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002594):三季度业绩有喜有忧 研发加码与全球扩张驱动长期成长
三季度业绩喜忧参半:盈利承压但长期成长动能犹存。比亚迪发布三季报,整体呈现“量增利降”特征。2025 年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949.9 亿元,同比下降3.1%;归母净利润78.2 亿元,同比下降32.6%,虽环比改善,但盈利承压。9 月新能源汽车销量39.63万辆,同比下降5.5%,为年内首次下滑,其中王朝、海洋系列35.6 万辆,方程豹、腾势、仰望合计约4.4 万辆,海外销量7.1 万辆。前三季度公司累计销量326 万辆,同比增长18.6%,营收5662.7 亿元,同比增长13%,净利润233.3 亿元,同比下降8%。
经营现金流净额408.5 亿元,同比下降27.4%;存货余额达1529.7亿元,较年初增31.8%,反映产销节奏调整压力。研发投入持续高企,前三季度达437.5 亿元,同比增长31.3%,累计已超2200 亿元。总体来看,短期利润与现金流承压,但公司持续加码研发与全球扩张,为中长期增长奠定基础。
经营指标持续改善,全球扩张加速。比亚迪前三季度全球销量达326 万辆,同比增长18.6%,完成全年目标约71%,继续稳居全球新能源车销量冠军。智能化车型渗透率快速提升,“天神之眼”辅助驾驶系统累计装车超170 万辆,带动品牌形象与产品溢价提升。海外市场成为业绩新引擎,1–9 月海外销量达70.16 万辆,同比激增132%,提前完成全年翻倍目标;产品已覆盖117 个国家和地区。公司强化供应链生态协同,应付账款与票据明显下降,付款周期缩短至60 天内,行业口碑改善。综合来看,比亚迪在规模、技术、全球化三方面形成正循环,仍具长期成长确定性。
加速布局兆瓦闪充与储能体系,坚持磷酸铁锂确保电池安全。比亚迪在2025 东京车展期间再次展示其在电动化技术与安全领域的领先布局。品牌公关总经理李云飞表示,公司计划至2026 年加快兆瓦闪充桩与储能站的建设进度,未来将建设超4000 座兆瓦闪充站,其中首批约500 座已随汉L 与唐L 上市同步启用。该系统采用全域千伏高压架构(1000V/1000A),充电功率达1MW,实现“闪充5 分钟,续航400 公里”,并搭载自主研发的1500V 耐压碳化硅功率芯片、专用高功率电池及冷媒直冷技术,大幅提升散热与安全性能。公司同时在电网容量不足地区同步部署储能系统,保障高功率充电稳定运行。李云飞强调,电池安全仍是新能源汽车最核心命题,比亚迪将继续坚持磷酸铁锂路线,确保商用车与乘用车的本质安全,构筑技术壁垒与消费者信任。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5 年新车销量约461 万台,同比+11%。预计公司2025/26/27 年营收分别为8659/9553/10846 亿元(下调6%/13%/新引入),归母净利润约为322/442/529 亿元,EPS 为3.54/4.84/5.80 元。我们正式切换至2026 年估值,参照可比公司估值,综合实力显著优于大多数同行业自主车企,给予一定的估值溢价。给予公司2026 年24x PE,对应合理目标价116.16 元(原目标价329.05 元,对应拆股后目标价109.68 元,24 年25xPE,上调6%),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技术研发不及预期,出海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王.沈.昱./.王.凯 .海.通.国.际.证.券.集.团.有.限.公.司
中财网版权所有(C) HTTP://WWW.CF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