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导智能(300450):业绩持续改善 有望充分受益于固态电池中试线招标
核心观点
2025 年上半年新能源行业景气度回暖,头部电池厂稼动率提升并启动扩产计划,公司作为锂电上游核心设备厂商率先受益,营收利润同比大幅增长。随着国际化战略推进以及行业落后产能出清,公司业绩有望持续改善。
公司积极布局固态电池设备新方向,现已打通全固态电池量产的全线工艺环节,成功向全球领先的电池制造企业交付了多套固态电池核心装备并获得验证,后续有望深度受益固态电池行业发展。
事件
公司发布2025 年半年度报告,2025 年1-6 月实现营业收入66. 10 亿元,同比增长14.92%;实现归母净利润7.40 亿元,同比增长61. 19%;扣非归母净利润7.32 亿元,同比增长63.48%。
2025 年单二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5.12 亿元,同比增长43.85%、环比增长13.35%,归母净利润3.75 亿元,同比增长456.29%、环比增长2.7%。
简评
营收端逐季改善,平台化战略初见成效
公司2025 年上半年营收66.10 亿元,同比增长14.92%,其中一季度营收30.98 亿元,二季度营收35.12 亿元,环比增长13.35%, 呈现逐季度提升趋势,主要系行业回暖向好,下游客户开工率提升, 验收节奏加快等。根据公司新签订单节奏判断,营收逐季改善趋势仍有可能持续。
分业务来看,锂电池智能装备业务实现营收45.45 亿元, 同比增长16.40%,公司作为全球领先的锂电整线设备提供商,充分受益于头部电池厂和整车厂海外扩产需求以及国内锂电行业复苏周期。非锂电业务方面,光伏智能装备业务实现营业收入5.31 亿元,同比增长32. 04%,收入占比提升至8.04%,公司在BC 电池设备领域提供串焊机、印刷绝缘胶、印刷锡膏工艺设备,在钙钛矿电池设备领域已具备准GW 级涂布产品供应能力,并与行业头部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共同研发涂布、激光划线等工艺。公司在锂电与光伏领域的增长表明其平台化战略成效正逐步显现。
利润端持续高增,港股上市有望推进海外业务大发展
公司2025 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7.40 亿元,同比增长61.19%,经营性现金流23.53 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31.33%,单二季度归母净利润3.75 亿元,同比增长456.29%,公司在利润端持续修复,回款情况改善明显,运营效能有较大提升。2025 年上半年毛利率为33.75%,同比下降2.55pct,主要是受行业周期影响,2025 年上半年确收订单主要为此前行业下行期签署的低毛利订单,且部分订单拖延验收导致成本投入增加,后续随着新旧订单转换、行业逐步复苏,毛利率有望逐渐恢复。
2025 年上半年面对复杂国际宏观环境,公司的海外业务仍能保持增长,达到11.54 亿元,同比增加5.42%,毛利率同比提升至40.27%,远高于国内订单毛利率,公司的全球化战略进入高质量推进阶段。2025 年2 月公司正式向香港联交所递交H 股发行上市申请,进一步彰显公司拓展国际市场的信心和决心,目前整体进度相对顺利,后续有望在海外资本的助力下推进国际业务大发展。
固态电池设备全线覆盖,有望在国内外中试线招标中受益固态电池设备方面,公司提供全固态电池整线解决方案,已成功打通全固态电池量产的全线工艺环节,实现了从整线解决方案到各工段的关键设备覆盖,在全固态电极制备、全固态电解质膜制备及复合设备、裸电芯组装到致密化设备、高压化成分容等环节均实现技术突破。
公司固态电池设备已进入头部企业供应链,与多家行业领军企业达成深度合作,客户范围覆盖欧、美、日、韩等海外主流企业及国内头部电池制造商、知名车企和新兴电池企业。公司的干法电极、电解质成膜、高速叠片及等静压等关键设备,均有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成功交付的案例,产品已获客户高度认可。随着固态电池中试线的推进,后续有望获得重复订单。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2025-2027 年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03 亿元、20.69 亿元、28.67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25. 56%、37.65%、38.50%,对应PE 分别为36.99x、26.87x、19.40x,考虑到公司年度新签订单情况持续改善, 全固态电池整线设备在下游客户导入顺利,后续公司将直接受益于锂电基本面反转和固体电池设备招标,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分析
1. 宏观经济及产业政策波动风险:公司产品需求与下游领域产能投放情况密切相关,所在行业的景气程度主要受下游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周期和产能扩张周期影响。若外部经济环境出现不利变化、扶持政策力度下降等,都将对公司智能装备业务产生较大影响
2. 应收账款的回款风险:公司半年报期末应收账款余额较大,可能对公司的现金流和日常运营产生不利影响,如果宏观经济形势、行业发展前景等因素发生不利变化,可能导致应收账款无法收回而发生坏账。
3. 存货跌价的风险:由于下游客户试验收周期较长,公司期末存货余额较大,可能影响公司资金周转速度,降低资金使用效率,也可能因市场环境发生变化或其他原因导致存货无法顺利实现销售,使得公司面临存货跌价风险。
4. 汇率波动的风险:公司业务全球布局,海外业务收入占比不断提升,汇率波动产生的汇兑损益可能会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一定影响。
5. 商誉减值的风险:公司完成重大资产重组收购泰坦新动力100%股权后,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形成较大金额的商誉,如泰坦新动力未来经营状况恶化,则存在商誉减值的风险,从而对公司当期损益造成不利影响。
6. 新技术迭代风险:锂电设备行业的技术升级和产品更新换代速度较快,可能出现国内外同行更快推出更先进技术,导致公司的研发失去价值,从而难以完成研发规划。
□.许.光.坦./.乔.磊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中财网版权所有(C) HTTP://WWW.CF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