稳中有进、利润同比增长、现金流大幅改善”的良好态势。具体如下: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8,430.6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364.29万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384.03万元,同比增长13.52%;实现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133.6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5,567.82万元。
  报告期内,公司重点工作情况:
  (一)多维拓增量:三大新兴赛道共绘增长蓝图,突破行业边界。
  公司在巩固传统优势的同时,聚焦高压真空开关升级、可控核聚变、智能快检三大方向,抢占新兴领域制高点,构建长期增长引擎。
  1、高压真空开关:领跑绿色升级,创行业新里程。
  1)技术突破:126kV真空灭弧室配合国内多家客户环保型GIS顺利通过全套型式试验,获得多个示范性工程订单,其中在武汉舵落口220kV变电站实现全球最大规模126kV真空环保型GIS开关设备的规模化配套应用;145kV真空灭弧室配合某客户环保型GIS顺利通过50Hz/60Hz全套型式试验,其电寿命30次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自主研发的全国产化252kV单断口环保型真空断路器及252kV单断口真空灭弧室,一次性通过全部型式试验,成为国际上第二家成功研制该电压等级单断口真空断路器的企业。
  2)产业化落地:攻克了126kV及以上高压产品的国产化量产瓶颈,拟投资3.55亿元的高压真空灭弧室产业化(一期)项目,已完成生产场地竞拍购置并启动建设,构建高压领域技术与产能双支撑。
  3)新能源领域拓展:公司聚焦沙特柔直工程、嵊泗工程、舰船综合电力系统、海上风电系统等新型电力系统项目应用需求,实现小型化弹簧机构真空断路器、可控振荡型快速机械开关、弧压增强型快速机械开关等产品的研发及配套技术突破;同时,顺利完成BorWin6海上风电柔直工程配套旁路开关的批量交付,助力国产先进输电技术进入欧洲市场。
  2、可控核聚变:技术积淀延伸,抢占清洁能源革命先机。
  1)业务覆盖:公司与国内多个核聚变项目建立了紧密技术协同,业务覆盖托卡马克装置、直线型场反位形装置及惯性约束混合堆装置等核心领域。
  2)产品落地:兆瓦级电子管在托卡马克装置稳定应用,获得国内外多个重大核聚变项目订单;同时,加速布局直线型场反位形装置及Z箍缩装置电源系统快控开关产品线,配合客户特定性能需求,对真空触发管、伪火花放电管等脉冲功率器件及失超保护开关等产品开展适配优化。
  3)协同创新:公司深化与科研院所及产业链相关企业的战略联动,深入开展脉冲真空器件及真空装置在聚变领域的应用研究,推动产品从器件向部件、系统装置升级。
  3、智能快检:锚定智慧交通,推动产业化平台建设。
  1)业务切入:紧跟“交通强国”战略,响应高速公路绿色通道快检需求,依托技术优势与现有业务联动效应,稳步推进大功率X射线管等新品开发及拓展交通领域多场景应用。
  2)平台搭建:整合行业优质资源,与上下游企业深化协同并探索创新合作及运作模式,在成都设立交科院(四川)交通技术有限公司(现已注册登记),打造智能快检系统产业化平台,推动快检设备系统及关键零部件国产自主可控。
  3)资源协同:整合技术、政策、产业化资源,构建全产业链服务能力与闭环竞争力,为智慧交通基础设施的高质量发展增添助力。
  (二)精耕核心领域:军品与电子材料筑基,奋楫争先稳步前行。
  公司聚焦军品、电子材料两大核心领域,以“国产化+智能化+高端化”为方向,深化技术突破与市场渗透,巩固行业地位。
  1、军品业务:国产化与智能化双突破,订单与效率齐升。
  1)航空航天飞行器精密结构件:科研及批产订单双增长,在保障存量客户量产订单稳定交付的同时,开拓3家跨领域新客户以完善市场布局;通过优化产线设备配置与工艺流程创新,生产效率、质量稳定性及成本控制能力显著提升,大零件业务产值同比增长150%,同时深化核心客户“研产一体”战略合作,依托技术优势和高效交付能力,持续巩固在西南地区精密制造领域的市场领先优势。
  2)智能嵌入式计算机:AI智算领域,睿智系列DeepSeek边缘一体机在高速公路、物流运输、计算中心、教育信息化等民生领域实现规模应用;智能物联领域,睿联、睿达系列产品持续突破,落地车载无人驾驶、铁路安全检测、轨道交通障碍检测、供电安全智能检测等新基建场景;深低温测量技术,自主研制的PLC式温度变送器已服务于粒子加速器、可控核聚变等国家重大项目,且在工业气体分离等民用高精尖装备领域取得突破,加速推进军民技术转化;科研创新方面,通过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新增授权发明专利6项、科技成果评价2项,构建军民协同创新体系。
  3)智能装备:项目交付方面,按期完成某泵变频器配套项目交付;某关键设备国产化项目顺利通过用户合同验收;另一国产化装备项目已完成测试和联调,正进行新增需求验证试验。市场开拓方面,伺服驱动模块样机顺利通过客户测试;电动调整镜项目已与客户达成合作意向。随着业务的持续深化,产品线日益丰富、应用领域不断扩展、客户资源稳步积累。
  2、电子材料(氮化铝):深化业务布局,尖端市场持续突破。
  1)产能与效率:宁夏北瓷新厂房的建成投用,稳步推进氮化铝封装基板与结构件的产能释放。同时,深化实施精细化管理与技术创新,有效提升产品合格率与成本控制能力。
  2)高端产品落地:顺应电子器件向高功率、小型化升级催生高导热性能需求的趋势,加速产品向半导体、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等核心领域深度渗透。基于高功率芯片等电子器件填充封装需求的增长,公司立项并实施大颗粒氮化铝原料粉项目,在大尺寸晶粒控制技术上取得积极突破,助力填补国内导热填料市场空白;开发的超高热导基板,凭借热导率超230W/m・k的优异性能,在提升电子器件稳定性和可靠性方面成效明显,已在激光热沉、TEC半导体迷你型制冷片领域批量供货;新开发的高抗弯基板,经应用验证其抗弯强度达550MPa以上,兼具高热导性与高抗弯,充分满足动态场景下对封装基板的特殊使用需求,并在半导体功率模块、车规级IGBT基板领域获得小批量订单。
  3)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获得3项科学技术成果证书,其高性能氮化铝基板及结构器件技术经认证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同时,新增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0项,并荣获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瞪羚企业等多项荣誉,为尖端市场深耕与渗透注入坚实动力。
  (三)内部运营优化:提质增效,夯实发展根基。
  1、数字化转型:重构管理流程,提升组织效能。以智能办公平台为切入点,推进管理协同数字化,建立跨部门资源协同配置机制,核心业务流程效率显著提升;同时,实施“人才备优计划”,构建“培训培养+绩效牵引+职业发展”三位一体人才管理体系,将岗位胜任力与管理梯队能力提升深度融合,支撑战略落地。
  2、智造升级:聚焦核心指标,打造智能生产体系。以“工艺优化+装备迭代+流程重塑”为核心,推进关键工序自动化升级,全自动去油清洗线实现“零油污、高效率”,树立生产品质标杆;各事业部按“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原则,聚焦生产效率、材料利用率、产品品质三大指标,初步建成示范型智能生产体系,为规模化交付提供保障。
  3、供应链与成本管控:强化韧性与效益,双翼驱动价值创造。打造战略性供应链,深化优质供应商生态培育,拓展多元供应渠道,完善全流程质量管控,提升供应链抗风险能力;同时,建立供产销高效协同机制,通过智能化库存管理、应收账款风控体系提升资金运营效率;构建跨价值链降本增效体系,系统推进工艺技术突破、资源精益管理及运营效能优化,通过技术创新与管理优化的双向赋能,有效缓解成本压力。
  (四)社会责任与党建:双向赋能,推动高质量发展。
  1、践行绿色发展,彰显责任担当。推进厂房屋顶光伏发电项目,利用清洁能源降低生产能耗;实施绿色制造体系建设,优化工艺流程,强化资源循环利用;建立常态化环保教育机制,开展全员节能降耗培训,培育绿色低碳企业文化,兼顾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
  2、强化党建引领,凝聚发展合力。构建“理论+实践”双轮驱动学习体系,通过集中培训、红色研学等形式深化政策理解,确保企业战略与国家政策同向;建立领导干部“深、实、严、活”工作机制,激励党员发挥先锋作用,以党建实效赋能业务发展与战略执行。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
  

转至旭光电子(600353)行情首页

中财网免费提供股票、基金、债券、外汇、理财等行情数据以及其他资料,仅供用户获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