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莱英(002821):新兴业务高速增长 全年指引维持不变

时间:2025年11月09日 中财网
核心观点


  公司2025 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6.3 亿元,同比增长11.8%。实现归母净利润8.0 亿元,同比增长12.7%,净利润增速快于收入增速,盈利质量持续改善。25Q1-3 公司新兴业务板块表现亮眼,化学大分子业务同比增长超155%;传统小分子业务收入基本持平,但产能利用率保持高位,盈利能力稳定;新兴业务毛利率同比提升10.6 个百分点至30.6%,规模效应逐渐显现。未来,随着多肽、ADC 等新兴业务项目陆续进入临床后期和商业化阶段,叠加产能建设持续落地、海外市场不断拓展,公司有望保持较高增长。


  事件


  公司发布2025 年三季度报告


  2025 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6.3 亿元,同比增长11.8%,其中第三季度单季度收入14.4 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8.0亿元,同比增长12.7%。实现整体毛利率42%,其中小分子业务毛利率47%,新兴业务毛利率30.6%。


  营收稳健增长,全年指引维持不变


  25 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6.3 亿元,同比增长11.8%,营收保持稳健增长态势。实现归母净利润8.0亿元,同比增长12.7%,净利润增速快于收入增速,盈利质量持续改善。单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4 亿元,利润同比有所下滑,营收利润主要受部分订单确认节奏影响有所波动,Q4 收入预计显著高于Q3。公司维持中报时给出的全年收入增长13%-15%的指引,净利润增速预计有望略高于收入增速。


  分业务板块看,传统小分子业务前三季度收入基本持平,在天津和东北厂区产能利用率保持高位的情况下,通过持续优化产品结构和提升运营效率,保持了稳定的盈利能力;新兴业务板块前三季度同比增长约72%,其中化学大分子业务表现亮眼,前三季度增长超过155%。


  新兴业务高速增长,毛利率显著改善


  公司新兴业务板块表现出色,前三季度整体同比增长约72%,化学大分子及生物大分子业务均保持强劲增长态势。化学大分子中多肽业务目前在服务全球范围内多个减重领域分子,其中一半处于临床II/III 期,预计明年开始有项目进入GMP 阶段,多肽产能持续扩建。ADC 板块服务50 多个临床项目,明年开始预计会有进入后期和GMP 阶段的,今年海外订单实现突破,新增订单中约40%来自海外市场。公司具备从化学到生物的一站式交付能力、完善的CMC 体系和良好交付记录,能基于中国服务全球海外市场,具备出色竞争力。新兴业务毛利率前三季度达到30.6%,同比提升10.6 个百分点,规模效应逐渐显现,盈利能力逐渐改善,随着公司产能爬坡以及海外订单陆续交付,新兴业务板块毛利率有望进一步提高。


  25Q4 及26 年展望:国内市场随创新药出海热潮带动行业需求回暖,海外市场部分大客户在肿瘤等重磅领域进展良好,Biotech 在新领域随融资环境改善景气度有所改善。公司Q3 因订单确认节奏营收有所波动,预计Q4会显著优于Q3,全年维持13-15%营收增长。同时新签订单仍旧保持良好态势,小分子业务维持稳健,新兴业务板块加速增长,化学大分子和生物大分子表现亮眼,随着新兴业务板块项目向后推进以及规模效应带来的边际改善,预计26 年仍将保持快速增长。


  财务分析: 期间费用率下降明显,经营效率提升25Q1-3 公司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分别为3.24%、12.59%及9.35%,同比-0.8pp、-0.33pp及-2.34pp,期间费用率下降明显,费用率降低的原因在于公司持续落实降本增效及营业收入的提高,预计全年公司仍将控制费用端增长,进一步提高经营效率。25Q1-3 资本开支8.38 亿元,下半年持续增加产能建设和资本开支,四季度资本开支将进一步增长,全年资本开支预期较年初略微上调。


  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


  公司作为全球领先的医药CDMO 企业,在小分子、化学大分子、生物大分子等领域均具备强大的技术实力和交付能力。传统小分子业务保持稳定,新兴业务高速增长,业务结构持续优化,毛利率稳步提升。多肽、ADC、寡核酸等新兴业务项目陆续进入临床后期和商业化阶段,叠加产能建设持续落地、海外市场不断拓展、订单趋势向好,公司有望保持业绩稳健增长。我们预测公司2025-2027 年营收分别为66.6 亿、77.2 亿以及90.6 亿元,增速分别为15%、16%以及17%,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3 亿、13.4 亿以及16.1 亿元,增速分别为19%、19%以及20%,对应PE 估值为31X、26X 以及22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后续订单增长及商业化业务增长不及预期:公司客户为创新药公司及跨国药企,订单增长依靠客户  创新立项,以及产品研发进展,存在不确定性;业务拓展不及预期:公司积极拓展新兴业务,持续进行投资及能力建设,新业务的拓展进度、收入发展存在不确定性;核心技术人员流失的风险:医药外包服务行业是高素质技术人才密集型行业,公司通过建立各种人才激励机制,稳定自身技术人员团队,未曾发生大规模技术人员流失情况。若发生大规模流失,将对其正常经营带来负面影响。产能拓展及利用不及预期:公司多肽及生物大分子板块产能仍在扩建,可能存在扩建进度或者产能利用率不及预期情况。
□.贺.菊.颖./.袁.清.慧./.王.云.鹏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中财网版权所有(C) HTTP://WWW.CF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