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控技术(688777):业绩承压 工业AI+机器人打开新成长空间
事项:
8 月29 日,公司发布2025 年半年度报告,2025 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8.30亿元,同比下降9.92%;归母净利润3.54 亿元,同比下降31.46%;扣非净利润2.89 亿元,同比下降38.86%。
评论:
业绩短期承压,工业AI、机器人等新业务高速增长。单季度看,2025Q2 公司实现收入为22.23 亿元,同比下降11.56%;归母净利润为2.34 亿元,同比下降36.96%。公司营收及利润同比下滑,主要系行业竞争影响及银行理财、利息收入减少与汇兑损失增加所致。公司坚定推进“工业AI”战略转型,新业务已成为增长核心引擎,部分对冲了传统业务的短期压力。其中,2025H1 工业AI 产品TPT 业务实现收入1.17 亿元;机器人产品业务实现收入1.10 亿元,新签订单达2 亿元。
传统业务龙头地位稳固,海外市场拓展取得突破。公司核心产品集散控制系统(DCS)2024 年国内市占率达40.4%,连续十四年位居第一;安全仪表系统(SIS)国内市占率31.2%,连续三年蝉联第一,基本盘稳固。尽管部分下游行业投资放缓,但在能源、建材、造纸等行业仍实现结构性增长,其中建材行业收入增长82.58%,造纸行业收入增长77.56%。海外市场拓展成果显著,公司与阿尔及利亚国家石油天然气公司签订管道项目合同,首次入围非中资的全球前二十强石油公司。全球化营销服务体系持续完善,截至2025 年6 月底,全球累计开设200 家5S 店。
“1+2+N”战略架构持续落地,工业机器人实现规模化落地。公司全面落地“1+2+N”工业AI 驱动的企业智能运行新架构,以AI 技术重塑产品体系。8 月28 日,公司发布全球首个时序混合专家大模型(MoE)驱动的工业Agent 生成平台(TPT 2),重塑工业软件架构及应用模式。商业模式创新方面,公司大力推广软件订阅制/年费制模式,旨在建立稳定、高粘性的收入来源。截至2025年6 月底,已累计签约938 家订阅制客户,实现商业模式的战略性突破。公司持续围绕“AI+平台+危险源巡检与操作、供应链物流、人形机器人装备”三大方向,对流程工业机器人解决方案“Plantbot”进行了持续升级与规模化落地。
8 月,公司与沙特阿美联合研发,发布了新一代智能巡检机器人ARAMCOBOTGEN2,并在沙特阿美展开部署。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流程工业自动化龙头,随着工业AI、机器人等新兴业务顺利推进,海外市场打开新空间。受行业景气度影响,下调公司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 2025-2027 年营业收入为93.19\105.75\120.64 亿元,对应增速2.0%\13.5%\14.1% ; 归母净利润为11.39\12.74\14.50 亿元( 前值为12.79\14.62\16.67 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 1.9%\11.8%\13.8%。估值方面,参考可比公司,我们给予公司2026 年36xPE,对应目标价57.96 元,维持“强推”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不景气;海外拓展不及预期;研发进度不及预期。
□.吴.鸣.远 .华.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中财网版权所有(C) HTTP://WWW.CF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