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益智造(002600):季度业绩历史新高 并购扩张再下一城 新兴市场后劲可期

时间:2025年10月30日 中财网
事件:2025 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5.90 亿元,同比增长19.25%,归母净利润19.41 亿元,同比增长37.66%,扣非归母净利润15.03 亿元,同比增长26.67%,其中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9.65 亿元,同比增长12.91%,归母净利润10.12 亿元,同比增长39.82%,扣非归母净利润8.97 亿元,同比增长46.47%。


  北美大客户新品发力,企业自身经营效率提升,业绩成长性凸显第三季度,北美大客户新机型推出,首发销量数据亮眼,新产品创新带动散热、电池、快充等产品单机价值量的进一步提升,受益于此,公司三季度收入明显提升;与此同时,公司不断优化生产经营管理,通过供应链垂直整体和自动化效率的提升,提高盈利能力。多方面因素综合影响下,公司三季度交出了较为亮眼的业绩答卷。


  收购浙江向隆转型tier 1,技术融合打造“车-机共生”协同效应公司与全资子公司领益科技与相关方签订《股权收购协议》,拟以 24.04 亿元的价格现金收购浙江向隆合计 96.15%股权。浙江向隆是一家以专业研发、制造、销售汽车等速驱动轴、传动轴为主的汽车零部件厂商,客户广泛覆盖大众、丰田、长城汽车、比亚迪、蔚来汽车、零跑汽车、广汽、一汽等新能源及燃油车整车厂商,以及庞巴迪、北极星等全球全地形车头部品牌,浙江向隆承诺2025-2027 年实现并表归母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75 亿元、2.00 亿元和2.25 亿元,三年累计不低于6 亿元。


  收购完成后,公司将实现从 Tier2 向 Tier1 的进一步转型,迎合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发展趋势,充分完善了从动力电池结构件到新能源汽车饰件、动力传动系统轴件的产品布局。并将汽车零部件的技术复用至人形机器人零部件,实现供应链共享、制造能力迁移、应用场景互补,形成“车-机共生”的产业协同效应,为后续探索人形机器人等领域相关硬件打下基础。


  聚焦散热+电源,战略布局AI 服务器领域


  随着数据中心设备及AI 服务器功耗日益提升,GPU、CPU 等算力芯片朝着更高性能升级,市场对供电系统、散热系统提出更高要求,核心组件中电源管理系统及散热系统的价值量显著提升,市场调研机构Mordor Intelligence 报告显示2024年数据中心热管理市场规模为165.6 亿美元,到2029 年预计增长到345.1 亿美元,24 至29 年CAGR 为15.82%,其中IDC 预计2025 年全球AI 服务器散热市场规模将突破120 亿元。在AI 服务器领域,公司聚焦散热和电源两大细分:(1)散热领域,公司具备均热板、热管、多轴腔体散热元件(Big MAC)、AI 算力芯片及服务器散热模组、石墨片、导热垫片、导热胶等组件及系统性散热解决方案的研发、生产能力,与全球客户在GPU、CPU 及AI 应用(包括服务器、笔记本、PC、显卡、智能穿戴设备、机器人等)的散热产品上展开合作,AMD 系列显卡散热模组已实现批量出货。(2)电源方面,公司分别与硅光芯片及解决方案专家熹联光芯、AI 算力供电全链条解决方案专家博华芯达、高功率电源解决方案专家铂科电子三家知名企业达成战略合作。整体而言,公司散热、电源等能力未来有望进一步向海外巨头客户服务器项目实现导入。


  折叠屏方兴未艾,结构件ASP 数倍于直板机


  折叠屏手机凭借创新的外观设计和差异化的体验及消费者对于个性化、娱乐性等要求不断提高,各大厂商纷纷将折叠屏手机作为抢占高端市场的新赛道,相关产品发布频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预估行业将进入集中爆发期。市场调研机构  Counter point 的最新报告显示,2025 年全球折叠屏手机出货量突破2,500 万台,同比增长62%。在折叠屏市场,公司专注于为全球头部客户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核心产品涵盖不锈钢/钛合金/碳纤维等材质的折叠屏支撑件及中框、铜/不锈钢/钢铜复合/铝合金/钛等材质的VC 均热板、折叠屏转轴模组、模切功能件/结构件、充电器等关键组件,尤其是屏幕支撑层方面:(1)碳纤维屏幕支撑层已大量出货,公司通过热固性碳纤材料的热压工艺,可实现厚度0.12~0.2mm 的产品;(2)0.1X mm 超薄钛合金支撑板及折叠PC 碳纤维支撑板等折叠屏相关产品已实现量产出货,公司为头部客户供应超薄钛合金支撑板等关键零部件,厚度仅为0.1X mm,较上一代实现再轻薄化,并达到折弯区高精度公差加工要求,兼具轻量化、高强度、高耐久度等特性。整体而言,屏下支撑层+铰链结构件+机内其他机构件/功能件,公司在折叠屏中可供产品的ASP 数倍于直板机型。


  新兴产业实现提前卡位,打开长期成长空间


  公司在人形机器人、AI 眼镜等新兴产业顺利完成卡位布局:


  1、人形机器人领域,公司拥有伺服电机、减速器、驱动器、运动控制器等执行层的核心技术,已为人形机器人关键客户提供头部总成、灵巧手总成、四肢总成、高功率充电和散热解决方案等核心硬件,在联合开发和整机组装有成熟经验,公司确定了“三位一体”的具身智能战略,包括专注核心零部件、总成研发设计;打造全方位硬件服务;为机器人提供完备的工业应用场景落地开发,致力于成为全球 TOP 3 的具身智能硬件制造商。


  2、AI 眼镜及XR 可穿戴设备方面,为全球相关领域头部客户提供软质功能件、注塑件、散热解决方案、充电器等关键零部件。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5-2027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8.35 亿、39.11 亿和48.31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 为41.05、29.76 和24.09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 AI 终端对于智能手机的出货拉动趋势不及预期;2、服务器、机器人、折叠屏和AI 眼镜等新业务拓展不及预期;3、结构件等新兴市场增长不及预期。
□.王.凌.涛./.沈.钱    .浙.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中财网版权所有(C) HTTP://WWW.CF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