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智装(300455):核工业务阶段性承压 重研发深耕智能装备
公司发布2025 年半年度业绩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4.94 亿元,同比增长 3.77%;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54 亿元,同比下降856.6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56 亿元,同比下降904.94%。
业绩暂时承压,毛利率短期承压。公司发布2025 年半年度业绩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4.94 亿元,同比增长 3.77%,主要是由于公司本期收入结构变化,核工业业务收入占比较上期增加,其专项工程受价格调整影响,根据最终审核价格调整当期营业收入;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54 亿元,同比下降856.6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56亿元,同比下降904.94%。
多元业务韧性依旧,核工板块阶段性承压。分业务来看,铁路车辆运行安全检测及检修业务保持稳定,营收为1.12 亿元,同比上升17.02%,毛利率为32.27%,同比下降3.90pct。智能测试仿真系统和微系统与控制部组件营收为1.34 亿元,同比下降17.80%,毛利率为22.37%,同比上升3.77pct,由于上半年达到验收条件的项目较少,该业务收入较上年同期同比下降,利润有所下滑。利润的大幅下降主要受核工业及特殊环境智能装备系统业务影响。
该业务营收2.55 亿元,同比上升26.47%,毛利率为-44.69%,同比下降63.89pct,主要因客户计划调整导致项目推迟,现有零散业务不足以支撑现有固定成本,且由于专项工程受产品暂定价与审核价格之间的价差影响,公司根据最终审核价格调整当期营业收入,直接造成公司经营业绩出现亏损。另外,受回款周期波动,公司本期应收账款余额增加,计提信用减值损失也对利润总额产生暂时性影响。
费用率控制良好,加大研发强度。三项费用率为11.83%,较去年同期下降0.54pct。财务费用为288.70 万元,同比上升3.42%;管理费用为4121.84万元,同比上升7.83%;销售费用为1430.47 万元,同比下降19.90%;研发费用为3939.50 万元同比上升39.93%,系本期为促进业务转型重构,加大研发投入导致,公司持续保持高强度研发投入,通过技术创新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与附加值。铁路业务新一代 THDS 小型机等顺利完成样机研制,国内首套铁路货车机器人组整备作业系统样机完成研制,创新成果受到客户肯定并被央视、新华社等多家媒体报道;智能测试仿真系统和微系统与控制部组件领域RV32 空天高可靠微处理器等按计划完成阶段性技术攻关任务;核工业新一代智能货叉研发进展顺利,面向核工业专项检维修业务的轻量化、高精度产品研制任务按计划完成实施。
深耕智能装备主业,乘势国家战略东风。公司专注智能装备领域,发挥宇航技术、专业基础和系统工程经验优势,重点聚焦轨道交通、航空航天、核工业三大国家战略性行业,形成了铁路车辆运行安全检测及检修系统、智能测试仿真系统和微系统与控制部组件、核工业及特殊环境自动化装备三大业务板块的产业格局。各业务所在行业市场前景广阔,2025 年上半年,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3559 亿元,同比增长 5.5%,累计投产新线 301 公里;航天产业发展势头迅猛,继 2024 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商业航天”作 为新增长引擎之一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25 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到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深海科技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核能行业长远发展,据《中国核能发展报告 2025》蓝皮书,截至 2024 年底,我国核电总体规模首次跃居世界第一,在建核电机组共 28 台,总装机容量达到 3365万千瓦,在建机组装机容量连续 18 年保持世界第一。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 营业收入为15.13/17.63/20.64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76、1.00 及1.15 亿元,对应PE 分别为156.7X、118.4X、103.4X,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波动、公司产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竞争格局变动风险。
□.王.超./.廖.世.刚 .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中财网版权所有(C) HTTP://WWW.CF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