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力永磁(300748):受益新兴领域需求放量 具身智能领域布局有望成为新增长点
核心要点: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企业,专注于钕铁硼磁钢成品制造,核心业务高度集中
公司是集研发、生产和销售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磁组件及稀土永磁材料回收综合利用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是新能源和节能环保领域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的领先供应商。公司主要产品为钕磁铁磁钢产品,被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节能变频空调、风力发电、3C、机器人及工业伺服电机、节能电梯、轨道交通等领域。
钕铁硼磁钢产品制造是公司核心业务。据Wind 数据,2022-2024年及2025 年中期公司钕铁硼磁钢产品收入占比分别为84.89%、86.2%、87.32%和91.98%,核心业务高度集中。其他业务主要为钕铁硼制造过程中产生的磁泥废料等的材料销售,2023 年、2024 年及2025 年中期其他收入占比分别为13.8%、12.68%和8.02%。
公司2024Q3 盈利开启修复,2025Q2 业绩延续回升态势公司近两年营收受产品价格影响较大,业绩持续下滑。据Wind 数据,公司2023-2024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下降19.78%和48.37%,连续两年大幅下滑,2023 年主要受汇兑收益减少、研发费用增加以及四季度竞争加剧导致毛利率明显下滑影响,2024 年主要受原材料成本变动滞后、行业竞争加剧及个别锁价订单延迟执行以及新建项目投产导致成本、费用阶段性增加影响。
2024 年下半年以来公司盈利逐步修复,2025Q2 盈利回升态势延续。
据Wind 数据,公司2024Q2-2025Q2 单季度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88.35%、-52.24%、35.62%、57.85%和703.06%,自2024 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公司降本增效、锁价订单逐步执行以及2024Q3 稀土价格开始逐步回升,公司盈利逐步修复。2025Q2 剔除非经常损益影响后,公司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28 亿元,环比+21.02%,同比+1256.66%,单季度业绩为近七个季度以来最好,且实现连续四个季度环比上行,表明公司业绩向好态势得以延续。
产品价格下跌拖累负面因素逐渐好转,新能源汽车及变频空调领域需求放量,变频空调、机器人及工业伺服电机领域收入拉动增长
公司近两年营收受产品价格影响较大,供给端收缩推动稀土磁材价格持续回升,公司营收逐渐企稳。据Wind 数据,公司2023-2024年营收增速分别为-6.6%和1.13%,同期公司核心产品钕铁硼磁钢成品销量分别增长25.6%和37.88%,公司产品定价受稀土价格影响较大,近两年稀土磁材价格持续大幅下滑带动公司产品售价下跌,导致营收总体表现不佳。稀土磁材价格自2024Q4 触底回升,随着年初以来稀土供给端收缩效应逐渐显现,产业链价格逐步开启上升态势,据百川盈孚,以毛坯烧结钕铁硼40H 为例,2025Q3(截至2025年8 月26 日)季度均价环比+6.62%,同比+9.62%。价格端企稳叠加公司产能持续释放,公司主营收入呈现稳健态势。据公司2025 年中报,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5.07 亿元,同比增长仅4.33%,主要是其他业务收入下滑38.57%,剔除其影响同期主营业务收入32.26 亿元,同比+11.08%。其中境内收入29.94 亿元,同比+8.17%;境外收入5.13 亿元,同比-13.58%,对美国出口收入为2.17 亿元,同比+45.10%。据Wind,2025Q2 公司实现营收17.53 亿元,同比-3.97%,环比-0.08%,基本维持稳健。后续随着稀土磁材价格持续上行,公司营收增长态势有望加快。
节能及新兴领域需求放量拉动增长。据公司2025 年中报,公司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领域收入16.75 亿元,同比+5.15%,对应产品销售量同比+28.14%。变频空调领域收入10.50 亿元,同比+22.66%,对应产品销售量同比+19.85%。机器人及工业伺服电机领域收入1.33 亿元,占2024 年全年该领域收入比例为67.86%,由此推断2025 年上半年该领域开始放量。
公司产能利用充足,产销具备进一步增长空间。公司与主要稀土供应商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同时构建稀土回收循环体系
公司产能利用充足,新增产能仍有释放空间。据公司2023 年年报、2024 年年报及2025 年一季报,近两年公司产能利用率基本保持在90%以上,测算2025Q1 公司产能利用率达92.32%,去年下半年投产产能仍有释放空间,支撑2025 公司产销增长,公司规划中的“年产20000 吨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绿色智造项目”进一步提供中长期增长潜力。
公司与主要稀土供应商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为原料供应提供保障。公司与包括北方稀土集团、中国稀土集团在内的主要稀土原材料供应商建立了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为公司产能进一步释放提供稳定的原料供应。
公司构建稀土回收循环体系,其业务净利率较高。据公司2025 年中报,公司持有银海新材51%的股权并实现并表,银海新材是专业从事稀土综合回收利用的生产加工企业,其年产5,000 吨稀土产品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已取得批复,公司各工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磁泥、边角料等可回收物,可供应银海新材进行回收加工。2025 年上半年银海新材实现营业收入7,889 万元,净利润1,359 万元(实际经营结果,不包含合并对价分摊金额调整),其净利率为17.23%。
公司重点布局具身机器人电机转子业务,机器人领域有望成为未来重要增长点
公司重点布局具身机器人电机转子业务。自2023 年起公司积极拓展人形机器人等新兴领域业务,研发方面,公司近年来加大在人形机器人等领域磁组件产品研发投入,据Wind 数据,2023-2024 年及2025 年中期研发费用占比分别为5.29%、4.74%和4.84%;产能建设方面,公司在墨西哥投资建设“新建年产100 万台/套磁组件生产线项目”,并根据世界知名科技公司客户需求进行了包括项目专用厂房、专用设备及专业团队等多方面的配套投入,初具一定的规模化量产能力,2024 年以来已有小批量产品交付;管理及组织架构层面,2025 年公司将人形机器人磁组件技术研发部升级为人形机器人磁组件事业部,由公司首席执行官兼任该事业部的战略统筹工作,体现对具身智能领域业务的重视。
投资建议
公司在新能源及节能环保领域具备领先地位优势,受益于产能利用充分及新产能释放增量,叠加稀土原料端收缩带来产品价格的回升,整体业绩有望维持向好态势,布局人形机器人及低空飞行等前沿领域,具备一 定规模化产能且有小批量落地,未来将提供新的增长点。预计2025-2027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92.68 亿元、101.58 亿元和126.58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7.03%、9.61%、24.61%;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59 亿元、8.11亿元、9.83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26.45%、23.05%和21.19%;对应08 月27 日收盘价市盈率分别为83.03x、67.47x 和55.67x,维持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产能扩张不及预期,下游需求增长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新业务发展不及预期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技术及产品替代风险。
□.王.攀 .湘.财.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中财网版权所有(C) HTTP://WWW.CF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