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金重工(002487):业绩持续高增长 斩获首个运输船建造订单
核心观点
大金重工发布2025 年半年报,2025H1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41 亿元,同比增长109.48%,实现归母净利润5.47 亿元,同比增长214.32%,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5.63 亿元,同比增长250.48%。公司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全球化战略布局的深入推进,海外业务实现突破性增长,海外项目交付量较上年同期大幅增加,同时,公司出口桩基产品交付模式转变为附加值更高的DAP 模式,带动公司整体盈利显著提升。年初以来,公司累计签单金额近30 亿元,海外海风订单快速增长,同时,公司在手海外海工订单累计总金额超100 亿元,集中在未来两年交付。今日公司签署首个海外重型甲板运输船建造合同,这是盘锦大金在全力保障自有超大型风电甲板运输船建造任务的同时,成功承接的首个市场化订单,成功获得国际船东认可。
事件
大金重工发布2025 年半年报,2025H1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41 亿元,同比增长109.48%,实现归母净利润5.47 亿元,同比增长214.32%,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5.63 亿元,同比增长250.48%。
2025Q2 单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00 亿元,同比增长90.36%,环比增长49.07%,实现归母净利润3.16 亿元,同比增长161.04%,环比增长36.6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17 亿元,同比增长173.93%,环比增长29.19%。
点评
2025H1 实现营收28.41 亿元,同比+109.48%;归母净利润5.47 亿元,同比+214.32%;扣非后归母净利润5.63 亿元,同比+250.48%。上半年公司收入、归母净利润都实现大幅增长,公司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全球化战略布局的深入推进,海外业务实现突破性增长,海外项目交付量较上年同期大幅增加,同时,公司出口桩基产品交付模式转变为附加值更高的DAP 模式,带动公司整体盈利显著提升。
分季度来看,2025Q2 实现营收17.00 亿元,同比+90.36%,环比+49.07%;归母净利润3.16 亿元,同比+161.04%,环比+36.63%;扣非后归母净利润3.17 亿元,同比+173.93%,环比+29.19%。
公司2025H1 期间费用率4.58%,同比-8.64pct,其中2025Q2 期间费用率5.60%,同比-5.14pct,环比+2.53pct,受益收入体量大幅增长,规模化优势开始体现。
公司2025H1 毛利率28.17%,同比-0.40pct;归母净利率19.24%,同比+6.42pct;扣非净利率19.24%,同比+6.42pct;受益出货结构优化,海外产品占比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大幅提高。公司海外项目以外币结算为主,因汇率波动,对公司汇兑损益产生了一定积极影响。
公司多年深耕全球海上风电市场,前瞻性布局并聚焦“海外海上战略”,坚持“防风险、破内卷,追求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经营策略,近年来在市场份额和经营业绩上得到切实显现。
与此同时,公司高度注重执行层面的经营结果,通过持续优化业务流程和组织架构,实现业务与人才双线提升,系统推动战略目标落地,近年来在整体经营发展态势上迎来“多点开花”的良好局面:公司出口海工业务规模快速提升、市场占有率业内领先,交付模式“由离岸(FOB)延伸至到岸(DAP)”,服务范围“由海工装备产品制造发展新增远洋特种运输、船舶设计与建造、境外风电母港运营、新能源开发与运营”等多个新增长曲线,新业务日趋成熟化并取得突破性进展,公司正全力推动“从产品供应商向系统服务商”的有效转型,保持在全球海上风电装备领域的全面领先优势。
发运方面:上半年,公司海外海工发运量同比增长超一倍,实现量利双升,离港发运项目包括丹麦Thor、波罗的海某项目、德国Nordseecluster-A 段多个欧洲海上风电场项目。
今年上半年,公司交付海外的海风基础装备产品全部采用DAP(目的地交货)模式,航运业务实现规模化有序推进,顺利完成共16 批次的全流程承运任务,在自有产品运输过程中,逐步打造出具备船型研发、运输规划、海运工程设计、港口装卸作业等核心能力的重型海洋工程物流一站式解决方案。在船型研发方面,公司凭借多年来在海上风电领域的持续深耕,对海风装备“超大、超重、超宽”的特有属性深刻理解,综合考虑风电海工装备特性及行业发展趋势,为海上风电产品运输自主研发适运船型,截至目前,已成功研发3 个特种船型订单方面:年初以来,公司累计签单金额近30 亿元,海外海风订单快速增长,同时,公司在手海外海工订单累计总金额超100 亿元,主要集中在未来两年交付,项目覆盖欧洲北海、波罗的海多个海上风电项目群,涉及多种高标准建造工艺要求和特种重大件运输服务,此外,公司长期锁产协议已规划至2030 年,包含40 万吨锁产计划,将陆续落地执行。
公司自研特种重型运输船进入下水准备期,构筑出海模式新护城河。公司自研并负责建造的首条海工特种重型运输船已完成船台建造阶段,进入下水准备期,后续完成下水、试航、取证等程序后,将在2026 年上半年启动首航,为公司海外客户承运公司建造的海上风电基础产品。
公司签署首个海外重型甲板运输船建造合同。近日,公司全资子公司盘锦大金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与韩国某航运公司签署了《重型货物船舶建造合同》,盘锦大金将为其设计、建造、交付一艘23000DWT(载重吨)的重型风电甲板运输船,总长约165 米、型宽42 米、型深10 米,合同总金额折合人民币约3 亿元,该船舶将于2027 年完成交付。这是盘锦大金在全力保障自有超大型风电甲板运输船建造任务的同时,成功承接的首个市场化订单,成功获得国际船东的认可。
电站运营方面:今年5 月,公司唐山曹妃甸十里海250MW 渔光互补新能源发电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截至6 月末,公司自持已并网投运新能源项目规模500MW。同时,公司在建陆上风电项目规模950MW,预计在2026 年下半年陆续并网投运。
公司短中长期逻辑兼备:2025、2026 年业绩可预见程度高;中远期来看,产品结构上逐步望向价值量更大、空间更大的漂浮式过渡,还有自主运输船增厚潜在单位盈利;近期计划建设欧洲本地化建立总装厂也可一定程度规避此前市场担忧的贸易风险,强化本地化优势,且可以从生产流程、运费角度降本。
盈利预测与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6、2027 年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62.9、83.8、109.4 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3、13.6、17.8 亿元,对应PE 估值分别为21.9、16.6、12.7 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分析
1、风电规划政策推动不及预期;
2、风电项目推动不及预期:风电项目建设体量、建设进度不及预期将影响行业大规模发展;3、行业竞争加剧导致环节盈利能力受损:风电行业整体竞争比较激烈,若行业竞争加剧,进一步激烈的价格战将导致行业内企业盈利受损;
4、行业降本不及预期:风电大规模发展还需要依赖上游各零部件降本,上游降本不及预期将影响风电大规模推广发展;
5、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风电上游原材料主要为钢材等,钢材等价格的大幅波动可能对相应企业盈利稳定性造成影响。
□.朱.玥./.陈.思.同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中财网版权所有(C) HTTP://WWW.CF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