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楚电子(688188):营收、业绩稳健增长 看好智能焊接业务快速拓展
核心观点
2025H1 公司营收、归母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24.89%、30.32%,高功率需求增长叠加海外业务拓展推动业绩稳健增长。公司立足激光切割领域,稳居龙头地位,并打造软硬件结合的销售模式,持续拓宽护城河;在免示教焊接领域,公司进一步迭代方案、开拓客户与下游场景,有望受益于免示教焊接机器人的规模化应用;在精密加工领域,公司针对光伏、锂电、脆性材料等多领域布局,打开远期成长空间。
事件
公司发布2025 年半年度报告,2025H1 实现营收11.03 亿元,同比增长24.89%;归母净利润6.40 亿元,同比增长30.32%;扣非归母净利润5.94 亿元,同比增长25.97%。
单Q2 来看,公司实现营收6.08 亿元,同比增长20.92%;归母净利润3.85 亿元,同比增长29.24%;扣非归母净利润3.53 亿元,同比增长22.51%。
简评
高功率需求增长叠加海外业务拓展,上半年营收、业绩稳健增长高功率需求增长叠加海外业务拓展,公司营收稳步增长。2025H1实现营收11.03 亿元,同比增长24.89%;归母净利润6.40 亿元,同比增长30.32%。营收分产品来看,公司平面、管材、三维解决方案营收分别为6.77 亿元、2.37 亿元、0.34 亿元,占总营收的比重分别为61.36%、21.43%、3.11%。受益于国内高功率厚板切割需求的持续增加、国外业务范围的不断拓展,以及新业务在不同行业的交付应用,公司整体订单量持续增长。
受益于非经增长,2025H1 归母净利率同比提升。盈利能力方面,2025H1 公司毛利率78.83%,同比-1.79pct,毛利率分产品来看,公司平面、管材、三维解决方案毛利率分别为82.13%、85.53%、85.01%;费用端来看,2025H1 公司期间费用率为20.14%,同比+0.88pct,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4.74%、5.54%、10.73%、-0.88%,同比分别+0.58pct、+0.32pct、-1.10pct、+1.07pct。
归结到利润端,2025H1 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6.40 亿元,同比增长30.32%;归母净利率58.01%,同比+2.42pct。受益于政府补助等非经常性收益增长,2025H1 公司归母净利率同比提升。
以激光切割为基础,智能焊接业务快速拓展
公司持续推动现有技术平台的优化与升级,以传统主业激光切割为基础,持续拓展智能焊接下游,钢结构下游渗透率提升,同时船舶、桥梁等下游需求有望放量,远期看好焊接机器人产品落地进展。
①激光切割方面,通过“软硬件协同,智能化控制”实现更高级的自动化功能。通过异形件U 肋扫描,助力桥梁钢构行业生产更高效;通过圆管三面相贯孔切割,改善锅炉管排传统加工模式,进一步提升切割效率;推出新一代智能切割头,通过鹰眼检边解放双眼,通过智感边界实现一键开启全自动加工;推出二次开坡口系统,实现智能扫描定位,零件一键开坡口。中低功率市场中,2025 年公司国内占有率维持领先;高功率市场中,公司在产品销售,产品技术指标与使用性能等方面均实现新突破,且仍然保持高功率激光切割控制系统厂商国内第一的市场地位。
②智能焊接方面,看好船舶、桥梁等下游需求放量,看好机器人相关产品加速落地。实现真正的多机联动规划,高效助力船舶、桥梁等行业;推出新一代高端视觉寻缝器,与多视觉模块高度融合,可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坡口识别,实现管管对接,有效解决狭窄焊缝加工困难、相机反光干扰等痛点问题;实现包括发那科在内的更多品牌机器人的适配工作。公司通过智能焊接离线编程软件、智能焊缝跟踪系统、智能焊接控制系统的成套解决方案,以期解决小批量、多种类非标工件的柔性加工场景下较难实现高度自动化的痛点现状,引领行业自动化升级。
③精密加工方面,公司针对光伏、锂电、脆性材料等多领域布局,打开远期成长空间。采用先进的光学相干技术,通过测量检测光从工件表面与匙孔底部反射回来的光程差(熔深),实现对激光焊接过程中熔深的实时监测和质量控制;针对光伏行业推出高效、精准的激光划线和激光开槽解决方案,以高精度、高速度、高稳定性的优势,助力光伏产业降本增效,推动清洁能源发展。
投资建议
预计2025-2027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07亿元、13.75 亿元、16.86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5.43%、24.22%、22.55%,对应PE 分别为39.25x、31.59x、25.78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分析
1)下游产业政策变化风险:公司业务与我国制造业产业政策相关度高,如果相关产业政策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将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2)关键技术人才流失风险:激光控制系统行业中,关键技术人才的培养和维护是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之一,行业技术人才需要长期积累下游行业的应用实践,才能提升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能力。随着行业的变化,对行业技术人才的争夺将日趋激烈。若公司未来不能在薪酬待遇、工作环境等方面持续提供有效的奖励机制,将缺乏对技术人才的吸引力,同时现有核心技术人员也可能流失,这将对公司的生产经营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3)公司新业务开展不及预期风险:公司近年来持续投入智能焊接、精密加工业务,若上述业务开展不及预期,将对公司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4)盈利能力下降风险:激光切割控制系统领域近年来维持高利润率,吸引了其他工业领域控制系统企业布局,若行业竞争加剧,或影响公司激光切割控制系统主业的盈利能力。
□.许.光.坦./.于.芳.博./.吴.雨.瑄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中财网版权所有(C) HTTP://WWW.CFi.CN