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601988)2025年三季报点评:利润增速转正 息差边际企稳
  
  事项:
   
  10 月28 日,中国银行披露2025 年三季报,2025 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912.04 亿元,同比+2.69%(上半年同比+3.76%),归母净利润1776.60 亿元,同比+1.08%(上半年同比-0.85%);不良率1.24%,环比持平,拨备覆盖率196.60%,环比下降0.79pct。
   
  评论:
   
  息差企稳带动净利息收入同比降幅收窄,拨备反哺支撑利润。2025 年前三季度,中国银行实现营业收入4912.04 亿元,同比+2.69%,增速较中报小幅收窄;归母净利润1776.60 亿元,同比+1.08%,增速由上半年负增转为正增。其中Q3 单季营收1622.01 亿元,同比+0.58%;单季归母净利润600.69 亿元,同比+5.09%。从营收结构看,非息收入是营收增长的核心驱动力,有效对冲了息差收窄的压力。受息差收窄影响,Q1-3 利息净收入同比下降3.04%,但降幅较上半年-5.27%已有收窄。非利息收入表现亮眼,同比大幅增16.20%,在营收中占比提升至33.67%。其中,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增长8.07%(上半年同比+9.17%);其他非利息收入在汇兑收益和投资收益等带动下,同比高增22.24%,增速较上半年收窄,但仍有效支撑营收。此外,信用减值损失同比减少6.20%,形成有效反哺,支撑了利润端的稳健表现。
   
  息差低位企稳,负债端结构优化。2025 年前三季度,公司净息差为1.26%,较上半年持平。其中资产端,信贷需求结构性分化,对公贷款保持较快增长,零售贷款增长乏力或对整体贷款收益率形成一定拖累。负债端成本管控效果显现,存款结构有所优化。截至9 月末,吸收存款总额较年初增长6.10%。其中个人存款增长8.49%,快于公司存款3.68%的增速,有助于稳定负债成本基础。
   
  信贷投放保持稳健,对公贷款为主要引擎。截至2025 年9 月末,集团总资产达37.55 万亿元,较年初增长7.10%。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较年初增长8.15%,规模扩张保持稳健。其中对公贷款是扩表主动力,公司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11.71%,成为贷款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个人贷款则增长相对平缓,较年初增长0.56%。负债端存款规模平稳增长,吸收存款总额达25.68 万亿元,较年初增长6.10%。
   
  资产质量保持稳健,资本实力雄厚。整体风险指标保持优异,截至9 月末,不良贷款率1.24%,环比持平,测算的单季年化不良净生成0.37%,环比小幅下降5bp,资产质量稳中向好。拨备覆盖率196.60%,环比小幅下降0.79pct,但仍保持在较高水平,风险抵补能力充足。公司上半年完成资本补充,资本水平充裕,截至2025 年9 月末,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2.58%、14.66%和18.66%,为业务发展和抵御风险提供了坚实保障。
   
  投资建议:中国银行前三季度业绩展现出较强的经营韧性,在息差仍在低位承压的情况下,凭借全球化、综合化经营优势,非息收入实现高速增长,驱动营收增速稳健正增,同时资产质量保持稳健。作为国有大行,公司经营稳健,其国际业务优势突出,看好其长期稳健经营能力和估值优势。结合最新财报和当前宏观环境,我们给予公司2025E-2027E 净利润增速为2.0%/3.3%/3.5%(前值0.4%/ 3.2%/ 3.4%),当前股价对应26E PB 0.63X,26E 股息率4.16%,结合公司基本面和近五年历史估值中枢为0.56X,考虑2024 年来中长期资金的持续入市,以及后续低利率环境继续支撑高股息策略,给予2026 年目标PB 0.8X,考虑目前AH 溢价比例在1.32 左右,对应26 年A/H 目标价7.10 元/5.90 港元,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经济恢复不及预期,零售贷款资产质量恶化,资本市场波动。
 
    □.贾.靖./.徐.康./.林.宛.慧    .华.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中财网版权所有(C) HTTP://WWW.CF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