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浦迈(688293):业绩符合预期 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核心观点
奥浦迈2025 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2.72 亿元,同比增长25.79%;归母净利润4942.53 万元,同比增长81.48%,符合市场预期。公司核心培养基业务延续高增长态势,客户管线数量持续快速增加。在国际化布局方面,公司全资子公司成功通过欧盟QP审计,标志着其质量管理体系获得国际认可,为开拓欧洲市场打开了新局面。我们认为,随着客户管线向后端推进、规模效应进一步显现以及海外市场的拓展,公司业绩有望延续高速增长态势。
事件
奥浦迈发布2025 年第三季度报告,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72 亿元,同比增长25.79%;归母净利润4943 万元,同比增长81.48%;扣非净利润3736.92 万元,同比增长118.80%。单三季度营收9378 万元,同比增长29.80%,归母净利润1188 万元,同比增长283.59%。
简评
业绩符合市场预期,盈利能力大幅改善
2025 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2.72 亿元,同比提升25.79%,其中主营业务收入达2.71 亿元,同比增长25. 83%。
归母净利润4942.53 万元,同比增长81.48%,扣非净利润3736.92 万元,增速高达118.80%。单三季度增长加速,归母净利润1188 万元,同比增幅达283.59%,利润增长动力主要来自培养基产品线客户渗透率提升以及公司对费用端的控制,同时投资收益同比增加115.44%也对利润形成正向贡献。
细胞培养产品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39 亿元,同比增长32.56%,主要得益于产品技术优化和市场认可度提升,是公司营业收入的核心引擎;CDMO 服务业务收入3258.13 万元,同比略降8.25%,主要受外部环境及客户需求阶段性波动影响管线进展。
客户临床管线持续推进,整体产品管线数量再创新高公司培养基临床及商业化管线数量持续增长。细胞培养产品业务截至2025 年三季度末,共有311 个已确定中试工艺的药品研发管线使用公司的细胞培养基产品,较2024 年末增加64 个,增长幅度达25.91%。其中,处于临床前阶段168 个、临床I 期阶段60 个、临床II 期阶段36 个、临床III 期阶段34 个、商业化生产阶段13个,进一步提升了公司在该领域的竞争力。
未来展望:高增长态势有望延续
布局新兴领域,拓展海外市场。在培养基业务方面,随着下游客户管线持续向后推进,以及公司在A DC 等新兴领域的布局,该业务有望保持强劲增长。在CDMO 业务方面,全资子公司上海思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顺利通过欧盟质量授权人(QP)审计,欧盟QP 认证为承接国际订单提供了关键资质,海外收入有望提升。整体来看,公司规模效应有望进一步释放,带动利润率持续改善。
财务指标分析:成本与费用管控见效,净利率显著回升
公司毛利率同比提升3.63 个百分点至54.56%,整体费用率下降3.21 个百分点至33.15%,其中研发费用率同比提升3.23 个百分点至13.40%,反映公司持续加大对未来技术和产品的战略性投入,特别是美国子公司研发实验室的启用,为长期竞争力奠定基础;而财务费用受益于利息收入增加;管理费用率下降11.77 个百分点至16.82%,销售费用率下降0.77 个百分点至7.91%,费用管控措施见效。得益于毛利率改善和费用优化,净利率同比提升6.15 个百分点至18.07%,盈利能力修复显著。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
奥浦迈是国内细胞培养基行业龙头企业之一,具有较好的成长能力,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 年营业收入为3.98 亿元、5.38 亿元、7.52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69 亿元、1.06 亿元、1.49 亿元,对应PE 93、61、43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分析
进口替代进程的阶段性波动风险。目前国产化率持续提升,但若国际厂商加速本土化产能投放或关键技术路径迭代,可能对国内企业技术溢价能力形成阶段性压制。
海外市场拓展的不确定性风险。新兴市场准入规则动态调整叠加地缘政治因素扰动,或对公司海外业务拓展节奏及订单稳定性产生边际影响。
产业链多维竞争压力显性化。国际头部企业通过技术先发优势强化壁垒,本土新势力以差异化策略争夺细分市场,行业竞争格局复杂化或加剧盈利分化风险。
□.贺.菊.颖./.袁.清.慧./.魏.佳.奥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中财网版权所有(C) HTTP://WWW.CF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