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赢激光(688518):经营质量显著提升 持续受益于固态电池和小钢壳电池发展
核心观点
2025 年上半年随着锂电行业景气度回升,头部主机厂稼动率提高并启动扩产计划,公司作为装配段核心设备提供商直接受益,同期营收利润实现稳步增长,但受验收进度影响,二季度业绩环比有所下降。
公司在固态电池和消费电池领域全面布局,上半年已完成固态电池装配线设备交付,公司生产的小钢壳电池焊接设备也已获头部客户订单,随着固态电池和小钢壳电池推广,公司有望持续受益。
事件
公司发布2025 年半年度报告,2025 年1-6 月实现营业收入15. 33 亿元,同比增长5.30%;实现归母净利润0.58 亿元,同比增长13. 16%;扣非归母净利润0.42 亿元,同比增长10.52%。
2025 年单二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63 亿元,同比下降8.94%、环比下降23.81%,归母净利润0.11 亿元,同比下降51.69%、环比下降76. 56%。
简评
25H1 业绩稳步增长,经营质量显著提升
公司2025 年上半年业绩稳步增长,利润端增速高于收入端增速,主要得益于公司2025 年5 月通过“工业母机”资质审核,因此享受了研发费用加计120%扣除的税收优惠政策,使得所得税费用有效降低。同期,公司毛利率为27.32%,同比下降1.46 个百分点,主要由于上半年主营业务收入近80%来自之前行业下行期签署的低毛利锂电订单,随着行业景气度回升,产品订单和收入结构变化,下半年公司毛利率及盈利能力有望得到改善。
单季度看,2025 年二季度公司毛利率环比显著改善,从一季度的26.03%提升至二季度的29.03%,环比增加3 个百分点,进一步证明公司盈利能力在持续提升。公司二季度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同比、环比均有所下降,主要原因是①下游客户生产周期拉长,验收节奏减慢;②公司上半年新增订单较多,交付压力增大,为保证按期交付,技术人员优先配置在生产环节,影响了客户端的验收进度,导致订单确收延后。
公司2025 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达0.70 亿元,去年同期为-3.71 亿元,同比大幅改善。公司现金流状况持续改善,主要系销售回款情况良好,新订单预付款增多,显示公司经营质量显著提升。
在手订单饱满,信用及资产减值逐步减少
今年锂电头部企业扩产节奏加快,需求确定性强,公司上半年新签订单约为25 亿元,其中锂电约为17 亿,相比去年同期有较大增长,且锂电业务新签订单毛利率相比去年同期订单毛利率提升2-3 个百分点,显示出行业较强的复苏趋势。公司在手订单饱满且毛利率企稳回升,为后续业务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公司2025 年上半年计提信用减值损失及资产减值损失共计2787 万元,相较去年上半年4690 万元大幅下降。随着行业景气度回升,下游客户回款节奏加快,以及公司更加聚焦服务于各行业的头部客户,对减值风险的把控能力增强,因此预计公司今年下半年信用减值损失及资产减值损失能延续同比降低趋势。
固态电池技术全面布局,消费电池业务成长可期公司固态电池技术领先,全面布局半固态和全固态业务。半固态电池技术公司已布局两年以上,各大头部客户均有对接,半固态电池工艺在装配段技术路线变化不大,预计延续现有市场竞争格局,公司竞争优势明显。全固态电池技术公司也在积极推进,凭借在动力电池领域的技术实力和丰富经验,配合行业头部企业研发固态电池生产的设备,今年上半年已为客户交付了包括激光焊接设备在内的全固态电池装配线。
公司在消费电池领域也进行了重点开拓,设备进入头部客户供应链。行业头部公司搭载小钢壳电池的手机逐步投放市场,手机等电子产品以不锈钢壳电池取代软包电池的趋势明显,公司生产的小钢壳电池焊接设备持续获取国际头部客户订单,随着小钢壳电池应用场景逐渐从手机拓展到手表、电脑、可穿戴设备等其他领域, 消费电池业务后续有望成为公司业务新的增长领域。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预计2025-2027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35.08 亿元、41.40 亿元、50.09 亿元,同比分别+11.39%、+18. 00%、+20.99%;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87 亿元、4.61 亿元、6.14 亿元,同比分别+73.66%、+60.45%、+33. 19%,对应PE 分别为32.53x、20.28x、15.22x,考虑到公司在固态电池及消费电池业务的前瞻布局,有望在后续行业发展中持续受益,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分析
1. 宏观经济及产业政策风险:公司产品销售主要集中于动力及储能电池设备领域,动力电池行业需求与宏观经济及相应行业政策的关联度较高,若出现下游行业产能饱和或产业政策支持力度明显减弱,会导致动力电池行业增速放缓或下滑,对新增设备的需求显著降低,若公司不能进一步拓展其他应用行业的业务,公司存在收入及利润增速放缓甚至下滑的风险。
2. 市场竞争风险:随着激光器企业产业延伸以及其他大型激光切割、打标等厂商进入,激光焊接领域竞争激烈程度将逐步加剧,竞争对手可能通过降价等方式加大行业竞争,从而对激光焊接相关设备价格产生不利影响,甚至导致公司丢失订单,可能对公司盈利能力造成不利影响,从而导致业绩下滑。
3. 财务风险:公司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余额较大、存货账面价值也较大,若经济形势恶化或客户自身发生重大经营困难,公司将面临一定的坏账损失的风险和存货减值的风险。
4. 新技术迭代风险:激光焊接领域的竞争日趋加剧,激光焊接相关技术升级迭代较快,若公司无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技术水平的先进性,无法为下游客户提供更为专业的激光焊接解决方案,则存在因行业技术升级迭代导致公司技术落后,公司产品市场竞争力降低的风险。
□.许.光.坦./.乔.磊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中财网版权所有(C) HTTP://WWW.CF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