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海防务(300008)经营总结 | 截止日期 | 2025-06-30 | 信息来源 | 2025年中期报告 | 经营情况 | 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三、主营业务分析 概述 2025年上半年,船舶行业继续保持增长势头,公司紧抓行业机遇,手持订单量持续增长,订单结构不断优化。公司聚焦总体战略,充分发挥系列船批量建造优势、优化管理流程、提升运营效率,在多重举措的协同作用下,公司营收规模同比保持增长,经营业绩同比显著提升。 报告期内,公司的营业收入为184,316.29万元,同比增长22.0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2,553.16万元,同比增长106.69%。 (1)船海工程设计建造总承包业务: 2025年上半年,船舶行业整体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公司手持订单结构持续优化,绿色型散货船、多用途船等系列船的订单量持续攀升,海洋工程施工平台及新型打桩船等海工船同样实现连续接单。 公司紧盯全年生产任务目标,强化统筹协调机制,充分整合多个基地资源,通过推行设计工艺、采购纳期、生产计划等管理的标准化,有效提升了生产管理效果;并通过优化项目组织架构,推行新工艺,提升了整体生产效率。本报告期,公司船海工程设计建造总承包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2.33%,毛利率同比增加3.90%。顺利交付了1000T全回转起重船,并成功交付了10艘灵便型干散货系列船。 (2)船海工程设计技术服务业务: 2025年上半年,公司船海工程设计技术服务订单稳步增长,手持订单涵盖多种船型,包括灵便型散货船、干货船、化学品船、新能源集装箱船、大型起重船、大型打桩船、海洋工程辅助船等。本报告期,设计技术服务业务开展顺利,鉴于某军工项目的设计工作已全面启动,相关主要成本费用已大量发生,但合同尚未签订,收入尚未结算,致使该板块收入和毛利率同比下降,后续待达到结算条件后,将及时确认。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设计业务继续推进传统干散货船产品优化升级,以及甲醇混合动力江海直达船型、浮式风电安装船舶、深海渔业养殖工船等新船型和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工作,为未来业务发展做好技术和市场储备。 (3)防务装备及产品业务: 2025年上半年,公司紧密贴合国家海洋防务装备市场需求,不断深化军民两用产品的技术升级和科技创新工作,持续加大对特种无人船艇和水下安防装备的产品研发。报告期内,稳步获得市场新订单,成功承接并开发了无人投喂渔船,助力海上渔业牧场。 本报告期,公司防务装备及产品业务营收同比下降66.73%,主要是公司调整业务结构,推动产品集成项目向自主研发系列化生产项目转变,产品集成业务订单有所下降,自主研发智能无人船艇等生产项目接单、建造交付周期相对较长,新产品尚未形成批量生产,暂未显现规模效应,故报告期内营业收入下降幅度较大。 (4)能源业务: 2025年上半年,公司能源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加6.85%,综合毛利率略有上升。营收增长主要因为新能源船舶试航加注、海上风电及油气相关的综合海事服务等业务量有所提升。上半年已完成部分项目液氮预冷、LNG预冷加注等项目,以及为客户提供船舶技术配套服务及解决方案等技术咨询项目。 公司加大了对“船用配电、能量管理、智能能效监测及甲醇供给”等关键技术研发与系统集成的投入,为后续深耕新能源船舶领域做好技术储备。 代理费用同步上升。 管理费用 114,532,367.65 103,965,035.80 10.16% 财务费用 27,648,367.31 12,235,670.96 125.97% 主要系本报告期融资规模扩大,利息费用增加。所得税费用 39,077,284.57 13,290,887.26 194.02% 主要系本报告期利润总额增加。研发投入 24,097,797.44 27,929,674.67 -13.72%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34,857,107.38 -301,375,727.62 88.43% 主要系销售增长且销售回款增加。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24,065,690.60 -50,193,101.06 52.05% 主要系本报告期对外投资额较上年度相比减少。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54,914,901.14 -1,743,058.24 3,250.49% 主要系本报告期融资规模扩大。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3,076,199.21 -353,311,886.92 99.13% 详见本表其他现金流量项目。公司报告期利润构成或利润来源发生重大变动□适用 不适用公司报告期利润构成或利润来源没有发生重大变动。 四、非主营业务分析 □适用 不适用 五、资产及负债状况分析 1、资产构成重大变动情况 本报告期末 上年末 比重增减 重大变动说明金额 占总资产比例 金额 占总资产比例货币资金 806,790,355.70 16.29% 627,775,228.70 13.44% 2.85%应收账款 347,332,578.54 7.01% 461,256,865.49 9.88% -2.87%合同资产 881,560,988.35 17.80% 1,011,452,873.12 21.66% -3.86%采购材料和设备。场所变更使用性质。长期股权投资 107,742,669.03 2.18% 107,798,216.48 2.31% -0.13%固定资产 793,478,842.73 16.02% 799,124,065.41 17.11% -1.09%在建工程 30,843,935.72 0.62% 25,553,004.67 0.55% 0.07%量增加,公司增加租赁建造场地及船台。升,融资额增加所致。合同负债 543,414,512.01 10.97% 600,623,366.89 12.86% -1.89%长期借款 62,888,000.00 1.27% 67,050,000.00 1.44% -0.17%量增加,公司增加租赁建造场地及船台。 2、主要境外资产情况 □适用 不适用 3、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 □适用 不适用 4、截至报告期末的资产权利受限情况 六、投资状况分析 1、总体情况 适用□不适用 2、报告期内获取的重大的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3、报告期内正在进行的重大的非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4、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 □适用 不适用 5、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无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6、委托理财、衍生品投资和委托贷款情况 (1)委托理财情况 适用□不适用 报告期内委托理财概况 (2)衍生品投资情况 适用□不适用 1)报告期内以套期保值为目的的衍生品投资 适用□不适用则,以及与上一报告期相比是否发生重大变化的说明 公司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对该金融资产进行会计处理,与上一报告期相比无重大变化。报告期实际损益情况的说明 暂未产生实际损益套期保值效果的说明 为有效规避外汇市场风险,防范汇率大幅波动对公司造成的不利影响,公司在不影响主营业务发展的前提下开展外汇套期保值业务,来降低汇率波动的风险,增强公司财务稳健性。衍生品投资资金来源 自有资金。报告期衍生品持仓的风险分析及控制措施说明(包括但不限于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等) 1、公司开展外汇套期保值的风险分析: (1)汇率波动风险:在汇率波动较大的情况下,银行结售汇汇率报价可能偏离公司实际收付时的汇率,造成汇兑损失。 (2)交易违约风险:交易对手方出现违约时,不能按照约定支付公司套期保值盈利从而无法对冲公司实 际的汇兑损失,将造成公司损失。 (3)其它风险:在开展交易时,如操作人员未按规定程序进行外汇套期保值交易操作或未能充分理解外 汇套期保值信息,将带来操作风险;因相关法律发生变化或交易合同条款不明确,将可能面临法律风险。 2、公司实施的风险控制措施: (1)外汇套期保值交易必须基于公司业务的外币收支预测、外币银行借款、资产负债表敞口等实际业务 需求,交割期间需与被套期项目时间相匹配。 (2)公司已制定《外汇套期保值业务管理制度》,对外汇套期保值业务的审批权限及信息披露、内部操作 流程、风险管理及处理程序等做出明确规定。公司将严格按照规定对各个环节进行控制。 (3)公司与具有合法资质的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展套期保值业务,公司将审慎审查所签订的合约条 款,严格执行风险管理制度,以防范法律风险和信用风险。 (4)公司将持续关注套期保值业务的市场信息,跟踪套期保值业务公开市场价格或公允价值的变化,适时调整操作策略,最大限度的避免损失。 (5)公司内审部将定期及不定期对套期保值交易业务进行检查,监督套期保值业务人员执行风险管理制 度和风险管理工作程序,及时防范业务中的操作风险。 已投资衍 生品报告 期内市场 价格或产 公司开展的外汇套期保值业务是依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公开市场汇率信息,并结合日常经营需求开展。 品公允价 值变动的 情况,对衍生品公允价值的分析应披露具体使用的方法及相关假设与参数的设定公司报告期不存在以投机为目的的衍生品投资。 (3)委托贷款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委托贷款。 七、重大资产和股权出售 1、出售重大资产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未出售重大资产。 2、出售重大股权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八、主要控股参股公司分析 适用□不适用 九、公司控制的结构化主体情况 □ 十一、报告期内接待调研、沟通、采访等活动登记表 适用□不适用 接待时间 接待地点 接待方式 接待对象类型 接待对象 谈论的主要内容及提供的资料 调研的基本情况索引 2025年03月18日 公司 实地调研 机构 投资者 公司最新业务 十二、市值管理制度和估值提升计划的制定落实情况 公司是否制定了市值管理制度。 是□否 公司是否披露了估值提升计划。 □是 否 2025年1月24日,公司召开第六届董事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制定〈市值管理制度〉的议案》。 十三、“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贯彻落实情况 公司是否披露了“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公告。□是 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