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材科技(002080):持续加码布局特种电子布 粗纱价格望修复
事件:公司发布2025 年三季报。2025 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7 亿元,同比+29.1%;实现归母净利润14.8 亿元,同比+143.2%;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2 亿元,同比+269.7%。其中,2025Q3 单季实现营业收入83.7 亿元,同比+33.5%,环比+6.9%;实现归母净利润4.8 亿元,同比+234.8%,环比-24.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9 亿元,同比+333.9%,环比-30.1%。
特种电子布需求高景气,公司定增持续加码。我们认为特种电子布产业逻辑从“需求放量”有望逐步演绎至“涨价弹性”,核心是紧缺+壁垒高,预计二代布/low CTE 望逐步进入“涨价通道”,且Q 布存涨价“期权”。从竞争格局演变来看,我们认为国产份额望快速提升,且逐步向头部企业集中。公司不断加码特种电子布,根据公告,公司拟定增不超过44.8 亿元用于年产3500 万米低介电纤维布项目(拟用16.6 亿元)、年产2400 万米超低损耗低介电纤维布项目(拟用14.8 亿元)、偿还国拨资金专项应付款(拟用8.2 亿元)和补充流动资金(5.2 亿元)。其中,中联投资(中建材100%持股)拟认购8.2 亿元,彰显大股东支持与发展信心。随着公司产能和良率的同步提升,销量望逐季提升,后续望逐步释放利润弹性。
粗纱价格望受益反内卷,吨净利望继续修复。我们预计公司25Q3 玻纤销量环比略有下滑,单吨净利环比有所下降,我们判断主要受7-8 月淡季需求相对偏弱影响,同时中低端产品价格有所波动。从行业重点企业库存数据上看,7-8 月份持续累库、9 月份去库明显,截至2025 年9 月底,行业合计库存86.5 万吨,同比+10.9 万吨,环比-4.7 万吨。玻纤反内卷持续推进,9 月5 日,中国玻璃纤维工业协会联合玻纤骨干企业发布《关于玻璃纤维及制品行业反对“内卷式”竞争共同建立和维护公平有序竞争环境的倡议书》,切实加强行业自律,与此同时,部分企业先后发布《复价告知函》,对直接纱、采光板专用纱、短切毡专用纱等相关产品每吨上浮5%-10%不等。往后看,受益于反内卷行业自律,粗纱价格有望修复,吨净利望有所提升。
风电叶片保持较好增长,盈利能力望持续提升。根据国家能源局,截至2025 年8 月底,全国累计风电装机容量5.8 亿千瓦,同比增长22.1%。我们认为在2025 年终端需求保持高速增长的背景下,结合上半年风机中标价格止跌回稳,望带动叶片价格实现修复。公司叶片业务在市场份额/行业地位/竞争力等方面具备明显优势,一方面公司通过规模化、产业化经营,具备了成本优势;另一方面公司通过新产品、新产线投入以及海外产线布局,在细分产品区域赢得了新的竞争优势,有望助力盈利能力提升。
锂电隔膜降本&技术研发持续推进。根据高工产研公众号,2025 年前三季度国内隔膜材料出货量220 亿平,同比+43%,预计公司25Q3 隔膜出货量受益于行业出货增速提升而维持较好的同比增速。近年来,公司持续推进隔膜业务降本提效,单平成本下降潜力不断释放,成本挖潜为单平盈利提供较强安全边际。在此基础上,公司积极推动国际化布局和技术研发突破,首个海外匈牙利基地成功落地、锂电池隔膜5μm 超薄基膜实现规模化量供,超薄高强4μm/3μm 产品已形成技术储备、半固态电池隔膜完成配方开发和上机验证,进入电池循环测试阶段,长期竞争实力望持续深化提高。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结合近期玻纤复价表现以及公司后续项目投产节奏,我们维持公司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5-2027 年归母净利润20.4、30.1、40.9 亿元,对应当 前股价PE 为25.1、17.0、12.5 倍,PB 为2.5、2.2、1.9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特种电子布产能投放节奏低于预期;玻纤需求大幅下滑,新增供给过高,玻纤原纱价格大幅下滑;风电装机不及预期;锂电隔膜业务不及预期;燃料电池汽车市场发展不及预期;信息更新不及时的风险;政策落地不及预期的风险。
□.孙.颖./.聂.磊 .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中财网版权所有(C) HTTP://WWW.CF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