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星光电(002449)经营总结 | 截止日期 | 2025-06-30 | 信息来源 | 2025年中期报告 | 经营情况 | 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三、主营业务分析 概述 2025年上半年,面对全球经济复苏动能分化、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行业竞争加剧及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多重挑战,公司迎难而上,以优化产业布局、强化技术创新、全面深化数智变革为抓手,持续巩固市场地位,增强核心竞争力,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81亿元,归母净利润2,457.23万元。 本报告期,公司主要经营情况如下: (一)优化产业布局,资本赋能升级 公司持续推进产业布局优化升级,强化资本运作与产业拓展协同,构建高韧性的产业生态。优化产业布局,围绕“基础产业筑基、核心产业赋能、新兴产业突围”战略,积极拓展业务边界。将RGB业务拓展至MicroLED显示面板领域,开辟新业务增长极;Micro超高清显示器件市场拓展稳步推进,逐步起量;持续丰富户外高清显示产品线,赋能新型显示应用场景;幻彩创意显示业务持续发力,加速新兴产业赛道布局。强化资本协同,推出再融资方案,募集资金将重点投入Mini/MicroLED及显示模组、光电传感及智能健康、智慧家居显示及Mini背光模组、智能车载器件及应用等产线建设。产能规模跃升,以技改项目为抓手,推动产能系统化、规模化提升。MIP显示面板扩产项目有序推进,指示LED、光耦扩产项目建成后产能实现翻倍,Mini背光与COB模组产线正式投产。通过设备更新、工艺升级及产线优化,系统性提升生产效率与品质,为维持业务韧性和应对市场竞争提供保障。 公司的创新产品——“MIP+GOB”显示面板及其应用 (二)强化研发力度,创新驱动焕新 公司深耕技术创新,驱动产品迭代与场景拓展,业务实现多维突破:显示产品迭代升级,高色域影视LED产品推向市场并批量交货,自主研发的舞台租赁LED器件凭借卓越性能,多次亮相国际顶级演出舞台,彰显技术实力;推出MIP+模组+GOB一体化封装解决方案,发力微间距显示领域;智能家居领域深化合作,深化美的、格力、小米等智能家居头部企业战略合作,构建智能家居差异化竞争力;健康照明产品完善布局,打造全光谱技术,全光谱产品获ULSolutions验证。推出节律照明、适老照明、健康护眼等多款创新产品;多光谱健康感测产品升级,在手表、手环等可穿戴市场份额持续扩大,赋能智能化升级;光耦产品矩阵持续创新,推出超薄封装与高隔离耐压的可控硅光耦系列,精准满足智能小家电对空间与安全需求,进入多家头部家电供应链。汽车电子生态构建,形成多规格、多系列的车用LED产品覆盖矩阵,多款车用LED通过AEC-Q102车规认证,应用于车外交互、智能座舱、车外照明等场景。其中,基于车外交互技术开发的高对比度、高饱满度显示模组产品,已搭载到国内多家主机厂的新能源车型;高亮度、长寿命车外照明产品,覆盖贯穿式尾灯、日行灯、高位刹车灯、牌照灯、ADS灯等车外经典场景;车用MiniLED背光产品已为多个客户提供定制方案,引领车载显示技术升级。公司产品在部分消费电子应用报告期内,公司新增专利申请45件,其中发明专利32件,占比达71%,核心发明专利“一种量子点发光器件及其制造方法”荣获“中国专利优秀奖”;同时全面升级NPV免费鉴定服务体系,提供全品类权威鉴定,赋能LED产业高质量发展。 (三)深化数智变革,管理提升质效 公司持续践行以数智化为引领的先进制造,加速构建精益制造体系。数字化赋能降本增效,报告期内,公司新一代工业软件MOM项目二期上线,实现全流程线上管控及动力设备在线无纸质点检,节约纸张的同时提升管理效能;CRM系统新增客诉、制样、报价等功能,客户管理流程进一步完善;绿色能源项目落地见效,报告期内,统筹推进的吉利产业园及风华芯电光伏项目实现并网发电,配套储能系统稳定运行,通过削峰填谷减少高峰负荷损耗。 (四)细化人才机制,队伍迸发活力 公司始终以市场化经营机制革新为抓手,推动“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深度协同,为高质量发展筑牢人才根基与组织保障。组织架构优化上,围绕“强总部、大产业”战略导向,持续优化职能配置,强化总部战略引领与统筹服务能力;通过设立海外事业部等举措,全面加强市场布局及提高核心竞争力;人才管理体系建设上,以科学化、规范化为目标,完善选拔任用与档案管理机制,提升整体人才治理效能;深化全员契约化管理与考核激励改革上,实现业绩导向的精准激励全覆盖,充分激发队伍活力;聚焦关键人才队伍建设上,通过专业细分管理、内训体系搭建等举措强化培育支撑;针对研发技术人才,将考核与激励深度融合,激活人才队伍内生动力,为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人才保障。 缴企业所得税影响所致。 研发投入 91,540,810.29 93,088,623.46 -1.66%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6,708,763.72 140,461,398.36 -104.78% 主要系销售回款减少,以及材料款项应付票据到期兑付阶段性增加影响所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3,135,086.68 -44,347,333.48 70.38% 主要系报告期处置联营企业股权收到的现金同比增加、理财产品到期收回及购买理财产品同比减少共同影响所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48,472,847.88 507,215.33 -29,372.15% 主要系报告期偿还银行借款以及上年同期取得银行借款影响所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165,873,023.66 102,331,515.74 -262.09% 主要系报告期内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及筹资活动净现金流量同比减少,投资活动净现金流量同比增加共同影响所致。税金及附加 8,800,853.53 9,745,603.69 -9.69%公司报告期利润构成或利润来源发生重大变动□适用 不适用公司报告期利润构成或利润来源没有发生重大变动。营业收入构成 (1)外延及芯片产品 52,351,708.20 3.11% 62,774,134.26 3.39% -16.60% (2)LED封装及组件产品 1,173,531,152.99 69.81% 1,343,833,677.48 72.49% -12.67% (3)贸易及应用类产品 292,743,028.47 17.41% 332,877,932.53 17.96% -12.06% (4)集成电路封装测试 69,350,359.21 4.12% 55,147,106.04 2.97% 25.76% (5)其他业务 93,268,189.64 5.55% 59,076,092.66 3.19% 57.88% 分地区 境内 1,318,691,149.44 78.44% 1,469,081,243.39 79.25% -10.24% 境外 362,553,289.07 21.56% 384,627,699.58 20.75% -5.74% 四、非主营业务分析 适用□不适用 投资分红收益。 是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7,232.88 0.03% 报告期购买的理财产品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是资产减值 -7,944,330.15 -33.26% 计提的当期存货跌价准备。 是营业外收入 2,043,987.65 8.56% 无需支付的应付款项结转及收到赔偿款项。 否营业外支出 1,219,817.66 5.11% 主要系补缴税款更正申报影响所致。 否信用减值损失 -3,560,903.16 -14.91% 计提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坏账准备。 是其他收益 19,915,006.30 83.37% 与企业日常活动相关的政府补助。 是 五、资产及负债状况分析 1、资产构成重大变动情况 贴现业务,信用等级较高的应收票据存量减少影响所致。无形资产 117,819,298.96 1.93% 121,906,089.78 1.95% -0.02%持有待售资产 22,036,024.69 0.35% -0.35% 主要系报告期已完成对联营企业股权的处置影响所致。加影响所致。其他权益工具投资 46,402,543.80 0.76% 39,082,543.80 0.63% 0.13%费用增加影响所致。其他非流动资致。应付票据 646,268,175.42 10.59% 901,913,979.47 14.43% -3.84%致。应付职工薪酬 46,880,769.47 0.77% 59,735,911.19 0.96% -0.19%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 108,121,916.09 1.77% 107,758,190.61 1.72% 0.05%其他流动负债 395,063.83 0.01% 1,024,352.79 0.02% -0.01%所致。递延所得税负债 87,838,017.70 1.44% 91,136,629.99 1.46% -0.02% 2、主要境外资产情况 □适用 不适用 3、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 适用□不适用 4、截至报告期末的资产权利受限情况 货币资金 195,586,329.80 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受冻结资金。 应收票据 483,469,222.55 票据质押。 其他非流动资产 663.57 受冻结资金。 合计 679,056,215.92 -- 六、投资状况分析 1、总体情况 适用□不适用 2、报告期内获取的重大的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3、报告期内正在进行的重大的非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不适用 4、金融资产投资 (1)证券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证券投资。 (2)衍生品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衍生品投资。 5、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无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七、重大资产和股权出售 1、出售重大资产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未出售重大资产。 2、出售重大股权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八、主要控股参股公司分析 适用□不适用 1、子公司佛山市国星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报告期实现营业收入13,862.29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7.64%;净利润-2,090.02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3.30%,主要系行业竞争激烈,产品价格下调致利润下滑影响所致。 2、子公司广东省新立电子信息进出口有限公司报告期实现营业收入33,521.33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0.01%;净利润101.7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5.68%,主要系美元汇率波动财务费用汇兑收益增加影响所致。 3、子公司广东风华芯电科技有限公司报告期实现营业收入7,381.6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3.75%;净利润-106.79万元,较上年同期减亏61.39%,主要系积极实施技改项目,通过设备技术改造、工艺升级,进一步提升产品品质,形成新的发力点和利润增长点影响所致。 九、公司控制的结构化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十一、市值管理制度和估值提升计划的制定落实情况 公司是否制定了市值管理制度。 □是 否 公司是否披露了估值提升计划。 □是 否 十二、“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贯彻落实情况 公司是否披露了“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公告。□是 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