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瞳光学(300790):多条业务向上共振 车载与新消费产品积极放量

时间:2025年09月04日 中财网
核心观点


  25H1 公司车载镜头、新消费市场以及智能家居产品积极放量,驱动公司业绩向上,未来公司的成长驱动力主要来自于:1)安防、智能家居受益于定制化需求与海外大客户拓展,盈利能力提升;2)受益于智驾下沉以及公司自身能力增强,公司高端车载镜头份额有望提升;3)模造玻璃在手持影像设备、AI 眼镜、手机等消费市场应用广泛,进而打开公司未来成长空间。


  事件


  公司发布2025 年半年报,25H1 实现营业收入14.16 亿元,同比增长13.38%,其中Q2 实现营收8.0 亿元,同比增长17.73%;25H1实现归母净利润1.08 亿元,同比增长27.19%,其中Q2 归母净利润为0.59 亿元,同比增长32.5%。


  简评


  多业务稳健增长,盈利能力积极向上


  公司25H1 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6.91%,其主要原因在于:


  1)收入端,受益于下游需求增长以及市场份额的提升,公司车载镜头、新消费市场以及智能家居产品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显著,车载和智能家居市场同比增长37.78%和19.56%,新消费市场实现营业收入8274 万元。2)毛利率方面,受益于高价值客户的拓展,以及产品组合的优化,公司整体毛利率积极改善,25H1 实现毛利率为24.71%,同比增长2.72pcts,其中Q2 毛利率为25.18%,同比增长2.45pcts。


  安防与智能家居业务稳健成长,高价值客户与定制化产品带动盈利提升


  25H1 公司安防镜头业务实现营收7.8 亿元,同比增长0.49% ,整体收入保持稳健,实现毛利率24.19%,同比增长2.98pcts,安防业务盈利能力的提升主要原因在于:1)相较于之前通用产品占主导地位,头部公司个性化、定制化产品需求占比提升,公司已取得头部公司的部分定制化项目;2)公司海外大客户拓展取得明显进展,获得较多项目定点,产品陆续交付、提量,海外营收增长较快。


  智能家居业务方面,25H1 公司实现该业务营收1.4 亿元,同比增长19.56%,实现毛利率21.55%,同比增长7.03pcts,公司智能家居业务的收入和盈利能力提升同样主要得益于海外客户的放量。


  汽车智能化趋势显著,公司车载光学产品成长显著公司的车载光学产品主要有三类:1)车载镜头,包括环视、舱内、侧视、前视、电子后视镜等,通过合作伙伴为比亚迪、丰田、大众、广汽、吉利、长城、长安、五菱、日产等终端车企提供产品,当前的产品结构以环视和舱内为主,同时公司积极向侧视、前视ADAS 镜头、智能车灯拓展,受益于智驾下沉以及公司份额提升,25H1 公司车载镜头实现营收1.64 亿元,同比增长37.78%,未来我们认为随着公司ADAS 镜头等高端产品的放量, 车载镜头业务仍将保持快速增长;2)车载HUD、激光雷达光学件方面,公司HUD 曲面镜已批量交付,激光雷达光学件主要有转镜、振镜、发射镜、接收镜、窗口镜等产品,与国内主流激光雷达模组厂商均有合作,未来若公司的项目能够顺利交付,车载HUD、激光雷达光学件业务也将实现较快增长;3)非球面玻璃镜片(模造玻璃)方面,公司通过下游客户间接供应于T 客户,公司的汽车部品业务上半年收入整体维持稳定。


  模造玻璃在手持影像设备、AI 眼镜、手机等消费市场应用广泛,进而打开公司未来成长空间25H1 公司新消费市场营收0.83 亿元,毛利率30.6%,公司主要通过与头部镜头厂商合作,间接为消费终端供货模造玻璃。镜头的材质可分为塑胶镜头、玻塑混合以及全玻镜头,在消费市场中,手机镜头当前主要以塑胶镜头为主,未来玻塑混合镜头是升级的主要趋势,这也带动了模造玻璃市场空间的增长;此外,AI 眼镜、手持影像设备(如全景相机、运动相机等)镜头均需要用到模造玻璃,这些新消费类终端出货量正在快速增长, 因此模造玻璃未来应用空间广阔。公司作为模造玻璃头部厂商,与各行业头部客户建立了深度合作,未来应用于消费市场的模造玻璃将成为公司重要的成长曲线,并带动公司盈利能力积极提升。


  盈利预测与估值


  预计2025-2027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3.0 亿元、39.4 亿元和46.3 亿元,同比增长20.2%、19.5%和17.5%,对应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7 亿元、3.8 亿元和4.6 亿元,当下市值对应的PE 分别为45.2、31.5 和26.2 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分析


  1、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若受宏观经济波动,光学镜头市场需求可能出现下滑,则会对公司整体经营业绩和盈利能力造成不利影响;2、市场竞争加剧风险:行业快速增长可能会吸引新进入者,导致产能过剩、竞争加剧,产品单价以及行业毛利率下降,进而对公司业绩产生不利影响;3、客户拓展不及预期风险:若公司产品未能顺利导入下游客户实现放量,则会导致公司收入成长不及预期; 4、盈利预测假设不成立的风险:盈利预测基于公司下游应用领域需求做出假设预测公司产品销售数量,存在实际需求数量比预期数量少的可能, 从而导致公司收入出现下降,根据敏感性测算,如果产品销售数量下降 10%,公司对应收入下降 10%,归母净利润下降约为11%。
□.刘.双.锋./.章.合.坤./.梁.艺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中财网版权所有(C) HTTP://WWW.CF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