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原重工(600169)经营总结 | 截止日期 | 2025-06-30 | 信息来源 | 2025年中期报告 | 经营情况 | 二、 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5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之年,也是“十四五”的收官之年和“十五五”的规划之年,对公司来讲更是“转型升级跨越”的关键之年。报告期内公司整体经营稳中向好,改革成效日益凸显,创新发展多点突破。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 47.59亿元,同比增长30.81%,利润总额 1.20亿元,同比增长3.38%。 1.深化改革激发体制活力 全面实施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积极推进监事会改革,公司成为山西省首批取消监事会的上市公司。制度流程体系持续优化,以修订《公司章程》为核心,制修订各类规章制度 25项,系统优化公司制度体系;推动 27项线下业务全流程线上化,集成 5条业务流程至管理平台,大幅缩短业务办理周期。智能化转型全面提速,工程起重机等新建工厂实现多平台集成贯通上线试运行;以油膜分公司为试点推广灯塔工厂经验,开展预测性维护系统建设;“数智强晋”示范项目进入收尾阶段,实现生产计划、物流配送、质量管理等业务协同。 2.技术创新驱动产品升级 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国产化为定位,围绕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优势产业巩固延伸、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推进开发。上半年累计开发 103款新产品,特色产品体系不断拓展。实现全球首台 WK-55电铲永磁直驱项目交付,较传统机型整体效率提升 10-15%;高疲劳性能车轴首批产品顺利交付,600型插滚齿一体化机床下线,为突破“卡脖子”奠定坚实基础;行业最高 91米登高平台消防车、国内首款 22吨紧凑型七节伸缩臂随车起重机等产品相继推出,规模化、集群化发展态势不断显现。 3.产品推广实现突破 高端化产品订货成绩斐然,成功签订低压转子锻件年度框架合同,实现从单件定制化生产向规模化供货的转变;首次中标核电燃料转运系统设备,为后续承接同类核电设备合同奠定重要基础;签订 7.65米顶装焦炉设备合同,取得该型号设备首台套订单;斩获工程齿轮箱批量产品合同,实现工程齿轮箱产品订单的突破。轨道交通产品海外市场捷报频传,德铁、印尼轮对等批量订单同步落地,首次供货土库曼斯坦车轴,开启了中亚市场新篇章;成功出口首台套 13000t/h排土机,工作效能提升 45%;出口印度市场 3800mm矫直机,实现矫直机产品直接出口海外市场。 4.精益管理提升运营效能 通过优化生产组织,深化产销衔接,扎实推进智能制造提档升级,公司的生产效率得到有效提升。完善了一体化协同计划体系,实现传统产品与批量产品产供销紧密衔接;深化“一码到底”物料管控,实现采购、协作、转储、生产等环节的赋码管理,物料流转效率显著提升;加强发运与安调的联动管理,主机产品安调周期同比缩短 26%,验收交付周期压缩 30%。 扎实推进六西格玛、卓越绩效管理,内部废品率、外部质量损失率均实现同比下降。公司荣获“第四届山西省质量奖”,再次展现了“匠心铸魂、质创精品”的太重追求。 5.财务管控持续强化 制定实施《非生产性支出价格审核管理办法》,围绕重点费用,全面加强价格管控与支出必要性评估;加强融资管理,保障资金安全,综合融资成本持续下降;收购太重向明,加速了公司业务扩展与布局优化,成功打造了从开采、运输、破碎等成套设备至全生命周期智能运维的“一揽子”解决方案。通过统筹优化公司内外部资金资源,全面强化成本管控,提升资本运作效率,实现了降本增效与资金效益的最大化。 6.风险防控筑牢安全底线 严格落实年度安环健目标责任制,通过分层签订责任书方式,建立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管理体系;持续推进“周检查、月总结”的监督检查机制,推动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落地。构建了以《合规管理手册》为核心、专项《合规管理指引》为依托的“1+N”合规体系,形成 10余项成果文件,合规管理体系不断完善。 下半年,公司将以昂扬奋进之姿,凝心聚力,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统筹抓好深化改革、科技创新、市场开拓、精益制造、风险防控、党的建设等工作,坚决完成全年预算目标任务,以更加优异的经营业绩推动公司向“具有国际一流竞争力的现代智能装备制造企业”加速迈进,为股东创造更大价值。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