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波龙(301308)深度报告:全矩阵存储行业龙头 “主控拓延+企业级突破”双轮驱动

时间:2025年09月19日 中财网
全球领先的综合性存储模组厂商,全矩阵存储解决方案国内龙头


  公司设计、生产及销售NAND Flash 及DRAM 存储产品,主要面向消费级、企业级及工规级应用。目前,公司已经成长为全球第二大独立存储器厂商(不包括晶圆原厂)。江波龙过往二十多年以"贸、工、技"路径完成转型,通过自主研发和全球化并购,构建了覆盖存储全产业链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及战略发展,公司从半导体存储产品贸易扩展到自主独立开发存储器生产技术,并进一步发展到芯片设计、固件开发、NAND 颗粒分析及封测等核心能力。


  存储行业:周期复苏叠加格局改善,AI 需求带动增量弹性


  24 年下半年以来,受下游需求疲软、渠道去库存等因素影响,存储价格一直未见明显起色,为应对供过于求的局面,三星、SK 海力士、美光、铠侠等存储大厂2024 年底多次宣布减产计划,减产效果在一季度后逐渐显现,存储器产品的供需格局逐渐开始改善。2 月前后,Deepseek 的横空出世,以及AI 算力需求的不断加强,带动了大容量、高性能的存储解决方案,尤其是DDR5 的市场需求。


  在此基础上,海力士、美光等几大晶圆模组大厂相继宣布将逐渐减产甚至停产DDR4 产品的消息,令4 月后DDR4 等低端存储产品价格也开始大幅上行。七八月后,美光宣布在全球范围内停止移动NAND 产品的开发,而闪迪则于九月初宣布面对所有渠道和产品上调价格10%以上,存储行业的荣景持续性可见一斑。


  整体而言,AI 需要强大的数据存储和运算能力来支持工作,服务器端,存储器承担着重要的“数据基建”的角色, 端侧领域,AI 手机、AI PC 等终端对于内存和闪存的带宽、响应速度和容量等关键性能均提出更高要求,行业的增量弹性已与过往纯粹体现移动端需求的周期变化完全不同。


  核心竞争力:以全栈技术能力实现全产业链覆盖


  在产业能力方面,江波龙通过垂直整合的业务模式,在存储产品价值链中建立了覆盖全产业链的布局。公司业务几乎涵盖存储产品的全生命周期,包括存储芯片与主控芯片设计、固件开发、NAND 颗粒分析及封装、测试、SMT 贴片和成品组包。


  在主控芯片领域,江波龙凭借自主研发能力,成功设计出涵盖eMMC、UFS、SD 及USB 等主流接口的主控芯片。这些芯片采用高度集成化架构,不仅实现了性能突破,还支持灵活的客户定制需求。在固件开发领域,江波龙凭借二十年的专业知识积累和持续的创新能力,已确立了行业领先地位。而在NAND 颗粒分析以及封装测试等环节,公司更是全面覆盖,并且构建了全球化的研发布局;知识产权覆盖遍及产业链上下游。


  丰富的全球品牌矩阵与全场景需求覆盖, 重点聚焦三大品牌四大产线


  江波龙是少数在B2B 和B2C 市场均拥有独立品牌的中国公司。旗下FORESEE品牌 2023 年 B2B 收入在全球独立 存储器品牌中排名第五;Lexar 品牌 2023 年B2C 收入在全球独立存储器品牌中排名第二;Zilia 品牌 2023 年收入在拉丁美洲和巴西的独立存储器中排名第一。公司产品矩阵覆盖存储的全场景需求,包括嵌入式存储、固态硬盘、移动存储和内存条四大产品线。产品广泛应用于主流消费类智能终端(如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电脑等)数据中心、汽车电子、物联网、安防监控、工业控制等领域,以及个人消费类存储零售市场。


  重点关注公司在企业级存储细分领域的的持续突破与成长落地


  企业级存储在存储类产品矩阵中是典型的高端产品,具有技术难度大、研发周期长、客户粘性高以及市场空间足够大等特点。业务不仅考验存储企业的持续供应能力、技术能力、封测制造能力,还考验品牌及市场能力的全方面综合实力,因此,企业级存储业务在达到成熟稳定期后的盈利水平相对消费类存储器业务来说要更为稳定,且受传统存储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较小。


  企业级存储主要应用于数据中心、通用服务器、AI/ML 服务器、云计算、大数据等场景。随着 AI 服务器对存储性能需求的爆发式增长,存储架构正经历从传统DDR4/HDD 向 DDR5/SSD 的全面升级。


  江波龙在企业级存储领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能力基础扎实。公司是国内少数具备“eSSD+RDIMM"产品设计、组合以及规模供应能力的企业。 2025 年上半年,公司企业级存储业务规模增长明显,企业级存储业务收入达到6.93 亿元,同比增长138.66% 。这一成绩的背后,是公司在中高端存储领域技术创新和市场洞察上的双重突破。根据IDC 数据,2024 年中国企业级SATA SSD 总容量排名中,江波龙位列第三,在国产品牌中位列第一。随着国内CSP(云服务提供商)、运营商及信创行业对国产存储产品的采购需求持续攀升,公司有望在接下来的年景里,延续国内企业级存储国产替代龙头的先发优势,实现企业级存储的快速成长和规模化壮大。


  盈利预测与估值


  预计2025-2027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46 亿元、311 亿元、385 亿元,同比增长41.09%、26.39%和23.65%,对应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43 亿元、14.92 亿元、21.67 亿元,当下市值对应的PE 分别为55、31 和21 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存储周期下行风险;研发进展不及预期风险;公司拓展客户不及预期风险。
□.王.凌.涛    .浙.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中财网版权所有(C) HTTP://WWW.CF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